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次声波的危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约是_____m/s。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_____,以实现对电视的控制;对于流入市场的假币,人们常借助验钞机发出的______来辨别真伪;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前伴有_____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____________获得信息。
2020-03-06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汇文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2 . 学习强国平台2019年12月11日报道,我国“透明海洋”大科学计划取得突破性进展,深海观测数据实现实时上传、全球共享。数据上传至全球电信网络靠的是(   
A.电磁波B.超声波
C.次声波D.红外线
3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地震时,利用仪器接收超声波来确定地震的位置
B.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从高音喇叭里传出来的歌曲一定不是噪声
D.水中倒立的花样游泳运动员随着音乐表演,说明水能传声
4 . 人们可以通过监测地震时产生的______(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来实现避震逃生,这说明声可以传递______;声也是“隐形杀手”,如图所示标志牌,这是在______减弱噪声。
2020-01-15更新 | 207次组卷 | 5卷引用:《课时同步练》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同步练(苏科版) 第一章 声现象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5 . 小明同学在生活中发现当两个人离得很远时,无论你怎么大声讲话,都很难听见;而对一群人讲话,有的人能够听见,有的人却听不到。
【提出猜想】小明对此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1)对此现象你的猜想是人耳能否听见声音,与_________(填出一个因素即可)有关。
【实验探究】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利用音频信号发生器和小华同学一起进行了探究实验。
(2)将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旋钮置于5 Hz的位置,转动音量开关改变音量的大小,始终听不到声音,一段时间后,实验者产生烦躁的感觉。此现象说明: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3)将音频发生器的频率旋钮置于200 Hz的位置,转动音量开关至合适位置,距离信号发生器5 m时能听到声音,向前走到8 m时完全听不到声音。此现象说明人耳能否听见声音与_________ 有关。
(4)小明和小华都站在距离信号发生器10 m的位置,转动音量开关,小华听到声音时,小明仍然不能听到。要使小明能听到,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   
【实验扩展】
(5)不考虑空间因素,如果宇航员在“天宫一号”内太空授课时演示此实验,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功。
2019-12-23更新 | 164次组卷 | 5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同步备课系列(上海沪教版) 第一章 声 1.2-1附加篇01超声与次声(备作业)
6 . 阅读《“神秘而恐怖”的声音----次声波》回答问题

神秘而恐怖的声音---次声波


次声波的特点是来源广、传播远、能够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次声的声波频率很低,在20Hz以下,波长却很长,传播距离也很远.它比一般的声波、光波和无线电波都要传得远.例如,频率低于1Hz的次声波,可以传到几千以至上万千米以外的地方.次声波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不仅可以穿透大气、海水、土壤,而且还能穿透坚固的钢筋水泥构成的建筑物,甚至连坦克、军舰、潜艇和飞机都不在话下.次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也是340m/s,由于次声波频率很低,大气对其吸收甚小,当次声波传播几千千米时,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所以它传播的距离较远,能传到几千米至十几万千米以外.1883年8月,南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克拉卡托火山爆发,产生的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绕地球三圈.1961年,前苏联在北极圈内新地岛进行核试验激起的次声波绕地球转了5圈.7000Hz的声波用一张纸即可阻挡,而7Hz的次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4Hz-8Hz的次声能在人的胸腔和腹腔里产生共振,可使心脏出现强烈共振及肺壁受损.军事的次声波武器,就是产生的次声波与人体发生共振,使共振的器官或部位发生位移和变形,而造成人体损伤以至死亡的一种武器.只伤害人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其恐怖程度可见一斑.
1948年初,一艘荷兰货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时,一场风暴过后,全船海员莫名其妙地死光.在匈牙利鲍拉得利山洞入口, 3名旅游者齐刷刷地突然倒地,停止了呼吸.50年前,美国一个物理学家罗伯特·伍德专门为英国伦敦一家新剧院做音响效果检查,当剧场开演后,罗伯特·伍德悄悄打开了次声仪器,仪器无声无息地在工作着.不一会儿,剧场内一部分观众便出现了惶惶不安的神情,并逐渐蔓延至整个剧场,当他关闭仪器后,观众的神情才恢复正常.这就是著名的次声波反应试验.
有些动物能听到次声波,也有一些动物能发出次声波.能听见次声波的常见动物有狗(15Hz-50000Hz)、大象(1Hz-20000Hz)、鲸(15Hz-10000Hz)、水母(8Hz-13Hz).能发出次声波的常见动物有大象(用脚踩踏地面发出次声波)、鳄鱼(靠振动背部发出次声波)、老虎(虎啸拥有次声波的威力,可以震错位人的耳朵关节,声音由低到高,能传播很远).既能发出次声波又能听到次声波的常见动物有大象和鲸鱼.可见,在自然灾害面前,动物往往能提前预警,不是没有道理的.
(1)苏门答腊火山爆发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三圈,约为120000km,则这次次声波传播的时间约为____________h.(保留整数)
(2)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能量损失很_________(选填“大”或“小”),因此,次声波可以传播的很远.
(3) 次声波武器主要利用了次声波可以很好的传递_________(选填“能量”或“信息”).
(4)大象可以通过叫声或脚踏大地向同类传递信息,要想给较远地方的同类传递信息,大象应该______________(选填“吼叫”或“用脚踩踏大地”).
2019-11-08更新 | 606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学业水平检测)
19-20八年级上·全国·期中
7 . 如表列出了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的频率范围,从表中可判断( )
听觉的频率范围/Hz听觉的频率范围/Hz
20~200015~50000
蝙蝠1000~120000大象1~20000
60~65000海豚150~150000
A.蝙蝠能听到次声波
B.大象能听到超声波
C.高于20000Hz的声具有方向性好的特点
D.低于20Hz的声不能被人听到,所以不会对人产生损害
2019-08-1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期中测试卷(一)
8 . 下列事实中,应用了次声的是
A.水下考古用声呐测水底情况
B.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C.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D.预报海啸、台风
9 .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但我们看到蝴蝶翅膀在振动时,却听不到因翅膀振动而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________20 Hz(选填“低于”、“高于”).这种听不到的声波有很强的破坏性,在“512汶川地震”时,相隔很远的不少市民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就与这种声波有关,我们将这种声波称为________声波.
2019-02-17更新 | 243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初二期中物理卷
10 . 某地发生8.1级地震,地震发出的是_____声波,这种声波人耳_____(选填“能”“不能”)听到,地震很可能引起海啸,这说明声能够传递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
2019-01-12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3章 声的世界》知识归纳测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