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次声波的危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C.捂住耳朵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超声波产生
2020-03-22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师大附中树人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题(线上测试)
2 . 试指出下列生活实例(或现象)反映的科学原理或规律:
(1)我们看到蝴蝶翅膀在振动时,却听不到因翅膀振动而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_____20Hz(选填“低于”、“高于”)。这种听不到的声波有很强的破坏性,我们将这种声波称为_____声波。
(2)如图,秋天清晨草叶上霜的形成与夏天草叶上露的形成中,_____(选填“前者、”“后者”、“两者均”)需要放热,霜的形成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

(3)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_____知识来解释。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的缘故。
2020-02-1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
3 . 人们可以通过监测地震时产生的______(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来实现避震逃生,这说明声可以传递______;声也是“隐形杀手”,如图所示标志牌,这是在______减弱噪声。
2020-01-15更新 | 20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5 . 如图所示,医院利用B超给未出生的宝宝制作影像。B超是利用________成像;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无法直接听到,因为这种声音的频率________Hz;人们通过监测________来监测地震和台风。
6 . 小明同学在生活中发现当两个人离得很远时,无论你怎么大声讲话,都很难听见;而对一群人讲话,有的人能够听见,有的人却听不到。
【提出猜想】小明对此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1)对此现象你的猜想是人耳能否听见声音,与_________(填出一个因素即可)有关。
【实验探究】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利用音频信号发生器和小华同学一起进行了探究实验。
(2)将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旋钮置于5 Hz的位置,转动音量开关改变音量的大小,始终听不到声音,一段时间后,实验者产生烦躁的感觉。此现象说明: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3)将音频发生器的频率旋钮置于200 Hz的位置,转动音量开关至合适位置,距离信号发生器5 m时能听到声音,向前走到8 m时完全听不到声音。此现象说明人耳能否听见声音与_________ 有关。
(4)小明和小华都站在距离信号发生器10 m的位置,转动音量开关,小华听到声音时,小明仍然不能听到。要使小明能听到,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   
【实验扩展】
(5)不考虑空间因素,如果宇航员在“天宫一号”内太空授课时演示此实验,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功。
2019-12-23更新 | 164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十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
7 . 科学家利用次声波能够绕过障碍物,传得 ____________ 的特点,通过对次声波的____________ 和控制,能有效地避免次声波的危害.还用它获取信息来_____ 地震、台风,为监测核爆炸提供依据.
2019-08-07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
8 .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宇航员在太空中可以通话,证明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B.我们在电话里通过对方的音色分辨出是谁在说话
C.地震发出的次声波传播的距离很远
D.“超声波清洗机”利用超声波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强烈
2019-05-24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六中上智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物理试题
9 . 下列事实中,应用了次声的是
A.水下考古用声呐测水底情况
B.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C.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D.预报海啸、台风
10 . 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厂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了超声波
B.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了电磁波
C.判断地震的方位是利用了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
D.摩托车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