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请回答以下实验相关的问题。
(1)如图所示,杯口上方的“白气”是不是水蒸气?______它是怎么形成的?答:________

(2)一密闭玻璃管内有固态的碘晶体如图所示。把它放进上述热水中时,大家观察到管内有大量的“紫气”

小明的观点:“紫气”是碘固体直接变成的气体
小芳的观点:“紫气”是碘固体变成的液态小液滴

物质

熔点/

物质

沸点/

114

184.35

0

100

①由表数据可知:________的观点是正确的。请你说明另一个观点为什么是错误的?
答:______
②玻璃管内的碘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这一物态变化过程要_______热(选填“吸”或“放”)。
2023-11-2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骏景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2 . (1)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碘的熔点为。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图乙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左侧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图甲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一过程需要___________热;
   
(2)小娟利用实验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她在完全相同的A、B两块玻璃板上分别滴上等量的、表面积大小不同的水,用酒精灯加热B玻璃板,如图所示。加热一段时间后,她观察到___________玻璃板上的水变干的更快,于是她得到实验结论:水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你认为小娟通过实验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上述结论,请写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
   
(3)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上,常常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小水滴是由水蒸气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发生这种物态变化的另一种方式是___________,夏天,小水珠附着玻璃的___________(填“内表面/外表面”)。
2023-11-20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育才集团八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3 . 小明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

(1)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 400℃,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 113.5℃。上述设计中,更合理的方案是______(甲/乙),此方案可防止碘发生______现象。
(2)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了下列实验:小明观察盛有干冰的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的现象,白霜是______(选填“容器中的水”、“容器中的水蒸气”、“容器外面空气中的水蒸气”)经过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它在形成过程中要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接着他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如图丙所示,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这个气泡主要是_______(选题“空气、水蒸气或者二氧化碳气体”)。
4 . 小伟正在做物态变化的两个相关实验,请完成下列相关的填空。

(1)第一个实验在图甲温度计所示的恒温环境下进行实验,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2)第一个实验中,小伟将此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晶体),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同时每隔10s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最终得出温度计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对于ABC三个时刻,图像中的哪一时刻表示冰完全熔化?______。温度计内的液体在哪个时刻的体积最大?______(两空均选填“A”、“B”或“C”)。在D时刻这杯水的温度是______℃。
(3)第二个实验,小伟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不锈钢杯中,干冰在常温下会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
(4)第二个实验中,小伟发现干冰放入一段时间后,原本干燥的不锈钢杯的外侧出现了一层霜,霜的形成过程中没有看到有液体出现,如图丙。则霜是由______在杯外侧遇冷放热,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
2020-12-27更新 | 392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南阳光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