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次声波的危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可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地方被有些动物接收到,并有所反应。表中是几种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其中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地方能感觉到地震的是(  )
部分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
蝙蝠1000~ 120000Hz
海豚150~150000 Hz
60~65000Hz
大象1~20000 Hz
A.蝙蝠B.海豚C.猫D.大象
2 . 冬末春初,随着2020年春节到来的脚步,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为防止疫情扩散,教研院的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济南市教育局下沉社区服务基层疫情防控一线,协助社区人员对进出小区的人员测量体温、盘查登记车辆小区人员劝返等工作。测量体温使用的测温枪能在不接触人体的情况下测量人体的温度,主要利用了(  )
A.超声波B.次声波C.红外线D.紫外线
2021-01-02更新 | 21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1
3 . 如图所示的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通过发出赫兹的低频音波,能够在短短数秒之内扑灭火焰,令人大开眼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发出的是次声波
B.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
C.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2020-11-22更新 | 249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134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
4 . 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次;蚊子飞行时候,翅膀每秒振动次,人们能察觉飞行的蚊子,而不能察觉飞行的蝴蝶,这是因为人耳的听觉范围是______Hz到______Hz。汶川地震中,远在600公里以外的有些人感到恶心、胸闷,这是由于地震中产生的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引起的。
2020-11-07更新 | 417次组卷 | 4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同步备课系列(上海沪教版) 第一章 声 单元测试(基础过关)
5 . 如图所示是用来清新空气的加湿器,加湿器发出的______(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将水打碎”变成水雾状扩散到空气中,增加空气的湿度,这说明声音能够传递______(填 “信息”或“能量);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给人们造成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灾害,地震时产生的______(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对入体平衡器官的功能破坏很大,会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由于它的破坏性大,并且它的频率低于______Hz, 人耳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
2020-10-18更新 | 388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
6 . 发生大地震时产生的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对建筑物、人的破坏性很大,它的频率低于______Hz,使人产生恶心、旱眩、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破裂出血,危及生命;搜救人员使用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声波传递______的一种救援设备。
2020-10-10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
20-21八年级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 | 较易(0.85) |
7 . 渔民经常利用一些动物的活动来判断海况。比如看见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预测不久将有风暴来临。渔民的预测依据是(  )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2020-09-1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同步练》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同步练(人教版)第二章 声现象 第3节 声的利用
8 . 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C.捂住耳朵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超声波产生
2020-03-22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课时同步练》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同步练(苏科版) 第一章 声现象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9 .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B.弹琴时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主要是为了改变音色
C.教室内安装噪声检测装置,学生可以免受噪声干扰
D.通过分析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2020-03-19更新 | 15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调研)
10 .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棉花堵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声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许多年前,“马克·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②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材料三:如图所示为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听觉频率的范围信息。

问题:
(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_____,②_____
(2)材料_____中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材料_____中说明声音具有信息;
(3)海豚能发出声音的最高频率为多大?_____蝙蝠能接收到声音的最低频率为多大?_____
(4)计算人可听到最高频率的声音内振动了多少次?_____
2020-03-13更新 | 335次组卷 | 4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同步备课系列(上海沪教版) 第一章 声 1.2-1附加篇01超声与次声(备作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