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的色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人机


无人机以高分辨率高速摄像机、轻型光学相机、超声波传感器、激光扫描仪、红外夜视仪等设备获取信息,广泛应用在航拍,交通等领域如图为某型号无人机,整机质量2kg,摄像机拍摄速度11000帧/秒(即每秒拍摄画面的帧数为11000帧)为了减轻质量,该无人机部分零件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已知碳纤维材料的密度为1.8×103kg/m3,钢的密度为7.9×103kg/m3

(1)红外夜视仪夜晚能够识别人体、岩石,是因为被识别物体的______不同,发出的红外线强度不同.
(2)超声波传感器可探测无人机在飞行时遇到的障碍物,这是利用了超声波______的特点,若悬停在空中的无人机向固定在地面上的障碍物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0.1s收到回波,则其发射超声波时与障碍物间的距离约为______m.(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摄像机拍照镜头可看作凸透镜,当摄像机向被拍摄的物体靠近时,物体所成实像的像距将变______(选填“大”或“小”)。从摄像机中看到的像变模糊,为了仍能拍摄出清晰的像,可在摄像机镜头前加一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使近距被拍摄的物体清晰成像.
(4)若无人机上一个质量为47.4g的钢制零件损坏,用等体积的碳纤维零件替代,则可使该无人机减轻的质量为多少 _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5)在轿车限速120km/h的某高速公路上,交警利用该无人机进行道路通行情况实时监测。无人机在某轿车通行1.05m的过程中拍摄330帧,则该监测的轿车速度是______m/s,该轿车______(选填“超速”或“不超速”).
2019-12-22更新 | 5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科普阅读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白光LED灯
目前,常用的白光LED以蓝光LED为芯片,其上涂有黄色荧光粉.通电后,LED芯片发出蓝光,其中一部分照射到荧光粉上,荧光粉发出波长比蓝光长的黄光,该黄光与另部分蓝光混合射出,人眼便感觉到白光.生活中常用的白光LED灯是将多个白光LED连接而成的.
实验表明,白光LED的发光强度与其通过电流的占空比成正比.通常通过LED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电流的占空比D=.在电流周期T小于人眼视觉暂留时阃(约0.1s)的情形下,人眼便感觉不到灯的闪烁.
人眼对亮度的感觉(即“视觉亮度”)与LED发光强度变化并不一致.当光强度均匀增大时,视觉亮度并非均打增加.弱光时,光强增大一倍,视觉亮度的增加多于一倍;强光时,光强增大一倍,视觉亮度的增加不足一倍.
生活中,白光LED调光台灯的电流设置了恰当的占空比变化规律,使视觉亮度均匀变化.

(1)文中所述人眼感觉到的白光是由____________混合而成的.
(2)文中所述白光LED发出的两种色光___________
A.均由荧光粉产生
B.均由LED芯片产生
C.波长短的由LED芯片产生,波长长的由荧光粉产生
D.波长短的由荧光粉产生,波长长的由LED芯片产生
(3)白光LED灯通入图中所示电流时,在0~2T时间内,不发光的时间段为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是四种电流的t0T值,它们的I0均相同.分别用它们对同一白光LED灯供电其中人眼感觉不到闪烁,且发光强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
A. t0=1.8s,T=2s                         B. t0=0.8s,T=1.0s
C. t0=0.05s,T=0.1s                      D. t0=0.02s,T=0.03s
(5)某白光LED调光台灯共有5级亮度,要使人眼对1~5级的“视觉亮度”均匀增大,下图像中电流的空比设置符合要求的是__________
3 . 电视机上的颜色是由红、_____、蓝三种色条混合而成.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_____,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若把遥控器对着墙壁调整角度也可以控制电视,请在图中画出由遥控器S发出的不可见光经墙壁反射后到达电视机P的光路图.
( )
2019-03-13更新 | 1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4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海市蜃楼”和“彩虹”这两种自然现象,形成的原理是完全一样
B.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白色的太阳光发生色散,从而证明了白光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C.在电磁波谱中,从γ射线→X射线→红外线的频率逐渐增大
D.如果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的波长为900 nm,那么,它的频率为×1015 Hz
2019-01-16更新 | 1130次组卷 | 6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21章 信息传递 单元测试题
5 . 空调与冰箱都能给我们制造低温的环境,而且它们的工作原理也几乎相同.都是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等部件组成(如图甲),工作时利用制冷剂氟利昂(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化学物质)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在冷凝器中放出热量,从而使蒸发器的温度降低.冰箱的蒸发器和冷凝器装在同一箱体内,而空调则是把两者分别装室内机和室外机里.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1)氟利昂的液化发生在空调机的________ (选填“室内”或“室外”)机.
(2)氟利昂若扩散到空气中会破坏臭氧层,从而不能阻止紫外线辐射到地球,过多的紫外线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请列举生活中紫外线的一个应用:________
(3)空调的室内机安装在房间的________ 方冷却效果更好些.(选填“上”或“下”)
(4)夏天开空调时,常会在玻璃窗上出现水珠,则这水珠应出现在玻璃窗的________ (填“内侧”或“外侧”).
2018-11-25更新 | 1031次组卷 | 1卷引用: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人眼看不见的光”过关检测练习题
6 . (1)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不但改变了方向,而且在白屏上自上而下形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依次排列的彩色光带(如图甲),即玻璃对不同颜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而凸透镜是利用光的________原理制成的光学元件.

(2)图乙中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以平行于主光轴的方向照射凸透镜,折射后他们的光路会略有差异,则通过b点的是________光(选填“红”或“紫”).       

(3)物体AB发出红色光,经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如图丙,若物体AB发出紫色光,在丙图中大致画出AB经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图.____
2018-11-10更新 | 54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4光的折射知识拓展练习题
7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客机C919
如图甲,我国研制的大客机C919于5月5日首飞成功.

C919机舱内覆有一层高孔率“超细航空级玻璃棉”,能很好地保温与吸收噪音,其单丝纤维直径只有3~5μm,1m3的质量为5kg.
机舱内先进的“呼吸系统”,使飞机在气压只有2.5×104Pa左右的万米高空时,能将机外—50℃以下的冷空气不断压缩,导致送入舱内的空气温度达到50℃以上,同时系统依靠传感器的自动控制,使舱内气压和温度达到舒适值.
该机有较大的翼载,翼载指飞机的最大起飞质量与机翼面积的比值;机上搭载的新一代涡扇发动机的热效率和推进效率比一般客机高,所谓热效率是指发动机获得的机械能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内能之比,而推进效率则是指发动机传递给飞机的推进功(推力所做的功)与其获得的机械能之比.下表是飞机的部分技术参数.

(1)阳光下,飞机尾翼呈现绿色,是因为尾翼________绿光;若飞机的翼载是500kg/m2,则机翼面积为_________m2
(2)下列关于“超细航空级玻璃棉”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
A.单丝纤维比头发细                      B.密度与玻璃差不多
C.隔音性能相对较好                      D.导热能力相对较弱
(3)在万米高空,机体1m2面积上承受内外气体的压力差约为_______ N;为确保机舱内的温度维持体感舒适值,机上空调需要不断________(选填“加热”或“制冷”).
(4)飞机水平匀速巡航时,受到的阻力为_________N;若飞机以巡航速度飞行0.5h的过程中,耗油1800kg,发动机的热效率为40%,则此过程中发动机的推进效率为_______%.(燃油热值q取4.6×107J/kg)
2018-11-02更新 | 6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8 . 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______现象,我们通常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一种光学元件来研究此现象,如图,图中方框内的光学元件是______,实验中,位于光屏______处以外(选填“a”或“b)的光能使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光屏上呈现的红、绿、______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
2018-10-11更新 | 1753次组卷 | 4卷引用: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5光的色散同步检测
9 . 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A.色光的混合规律与颜料的混合规律相同
B.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C.要使投影仪清晰成像在更远的屏幕上,镜头要距投影片更远一些
D.近视眼是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应该配戴凹透镜来校正
2018-09-25更新 | 979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5光的色散达标检测练习题
10 . “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争当安全模范公民”的教育活动,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红灯停,绿灯行”是公民的基本素质.   交通信号灯用红、绿灯,而不用蓝色、紫色等其它颜色的灯.对此,小明、小华、小宇三位同学展开讨论:
①小明说:人的眼睛对红色光、绿色光比较敏感.用红绿灯作为交通指挥灯,容易引起视觉反应,可以提高人们的警惕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②小华说:红光穿透能力比蓝色、紫色等其它的色光强,很远处就能看到;人的眼睛对绿色光敏感.
③小宇说:红绿灯作为交通指挥灯,是国际通用的,并不具有科学依据.       
(1)雾天,小明、小华和小宇一起在远处观看路口的红绿灯,收集有关“红色光穿透能力强”的证据.小明和小宇看到红灯亮时,小华却认为红灯不亮.此事实说明红色光引起的视觉效果与________有关;三位同学向路口的红灯走近,都感到红色光强度逐渐增强,表明色光的穿透能力与________有关.影响色光穿透能力的因素还有________(至少答出一条).       
(2)依据你的生活体验,并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对小宇的说法作出评价:________       
(3)红绿色盲的人不能分辨红绿灯颜色的变换.请你描述现行交通信号灯是如何让色盲的行人做到“红灯停、绿灯行”的或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回答一条即可).
2018-08-02更新 | 1463次组卷 | 6卷引用: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