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0 道试题
1 . “冰火花”是一种新型的液体降温材料,把它喷在人的皮肤上,会迅速凝成9℃的固态凝胶,几秒钟后又消失不见了,在皮肤上不留黏黏的感觉,使人感到凉爽。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2023-12-2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从江县宰便镇宰便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2 .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会感到很温暖,主要原因是嘴里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手发生______现象而______大量的热。但如果用力向手上吹气会感到冷,这是因为吹气会加快气体流速,手上的汗水______加快,此现象要______热量。
(2)如图所示,饭店里有一道很流行的干冰烟雾菜,它是这样配置的:把盛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容器置于菜盘之下,上菜时,向容器里注入热水,干冰遇到热水迅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要吸收大量的热,导致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剧烈的______现象。
2023-12-2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从江县宰便镇宰便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3 . 中华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们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物理知识。《诗经·蒹葭》中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诗句,句中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后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023-12-2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金沙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4 .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韵味悠长。有着丰富的文学知识,也蕴含了古人对自然的探索和认识。请从物理的角度解答下面两个问题:
(1)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岸上说话声会惊走水里的鱼,这说明了什么?
(2)在《千字文》中有“露结为霜”的说法,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请解释原因。
2023-12-2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校际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
5 . 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纯铁柄杓从嘴受注”这样的记载,如图所示。其中“铁化如水”描述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B.汽化
C.熔化D.凝华
2023-12-21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金沙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6 . 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液态,由甲到乙是汽化过程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
C.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D.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
2023-12-1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英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7 . 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甲为___________态,由乙到丙是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2023-12-1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第二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8 . 家住北方的人们,在冬天的早晨有时会看到如图所示情景:窗户上结着冰花,推开窗户看到屋檐下挂着冰挂,树上挂满雾凇,田边草上结着霜,这些现象中不是由凝华形成的是(  )
A.窗户上的冰花B.屋檐下的冰挂
C.树上的雾淞D.草上的霜
2023-12-18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闽侯南片教育集团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9 . 如下图所示是利用水浴法加热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和研究碘的升华现象的两个实验。

(1)甲图探究冰的熔化实验,用水浴法除了让冰受热均匀,还有个好处就是冰的温度上升速度___________(选填“较快”或“较慢”),便于及时记录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计数如图乙,示数是___________℃;
(3)图丙是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冰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冰的熔化过程共持续___________min,第5min时物质的状态为___________态;
(4)通过丙实验可知,水的凝固点为___________℃;
(5)丁图是碘升华的实验,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已知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
A.使碘受热均匀             B.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确保碘不会熔化
C.使实验中产生更多的碘蒸气       D.水的沸点低于碘的沸点,确保碘不会液化
2023-12-17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宿迁市宿豫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物理试题
10 . 根据实验要求,完成填空。
(1)如图所示,甲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乙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2)小凡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丙、丁所示的两种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113.5℃。上述设计中,更合理的方案是______(选填“丙”或“丁”),此方案可防止碘发生______现象。
2023-12-16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