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5 道试题
诗歌鉴赏 | 困难(0.15) |
1 .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清平乐·平原放马

张炎

辔摇衔铁,蹴踏平原雪。勇趁军声曾汗血,闲过升平时节。

茸茸______天涯,涓涓野水晴沙。多少骅骝老去,至今犹困盐车。

浣溪沙·题丁兵备丈画马

王鹏运

苜蓿阑干满上林,______残秣独沉吟。遗台何处是黄金

空阔已无千里志,驰驱枉抱百年心。夕阳山影自萧森。

【注】①本词作于南宋末年,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②张炎,南宋词人,从小生长在都城临安,宋亡后,到处漂泊浪游。③王鹏运,晚清诗人。④黄金台:亦称招贤台,燕昭王拜郭隗为师,为他建造黄金台。
1.下列填入词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秋草   狂风B.春草   西风C.青草   春风D.枯草   东风
2.两词都写马,但用意不同,说说你的理解。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

2 . 丑奴儿·和铅山陈簿韵

〔宋代〕辛弃疾

鹅湖山下长亭路,明月临关。明月临关。几阵西风落叶干。

新词谁解裁冰雪,笔墨生寒。笔墨生寒。曾说离愁千万般。

丑奴儿·醉中有歌此诗以劝酒者

〔宋代〕辛弃疾

晚来云淡秋光薄,落日晴天。落日晴天。堂上风斜画烛烟。

从渠去买人间恨,字字都圆。字字都圆。肠断西风十四弦。

【注释】①新词:新的词作。②从渠:从哪里。
1.下列情景在两首词中都出现的是 (       
A.西风飘零B.落叶纷飞C.秋光稀薄D.冰雪满山
2.两首词都表现了词人的愁绪,但愁绪各异,所描绘的景也不同,请你参照第一首词的分析示例,分析第二首词中人物的情感。
示例:第一首词以秋天夜晚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鹅湖山下的长亭路,清冷的月光照耀边关,西风卷落叶等画面,营造出凄迷、悲凉的氛围,烘托了词人愁闷的心境,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3 . 图书馆新购了一批书,请根据链接资料将下列书籍放置在合适的书架上。
A.《论语》             B.《汉书》             C.《楚辞》             D.《吕氏春秋》

填序号

链接资料

经:儒家经典著作,一朝编定,千载不移。

史:不为亲者隐,不为尊者讳,通古今之变,成多家之言。

子:学派纷呈,百家争鸣,荟萃诸子,旁搜异闻。

集:世上万象,笔底波澜,诗文胜境,气象万千。

2024-05-2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第一本书:《植物记》,李汉荣著。本书写了作者对植物的观察与思考,赞颂植物对我们一生的温暖与滋养。

请你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学习任务。

到蔬菜地看看

李汉荣

①你若遇到想不开的事情,我建议你出去走走,就跟着我,一同到蔬菜地里走走,坐坐,看看。

②好,咱就坐在田埂上,和蔬菜面对面,你看,蔬菜也在看我们呢。

③你看啊,你就好好看看这些蔬菜。

④你以为这被埋没的土豆,就真的埋没了,会在埋没它的土里苦闷自杀?不,哪会啊,在被埋没的日子里,正是生长的好日子,土豆在暗暗使劲长呢。

⑤你当然不会偏执地以为葫芦把自己挂起来是在上吊自尽,从古至今,从来没有出过这样的闷葫芦。乐天达观、心胸宽广的葫芦,总是沿着春天的线索,尽可能把自己挂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当然,最好是挂在月亮经过的那个窗口。

⑥你再看刚刚被刀割过的韭菜,你以为它从此完了?完了的是它的旧我,在刀痕里,它获得了新生。什么是绝处逢生,什么是向死而生?这死而复生、不断新生的韭菜,在给我们一次次耐心讲解生与死的辩证法。

⑦你看这包包菜,上面有虫咬过的口子,多厉害的虫的牙齿。但是,人家包包菜并不为此绝望和诅咒,或者心里从此就充满对世界的仇恨。不,人家包包菜有度量,也有方法。它谨慎地关上一扇扇窗和一扇扇门,保护着自己那颗清纯的心。虫眼不是季节的句号,它该怎样生长还是怎样生长。

⑧那些躺在地上的西瓜啊南瓜啊冬瓜啊,绝不会因为没有被挂在高处或没有被摆在显眼的位置,而颓废而厌世而气急败坏而在地上打滚撒泼,不,它们天生是一群快乐的傻瓜,也是一群大智若愚的傻瓜,更是一群多情的傻瓜。它们憨憨的外表后面,是随遇而安的好脾气,是宽厚能容的心,在它们宽厚的心里,洋溢着充沛的情感和鲜美的思想。

⑨你再往远处看:

⑩甘蔗在本没有糖甚至有些苦涩的土里,酿造出糖来。

⑪花生在根本就没有花生的地方,长出花生来。

⑫辣椒在冰凉幽暗的土里,硬是把火焰捧了出来。

⑬含辛茹苦的玉米,此时把娃娃们搂在怀里、扛在肩上,成长的娃娃在安慰着慈爱的妈妈……

⑭看着,看着,你渐渐眉宇舒展,脸色也开始有了晴朗。

⑮当然用不着我说什么了。

⑯该说的,蔬菜们都说了,远处的庄稼们也给予了必要的补充。

无言的植物,在向我们讲授着大地的哲学、生存的美学和成长的营养学

1.请在下列句子中选择一句,结合加点词品析该句的表达效果。
(1)它谨慎地关上一扇扇窗一扇扇门,保护着自己那颗清纯的心。
(2)辣椒在冰凉幽暗的土里,硬是把火焰捧了出来。
2.文章使用第二人称,结合内容分析这种写法的效果。
3.品读文中画横线句子,完成下面的对话。

我觉得怍者从“大地的哲学”、“生存的美学”和“咸长的营养学”三个不同的角度归纳了文中各种蔬菜给我们的启示。

我和你的理解不一样,我觉得“大地的哲学”“生存的美学”“成长的营养学”是一个整体,都是蔬菜体现出来的人生智慧,作者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明白植物的存在温暖并滋养着我们。

我赞同______,比如:_________

4.人们常从自然中得到启示,但人们看自然的视角不同:俯视自然,更显人的智慧;平视自然,更显自然的深邃。李汉荣与下面这则短文《萝卜》的作者李渔,分别以哪一种视角看蔬菜?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萝卜

生萝卜切丝作小菜,伴以醋及他物,用之下粥最宜。但恨其食后打嗳,嗳必秽气。予尝受此厄于人,知人之厌我亦若是也,故亦欲绝而弗食。然见此物大异葱蒜,生则臭,熟则不臭,是与初见似小人,而卒为君子者等也。虽有微过,亦当恕之,仍食勿禁。

(李渔《闲情偶寄》)

2024-05-23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那些身披战衣的英雄们替我们负重前行。

地图

耿永红

老将军粗糙的手轻轻摩挲着一幅作战地图,眼神凝重严肃,仿佛看透了万水千山。是的,他又一次盯着那个老地方,讲了起来。

那是个冬天,真冷啊!麻花岭,第5号阵地,战友们趴在战壕里,一动不动,个个冻得成了冰的一部分,雪的一部分,土地的一部分,全身僵冷,弹尽粮绝,已经坚守了三天三夜,敌人随时会再次攻打上来,而他们团接到的任务是,一定要等主力部队全部撤完,才可以撤出阵地。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团长拍着胸脯立下军令状,人在,阵地在!

说到这里,老将军停顿了一下。面前两个儿子认真听着,老伴也在认真听着。那些炮弹轰响,喊杀声分明还响在他的耳边,战友们的面孔,一双双眼睛,分明还在他的眼前浮现。

团里接到通知,再坚守最后半天就可以撤退了。打退了敌人的又一次冲锋后,战士们已经筋疲力尽,肚中无粮,身上无棉。阵地上一片静寂,静寂得可怕。这时候,一个声音传来:同志们,我给大家吹个笛子吧!听声音同志们知道是团里那个一向活跃的通讯员小猴子,这家伙活泼灵动,多才多艺,是团里的文艺骨干。这次因为上一次战斗打得惨烈,团里严重减员,他向团长强烈要求上战场,团长被缠得没办法,拗不过他,便被派到了这次任务中来。阵地上气氛压抑得很,正需要缓解一下大家紧张的情绪,同志们自然是乐意的,于是他的笛声便在阵地响起,那是一首《渔光曲》,舒缓优美,波浪涌动,鱼儿跳跃,同志们陶醉在他的笛声中,一时忘却了眼前的血雨腥风。

打仗恁危险,他还敢吹笛子啊!小儿子问道。是的,他是一个勇敢的人。

敌人再次发起疯狂攻击。一场你死我活的恶战下来,勉强打退了敌人,同志们撤出了阵地,但整个团的战士已然所剩无几。小猴子也倒在了血泊中。那是一个多么可爱的小伙子啊,他还是一个孩子!老将军说着,眼泪淌在了脸颊上。两个儿子不说话,老伴也不说话,屋里陷入长久的沉寂。老将军轻轻抚摸着那张地图,那些白雪、弹坑、沟壑、枯树、优美动人的笛声及战士们的呐喊声,分明就在他的眼前。老将军的泪滴在地图上,那些一草一木一点一滴,仿佛都在他眼前重现了一遍。

⑦20年之后,老将军还在讲着这个故事,只是听故事的人变成了小孙子小孙女。两个孩子睁着懵懂无知的眼睛,好奇地听爷爷讲着那些过去的故事。老将军轻轻抚摸着那幅作战地图,多年来,那些地方早已印在了他的心里,麻花岭,第5号阵地,小猴子,那首名叫《渔光曲》的曲子,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孙子孙女听着听着,新鲜劲儿过去便厌烦了,吵着闹着要阿姨带他们出门玩儿。老将军一个人呆呆地坐在沙发上,陷入了长久的沉思,直到一阵困意袭来,他睡着了。梦里,小猴子在专心地吹笛子,阳光照映在他青春的脸上,那是一张多年轻多俊朗的脸呀,可惜在他19岁那年,生命就画上了句号。

老将军最后一次讲这个故事,是在一个军事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展出了一根笛子﹣﹣那便是小猴子留下的遗物。馆长听说了他的故事,便请他给参观博物馆的大学生讲讲当年那场麻花岭战役中,跟这个笛子有关的小猴子的故事。他抚摸一下笛子,打开地图,凝望着,沉思良久,才开始了缓慢的讲解,大学生们专注地听着——他们的年龄和小猴子的差不多,都是十八九岁的模样。

故事讲完了,馆长扶着老将军出去。馆长道,老将军,您的眼睛失明多年了,可这地图上的人和事,都已经烙在你心里了,这地图都成了你心里的活地图了。老将军道,是啊,小猴子这么多年一直都活在我心里的,还是他19岁的样子。那时候,他可是我的小通讯员,要不是牺牲了,没准儿现在能够成为艺术家呢。馆长道,是啊,这样的故事该让孩子们一代一代传下去,小猴子他们牺牲得多么伟大啊!老将军道,对,那场仗是很惨烈,全团千余人最后只活下来几十个人。而我这眼睛,就是在那场战役中受伤的,没想到老了老了什么也看不见了。馆长道,老将军,希望后人都能明白您的良苦用心吧!

那张地图,据说后来陪着老将军的遗体下葬了。可是很多人都在传说着老将军和这张地图的故事,而且麻花岭战役的很多细节,都逐渐被许多人所熟知了,譬如那个冬天,冷得要命,小猴子给战士们吹笛子,是那首《渔光曲》——这首曲子在那场战役中,曾经送走了很多年轻战士;譬如老将军的失明,再譬如老将军对着地图讲麻花岭战役的神情,都被越来越多的人传颂着,似乎这将是一个永远不会结束的故事。

读完这篇美文后,同学们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
(1)博雅组的同学针对文章的事件和人物形象展开讨论,请你依据提示理清情节,完成事件的补充和人物形象的概括。

②20年后,老将军为孙子孙女讲述麻花岭战役的故事。
④老将军去世,地图伴随其下葬,但麻花岭战役的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传颂。

人物

形象

老将军:

小猴子:


(2)启智小组针对文章第⑦段写老将军的小孙子小孙女厌烦了麻花岭的战斗故事,这一情节进行讨论,有人认为应该保留,有人则认为应该删去。请把你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写下来。(不少于50字)
(3)润心小组从不同角度赏读了本文,请你结合具体内容从下面三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围绕它写一段赏析性文字。(不少于150字)
◆结构巧安排。◆细节传真情。◆铭记是最好的缅怀。
2024-05-19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6 . 契诃夫的小说,初看时只觉荒唐可笑,次看时顿觉辛辣讽刺,再看时便已慨叹作者的妙笔和洞悉一切的眼力。阅读文章,请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装在套子里的人

①我的同事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上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套子里。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总之,他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的。

②别里科夫把他的思想也极力藏在一个套子里。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规定着禁止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虽然跟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闷闷不乐。要是他听到流言,总是心慌得很,一个劲儿地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③可是,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差点结了婚。有一个新教员,派到我们学校里来了。他是带着姐姐华连卡一起来的。华连卡是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女人。于是他昏了头,决定结婚了。

④但是华连卡的弟弟从认识别里科夫的第一天起,就讨厌他。

⑤有人画了一张漫画,画着别里科夫打了雨伞,穿了雨鞋,卷起裤腿,正在走路,臂弯里挽着华连卡。教师们、衙门里的官儿,全接到一份。别里科夫也接到一份。这幅漫画弄得他难堪极了。

⑥第二天他老是心神不安,打哆嗦;从他的脸色分明看得出来他病了。还没到放学的时候,他就走了,这在他还是生平第一回呢。将近傍晚,到柯瓦连科家里去了。华连卡不在家,只碰到她弟弟。

请坐!柯瓦连科冷冷地说。别里科夫沉默地坐了十分钟光景,然后开口了:

我烦恼得很,有个不怀好意的家伙画了一张荒唐的漫画,我认为我有责任向您保证我跟这事没一点关系。我没有做出什么事来该得到这样的讥诮,刚好相反,我的举动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是正人君子。

⑨柯瓦连科坐在那儿一句话也不说。别里科夫等了一会儿,压低喉咙,接着说:我认为我有责任给您一个忠告。您骑自行车,这种消遣,对青年教师来说,是绝对不合宜的!”“怎么见得?柯瓦连科问。难道这还用解释吗?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件事,那就做不得。昨天我一看见您姐姐,眼前就变得一片漆黑。一个姑娘,却骑自行车,这太可怕了!

您到底要怎么样?

我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忠告您。您前途远大,您的举动得十分小心才成;您却这么马虎!骑什么自行车。校长会说您和您姐姐的,然后,这事又会传到督学的早朵里,这还会有好下场么?

⑫柯瓦连科涨红了脸说:谁要来管我的私事,就叫他滚!

别里科夫心慌意乱,匆匆忙忙地穿大衣,脸上带着恐怖的神情。这还是他生平第一回听到别人对他说这么不客气的话。

随您怎么说。他一面走出门道,一面说,只是我得跟您预先声明一下:说不定有人偷听了我们的谈话了,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闹出什么乱子,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把大意说明一下。

报告他?尽管报告去吧!”

⑯柯瓦连科在他后面一把抓住他的前领,使劲一推,别里科夫就连同他的雨鞋一齐滚下楼去。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可是,偏巧华连卡回来了,带着两女士。她们站在楼下,怔住了。这在别里科夫却比任何事情都可怕。我相信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这样一来,全城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还会传到校长耳朵里去,传到督学耳朵里去,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说不定又会有一张漫画,到头来弄得他奉命退休吧。

⑰等到他站起来,华连卡才认出是他,瞧着他那滑稽的脸相,以为他是一不小心摔下来的,就忍不住纵声大笑。

⑱这响亮而清脆的笑声就此结束了一切: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一到家,他第一件事就是从桌子上撤去华连卡的照片;然后上了床,从此再也没起来。

⑲过了一个月,别里科夫死了。

⑳老实说,埋葬他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局面并没有好一点。的确,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文章有删改)

背景链接:

文章写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后半期,这是俄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反动的时期。沙皇政权不允许有任何反对其的言论,他们生怕革命的火种蔓延开来,因此加大了对人们思想和行动控制。整个社会弥漫着沉闷、恐惧和绝望的情绪,没有欢笑,没有希望,浑浑噩噩,麻木不仁。

1.文章围绕别里科夫讲述了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
2.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的划线句子。
3.别里科夫是专制制度下胆小怕事的庸人,挂在他嘴上的口头禅就是“千万别出什么乱子啊”。他究竟怕什么乱子?为什么怕出乱子?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4.结合第3题思考,题目《装在套子里的人》有哪些作用?   
5.文章结尾“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令人深省。如果说别里科夫的套子是当时的专制主义,孔乙己的套子是那件脱不下的“长衫”。那么你身上的套子是什么?你如何摆脱这个“套子”呢?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2024-05-1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通讯十

亲爱的小朋友

①我常喜欢挨坐在母亲的旁边,挽住她的衣袖,央求她述说我幼年的事。

②母亲凝想地,含笑地,低低地说

不过有三个月罢了,偏已是这般多病。听见端药杯的人的脚步声,已知道惊怕啼哭。许多人围在床前,乞怜的眼光,不望着别人,只向着我,似乎已经从人群里认识了你的母亲!

④这时眼泪已湿了我们两个人的眼角!

你的弥月到了,穿着舅母送的水红绸子的衣服,戴着青缎沿边的大红帽子,抱出到厅堂前。因看你丰满红润的面庞,使我在姊妹妯娌群中,起了骄傲。

已经三岁了,或者快四岁了。父亲带你到他的兵舰上去,大家匆匆的替你换上衣服。你自己不知什么时候,把一支小木鹿,放在小靴子里。到船上只要父亲抱着,自己一步也不肯走,放到地上走时,只是一跛一跛的。大家奇怪了,脱下靴子,发现了小木鹿。父亲和他的许多朋友都笑了。

傻孩子!你怎么不会说?

⑧母亲笑了,我也伏在她的膝上羞愧的笑了。——回想起来,她的质问,和我的羞愧,都是一点理由没有的。十几年前事,提起当面前事说,真是无谓。然而那时我们中间弥漫了痴和爱!

⑨当她说这些事的时候,我总是脸上堆着笑,眼里满了泪。听完了用她的衣襟来我的眼角,静静的在她的膝上。这时宇宙已经没有了,只母亲和我。最后我也没有了,只有母亲,因为我本是她的一部分!

⑩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颊,抵住我的前额,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

小朋友!我不信世界上还有人能说这句话!不为什么这四个字,从她口里说出来,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和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总之,她的爱,是屏除一切,拂拭一切,层层的麾开我前后左右所蒙罩的,使我成为今我的原素,而直接的来爱我的自身!

假使我走至幕后,将我二十年的历史和一切都更变了,再走出到她面前,世界上从没有一个人认识我,只要我仍是她的女儿,她就仍用她坚强无尽的爱来包围我。她爱我的肉体,她爱我的灵魂,她爱我前后左右,过去,将来,现在的一切!

她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普遍的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着爱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儿女,她更爱了天下的母亲。小朋友,告诉你一句小孩子以为是极浅显,而大人们以为极高深的话:“世界便是这样的建造起来的!

我的心潮,沸涌到最高度,我知道于我的病体是不相宜的。我现在不在母亲的身畔,——但我知道她的爱没有一刻离开我,她自己也如此说!——暂时无从再打听关于我的幼年的消息,然而我会写信给我的母亲。

小朋友!你们正在母亲的怀里。我教给你,你看完了这一封信,放下报纸,就快快跑去找你的母亲——若是她出去了,就去坐在门槛上,静静的等她回来——不论在屋里或是院中,把她寻见了,你便上去攀住她,左右亲她的脸,你说:母亲!若是你有功夫,请你将我小时候的事情,说给我听!等她坐下了,你便坐在她的膝上,倚在她的胸前。你听得见她心脉和缓的跳动。你仰着脸,会有无数关于你的,你所不知道的美妙的故事,从她口里天乐一般的唱将出来!

然后,——小朋友!我愿你告诉我,她对你所说的都是什么事。

我现在正病着。没有母亲坐在旁边,小朋友一定怜念我,然而我有说不尽的感谢!造物者将我交付给我母亲的时候,竟赋予了我以记忆的心才;现在又在忙碌的课程中替我匀出七日夜来,回想母亲的爱。我病中光阴,因着这回想,寸寸都是甜蜜的。

小朋友,再谈吧,致我的爱与你们的母亲!

你的朋友冰心

一九二二,十二,五晨,圣卜生疗养院,威尔斯利。

(选自《寄小读者》,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节)

1.这封书信既然是写给小朋友的,为什么开头用较大的篇幅来写自己儿时的往事?
2.赏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听完了用她的衣襟来我的眼角,静静的在她的膝上。
(2)我病中光阴,因着这回想,寸寸都是甜蜜的。
3.朗读下面句子。请从重音、停连、语气、语调设计朗读,并说明理由。
“不为什么”这四个字,从她口里说出来,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
4.这是一篇书信体散文,结合本文内容,探究这类文章在情感和语言上的突出特点。
5.鲁迅先生曾说:“创作的总根于爱。”本文是怎样体现这一创作意图的?
2024-05-1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永川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8 . 谢黄从善司业寄惠山泉

·黄庭坚

锡谷寒泉撱石俱,并得新诗虿尾书

急呼烹鼎供茗事,晴江急雨看跳珠。

是功与世涤膻腴,令我屡空常晏如。

安得左轓清颍尾,风炉煮茗卧西湖。

【注释】①黄从善司业:指作者的友人黄隐,时任司业之职 ②撱(wěi)石:狭长的石头,可使水澄清
③虿(chài)尾书:指笔力遒劲的书法 ④膻腴:肥润食物的气味 ⑤清颍尾:指颍川一带的清幽之地
(1)这首诗颔联中“晴江急雨看跳珠”之句极富想象力,请进行赏析。
(2)本诗蕴含了作者的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2024-05-1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
名校

9 . 少年行(其一)

(唐)李白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

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因击鲁句践,争博勿相欺。

注:①燕太子:名丹,燕王喜之太子。秦灭韩前夕,为质于秦,后逃归。秦灭韩、赵后,他派荆轲往秦,借献督亢图及交验樊於期头之时行刺秦王政事败后,秦急发兵攻燕,被燕王喜所杀。②并州儿:并州一带重义气轻生死的青年男子。③鲁句践:人名,赵国之侠客。据《史记•刺客列传》,荆轲游邯郸时,“鲁句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
1.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整首诗从易水饯饮落笔,从对荆轲的身世感慨跳跃到对自己的身世感慨,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B.全诗几近咏史,实是抒情,写一个少年的信念和追求。
C.争博:因赌博而相争。
D.全诗语言豪迈俊爽,寓刚于柔,刚柔并济,浑然天成。
2.本诗首联运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少年怎样的情感?
2024-05-15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宁夏银川市唐徕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10 . 诗词是案上的山水。请你完成下面的解说任务。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唐·韩愈

漠漠轻阴晚自开,

青天白日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

有底忙时不肯来?

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曲江见寄

唐·白居易

小园新种红樱树,

闲绕花行便当游。

何必更随鞍马队,

冲泥蹋雨曲江头?

【注释】①水部张员外籍:唐代诗人张籍,曾任水部员外郎。②曲江:唐代京城东南角,为游览胜地。③白二十二舍人:白居易,排行二十二,曾任中书舍人。
小智:两位诗人为了什么事互相写诗酬答?
小慧:(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智:哦,原来如此。我可以通过联想与想象,为你描绘韩愈诗中所写的美景:(2)___________
小慧:我还读出了韩愈在诗中的情绪,在最后的轻轻一问中,表达了他对白居易的(3)_____________,写得非常含蓄巧妙。
小智:我发现白居易的最后两句,采用了(4)______应对技巧。
A自我解嘲       B.针锋相对       C.巧换概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