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熔化与凝固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国民间不少谚语、成语均蕴含了丰富的热学知识。有关热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积雪融化时会吸收周围环境的大量热量,导致温度降低
B.“真金不怕火炼”是因为金的熔点比较高,一般炉火温度达不到金的熔点,不能使金熔化
C.“扬汤止沸”,通过将开水舀出来又倒回去的方式,提高了水的沸点,达到了“止沸”的目的
D.“釜底抽薪”,说明水在沸腾之后,要继续吸热才能保持沸腾状态,“抽薪”以后停止了加热,便能制止水的沸腾
2024-04-10更新 | 2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物理试题
2 . 关于热现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检查口腔前,将金属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是为了防止水蒸气液化
B.水烧开时,离壶嘴较远的地方“白气”较浓,是因为较远处温度较高
C.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呈针状是为减慢水的蒸发
D.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高
2024-03-18更新 | 74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
3 . 商周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熟练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工匠将青铜原料加热化为青铜液体,然后将液体倒入模具中冷却成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态青铜原料加热化为液体的过程是液化
B.青铜液体倒入模具中冷却成青铜器的过程是凝华
C.青铜液体冷却成青铜器的过程放出热量
D.模具中的青铜液体冷却成青铜器后质量变大
4 . 水是万物之源,亦是生命之源。斗转星移,岁月更迭,水的形态会发生变化。关于自然界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寒冬,堆好的雪人,过了几天发现变小了,是因为雪吸热后熔化
B.洗热水澡后,卫生间玻璃变得模糊,是因为水吸热后汽化
C.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觉冷是因为水吸热后升华
D.滴水成冰,是因为水放热后凝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洒水降温—熔化吸热B.冰袋冷敷—升华吸热
C.蒸汽熨烫—液化放热D.干冰保鲜—凝华放热
6 . 下面列举的现象发生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夏日清晨草叶上出现了露珠
B.冰柜内壁表面结霜
C.铸造铜器时铜材料被熔化成液体
D.冬天屋檐下形成冰锥
2023-08-25更新 | 92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物理试题
7 . 我国古代很早就对物态变化有所认识和应用。早在公元前21世纪,我国就掌握了青铜冶铸技术。如图所示的铸造青铜钟,就是让经过冶炼的液态铜在泥模内发生_________制成的。东汉王充所著《论衡》中有“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其中“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_________形成的。

   

2023-08-05更新 | 1447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
8 .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室温下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将冰打碎后放入烧杯,温度计插入碎冰中。图中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__℃;
(2)由实验数据绘制成图所示图像,可知, AB段该物质是__________态, BC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吸热; 由实验可知,冰属于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研究表明晶体的熔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晶体的熔点越低,如图,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将拴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冰块上,金属丝下方与冰接触处的压强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从而使冰的熔点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了,金属丝下方的冰块熔化,熔化而成的水又很快凝固,金属丝穿冰块而过且不留缝隙。
2023-07-17更新 | 1171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物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铸钱是中国古代持续时间最长、实践量最大的铸造活动,其中蕴含了许多重大的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
据《天工开物》记载:把铜铸造成钱币,是为了便于民间贸易的流通和使用。铸造十斤铜钱需要用六七斤红铜和三四斤锌,这是粗略的比例。冶炼时,先把铜放进熔铜坩埚中加热至液态,然后再加入锌,鼓风使他们熔合。铸钱时,铸工用鹰嘴钳把熔铜坩埚从炉子里提出来,另一个人用钳托着坩埚的底部,共同把坩埚内的液体注入模子中、冷却之后,打开框模。这时,只见密密麻麻的成百个铜钱就像累累的果实结在树枝上一样呈现出来。再将铜钱逐个摘下,便于磨锉加工。磨锉时,用竹条或木条穿上几百个铜钱一起锉,先锉铜钱的边缘,然后逐个锉平铜钱表面上不规整的地方。
钱币的成色高低,是以含锌量的多少来区分的。将钱投掷在石阶上,发出像木头或石头落地的声响,表明成色低。成色高质量好的铜钱,会发出铿锵的金属声。

   

甲:铸钱图       ①鹰嘴钳     ②入铜孔     ③母钱印模

   

乙:锉钱
(1)铜钱的铸造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有______(写出一种)。
(2)铸工使用的鹰嘴钳是______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等臂杠杆
原因是______
(3)对铜钱磨锉加工,铜钱的质量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判断铜钱的成色是利用声传递______
2023-07-11更新 | 46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物理试题
10 . 某校传统文化节上,语文老师所出对联的上联是:“雨雾霜雪露,迎阳则消”,物理老师接的下联是:“金银铜铁锡,遇火则熔”。关于其中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霜的消失是汽化现象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雾形成过程需要吸热D.铜熔化过程需要放热
2023-07-11更新 | 637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抚顺铁岭中考物理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