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77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原来不是除了黑就是白

①母亲最不爱的食物是鱼。但有了我们后,餐桌上的鱼变多了。吃鱼的孩子聪明。这个信念如春芽拱土而出,随着我们的成长,日益茁壮。

②我从小爱吃鱼,尤其是红烧带鱼。每次母亲买了带鱼,那腥味就霸道地侵略房间的角角落落。当然,也野蛮地入侵母亲的双手、衣服和头发,像只毫不讲理的小野兽。带鱼烧好后,母亲会反复洗手,临睡前,把衣服洗了,把头发洗了。

③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母亲的头发变薄了。地上到处是母亲的黑发,它们横七竖八,桀骜不驯,宛如叛逆小子出逃。

④那天,昏黄的光线把房间装饰得有些老旧,我却有了一个煞风景的发现:母亲烧的红烧带鱼上,有一根头发。我用筷子去挑头发,它恶作剧似的滑来滑去,似乎在挑衅我。我直接伸出左手去捡,头发是被逮捕归案了,左手的袖口却沾上了菜盘里的油,它睁着可怕的油汪汪的眼睛,像一把剑扎进了我的心脏。

⑤这衣服是我第一次穿,下午我还要穿着它去参加一个重要会议。此时,仿佛有一根棒子劈向我脑袋,我不由分说就叫起来:妈,头发!”“头发后的感叹号俨然一个炸雷,桌边的芦花大母鸡受了惊吓,扑闪着翅膀往门外逃。

⑥母亲无路可逃。她走过来,沉默着,把我捏在指间的头发拿走,继续着她的忙碌。我担心母亲没在意,强调说:有头发的菜,反胃。

⑦从这以后,我养成了一个习惯,下筷前总盯着那盘菜,看了又看。

⑧母亲的头发还是会出现在菜里。我还是每次都叫一声:头发!芦花大母鸡镇定地啄着食,我的叫嚷已把它锻炼成了淡定鸡

⑨有一段时间,我忙得不行,连续几周没有回家。回去时,母亲一见我就说:以后菜里不会有头发了。她的语气像个犯错误的孩子。也许,她以为我是生了她的气。

⑩母亲又下厨房忙开了。

⑪父亲轻轻地说:你妈不容易。这五个字仿佛开启了闸门,往事汹涌而来。

⑫母亲的小儿子在最好的年纪,生病了,母亲背着箩筐,徒步去深山采回一筐筐草药;母亲每天都会一遍又一遍地给全身疼痛的小儿子按摩。然而,医生的治疗加上母亲日日夜夜的操劳,最终还是没有留住那个幼小的生命。

⑬母亲更加沉默了。但她依然把厨房当成自己的主阵地,希望她的女儿能吃出幸福的味道。想到这儿,我忍不住起身走向厨房。

⑭正是六月,厨房像个蒸笼。母亲在一片白白的油烟和红红的火焰里奋战。她的头发比以往厚了、黑了。我伸出手摸了一把,它们又油又糙。

⑮父亲告诉我,母亲戴了假发。假发是个不透风的罩子,每一根都结结实实地绕在底部,不会掉发。没几天,母亲的头皮就被热出了红色的疙瘩。但母亲还是只在睡觉时拿下假发,她说戴着戴着就会习惯的。

⑯几周后,我刚下汽车,母亲就向我走来。不知为何,母亲腿一软,倒在地上。她的假发倏地飞了出去,一头白发在风中凌乱出一地的感伤。那是岁月的重担压在母亲头上的雪啊!它们穿过遍布的荆棘,穿过呼啸的风雨,像一道闪电击中了我。

⑰原来,母亲的头发,不是除了黑就是白。那顶密不透风的黑色假发,分明是母亲沉默而结实的爱啊!

(作者:王秋珍。有删改)

1.下面是对文章内容的梳理,请将横线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她最不爱吃鱼,但①______;有一次吃鱼时,“我”有了一个煞风景的发现——②______;自此,“我”③______;而母亲为避免此类事情再发生,④______;几周后,当意外地看到母亲凌乱的白发时,“我”的内心深受触动,理解了母亲的不易及她对“我”的爱。

2.品味下面句子,按要求作答。
(1)地上到处是母亲的黑发,它们横七竖八,桀骜不驯,宛如叛逆小子出逃。(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2)母亲在一片白白的油烟和红红的火焰里奋战。(请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选文第⑫段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试分析其作用。
4.选文多次写“母亲的头发”有什么作用?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 . 看似不经意的瞬间,把美好的信念注入孩子们心里,这大概就是童话的深意所在,以清浅的语言讲纷繁的人生,非童话不能为。阅读《聪明的野牛》完成各题。

聪明的野牛

叶圣陶

在很远很远的树林子里,住着一群野牛。A他们随意吃草,随意玩,来来往往总是成群结队的,非常快乐。

一天,邮差给他们送来一封信。信里说:

咱们虽然没见过面,可祖先告知我们:很远很远的地方住着我们的同族,就是你们。我们常常想念你们,常常希望有一天聚在一块儿。

我们这里挺好。住得舒服,是瓦盖的房子,吃的也好,是鲜嫩的青草。你们住在树林子里,下雨就糟了。你们吃细小的茅草,怎能饱肚?望你们来共同享受这些好东西。

我们在这里热忱欢迎你们。

住在城市里的你们的同族。

野牛听了信里的话,都觉得很快活,那么远的同族,居然欢迎他们去共同享受好东西。可是问题来了:马上全体同去呢,还是不马上去,过几天再说?

一头野牛说:不知瓦盖的房子咱住得惯不惯。照我想,盖得看不见天,看不见四周围,住在里边恐怕有点儿气闷。

又一头野牛说:他们说吃的是鲜嫩的青草,我怕吃不饱。咱得吃又老又结实的草,这才有嚼头。说完,低头咬了一口草,很有味地嚼着。

一头聪明的野牛仰起头,摇摇尾巴说:我想,咱不妨推举一位先去看看情形,顺便谢谢他们的好意。要是那边确实好,然后全体去。

⑪“这意思很好!我们就推举你去,你最聪明。一头野牛说。

全体野牛都摇尾巴,表示赞成。

聪明的野牛到了城市,同族以隆重的仪式欢迎他的到来。

他们领着他看房子,请他吃槽里的草。还幸福满满地说,这些全是人给预备的,不用他们自己费心。

野牛不明白:人为什么要给你们预备房子和草呢?

⑯“他们跟我们有交情。

⑰“事情没这么简单吧?我要仔细看看,才会明白。

⑱“你看吧,城市里的牛笑起来,你在这里住几天,就知道我们的生活多舒服,人待我们多好了。

野牛住了几天,觉得这屋子很憋气,完全没有树林里的那种清风。草虽嫩,可是不像野地的草那么有嚼头,有味道。这还不关紧要,他想弄明白的是人跟他们的交情到底怎么样。

他跟着同族出去玩一会儿,这就让他看出来了:我看人跟你们并没什么交情。不然,为什么要拿鞭子打你们呢?

㉑“因为我们走错了路,他一时招呼不过来,所以用鞭子指点我们。这不能算用鞭子打。

野牛提醒他们说:你们真是迷糊呀,还有可怕的事情等着你们呢。那人是屠夫!我刚才闻到他满身的咱同族的血腥气。他为什么要盖房子给你们住,预备草料给你们吃,你们还想不明白吗?

城市里的牛有点儿怕起来了,半信半疑地说:不见得吧?

野牛说:B不见得?还说不见得!等他把你们捆起来,拿出刀来的时候,你们后悔就来不及了。

㉕“那怎么办呢?城市的牛垂头丧气地说。

野牛说:你们听我的话,大家离开这里就是了。

㉗“离开这里?哪里去住,哪里去吃呢?

野牛说:你们一定要住房子吗?树林里的生活才痛快呢。你们一定要吃槽里的草吗?野地的草,味道比这更美。你们不要以为只有在这里才能生活,世上都是咱们生活的地方。我们野牛就因为明白了这一层,所以从来没遇见什么危险。你们是永远住在危险里头,赶快清醒吧!

一头母牛说:你叫我们离开这里,这怎么成呢?我们一跑,人就要追。我们不回来,他手里有鞭子。

野牛笑了,说:没试过,怎么知道不成呢?你们往四面跑,他去追哪一个好?等他不追了,你们还是可以聚集在一块儿。

㉛“我们为了自己的生命,只好试一下了。但是,离开这里去过流浪生活,不知道到底怎么样,想想也有点儿害怕。

第二天,城市里的牛在一个空场上散步,野牛也在里头。

人的屋子里有清脆的磨刀声音。

野牛警告:听见了吗?时候到了,不能再等了!

城市里的牛都禁不住打哆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说不出话来。

野牛喊:要生活的,就该拿出勇气来!你们忘了吗?拔起腿来跑!往四面跑!

他这声音好象给大家灌注了一股勇气,大家立刻胆壮了,拔起腿来就往四面跑。

看牛的人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事,马上放下手里的刀,跑出来追。但是追哪一条好呢?他正在发愣,场里空了,一条牛也没有了。

城里的牛从好几条路聚集过来,异口同声地说:“离开城市舒服的生活,原来也没什么困难。

野牛说:跟我回去,尝尝我们野地生活的味道吧。

自此他们就到野牛的树林子里,安适地生活下去。

(选自《稻草人》,有删改)

在童话展板栏前,同学们特别感兴趣,有人提议,把这篇童话拍成电影,邀请你一起参加电影创意设计,请结合下表,根据童话内容写下你的创意。
动画电影创意记录表
电影艺术据童话内容写下你的创意
特写:
11.你准备在电影中设计哪三个特写镜头?
(1) 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
声音:
12.电影需要对声音进行处理,请从AB划线句中任选一句,从重音、语气等方面进行朗读设计,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
片尾词
13.片尾词是出现在影视作品等片尾的部分,主要功能是适时总结,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给影片写一段片尾词。(可适当引用文章语句)
_______________
想象:
14.想象是童话的本质特征。请联系选文内容,想象某一天,回归自然的那“一头母牛”教育羡慕城市生活的后代们的场景(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
我的发现
15.在编写童话电影创意时,结合我们阅读童话《皇帝的新装》的经验,我发现童话的阅读攻略是:(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
2024-05-1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语文试题
3 . 同学们布置展示墙时,发现散文专栏墙前一直门可罗雀,于是大家决定在展示墙上设计散文类名著封面,为散文专栏做宣传。请你一起参与,结合知识卡片,仿照示例,设计《朝花夕拾》或《湘行散记》的封面。
知识卡片

封面设计有画面内容和色彩,往往会传达书的内容、主要人物、主题情感等相关信息。通过封面信息,可以推测作品的内容或风格。

示例:《白洋淀纪事》封面上有几片芦苇,生机勃勃;阳光照射在芦苇上,形成了一个光斑,这些芦苇是白洋淀的自然风景。韧性十足的芦苇,象征着白洋淀的抗日英雄。封面整体的颜色是绿色和白色的组合,这两种颜色组合在一起,给人清新明亮的感觉,这与作者的写作风格有关。
2024-05-1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爱如暖阳

①我的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出身贫寒,勤劳善良,贤淑聪明,总是用温暖的爱呵护着她的儿女。

②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身患重病的父亲离开了人世,还留下近千元的债务。当时我们一个五口之家,全靠母亲劳动一天挣18分钱维持生活,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为了还钱和交我的学费,母亲不得不白天到生产队劳动挣工分,晚上用父亲留下的渔网去河里捕鱼。

③母亲来到河边第一次撒网捕鱼并不顺利,忙活了大半个晚上,网就是撒不开。但母亲没有气馁,又利用中午时间,在堂屋里练撒网。很快,她就能把网撒得很圆。有一天晚上,母亲照例去捕鱼,网一撒下去就觉得抖动得厉害。母亲感觉网住了条大鱼,全神贯注地将网收上岸。谁知那鱼力气特别大,在网里激烈地挣扎。母亲不顾一切地用双手按住摆动的大鱼,突然她感到手中的鱼身圆鼓鼓的、长长的,似乎是条大蛇。惊吓之下,母亲触电般松开了手,不顾一切地拖着网往家跑。

④母亲虽然被吓得瑟瑟发抖,但为了生计,她还是极小心地将网拖至家门口,用一个大木盆底朝天将网罩住。第二天早上,母亲才壮着胆子将盆打开。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大鳗鱼。

⑤天不亮,母亲就把捕来的鱼送到附近镇上菜市场卖掉。母亲就是这样日夜操劳,带领全家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

⑥高中毕业那年,我想去当兵,民兵营长说,报名体检需要先从我老家开来政审证明才行。父亲从河南逃荒要饭到赣中这个小山村落户,已近40年,从没见他回去过,老家的情况也不了解。而从报名到体检,中间只有10天时间,这么短时间要开来政审证明,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眼看当兵无望,我难受得掉了眼泪。母亲却抚摸着我的头说:崽呀,哭有什么用,得想办法。我找你叔去,侄子这么大的事,他不会不管的。

⑦父亲临终前对我们说过,离家100多里的地方,有我一个亲叔叔。可是由于路途远,交通不便,联系很少。母亲不是不知道其中的艰难,可她一言不发,只是忙着找稻草、做草鞋。

⑧第二天一大早,母亲只身一人去了叔叔家。接下来的那几天,我真正品尝到了魂不守舍、度日如年的滋味。几天后,当母亲手持一根枣树棍,一脸疲惫地回到家时,我叫了声,已是泪流满面了。母亲却很高兴地说:崽,你叔亲口答应去老家办证明。

⑨果然不到一个星期,叔叔就带着老家开的证明来到家里。一进门,叔叔便动情地对我说:侄儿啊,为了你,你母亲仅靠一根棍子防身,走了那么远的路,我是被你母亲这个举动感动了。你可永远不能忘记你母亲的恩情呀!叔叔说得热泪盈眶,我也哽咽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使劲点头。就这样,那年我如愿当上了兵。

⑩到了部队,我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点名堂来,不辜负母亲的期望。光阴荏苒,我由战士提干,继而又具备了家属随军条件。母亲很高兴,主动提出想来部队驻地看我。

⑪来到部队家属院后,母亲每天烧烧饭,逗逗小孙子。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看电视,聊聊天,其乐融融。家庭的温暖幸福使我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越干越有劲头。母亲在部队住了5个月后,却提出要回去,我怎么劝都不听。后来我才知道,母亲来部队是为了让我能在部队安心工作,减少对家乡的思念,节省探亲来回路费的开支。看到我工作生活都顺心,她也就放下了对我们小家庭的牵挂,安心地回老家了。母亲就是这样处处为我着想,默默关心着我。

⑫在母爱的激励下,我在部队一直勤奋努力地工作。每当遇到困难和矛盾,我常常会想起母亲遇事时的坚韧智慧,总能想方设法解决。

⑬如今,母亲离开我们已经30年了,但母亲的爱一直深藏于我心底,犹如春日暖阳,给予我温暖和力量。

(作者:韩强毛。选自《解放军报》2023年7月19日,有删改)

学校公众号将推送一组主题为“母爱至深”的文章,请你参与推送策划活动。
1.推送公众号需在后台程序输入主要内容,请根据文章补写下面的内容。
呵护女儿的事件母亲的形象特点
白天挣工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坚韧智慧
来部队驻地看“我”,让“我”安心工作_________

2.策划小组准备推送精彩语段的朗诵音频。你认为第③段画线句子中的加点字哪一个最具有表现力?重音应该在哪个词上?为什么?
惊吓之下,母亲触电般松开了手,不顾一切地拖着网往家跑。
3.选文第⑨段画线句表现了作者复杂的心理,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读完本文,也许你会联想到这些词语:坚韧、守护、母爱、成长、怀念、榜样……请结合文章内容,围绕其中两个词语谈谈你的感受。(80字左右)
2024-05-1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东枫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小畜记

胡成瑶

①我们家曾经养过一只奇丑的猪,脸黑,鼻短,多皱。有一次我实在忍无可忍地对它说:你真的好丑啊。它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然后哼出一声浓重的鼻音。我也不懂它的意思,就去跟祖母说了这件事,她大吃一惊,说:猪也有丑的?我觉得它蛮好。凡是祖母经手过的东西她都会认为天下第一。

②有段时间,家里养了三十头猪,那个暑假弟弟高考结束,在家当起了猪倌。每天伺候三十头猪三顿饭已经是累得够呛,但他苦中作乐,天天观察猪这种生物。

③有一次,他把煮得滚烫的猪食倒进槽里,那丑猪一嘴就又过来,结果烫得嗷嗷大叫,忙不迭地把猪食吐出来。你猜它有多聪明?弟弟问我。

它用脚在土里刨了几下,刨出新土,然后含在嘴巴里降温。可是它笨就笨在重复犯过的错误,槽边有个坑,大约就是它长年刨土的结果。

⑤猪比较懒惰,永远是一副虚无主义者的样子。吃饱了哼哼,没吃饱也哼哼,既不满足也无追求。

⑥但是鸡就不一样了,一副乐颠颠的样子,让我都要相信虫子是真的那么好吃,而且它们一律都有一种为虫子献身的牺牲精神。在挖地的时候,锄头常常不小心就挖到鸡的脖子上——因为它们看见一条肥美的蚯蚓就冒死冲上来。在被人一锄头挖得晕头转向之后,它还是没放掉嘴里的那条蚯蚓,躲到一棵茶树的后面去享用。没等眼前的金星散尽,它又冲过来,又一条蚯蚓!

⑦祖母是个迷信的人,我们家从来没养过猫,有一天竟然跑来了一只猫。她喜出望外,因为她的理论是一个家败落了连猫都留不住,而一个家要兴旺了就会有猫跑过来。

⑧这只猫凶悍无比,完全不是我们家的风格。没来多久它竟然把别人家的一只猫咬死了,从那以后它就建立了在这一带的霸主地位。只要看见谁家的猫伙食不错,它就赶在别人开饭之前走过去夺人口食。

⑨虽然它在外面声名狼藉,在家里却是温顺可人。它喜欢在我脚背上打滚,或者在小腿上蹭来蹭去,喵喵地叫几声,说不出的惹人怜爱的劲儿。它很黏人,有时下雨的深夜里,父亲一个人觉得寂寞,就会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而猫就醒过来,的一声,好像在说我就在这里呢

⑩二叔家有只狗,养了十七八年,在狗辈中也算是高龄了。因为它的嘴巴是乌黑的,所以取名叫乌嘴

⑪乌嘴在我的记忆中从来不咬家人。我有时三四年回一趟家,回去,它朝我吼两声,我叫一声乌嘴,它凑过来,在我的脚边闻闻,就走开了。它记得我。

⑫乌嘴除了看家,还帮弟弟打猎,每年夏天,收获很多野兔子,都做了火锅,下了酒。冬天,它跟着大批人马去深山里打野猪,据猎人说,它是个很好的赶角。它负责发现野猪的踪迹,然后把野猪追赶到猎人布下的埋伏点。很多次,猎人们扛着重达一两百斤的大野猪回来,扔在廊下,我们凑过去看,野猪的四个蹄子两两捆在一起,胆子大的用手去戳戳,看它还活着没有。乌嘴在死野猪旁边咻咻地蹿来蹿去,它的鼻息喷到我们的脸上,一副自豪无比的样子。

⑬前几年我回老家,二叔说乌嘴瞎了。我问:怎么晓得它瞎了?二叔说:它到处乱撞,出门都会撞到头。有一天,乌嘴出去转悠,一天一夜没回来。二叔急死了,到处找,找了一整天,快天黑的时候走到一块茶田,在草堆里发现了它。家乡的茶田像迷宫,天知道它为什么突然心血来潮跑去茶田,它眼睛瞎了,怎么走都撞到茶树,最后卧倒在草堆里,等死。我记得以前它随大队人马去打猎,在一处很陡峭的悬崖走丢了,它就像狼一样嚎叫,最后大队人马回去找到了它。可是这次,乌嘴大概已经没力气叫了。

偌大一条土狗,那天二叔把他像抱婴儿一样抱了回去。从此,它也不敢出远门了。第二年,我去二叔家,看见乌嘴,果然它的眼睛没有眼白,眼睛只是黑黑的两个洞。天冷,火炉生起来了,它躺在火炉边睡觉。从它痴肥而安然的样子看,主人把它照顾得不错。

我们乡下人,对于自己身边的人或者事物总是特别地珍惜,那种绵长的情意会一直持续到生命的终点。

1.阅读全文,梳理小畜的特点,完成下边表格。
小畜特点
奇丑
__________
__________
乐颠颠
__________
__________

2.请品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偌大一条土狗,那天二叔把他像抱婴儿一样抱了回去。(从修辞手法角度)
3.文中对祖母的描写虽然不多,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试着用两个关键词概括其特点,并简要分析。
4.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谈你对最后一段加点词语的理解。
我们乡下人,对于自己身边的人或者事物总是特别地珍惜,那种绵长的情意会一直持续到生命的终点。
2024-05-1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小鑫班上来了一位痴迷于中国文化的外国同学钱德勒,他说话时非常喜欢用敬辞谦辞,但常常因为表达不得体而闹笑话,请你找出他表达得体的一项(     
A.班里要出一期英语黑板报,班长请钱德勒放学后留下来帮忙,钱德勒拍了拍胸脯,说:“敝人甚喜,届时定鼎力相助。”
B.有同学来找钱德勒请教英语题。钱德勒豪爽地说:“想问什么就问吧,我一定不吝赐教。”
C.期中考试结束后,初二年级召开了家长会,钱德勒同桌田小甜的父亲来到了学校,看着小甜父亲年轻英俊的面孔,钱德勒震惊地问道:“令尊大人高寿?”
D.钱德勒正在绞尽脑汁地算一道数学题,数学课代表小宇走了过来,站在一旁看了看,轻叹了一口气,钱德勒抬头问:“老兄有何高见?”
2024-04-2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花垣县华鑫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出路

永爱

①我的侄子从小就聪明伶俐,上学之前,所有人都对他充满期待。

②望子成龙的弟弟和弟妹把他送进了一所非常好的小学。弟弟甚至跟我说:“我儿子可得好好学习,不能像我这样!”

③然而,在小学阶段,侄子的语文就没有及格过,数学因为不会写字,最后也成绩平平。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他的文化课成绩都是班里的倒数第一。

④那时候,我们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教育学上的问题,叫读写障碍,又叫读写困难。根据国际读写障碍协会的定义,这是一种特定的语言障碍。

⑤本来对孩子的未来抱着极高期待的弟弟,被侄子小学6年来的学习成绩彻底击溃了。他常常跟我们说:“孩子只要健康长大就好,大不了跟我去学电焊!”

⑥见到侄子,大家心照不宣地不提学习和考试的事情,只无关痛痒地问他吃饱了没有、穿暖了没有。

⑦因为成绩不好,侄子上了当地最差的初中。即使在生源如此普通的初中,他仍然平静地当着倒数第一名。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结束,侄子才15岁,他该何去何从?

⑧我爸妈跟我弟弟说:“你不会让他这么小就当电焊工吧?去找所职业学校让他学一项技能吧!”弟弟也心疼他儿子,再说要当电焊工,15岁的孩子也没人敢用。于是弟弟就跟他儿子说:“你喜欢学什么,就报个什么学吧。”

⑨弟弟的想法是,再读3年书,他儿子就18岁了,就能跟着他学电焊了。至于上职高能不能学到本领,他已经不在意了。

⑩但15岁的侄子已经开始思考他的未来,思考要靠什么来养活自己。思来想去,他选择了和自己喜欢的计算机相关的专业。于是,他到市里的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学电子商务。3年的职高生涯,头一年他学了一些理论知识,之后的两年,大多数时间他在大城市间辗转。因为这所职业技术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去大城市的工厂或公司实习。

我弟弟本来打算让侄子职高毕业后就跟他干电焊的工作,但被侄子拒绝了。侄子跟我弟弟说:“爸爸,我要考大专。”当时,我弟弟真的搞不懂了,他儿子从小不好好学习,这会儿怎么愿意读书了?是浪子回头了吗?但他还是欣喜地对侄子说:“只要你愿意读书,爸爸就一直供你!”

到这个时候,我们都还在误解侄子。其实,他不是不愿意读书,是读写障碍让他在学习中面临困难。而作为家长,我们都没有察觉并帮助他克服这个困难。

侄子付出了很多努力,花了半年时间补习高考内容,终于以200多分的成绩考上省里的一所大专院校。让我们想不到的是,他选择了动漫制作专业。这时,他已经对自己未来要干什么有了明确的方向。3年的大专时光,他一边学习,一边承接视频剪辑、影视特效制作的业务。在自媒体轰轰烈烈发展的当下,他已经能够用热爱的技能赚钱养活自己了。

如今,侄子即将毕业,他的很多同学在广告公司、影视后期制作公司、动画制作公司等单位就业。

侄子对我说:“姑姑,我不着急工作,还是要把本科读完。我现在一点儿都不担心将来,因为在那个将来,会有我热爱的工作,有我喜欢干的事情,我看得到。

在智能输入法和听写软件的帮助下,他不断克服自己的读写障碍,努力冲刺专升本的考试。看到他对自己热爱的专业和职业有了规划,并充满信心,全家人很是欣慰。

(选自《读者》2023年17期)

1.根据“侄子”的经历,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上学之前,“侄子”聪明伶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职高时,“侄子”开始思考他的未来
2.文章多处巧妙地运用了伏笔,请选择一处分析其作用。
3.请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他仍然平静地当着倒数第一名。
(2)在自媒体轰轰烈烈发展的当下,他已经能够用热爱的技能赚钱养活自己了。
4.你对文中的家长的做法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5.请结合下面链接材料和文章内容,简述“侄子”的人生经历及其给你带来的启示。
【链接材料】

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2024-04-2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砀山铁路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8 . 材料一:

依稀记得,儿时我跟着父亲去他的一个同事家,看见了兔子。洁白的绒毛,白得像雪;亮红的眼球,红得像琉璃球。初见兔子,爱得我一分一秒都不想离开。那日端着饭碗,趴在兔窝上观看。看得马上就要日落西山了,我还不想回家。真感谢那位阿姨,竟然投我所好,送我一对小兔,我喜气洋洋抱回家里。从此,喂兔子成为我的幼儿作业,喂萝卜叶、白菜叶。我时常还跑出村子到小溪旁拔些鲜嫩滴水的青草,送到小生灵的嘴边。兔子很快把我当成最好的朋友,每逢我出现在窝口,都会同时起立,翘起前腿向我“敬礼”。

不知不觉小兔长大了,有一只肚子明显圆鼓鼓的。有一天,鼓圆肚子的那只居然干出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张嘴一口一口拔掉肚子下的绒毛,撮成一团。这是干啥?第二天看时,我感动得差点流泪,兔子用绒毛做了一个窝中窝。窝里躺着六只肉红的小不点儿,原来拔毛是为了温暖自己的小娇儿!我伸手去揪一根手上细得几乎看不见的汗毛,还疼得差点掉眼泪,兔子该有多疼呀!那一刻我更加喜欢兔子了。

材料二:

妇好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女将领。她率军北上征讨土方族,东南攻伐夷国,西南打败巴军,为商朝拓展疆土立下了汗马功劳。妇好,这位杰出的巾帼英才对兔子情有独钟。1976年考古专家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打开她的墓室,一只长10cm,高5.8cm,厚0.5cm的玉石兔子露出容颜。黄褐色的玉兔与原野奔跑的兔子极为相像,略微昂头,圆睁大眼,张口吐舌,肥躯翘尾,足向前屈,爪趾清晰。前足处钻有一个小孔,穿上丝绳便能够系佩在身。可想而知,当年妇好就佩戴这祥瑞玉兔驰骋疆场,保佑护身。

材料三:

在文学的殿堂里,诗歌,尤其是古诗,是最为精炼,最易抒写内心情感的。兔子频繁出现在其中,为诗坛增添了颇多灵性。打开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兔子便跳跃在诗行间。那个时代争权夺利,战争频发。战争是生离死别的代名词,有一首《兔爰》:“有兔爰爰,雉离于罗。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无叱!”诗中怨叹说,兔子往来任逍遥,山鸡落网惨凄凄。在我刚出生的时候,没有战乱灾祸;在我成年这岁月,各种苦难竟齐集。长睡但把嘴闭起!

材料四:

我居住的地方离黄河不远,曾以为母亲河一直是黄的,后来读书方才晓得东汉之前黄河不黄。那为啥会变黄呢?考古学家的一句话令我茅塞顿开:哪里文明开化得早,哪里的水土就流失得早。原因不讲自明,人们在住地周边刀耕火种、砍树盖房,严重破坏了自然的绿水青山。覆盖保护黄土的植被掀掉了,水土大量流失,河水逐渐变黄。黄河之黄,仅是自然环境损坏的预警。土地沙漠化,河水遭污染,大气质量下降,地球气温变暖,一系列现象都在向人类发出预警。这预警最通俗的话语就是:兔子不吃窝边草。如今这俗话已变为中华儿女的自觉行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已摆在建设美丽家园的高度。

(以上材料摘编自乔忠延《漫谈中国文化里的兔》,有删改)

1.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竟然投我所好”中“竟然”写出“我”得到小兔的意外和惊喜。
B.妇好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女将军,为商朝拓展疆土立下了汗马功劳。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语言精炼,极易抒发内心情感。
D.“黄河变黄”,提醒人们美丽的家园离不开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
2.“我”为什么喜欢兔子?请依据材料一简要回答。
3.材料二画线句中连用四字短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中国文化里的“兔”有哪些寓意?请依据以上材料加以概括。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微风燕子飞

秦和元

①多雨时节,天气闷热潮湿。我每天早晚散步时,总看到燕子在步行街低空飞行。

②步行街呈东西走向,绿树葱茏盎然,紫薇鲜艳绚丽。燕子飞舞着,收敛翅膀,一个转身俯冲,旋即张开双翼,几乎掠地飞行,又箭一般向上向前,体态轻盈,姿态优美。午后,街上人头攒动,燕子灵巧地在人流中穿插,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像一道黑色的闪电。

③我知道燕子不像寻常鸟类那样啄食,而是在飞翔中捕食。它如剪的尾翼,使其转弯、翻飞灵活自如。可是,燕子在人流中闪电般飞翔的光景,我之前是没见过的。

④小时候,村庄周围都是稻田。我们在田间割猪草的时候,时常看见燕子。母亲说,燕子是最亲近人的家鸟,是专吃蚊子苍蝇的益鸟。村庄里的人都喜欢燕子,视燕子为平安吉祥的象征。人们建房子时,都会在大门上方留一个长方形的小窗,好让燕子出入,这个小窗称之为燕窗

⑤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燕子做窝。燕子衔来一粒粒泥巴,一点一点地垒筑窝巢。看着两只燕子辛辛苦苦地飞进飞出。我对母亲说,我们帮帮它们吧。母亲说,燕子是最勤劳的,它们只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不接受别人的施舍。在我焦急地盼望中,它们的房子终于建好了。外墙由一粒粒的圆泥黏合而成,一圈圈排列组合,很匀净,有一种和谐的天然美。

⑥燕子出入的频率降低了。我想它们在充分地享受爱巢。不久,燕子夫妇又繁忙起来。紧接着,几只嫩黄色的小嘴从鸟巢里探出来,叽叽地叫着,嘴巴张得大大的。燕子夫妇更忙了,你来我往,尽心尽力。但是每次,我只是看见大燕子与小燕子嘴对嘴,没有看清楚哺喂的食物。

⑦儿时对燕子的记忆,难以忘怀。后来上学,离开了家乡,住在省城的高楼大厦里,我有一段时间几乎没再见到过燕子。如今燕子不仅再次现身,而且在人群中毫无怯意地自在穿行,我想大约要归功于城市绿化的发展。

⑧此去再往东,过马路,是大规模旧城改造工程开辟的湿地公园,深水区清波荡漾,浅滩荷叶田田,莲花盛开,菖蒲油绿。我想,它们肯定是在这湿地公园衔泥做窝的,因为方圆几公里,燕子在别的地方啄不到春泥。但是在东步行街,我没有发现燕子窝。

⑨西步行街也是商业街,不过相对清净,门面上方的阳台与居家的屋檐颇为相似。循着燕子飞行的踪迹,我很快就在那里的阳台下发现了燕子窝,一共有六处。每窝里或有两只雏燕,或有三四只,最多的一巢有六只。挤挤挨挨的一排,露出头颈,站队似的,默默地等候着。亲鸟飞来,它们齐声欢快地叫着,个个张大嘴巴。亲鸟闪电般地将食物送进一只雏鸟嘴里,又闪电般地飞离。雏鸟们又安静地等着。一会儿,亲鸟又来了,将食物送进另一只雏鸟嘴里。

我呆呆地看了好几分钟,不停地用手机拍照,又问店老板:我不会打扰它们吧?老板说:不会,它们聪明着呢,知道你没有恶意。

⑪鸟声啾啾,我不由得沉浸于这人与燕子默契相处的美妙时刻,思绪飘回那遥远而美好的童年……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7月26日,有删改)

1.梳理本文故事情节,完成填空。
燕子在人流中穿插飞行→①____________→回忆燕子做窝喂食→②____________
2.生动准确的修辞手法和细致入微的人物描写能够丰富文章的内容和情感。请结合语境,分析下面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1)午后,街上人头攒动,燕子灵巧地在人流中穿插,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像一道黑色的闪电。
(2)我呆呆地看了好几分钟,不停地用手机拍照,又问店老板:“我不会打扰它们吧?”
3.人们建房子时,为什么都会在大门上方留一个“燕窗”?
4.读完本文,结合文章情感主旨,简要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
2024-04-2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英华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煤海深处,青春闪亮

李春雷   高会武

①生于红旗渠的赵云飞,从小与石头打交道。住的是石头屋,走的是石头路,爬的是石头山,就是摔倒,也是磕碰在石头上,带来实实在在的疼痛。石头垒起的太行山,给了他一切。他的祖祖辈辈,他的世界,他的生活,都与石头有关,甚至他的体格,也像石头般坚硬、壮实。

②曾经,他的梦想是走出大山,远离石头,在城市里当一名白领。可参加高考后,他被华北科技学院录取,专业是采矿工程。兜兜转转,仍然是与石头打交道。他有些沮丧,但很快调整好自己。既然与石头有缘,那就老老实实地走进石头世界吧。况且,人类文明就是从石头世界走出来的,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再到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而且,石头世界仍然是一个未知世界,蕴藏着无限可能。

③大学4年里,他认真学习,钻研各种与矿石有关的知识。由于积极努力,他先后拿到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孙越崎奖学金等,专业成绩年年名列前茅。

④大学毕业时,他顺利地获得了进入世界一流煤炭企业的通行证,被分配到榆家梁。喜讯传到家里,父亲却眉头紧锁。首先,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父亲希望他毕业后回归故里;再则,在这位老石匠的印象里,煤矿埋藏于深深的地下,洞里到处是危险的石头,他担心孩子的安全。但是,赵云飞的信念像石头般坚硬,他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⑤他力气大,人又勤快,同事们都愿意跟他搭伙干活。有一次,井下换馈电开关,车进不来,只能靠人工。班长说:谁跟我一起抬?大家面面相觑。赵云飞从后面挤进来说:我试试。两人抬了50多米,到地方后才发现,这个大家伙居然重达170公斤!

⑥出力流汗倒是不怕,但很快,更复杂的考验来了。他学的专业是采矿工程,最适合的岗位本是煤机司机,不料队里缺电工,要将他放到电工岗位上。说实话,当电工不仅专业不对口,收入也相对较少。想到自身,想到父母,想到现实,他心里七上八下。队里领导对他说,当司机要戴护目镜,你是近视眼,不方便。确实也是如此。那就电工吧,当电工也一样能干好。

⑦可是,井下复杂的电路世界,很快就让赵云飞摸不着头脑了。跟了师傅几天,他仍然一头雾水,只得沉下心来,从最基础的开关学起。井下开关,远非外人印象中的普通开关。一个开关就是一个电机控制器,如冰箱大小,结构复杂,操作不当就会出问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终于把开关原理搞明白了,但具体到现场操作,根本没有那么简单,拆开机器,里面的电路似蛛网、若蜂巢,他捣鼓半天,毫无头绪。

⑧赵云飞没泄气。下班后,他将废旧开关拆下来,抱回宿舍,把线拆了再接,接了再拆。零件散落满床,油污斑斑点点,思绪沉沉入梦。足足苦熬了一个多月,复杂的线路才像一棵大树的枝干叶果,在他的脑海里形成整体脉络图。一个原本幽暗的世界,悄然变得明朗了……

⑨当电工,他不仅干好本专业,也帮着做别人的事情。日久天长,他竟然学会了设备维护与维修、故障处理、安全防护等多种技能,成为队里名副其实的全能手。

⑩生于红旗渠,投身榆家梁,赵云飞希望青春的自己像一朵洁白的云,在煤海上空永远地飞翔……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7月19日,有删改)

1.梳理文章思路,用“|”把文章划分为四个层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2.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下班后,他将废旧开关下来,回宿舍,把线了再了再
3.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2024-04-2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英华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