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小周对有关光学实验进行比较研究,实验探究过程如下。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器材使烛焰和光屏以及透镜的中心在___________上;器材在图所示位置时,观察到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该像为倒立、______的实像;
(2)在上述基础中,将光源适当远离透镜时,为使光屏上依旧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适当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调整好位置后,观察此时光屏上像的特点,生活中利用这个成像特点制成了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仔细观察该过程中蜡烛和光屏移动的距离,会发现___________(选填“光屏”或“蜡烛”)移动的距离更远;
(3)由于燃烧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会出现在光屏上方,要让像成在光屏中央,可以将凸透镜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
(4)小周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透镜与光源之间,通过来回调节光源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找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同组小庆的眼睛近视度数更高,他取下小周的眼镜再将自己的眼镜拿来放在同一位置,保持光源和透镜位置不变,则光屏应向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
(5)小庆同学继续换另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把蜡烛和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当移动透镜分别距离光屏24cm和38cm时均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
A.12cm<f<24cm B.19cm<f<24cm C.12cm<f<19cm
2 . 学习凸透镜这节课时,小亮发现用凸透镜观察距离较近的课本文字时,能看到放大的字。而通过凸透镜观察距离较远的老师,会观察到老师倒立、缩小的像。为什么透过同一凸透镜却看到不同的情景?小亮思考了下面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A.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能成什么样的像?
B.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有哪些种类?
C.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与物、镜间的距离有何关系?
D.物体通过凸透镜的成像情况都与哪些因素有关?
2023-04-1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2月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3 . 小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将点燃的蜡烛、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并将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调整到______
(2)小华为了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找到了平行光源,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3)将凸透镜固定在图乙中光具座的50cm刻线处,并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小华将蜡烛移至35cm刻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_____ 的实像,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这条规律。若将光屏、蜡烛互换位置,此时光屏上成____________的实像,______是根据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当蜡烛在光具座30 cm刻度线处时,移动光屏可以得到____________的清晰实像;
(4)在图乙中,将蜡烛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物距始终大于1倍焦距),为了使像清晰,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此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5)在图乙中,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像距始终大于1倍焦距),为了使像清晰,应将蜡烛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此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6)在图乙中,保持凸透镜和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12 cm的凸透镜,此时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此时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向右移动到45cm刻线处,移动光屏______(填“能”或“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8)用白纸遮挡住凸透镜的一半看光屏上能不能成完整的像,实验后发现在光屏上______ (填“仍能”或“不能”)成烛焰完整的像;
(9)某次实验时,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如果将蜡烛和光屏对调,光屏上______ (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10)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了一段距离,在没有移动器材的情况下,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和高度不动,需将光屏______(填“向上”或“向下”)移动,即可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11)若保持图乙中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15cm刻线处,在光屏上得不到清晰的像。如果把凸透镜看成人的眼睛,光屏看成视网膜,则此时成像情况相当于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形成原因;
(12)在某次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物距u与像距v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022-10-23更新 | 175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镇联合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4 . 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焦距等于10cm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
(1)要在光屏上能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2)若把烛焰向右移动5cm,再次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像将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如果把烛焰和光屏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___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4)此时的成像原理与___________(填“照相机”或“幻灯机”)的成像原理相同。若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应该向_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5 . 小明用蜡烛、凸透镜(焦距10cm)、光屏在光具座上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实验在___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下进行,现象更明显;
(2)蜡烛、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甲所示,光屏上会出现烛焰清晰___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此现象和生活中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相同;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增大物距后,将光屏移动到适当位置,光屏上会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该像与移动前的像相比会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移动蜡烛至图乙所示位置,在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观察到烛焰_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4)将图甲中的透镜换成焦距f=5cm的凸透镜,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将蜡烛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若不移动蜡烛,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度数适当的__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光屏上也会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2022-07-08更新 | 1102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南昌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素养测试物理试题
6 .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神舟十三号乘组人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天宫直播课堂。三人介绍展示了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的场景,演示了失重环境下太空锻炼、太空转身、浮力消失、水膜开花、水球光学实验、泡腾片实验等8项内容。
在水球光学实验中,王亚平老师利用金属圈和水袋做成了一个水膜,然后往水膜注水,让它变成一个大水球,如图甲所示。此时透过水球可以看到倒立、缩小的①_____像;接着,王老师向大水球中间注入一个大气泡,如图乙所示。因为在太空中浮力几乎消失,所以气泡不会向上飘,而是老老实实待在水球中。水球由两部分组成,中间是空气,气泡周围是水,如图丙所示,此时,整个水球就相当于两个透镜,外圈是②_____透镜,内圈是③_____透镜。通过水球可以看到王老师的两个像:一个是倒立缩小的像,另一个是正立缩小的像,如图丁所示。

(1)完成短文中三处填空: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①空选填“实”或“虚”;②③空选填“凸”或“凹”);
(2)王亚平老师向无色水球注入蓝色的液体,一会儿整个水球都变蓝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3)因为太空是真空环境,所以地面和中国空间站是通过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进行通信的。当空间站离地面的高度为396km时,某地面站要通过空间站向另一个地面站发送信息,那么信息从该地面站传送到另一个地面站所需的时间约为_______s。
2022-05-04更新 | 34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广福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7 . 在学完“生活中的透镜”后,小明发现凸透镜可以成不同性质的像,于是提出了以下问题,其中能用图中器材探究出结论的有________(多选)。

A.凸透镜成虚像的条件
B.凸透镜成缩小的像的条件
C.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
D.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与物体的大小比值与哪些因素有关
为了探究问题A,他用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做以下实验: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固定到光具座上,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_______上。
(2)将凸透镜固定到光具座的40cm刻度处。将蜡烛从10cm刻度处逐渐靠近凸透镜,发现蜡烛在刻度线30cm右侧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得不到像,由此可知所成像为________像,成此像的条件是________
8 . 完成下面两个实验:
(1)如图甲所示为小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物置。

①如图甲所示,此时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由此可知小红选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②将蜡烛向右移动10cm,同时移动光屏,再次成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③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变短,小江发现原来在光屏中央的像移到了中央偏上位置,若想使像再次位于光屏中央,应将透镜向______方移动。(选填“上”或“下”)
(2)小渝想通过实验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本领,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①取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入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②使用相同的酒精灯,对盛有水和食用油的烧杯进行加热,一段时间后中,其中一支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是______ ℃;
③小渝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通过分析可知,可得出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的吸热本领大。
2022-02-22更新 | 2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9 . 小林用图甲装置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___________上。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_____(填“实”或“虚”)像。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图甲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此时光屏上所成像的特点与___________ (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相同。
(4)小林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如图乙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保持光屏位置不变,让蜡烛和凸透镜分别以2cm/s和1cm/s的速度,从图示位置同时匀速向左运动,经过___________s,光屏上成清晰_____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
2021-08-18更新 | 2077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第一中学附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10 . 如图甲所示,是一款变色近视眼镜,眼镜镜片制作过程中掺入或在镜片表面贴上对紫外线敏感的材料,紫外线照射越强,镜片的色越深,透光度越低。近视眼镜变色后折光能力是否受到影响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光屏上恰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应该将蜡烛______(填“向上”或“向下”)调节,直至在光屏的中心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______(填“实”或“虚”)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作______(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2)将此凸透镜摆放到标尺的刻度处,将蜡烛摆放到标尺的刻度处,如图丙所示,此时将光屏移动到______刻度处,光屏上就会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为了模仿近视眼患者看远处物体的情况,应该将充当视网膜的光屏再次向______(填“左”或“右”)侧适当移动,此时会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3)将合适度数的可变色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用紫外线手电照射可变色近视镜,观察光屏上的像,若屏上的像依然清晰,说明镜片变色对折光能力______(填“产生”或“未产生”)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