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次声波的危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使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B.从上、下两个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中可看出下面的音叉的音调高
C.利用声呐可探测海底的深度,声呐是超声波的应用
D.地震时产生次声波,地震会造成自然灾难,雅安地震牵动每个人的爱心,雅安加油
2018-09-06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检测题2
2 . 物体在1s的时间振动1次,频率就是1Hz.大多数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____Hz到___Hz.超过__Hz的叫超声波,低于___Hz的叫次声波.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交流,说明大象的语言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___,试着举例有次声波发生的两个例子:___
2018-09-0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试题-第二章 《声现象》单元测试2
3 . 在下列应用中,不属于超声应用的是(        
A.外科医生利用声波的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B.利用声波预测自然灾害事件
C.利用声波检测样品内是否有缺陷D.利用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2018·广西钦州·模拟预测
名校
4 . 201822日,长征运载火箭同时发射张衡一号卫星等7颗卫星.火箭升空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张衡一号卫星是_____的(选填运动静止”).“张衡一号为地震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而地震振动时频率是_____20Hz(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5 . 日本发生的里氏9级大地震引发了海啸及核泄漏,这是日本二战后遭遇的最严重震灾.日本福岛核电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站,如图所示为核电站发电流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和海啸的发生常常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        
B.核电站主要是利用原子核的聚变进行发电的
C.核能与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核能发电中的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造
6 .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 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 s被探测仪器接收到.
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什么声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
估算出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
______________
若探测船在海上航行时,轮船上的一位气象学家将一只氢气球凑近耳朵听了听,马上向大家发出紧急报告:“海上风暴即将来临”.就在当天夜里,海上发生了强烈的风暴,一只氢气球怎么能预报海上的风暴呢?试分析气象学家判断风暴的物理学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
2018-08-16更新 | 145次组卷 | 5卷引用:(北师大版)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4.4 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
12-13八年级上·广东汕头·期末
7 . 人们能查觉到身后飞行的蜜蜂,而不能查觉到飞行的蝴蝶,这是因为_____汶川地震中,远在600公里以外的有些人感到恶心、胸闷,这是由于地震中产生的______   而引起的.
8 . 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20 Hz至20000 Hz,频率高于__________Hz的声波叫超声波,地震时产生的强度大的________声波对人体十分有害.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 m/s,在海面上用声呐装置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8 s收到海底返回的声波,该处的水深为________m.
2018-08-1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沪粤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测试题

9 . 次声波


       次声波的特点是来源广、传播远、能够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次声的声波频率很低,一般均在20Hz以下,波长却很长,传播距离也很远。它比一般的声波、光波和无线电波都要传得远。例如,频率低于1Hz的次声波,可以传到几千以至上万千米以外的地方。次声波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不仅可以穿透大气、海水、土壤,而且还能穿透坚固的钢筋水泥构成的建筑物,甚至连坦克、军舰、潜艇和飞机都不在话下。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可闻声波相同,由于次声波频率很低。大气对其吸收甚小,当次声波传播几千千米时,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所以它传播的距离较远,能传到几千米至十几万千米以外。1883年8月,南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克拉卡托火山爆发,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三圈,全长十多万公里,历时108小时。1961年,苏联在北极圈内新地岛进行核试验激起的次声波绕地球转了5圈。7000Hz的声波用一张纸即可阻挡,而7Hz的次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许多灾害性现象如火山喷发在发生前可能会辐射出次声波,因此有可能利用这些前兆现象预测灾害事件。地震或核爆炸所产生的次声波可将岸上的房屋摧毁。
       次声如果和周围物体发生共振,能放出相当大的能量。如4Hz~8Hz的次声能在人的腹腔里产生共振,可使心脏出现强烈共振和肺壁受损。也可以用以摧毁特定目标。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不属于次声波的特点的是_______
A.频率高          B.传播远       C.能够绕过障碍物   D.穿透力强
(2)次声波频率范围一般在_______
(3)在海水中,能够传播的更远的是_______
A.无线电波          B.光波       C.可闻声波   D.次声波
(4)可以利用次声波监测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5)_______Hz的次声能在人的腹腔里产生共振,可使心脏出现强烈共振和肺壁受损。
2018-07-29更新 | 3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练习:第一章 声现象 第四节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10 . 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B.通过声学仪器接收超声波,可以判断台风的方位和强度
C.马路两旁植树,可以降低噪声的频率
D.蝙蝠用次声波确定目标的方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