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三单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木兰诗》(选文),回答问题。

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黑山头,不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东买骏马                 愿为鞍马                 有价无
B.暮黑山头                 待君久不                 如期而
C.关山度                 屈伸呼吸                 无其事
D.不爷娘唤女声          之若此                 举世
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选文“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作用?
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说说选文和链接材料中木兰的形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链接材料】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注释】①次:编次。②当行(háng):当在征发之列。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创优作业(8)第二单元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易(0.85) |
2 .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题木兰庙》

杜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注】①与画眉,指与女伴一起梳妆打扮。②拂云堆,古地名,堆上有明妃祠。③明妃,指舍身报国、出塞和亲的王昭君。
【乙】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

【丙】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余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木兰从军》)

1.用斜线(/)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木 兰 乃 易 男 装 市 鞍 马 代 父 从 军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勋十二转____________                                
(2)出相扶将_____________
(3)其父老病不能行_____________                    
(4)黑山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少习骑,长而益精。
4.有同学认为【甲】诗中“弯弓征战作男儿”应改为“弯弓征战扮男儿”,对于这种观点,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5.【甲】诗“与画眉”借取【乙】诗《木兰诗》中“________”的意境,反映了木兰女儿身的特质。【丙】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
6.甲乙两首诗文都写花木兰,但【甲】诗侧重写情,【乙】诗侧重叙事,请简要分析。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十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甲】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选自《乐府诗集·木兰诗》)

【乙】

秦良玉,忠州人,嫁石往宣抚使马千乘。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七寨,大败贼众,为南川路战功第一。贼平,良玉不言功。其后,千乘为部民所讼,瘐死云阳狱,良玉代领其职。

(选自《明史·秦良玉传》)

【注释】①马千乘:字肖容,明朝将军,官至石柱宜抚使。②别:另外。③讼:在法庭上争辩是非曲直,打官司。这里可理解为“诬告”。④瘐(yǔ):死,古指囚犯因冻饿、疾病、受刑死在监狱里。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三千人从征播州                           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B.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微颔之(《卖油翁》)
C.关山度                           盛开,蝴蝶自来
D.安敢轻吾射                           惟手熟(《卖油翁》)
2.把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
4.巾帼英雄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题目。
(1)结合两篇选文内容,从下列序号中选写对联。
上联: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
①木兰代父从军屡建功勋       ②辞官还乡百代诵       ③替父从军美名扬
④穆桂英挂帅出征立伟业       ⑤代夫领兵战功立       ⑥代父从军千载传
(2)巾帼英雄不胜枚举。如梁红玉、刘胡兰、秋瑾、江姐、赵一曼、屠呦呦、王亚平等等。请你举出一例,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她的英雄事迹。6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6-0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乙】

梁氏数战金军于山阳、宿迁,皆胜。于是意少懈。八月丁卯,率轻骑袭金人粮道,遇伏。金以精兵铁浮图十倍围之。梁氏身被数创,腰腹为敌刃割裂,肠流三尺,忍痛纳回,以汗巾裹腹。知不免,乃顾左右曰:“今日报国。”语毕再突敌阵。敌矢如雨,猬集甲上。梁氏血透重甲入敌阵复斩十数人力尽落马而死。

【注释】①梁氏:指梁红玉,宋代著名抗金女英雄。②铁浮图:金军重甲骑兵。③猬集:像刺猬的刺那样聚在一起, 比喻众多。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东买骏马/愿为鞍马
B.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微颔之
C.腰腹敌刃割裂/孤岂欲卿治经博士邪
D.汗巾裹腹/我酌油知之
2.请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梁 氏 血 透 重 甲 入 敌 阵 复 斩 十 数 人 力 尽 落 马 而 死。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敌矢如雨,猬集甲上。
4.【甲】文对木兰征战生活写得十分简略,【乙】文详尽地描述了梁红玉与敌人血战直至牺牲的过程。请简析这样写的原因。
5.【甲】文中的木兰和【乙】文中的梁红玉有何相同的品质?
2024-05-2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气传金柝        (2)出相扶将            (3)对镜花黄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乙】

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宣抚使马千乘。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七寨大败贼众为南川路战功第一。贼平,良玉不言功。其后,千乘为部民所讼,瘐死云阳狱,良玉代领其职。

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

(节选自《明史·秦良玉传》)

【注】①石砫: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②宣抚使:当地司。③播州:与下文的云阳,皆地名。④瘐(yǔ)死:古代指囚犯在狱中,因饥寒而死,后来也泛指在狱中病死。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关山若飞(越过)B.勋十二转(记)
C.而下严峻(统治)D.伍肃然(兵器)
4.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追 入 贼 境 连 破 七 寨 大 败 贼 众 为 南 川 路 战 功 第 一。
5.木兰和秦良玉都是古代的巾帼英雄,请结合选文说说她们有哪些相似的精神品质。
2024-05-2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6 . 【甲】

《木兰诗》

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②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⑤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⑦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乙】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蒙辞军中多务       以:______       (2)往事耳       见:______
(3)鲁肃过寻阳       及:______       (4)肃拜蒙母       遂:______
2.把文中的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下列对两个文段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主要写了木兰代父从军、征战沙场、荣归故里三件事,塑造了花木兰爱国爱家、不图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形象。
B.【乙】文中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甲】文中画波浪线句使用了互文的手法,意思相互交错、补充。应该理解为,“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D.【乙】文中的主人公是孙权,不是吕蒙,重在写孙权“劝”的高超和“劝”的效果。
4.有人说,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是犯了“欺君之罪”。你的看法如何呢?请简述理由。
5.有学者认为,【甲】【乙】两文写的就是“英雄的成长之路”,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任选一个角度即可)
2024-05-2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② _____,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读准字音,是阅读古诗文的第一步。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1)言多务                           (2)我旧时裳
2.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赏赐百千                    身健体B.往事耳                    贤思齐
C.蒙以军中多务             义不容D.双兔傍地                  投无路
3.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分。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翻译:志士(君子)分别几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千百年来,吕蒙和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入人心。两篇诗文中都运用了侧面描写方法塑造人物,请结合选文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选文相关语句人物形象
《孙权劝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① ____________
《木兰诗》___________,赏赐百千强。木兰:③_____________

2024-05-2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木兰诗》(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甲】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选自《木兰诗》)

【乙】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选自《木兰从军》)

注释:①习骑:练习骑马。②当行:在征发之列。③驱驰:策马疾驰。
1.下面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赏赐百千(财物)B.愿千里足(赶马快跑)
C.出相扶将(外城)D.我旧时裳(穿)
2.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3.语段【甲】写木兰一连串富有女儿情态的行为有什么作用?
4.语段【甲】甲与语段【乙】分别侧重塑造木兰哪方面的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
2024-05-2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木兰诗(节选)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1)言多务        (2)我旧时裳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蒙以军中多务       而别B.当涉猎,见往事耳       求无过
C.赏赐百千             富国D.双兔傍地                    南闯北
3.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______,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塑造常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手法。《孙权劝学》通过吕蒙和鲁肃的对话,从侧面烘托出吕蒙学业的进步。请分析《木兰诗》节选中画线句所用的描写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4-05-2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

10 . 【甲】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诗》节选)

【乙】唐建中年间,项城为叛军困。李侃项城令,以城小贼众,欲弃城而逃。其妻杨氏曰:贼至当守城,力不足,则死。君弃城而逃,谁守?侃犹不决,妻曰:请重赏募死士!侃乃召吏民议曰:尔等生于此,祖辈坟墓在焉,可忍贼人蹂躏!众泣,誓与城同死生。遂与贼战于城外。杨氏亲为爨以食之,无长少,必而均。侃中流矢,还家,妻责曰:君不在阵,谁肯固守?死于外,犹愈于床也。速往督战!侃即登城士气大振会贼将中矢死,遂引兵而去。项城卒全。

(有删改)

【注】①建中:唐德宗的年号。②项城:古县名,今河南项城市。③爨(cuàn):烧饭。
1.小艺最近一直苦恼文言文翻译问题,请借助释义方法帮她解释加点的词义。
原文例句释义方法解释词义
无长少,必而均替换(组词)法(1)________
可忍贼人蹂躏课内迁移法: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________
李侃陈州项城令查阅字典:①表目的,为此;②担任;③因为;④替、给。⑤作为、成为(3)________(填序号)
黑山头联想成语法:人迹罕至(4)________

2.《古汉语常用字典》中“愈”①结合释义,翻译下列句子。
死于外,犹愈于床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汗大点兵”中的“可汗”是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B.文言里的数字有些并不是实数,而是虚数。比如“军书十二卷”中的“十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三”,“但悲不见九州同”中的“九”都是虚数。
C.“侃中流矢”和“矢如雨下”中的“矢”都是箭的意思。
D.互文是一种古诗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甲文“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以及“烟笼寒水月笼沙”均使用了该修辞手法。
4.用“/”给乙文中的画波浪线句断句(限两处)。
侃 即 登 城 士 气 大 振 会 贼 将 中 矢 死
5.选文中的杨氏、花木兰都是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请结合选文分析杨氏、花木兰的人物形象。
6.孟子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战争取胜的关键是“人和”。请结合乙文内容,简析李侃以“人和”取胜的原因。
2024-05-2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