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一则小寓言,然后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一天,因为小明考试取得了第一名,于是铅笔、橡皮、小刀便争起功来。

铅笔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了,急不可耐地说:二位老弟,这次小主人取得好成绩,我可是立下了一大功呀!

不对!不对!没有我把错误的答案擦去,主人怎么能取得好成绩呢!橡皮愤愤不平地说。

别争了,别争了!一直在旁边沉默不语的铅笔刀开口了,你们说得都有道理,可是没有我,主人也绝不会取得好成绩呀!


作文要求:
①主题要明确、观点要鲜明、内容要有创新、字迹要工整;
②文体不限 ,不少于600字。
2024-02-2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 . 题目:       老师
作文要求:
①将空格处补充完整(如:张、李、王或数学、地理、政治等,不要填入“我的”二字),使之成为完整的题目;
②主题要明确、观点要鲜明、内容要有创新、字迹要工整;
③文体不限 ,不少于600字。
2024-02-2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3 . 某校七(1)班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名言汇】请为自己写一句关于“热爱读书”的座右铭。(不超过20字)
(2)【心情树】小冠同学在活动后写了一段感想,请你根据提示帮他修改。
【A】学校以培养同学们读书兴趣为出发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后,同学们都有共同的感受:快乐阅读,健康阅读,有利于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B】今后,我一定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
①【A】处画线句成分残缺,可在“_______”一词后加上“_______”。
②【B】处画线句搭配不当,可将“_______”一词改为“_______”。
(3)【辩论台】下面是“网上阅读辩论会”的正方辩词,请写出反方辩词。
正方:“网上阅读”利大于弊。中学生网上阅读可以学到书本阅读中学不到的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满足我们对知识的需求,还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我方相信,网上阅读必将成为我们中学生的最佳阅读方式。”
反方:“网上阅读”弊大于利。
反方辩词:
2024-02-2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4 . 下列关于《西游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描写了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作品中塑造的孙悟空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
B.《西游记》中塑造的孙悟空具有超凡的智慧、特殊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
C.孙悟空得知“弼马温”的真相,气愤至极,打伤了太白金星,回到花果山,玉帝派哪吒和二郎神下界擒拿,悟空打败天兵天将,直到玉帝封他做“齐天大圣”才暂时作罢。
D.孙悟空在龙宫喜得金箍棒和一身披挂,惹恼了龙王四兄弟,被告到天庭,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安,封悟空为“弼马温”。
2024-02-2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5 . “哭竹生笋就可怀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

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                  两件事。


文段选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横线处应填_________________
2024-02-2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味道是怎么来的?


ㅤㅤ最近,美国普渡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了根本味觉——酸甜苦咸鲜之外的第六种根本味道:肥。敏感的味觉是长期进化的产物,能帮助动物寻觅营养,避开毒素。
       ②“味道如何被感知?人的舌头大约有8000个味蕾,每个味蕾大约由100个味觉受体细胞组成。味蕾主要分布于舌头前半局部、后部和舌头两侧。科学家曾认为不同地方的味蕾感受到的味道不一样,后来却发现舌头上的味蕾都有能力感受到根本味道。
ㅤㅤ味蕾中的味觉细胞感受到食物中味道的刺激后,一般会产生神经信号,这种信号传到大脑中,由大脑区分食物的味道。这就是味觉产生的过程。
ㅤㅤ当然,唾液也是影响味道感知的一大因素。食物溶解在唾液里后,化学物质才能被味蕾上的接收器感知。
       感冒时为什么吃饭不香?如果味觉只有六种,那我们感受到的千千万万种味道是怎么来的呢?这里面还有鼻子的功绩。我们每个人大概有384种不同的嗅觉细胞。鼻子闻到的味道大约占我们感受到味道的80%~90%,这大大丰富了我们的味觉感受。所以如果你感冒了,会发现吃饭不香,这是因为鼻子被堵住了。
       肥胖会改变味觉吗?实验发现,严重超重的肥胖老鼠比正常体型的老鼠品尝甜味的味觉细胞更少,同时对苦味的反响能力也很弱。但是不管胖瘦,老鼠对鲜味的反响都一样,这种味道多与美味的肉类食物有关。因此有科学家推测,这可能是胖人更爱吃肉食的原因。
       色彩会影响味觉吗?人们对颜色的期许味道,影响了人们对食物真实味道的品鉴。增加或改变食物的颜色,相当于变相增加食物的美味程度。美丽的食物容器在这方面的效用,与颜色类似。
       噪音会降低食欲吗?飞机、火车餐不好吃,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飞行的噪音和行驶的轰鸣声影响了我们的味觉,大家或许有过打雷时吃东西会觉得没什么味道的经验。
       口味差异为什么大?有的人喜欢吃臭豆腐,有的人想想就受不了,这就是味觉的原因。味觉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基因通过影响味蕾接收器的结构来影响我们对食物的选择,这决定了人的先天喜好。研究说明,差不多每个人都不同程度的更喜欢甜食,我们天生就对甜味有更积极的响应,而母亲在怀孕早期的晨吐失去电解质和钠的严重程度,会影响胎儿对咸味的偏好程度。
   环境则决定了人的后天喜好,会让我们接受一些原本可能并不喜欢的味道。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味觉也会退化,因此老人的口味一般更重。

(科技日报2022年8月21日)

1.吃菜时,常常感觉舌头的两侧被辣着、中部却没啥感觉,原因是(     
A.舌头中部味蕾分布少、两侧分布多
B.舌头中部是凹下去的、两侧凸起来
C.舌头中部颜色更浅些、两侧更深些
D.舌头中部接触菜更少、两侧接触多
2.影响人们味觉的主要因素,除了有先天基因的外,还有(     
A.性格B.环境C.身高D.肤色
3.你认为“有科学家推测”(第6自然段)中,用“推测”准确还是用“认定”准确?根据文本内容说明理由。
2024-02-2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

7 . 君子之道

子曰:君子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其使民也义。(《公冶长》)

(选自《论语》)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食________                 ②欲__________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谓/好学也已B.是/人之所恶也
C.造次/必于是D.其事/上也敬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4.在孔子看来,“君子”生活中应该具有怎样的行为准则?(用自己的话回答)
2024-02-2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
8 . 古诗词默写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论语>十二章》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正如《论语》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2-2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易经》中有两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甲)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社会生活中,一个有道德的人,就应当学习和效法自然界的生生不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勇于拼搏。自强不息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一个人只有对生活充满热情和信心,才能②而不舍地追求这种生命不息的人生境界。厚德载物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一个有道德的人,应当具有大地那样载育万物的气①gài,在做人与处世时,心胸开阔,志向高远,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因此,厚德载物要求一个人有高尚的情操,能够关心他人,关心国事,以正直和与人为善的态度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适应社会,                                                  

1.请根据①处的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给②处加点字注音。
气gài______                           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
2.在语段甲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逗号B.句号C.分号D.破折号
3.在文中的横线处填入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A.学会创新             学会学习            学会生活
B.学会生活          学会学习            学会创新
C.学会学习          学会创新            学会生活
D.学会学习          学会生活            学会创新
4.文中划横线处“情操”的词性是 _______,“处理”的词性是 _______
2024-02-2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想偷一本书

王秋珍

①我想偷一本书已经很久了。

②它就放在我们办公室一位同事的桌上。每天,我都能看见它。那蓝色的封面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可是,它寂寞地呆在桌上,从来没人去翻一翻。

③有一次,我看见同事拿起了它。我正暗暗为它高兴,却分明看见我的这位漂亮的女同事,只是用书扫了扫椅子上的灰尘。别的同事走过来走过去,总是低着头忙忙碌碌。那个叫手机的玩意成了大家的最爱。谁会留意一本书呢?

④慢慢的,我看见书的封面由蓝色变成了灰色。我还看见有好几次,漂亮的女同事把刚盛了水的杯子搁在它的上面。书的封面留下了一个圆圈,还带着褶皱,好像一个可怜的孩子歪着嘴巴在哭泣。

⑤我只想把它偷回家。

⑥可是,一想到偷,我的心就像要跳出胸膛。从小,爸爸就教育我,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偷大偷小都是贼。因此,我一天天地看着它,看着办公室来来往往的同事,一直不敢给自己创造一个机会。

⑦可机会还是来了。

⑧那天,我打了一段文字,抬起头,蓦然发现办公室里居然只有我一个人。我按捺住狂跳的心,悄然起身,来到漂亮女同事的桌前。【A】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突然,一个声音从天而降:“你想干嘛?”我的身子斜了斜,差点跌倒。我刚想回答,却听见那人继续在说:“好啦好啦,就你会耍贫嘴。我很忙,没空和你扯东扯西的。”说话间,我看见漂亮女同事飘逸的长裙在办公室里舞动了几步,倏地飘出去了。

⑨我,终于把书偷到了手。虽说窃书不算偷,我却感觉脸上有无数只蚂蚁在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文明的我居然会和“偷”这么不文雅的字站在一起。

⑩回家后,我拿出软毛巾轻轻地擦拭封面,又拿出吹风机吹那个固执的圆圈。最后,我把书的封底朝上,放在桌上,再压上了一条厚重的红木小方凳。

⑪次日,我把书拿出来,它又变成了端正的模样。【B】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

⑫我洗净双手,拿出偷来的书一页一页地翻起来。看着它们,我仿佛又走进了老时光。我看到了自己在养花种菜,在夕阳下徜徉,在厨房的油烟里战斗……

⑬是的,这是我写的书。每一个字,都像芬芳的花,让我驻足,流连。

⑭出版社只给了我50本样书。我舍不得卖,只想把书送给爱书的人。当初,漂亮女同事听说我出书了,就第一时间向我祝贺并要书。没想到,她要的只是一份客套。

⑮是的,只是一份客套。漂亮女同事一直把书放在桌上,从来不曾翻上一篇。如今,她和我的其他同事们一样,一有空就刷微信看网络碎片聊明星八卦,根本没有注意到桌上少了什么。那本曾被她扫过灰尘垫过杯子的书,好像从来都不曾出现过。

⑯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绪让我彻夜难眠。这个忙碌的时代,真的没人会停下来好好地看书了吗?当初,我壮着胆子把书偷回来,只是想给书找一个懂它的人啊。

⑰某天,我终于点开一位微友问道:“你说大家喜欢读什么书啊?”“什么?书?”微友抛出两个问号,继续道,“谁还看书啊?”

⑱我仿佛听见了她在手机前的笑声。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6年第8期,有改动)

1.“我”为什么要偷漂亮女同事的书?
2.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A】处: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2)【B】处: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酸酸甜甜”一词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
3.第⑩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4.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