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95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初心在最开始的时候,往往简单、朴素。但是它会慢慢长大,就像一颗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又仿佛站在零的起点慢慢绵延成很长很长的道路。

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所谓初心,就是在所有的愿望、誓言和梦想当中,离自己的本心最近的那颗心。

你如何理解“初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④不少于600字。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小题。
【甲】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

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注】①黄茅岭:在湖南零陵县城西面。②垠:边界,尽头。③睥睨(pì nì):即“埤堄”,城上有孔的矮墙。梁欐(lì):屋的正梁。④堡坞:村落外边,土筑的小城堡,用以守卫。⑤箭:小竹子。⑥中州:中原地区。⑦夷狄:古代汉族统治阶级对中原以外少数民族的侮辱性称呼,这里指偏远地区。⑧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⑨楚之南:湖南一带是古代楚国的南部。
1.甲文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唐代的__________。(填人名)
2.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B.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C.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D.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3.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心之/似与游者相乐  自西山道口径北/三峡七百里中
B.见小潭/逾黄茅岭而下  乃记之而去/不知有汉
C.潭中鱼百许头/高二黍许  坻为屿/睥睨梁欐之形
D.四面竹树合/之可上  固劳而无用/问今何世
4.下列对文中句子翻译及理解,全都无误的一项是(     
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翻译: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着,缠绕着,摇曳着,牵连着,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理解:这几句写出了小石潭周围林木葱郁姿态优美生机盎然的景象,与后文的“四面竹树环合”也能互相照应。
B.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翻译:(鱼儿)静止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走,来来往往轻快迅疾,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理解:这几句以动衬静,既写出了鱼儿的灵巧活泼,也让人感觉到潭水的澄澈。
C.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
翻译:我怀疑造物者的有无已很久了,到了这儿,更加诚实地感到造物者是有的。
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美丽的山水景色使作者坚定了“万物有灵”的信念。
D.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翻译:或许(有人)会说:“(造物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美好景色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的。”
理解:人们愿意相信,深藏于此地的美景是上天对那些被贬谪在此地的贤人赐予的同情,作者也认同此理
5.这两篇短文都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时所写,在《小石潭记》中,作者借小石潭周围清幽冷寂的氛围,表达了________的感情;在《小石城山记》中,作者借小石城山景色奇秀却在荒远之地,抒发了自己________的不平之气。
2024-06-0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本学期,学校八年级开展了“低碳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低碳环保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全球气候变暖,冰山消融,海水上涨,动植物濒临灭绝……一系列灾难接踵而至。同处一个地球,我们每个人都要承担起保护环境,拯救地球的职责。为此,我们向同学们发出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倡议,让我们树立低碳理念,共创绿色家园。从此刻开始,请:

1.节约用电。请大家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灯泡。根据专家统计:每节约1千瓦时电,就相应节约了0.4千克标准煤,同时减少污染排放0.272千克碳粉尘、0.997千克二氧化碳。

2.节约用水。卫生间洗手后随手关闭水龙头;家里洗手、洗脸、洗菜的水可以收集起来冲马桶,淘米水可以浇花。

3.绿色出行。出行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上学可以骑单车或步行。为了美好的生活,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低碳理念的传播者,成为低碳生活的倡导者,成为低碳生活,驱赶wù mái”生活方式的践行者,让绿色低碳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校学生会

2021年3月16

1.请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请你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涤除 污秽 日月明 烟尘 逐去 河水碧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虽然没有现代的绿色环保概念,但出于爱护环境、爱护生灵的朴素思想,有不少古诗文依然反映出绿色环保意识。下列四句古诗,最能体现“保护环境,爱护生灵”思想的选项是(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B.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C.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D.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请你为上面的倡议书再补充两条倡议,两条字数共计不超过30个字
2024-06-0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古诗文名句积累
(1)______,风烟望五津。
(2)《关雎》中统摄全诗的句子:______________
(3)茅飞渡江洒江郊,______________
(4)韩愈《马说》中点明主旨,深刻讽刺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的愚昧和昏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024-06-0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坚持体育锻炼为什么这么难

①体育锻炼有益健康,但坚持起来却非易事。如果想坚持锻炼,人们还是需要想办法克服大脑的这种惰性

坚持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犹如高速运转的机器需要润滑剂一般。运动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提高脑细胞的供氧和功能。还可以使脑细胞释放内啡肽,这是一种可以使人产生愉悦和镇静作用的物质,所以经常运动会使人心情和精神状态都变好。另外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和关节的活力,保持动作的灵活以及反应的敏捷,运动还可以增强重要脏器的功能,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但很多人的运动量却远远不够,为什么做一件好处多多又不难进行的事情就这么难?研究人员发现,除身体状况不允许、现代生活方式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障碍:我们的大脑不希望我们锻炼。

③在人类存在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的生活必须依赖体力活动,如寻找食物或种植农作物。人类进化生物学家丹尼尔·利伯曼解释说,人类进化到可以忍受高强度的活动,但也倾向于在可能的情况下休息,例如狩猎采集者不会出门慢跑来消耗多余的能量。

④研究体育锻炼的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副教授马蒂厄·布瓦贡捷说,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乘自动扶梯而不是走楼梯,这种本能并非不好,只是现代生活给了人们太多机会让人们屈服于对休息的偏好,以至于已经达到一个对健康不再有益的极端

⑤如何克服大脑的这种惰性

⑥设定明确的目标:在开始任何事情之前,先为自己设定明确的运动目标。这可以是每周几次的锻炼,每次的运动时长,或者特定的健康目标。目标的设定有助于激发动力,使运动不再是虚无缥缈的计划。选择喜爱的运动:许多人因为选择了不喜欢的运动而导致懒惰和拖延。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兴趣,还能让运动变得更加愉悦。制定合理的计划:制定一份合理的运动计划,考虑到自己的工作、家庭等各方面因素。合理的计划不仅有助于坚持,还可以避免因为时间冲突而产生的懒惰和拖延。寻找运动伙伴:与他人一起运动不仅能增加趣味性,还可以相互鼓励,减少懒惰和拖延的可能性。逐步增加运动量:刚开始进行运动时,不必过于激进。逐步增加运动量,给身体足够的适应时间。这样可以降低运动的难度,避免因为运动过于艰难而导致的懒惰和拖延。

⑦克服运动时的懒惰和拖延,建立健康生活的起点并非易事,但却是迈向健康、活力人生的关键一步。通过以上做法,我们可以逐渐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同时,注意身体信号、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饮食习惯,将运动与全面的健康理念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健康生活的目标。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克服运动懒惰和拖延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健康之道,迎接更加健康、积极的人生。

1.阅读文章,请写出文章的说明对象。
2.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选文第②段“研究人员发现,除身体状况不允许、现代生活方式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障碍:我们的大脑不希望我们锻炼”中加点的“研究人员发现”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
4.阅读全文的内容并结合自身的经历,说说我们到底该如何做到体育锻炼上的坚持。
2024-06-05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伊通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众所周知,睡眠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护大脑、稳定情绪、增强免疫、促进生长发育,加快皮肤再生、有利美容。睡眠同水、空气及食物一样重要,任何人都离不开它。更为重要的是,睡眠与人类的高级思维、与学习记忆也密不可分,充足的睡眠是人类获取记忆、思维敏捷的保证。但是,人为什么要睡觉?至少这个问题在得到完美的解答前,无数的生物学家将夜不能寐。

人的睡眠和觉醒过程是相对连续的。自20世纪30年代起,科学家开始关注大脑,通过毁损与刺激动物特定脑区、在体记录神经元的电活动等方法,探索睡眠觉醒调节机制。研究发现,睡眠最明显的特点是意识丧失或减弱,因此大部分睡眠研究者特别关注大脑。有证据表明,睡眠介导了大脑的重要功能——学习记忆。记忆不是发生一个事件后立即产生的,而是通过一些途径形成短期记忆,睡眠后再转化为长期记忆的。

【材料二】

最近,一份央视新闻报道显示:中国有5亿人患有严重的睡眠障碍(睡不着、早醒、睡眠时间短、多梦),5个人里就有2个经常失眠的,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7%2016—2020年,中国人失眠人数逐年增加,睡眠时间不断减少。目前状况比之前几年又有所加剧。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人偶尔或经常性失眠。失眠按病因可划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1.原发性失眠

通常缺少明确病因,或在排除可能引起失眠的病因后仍遗留失眠症状,主要包括心理生理性失眠、特发性失眠和主观性失眠三种类型。原发性失眠的诊断缺乏特异性指标,主要是一种排除性诊断。

2.继发性失眠

包括由于躯体疾病、精神障碍、药物滥用等引起的失眠,以及与睡眠呼吸紊乱、睡眠运动障碍等相关的失眠。失眠常与其他疾病同时发生,有时很难确定这些疾病与失眠之间的因果关系,故近年来提出共病性失眠(comorbidinsomnia)的概念,用以描述那些同时伴随其他疾病的失眠。

【材料三】

很多人都知道熬夜有伤害,但你知道熬夜的伤害有多大吗?

熬夜会影响学习记忆。课题组考察了睡眠剥夺(每天强制减少睡眠4个小时)对成年及青春期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青春期大鼠睡眠剥夺后学习记忆水平显著降低,而成年大鼠未发生明显改变。这说明,失眠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存在年龄差异,短期重复性睡眠减少将损害青春期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这一发现告诫大家,通过减少青少年睡眠、延长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成绩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其效果适得其反。

熬夜,长期晚睡会增加患糖尿病的概率,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而且长期晚睡、熬夜、睡眠不足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这也使得熬夜人群患各类突发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大大增加,容易导致猝死;不仅如此,熬夜还会导致免疫力降低,出现疲惫感,精神萎靡不振,甚至还会增高患癌的风险。

注释: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和细胞突起构成。指将一种物质传递给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和方式。

1.材料二在介绍失眠的类型时,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2.你的同学小文特别喜欢熬夜学习,他觉得夜深人静,没人打扰,学习效率会高。你认为小文的做法对吗?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的阅读,说明理由。
3.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小语同学负责制作学校的宣传海报,她想用这幅图做海报背景,请你结合上述材料的阅读,帮他拟一条宣传语。(要求:不超过10个字)

2024-06-0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410日,浙江温州一位身穿校服的小女孩啜泣行走在漆黑的马路上,温州市瓯海区分局梧田派出所三位民警在巡逻执勤中看见了女孩。他们不放心女孩,于是三人不紧不慢默默跟上女孩的步伐。他们三人一前一后,一路默默守护在女孩身后,步行了将近2公里后将女孩安全送到家中。这2公里的暖心守护,感动了无数人。生活中,正是因为这些守护人,我们可以幸福快乐地生活、健康茁壮地成长、擦干眼泪继续奋斗……在成长的路上,你的守护人是谁?他们可能是亲人、朋友、老师,也可能是警察、军人、医生……

请以“你是我的守护人”或者“你们是我的守护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及学校名。(6)行款格式:标题居中,分段需另起一行,空两格。
2024-06-04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8 . 学校开展“诗苑漫步,以诗会友”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活动。
活动一【集诗我来猜】
小悦同学在收集古诗时,发现古诗已融入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
(1)请猜猜下列诗句中描绘的游戏活动并写出名称。
①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
②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③一丈竹竿三丈线,何处鲤鱼来上钩。(     )
(2)请猜猜下列诗句中包含的传统节日并写出名称。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②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
活动二【议诗我来谈】
(3)小佳认为古诗与我们现代生活脱节,已没必要学习。请你针对小佳的观点进行反驳。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字数在100字以内。
2024-06-0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9 . 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图是①________(填作者)写的《经典常谈》一书的目录,小佳和小悦读这本书分别想了解与屈原和韩愈相关的内容,请你告诉她们可以看目录中的哪个章节?

《经典常谈》目录

《说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尚书》第三《诗经》第四“三礼”第五“春秋三传”第六“四书”第七

《战国策》第八

《史记》《汉书》第九

诸子第十

辞赋第十一

诗第十二

文第十三

②小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小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小博读该书时,做的摘抄笔记,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
B.《史记》《汉书》,可以说都是“正史”的源头。
C.“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D.《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定的,而战国的名称也是他在这部书的序里定出的。
2024-06-0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笔缘

丁立梅

做这个,得耐得住性子,还要耐得住寂寞。

我是被他店里的古朴吸引住的。

店门口,青花蓝布之上,悬一支特大号的毛笔。笔杆是用青花瓷做的。谁舍得用这笔来写字啊,得收着藏着才是。

这是边陲古镇。一街的鼎沸之中,它仿佛一座小岛,安静得不像话。

我也才从那大红大绿的热闹中走过来。看见这店,身旁的大红大绿全都走远了,喧闹声响也都走远了,人自觉静了。

怎么能不静?看他,静静的一个人,像支悬在墙上的狼毫。白衬衫,褐色皮围裙,戴一顶卡其帆布帽,安坐于店堂口,手握镊子,膝上摊一堆说不上是什么动物的毛,一根一根地掠。他每拣一根,都要对着光亮处仔细看一下,分辨出毛的成色、锋颖、粗细、直顺等等。复低头,再拣。这样的动作,他不厌其烦地做,一做十五年。

店堂狭窄,只容一人过。两边墙壁上,悬着字画。笔架上,各色各样的毛笔,或插着,或悬着,或躺着。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总有成百上千支吧。这些,全都出自他的手。一根毛一根毛地挑出来,然后,浸泡于水中,用牛角梳慢慢梳理,去绒、齐材子、垫胎、分头、做披毛,再结扎成毫。他说,做成一支毛笔,要一百二十道工序,每一道,都马虎不得。

从前他不是做笔的。他父亲是,他父亲的父亲也是,算是祖传了。父亲做笔,名声很大,方圆几百里,都叫得响。有个顶有名的书法家,专程跑上几百里,去买他父亲做的笔,一买几十年。书法家说,不是他父亲做的笔,那字,就不成字了,总也写不出那种味道来。

父亲临终前,难咽气,说断了祖宗手艺。他当时在一家机械厂任职,还是个副厂长呢,多少人羡慕着啊。可是,为了让父亲能闭上眼睛上路,他选择了辞职,拿起镊子和牛角梳。

这一做,就放不下了。说是热爱,莫若说是习惯了吧。每天早上醒来,他总要摸摸镊子和牛角梳,再把室内所有的笔,都数上一遍,才安心。这种感情,不能笼统地说成执着或是热爱。它是什么呢?就好比你饿了要吃饭,你渴了要喝水,你打个喷嚏会流眼泪,就这样自然而然的。哎呀,说不清啦,最后他这么说。

他辗转过不少地方,带着他的手艺。我这卖的不是笔,卖的是懂得。他说。现在,能静下心来写字画画的人少,懂得欣赏这种手工艺的行家,更少了。他来到这边陲小镇,一年四季观光客不少,也总能碰上一两个懂笔的知己。所以,他住了下来。有个安徽的书法家,问他订制了十万块钱一支的羊毫。那得在上万只羊身上,挑出顶级中的顶级的毛,没有任何杂质,长短色泽粗细都一样。他为做这支羊毫,花费了半年时间。

遇到它的人,值!他笑了。房租却越来越贵,原来的店铺有两大间呢,宽敞明亮的,好着呢。现在只剩下这么一小间了,他说。

他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都念初中了。孩子却对做笔没兴趣,有时放学回来,他苦心劝说,让他们帮着拣毛,他们却弄得乱七八糟的。做这个,得耐得住性子,还要耐得住寂寞。

他姓章,叫章京平,江西人。他在他做的每支笔上,都刻上了他的名字。

我不懂笔。但我还是问他买了两支,八十块钱一支。笔杆上,镶了一圈青花瓷,很典雅。我带回来,插在书房的笔筒中。外面的桂花或是梅花,开得正好的时候,我会掐一两枝回家,和这两支毛笔插在一起。

(选自《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有删改)

1.小文在读到本文第④段时,他注意到“鼎沸”一词,这个词的意思是“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但是不明白用在这里的目的是什么?请你帮她答疑解惑吧。
2.下面句子是小语阅读本文后摘抄的精彩语句,请你说说这句话好在哪里?
一根毛一根毛地挑出来,然后,浸泡于水中,用牛角梳慢慢梳理,去绒、齐材子、垫胎、分头、做披毛,再结扎成毫。
3.小语和小文发现本文第⑧段和第⑨段的记叙方式很特别,他们记得老师讲过记叙方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你认为这两段属于哪一种?主要交待了什么内容?
4.某书法家想选择恰当的诗句刻在章京平制作的毛笔上,表达对他的敬意。小语和小文分别搜集到以下诗句,你认为谁搜集到的诗句更适合呢?请结合本文的阅读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小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竹石》
小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5.毛笔的制作工艺已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主人公章京平是否正在经历着链接材料中提到的挑战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说明。
链接材料:

传统手工艺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技艺传承的问题,二是市场需求的问题。

2024-06-0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