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2 道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

1 . 听雨

[宋]方岳

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

客应嫌酒尽,花却为诗开。莫下帘尤好,恐好云往来。

听雨

[明]赵介

池草不成梦,春眠听雨声。吴蚕朝食叶,汉马夕归营。

花径红应满,溪桥绿渐平。南园多酒伴,有约候新晴。

1.下列推测的情境与两首诗的内容不完全符合的一项是(     
A.眠中听雨B.花开助兴C.草色青绿D.与友共饮
2.下面是语语、文文在品读两首诗过程中的对话,请结合语境和诗歌内容,将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语语:方岳的诗具有一种宁静之美。我从“寂”这个词感受到别样的幽寂,从“_____”“_____”两个词体会出诗人不愿放下帘子,担心不能看云卷云舒的心理,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及物我合一的境界。

文文:好诗需要细心品读,我读赵介的诗,就发现极富动态之美。从“蚕食叶”“马归营”的比喻中,我感受到了雨声从___________的变化。

语语:是啊,听雨是一种心情,也是一种情趣。赵介还盼望天气晴朗后出游,表现他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趣。

诗歌鉴赏 | 困难(0.15) |
2 .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清平乐·平原放马

张炎

辔摇衔铁,蹴踏平原雪。勇趁军声曾汗血,闲过升平时节。

茸茸______天涯,涓涓野水晴沙。多少骅骝老去,至今犹困盐车。

浣溪沙·题丁兵备丈画马

王鹏运

苜蓿阑干满上林,______残秣独沉吟。遗台何处是黄金

空阔已无千里志,驰驱枉抱百年心。夕阳山影自萧森。

【注】①本词作于南宋末年,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②张炎,南宋词人,从小生长在都城临安,宋亡后,到处漂泊浪游。③王鹏运,晚清诗人。④黄金台:亦称招贤台,燕昭王拜郭隗为师,为他建造黄金台。
1.下列填入词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秋草   狂风B.春草   西风C.青草   春风D.枯草   东风
2.两词都写马,但用意不同,说说你的理解。
昨日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

3 . 丑奴儿·和铅山陈簿韵

〔宋代〕辛弃疾

鹅湖山下长亭路,明月临关。明月临关。几阵西风落叶干。

新词谁解裁冰雪,笔墨生寒。笔墨生寒。曾说离愁千万般。

丑奴儿·醉中有歌此诗以劝酒者

〔宋代〕辛弃疾

晚来云淡秋光薄,落日晴天。落日晴天。堂上风斜画烛烟。

从渠去买人间恨,字字都圆。字字都圆。肠断西风十四弦。

【注释】①新词:新的词作。②从渠:从哪里。
1.下列情景在两首词中都出现的是 (       
A.西风飘零B.落叶纷飞C.秋光稀薄D.冰雪满山
2.两首词都表现了词人的愁绪,但愁绪各异,所描绘的景也不同,请你参照第一首词的分析示例,分析第二首词中人物的情感。
示例:第一首词以秋天夜晚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鹅湖山下的长亭路,清冷的月光照耀边关,西风卷落叶等画面,营造出凄迷、悲凉的氛围,烘托了词人愁闷的心境,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4 . 谢黄从善司业寄惠山泉

·黄庭坚

锡谷寒泉撱石俱,并得新诗虿尾书

急呼烹鼎供茗事,晴江急雨看跳珠。

是功与世涤膻腴,令我屡空常晏如。

安得左轓清颍尾,风炉煮茗卧西湖。

【注释】①黄从善司业:指作者的友人黄隐,时任司业之职 ②撱(wěi)石:狭长的石头,可使水澄清
③虿(chài)尾书:指笔力遒劲的书法 ④膻腴:肥润食物的气味 ⑤清颍尾:指颍川一带的清幽之地
(1)这首诗颔联中“晴江急雨看跳珠”之句极富想象力,请进行赏析。
(2)本诗蕴含了作者的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2024-05-1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
名校

5 . 少年行(其一)

(唐)李白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

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因击鲁句践,争博勿相欺。

注:①燕太子:名丹,燕王喜之太子。秦灭韩前夕,为质于秦,后逃归。秦灭韩、赵后,他派荆轲往秦,借献督亢图及交验樊於期头之时行刺秦王政事败后,秦急发兵攻燕,被燕王喜所杀。②并州儿:并州一带重义气轻生死的青年男子。③鲁句践:人名,赵国之侠客。据《史记•刺客列传》,荆轲游邯郸时,“鲁句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
1.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整首诗从易水饯饮落笔,从对荆轲的身世感慨跳跃到对自己的身世感慨,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B.全诗几近咏史,实是抒情,写一个少年的信念和追求。
C.争博:因赌博而相争。
D.全诗语言豪迈俊爽,寓刚于柔,刚柔并济,浑然天成。
2.本诗首联运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少年怎样的情感?
2024-05-15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宁夏银川市唐徕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6 . 诗词是案上的山水。请你完成下面的解说任务。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唐·韩愈

漠漠轻阴晚自开,

青天白日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

有底忙时不肯来?

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曲江见寄

唐·白居易

小园新种红樱树,

闲绕花行便当游。

何必更随鞍马队,

冲泥蹋雨曲江头?

【注释】①水部张员外籍:唐代诗人张籍,曾任水部员外郎。②曲江:唐代京城东南角,为游览胜地。③白二十二舍人:白居易,排行二十二,曾任中书舍人。
小智:两位诗人为了什么事互相写诗酬答?
小慧:(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智:哦,原来如此。我可以通过联想与想象,为你描绘韩愈诗中所写的美景:(2)___________
小慧:我还读出了韩愈在诗中的情绪,在最后的轻轻一问中,表达了他对白居易的(3)_____________,写得非常含蓄巧妙。
小智:我发现白居易的最后两句,采用了(4)______应对技巧。
A自我解嘲       B.针锋相对       C.巧换概念
7 .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诗歌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繁星·五五》

【诗歌二】丹霞般的桃花/开在鸟语啁啾的三月/用柔情描绘阳春的黎明和黄昏/描绘故乡温馨的小河/和一个迷人的县城

悠悠远去的沅江/载着古老的传说/在三月含羞的布谷声中/流过沉睡的缆船洲/和小城古香古色的吊脚楼

总有一支牧歌叩响/桃花上忽隐忽现的珍珠/温慰桃花粉红色的笑靥/总有采松菇的少女/水灵灵的目光编织/桃花天仙般的倩影

我痴恋故乡的土地/春季走进桃花源/会成为一首唐诗/一阕宋词/一支馨香湿润的小令

——魏义芳《故乡的桃花》

【诗歌三】是的/并非海棠依旧/春光一味地痴嗔与撒娇/轻风拨弄草木/曳下轻盈的影子/透过树枝的缝隙/蓦然/我看到花园的星星/那些在枝叶上摇晃的小粉脑袋

我曾经与一树树海棠无数次擦肩而过/在líng听中保持着绿叶的沉默/今天要弥补遗憾/为它们的透明献上一支赞歌/我要歌颂正午的月亮与子夜的太阳/赞美在草地上复活的花瓣/哦/这热烈的纯洁!

——汪剑钊《依旧海棠》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字。
(     )             líng(     )
(2)诵读了三首诗歌,同学们互相交流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鉴赏,其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一中“明艳”这一形容词,写了成功之花的明媚艳丽之美。
B.诗歌二中“鸟语啁啾”写鸟的叫声稠密与欢快,令人感受到阳春三月的生机盎然。
C.诗歌二中画线句子运用排比的修辞,将春季比作唐诗、宋词和小令,生动形象地写出春天之美。
D.诗歌三中画线句子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写出春光的妩媚,轻风的轻柔调皮。

(3)三首诗歌都有“花”这一意象,对于“花”的意义,同学们展开热烈讨论,请你将其补充完整。
小语:诗歌一中的“花”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文:诗歌二中的“花”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政:诗歌三中的“花”象征热烈、纯洁、美好的事物。
2024-05-1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

8 . 岁晚

(宋)王安石

月映林塘澹,风含笑语凉。

俯窥怜绿净,小立伫幽香。

携幼寻新菂,扶衰坐野航

延缘久未已,岁晚惜流光。

【注释】①澹:安静。②绿净:指水。③菂dì:莲子。④扶衰:支撑着衰老的身体。⑤野航:停泊郊外的船只。⑥延缘:徘徊流连。
1.班级开展“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根据诗歌情感判断,本诗最适合归入的一类是(     
A.思亲怀友B.离别愁绪C.家国情怀D.感叹年华
2.本诗首联和颔联中的景象有声、有色、有味。请你结合诗歌内容描绘这一景象。
9 . 探究“玉箸”的意象,完成小题。
同学们在中国基本古籍库中检索,发现“玉箸”出现2284次,而“金箸”出现129次,“银箸”只出现54次。为什么在基本古籍中会频频出现“玉箸”这个意象呢?同学们选定了两首唐诗试作探究,请你帮助完成。
【甲】

野人送朱樱

[唐]杜甫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注释】①野人:指平民百姓。朱樱:红樱桃。②也自红:意思是与京城的一般红。③筠(yún)笼:竹篮。④细写:轻轻倾倒。愁:恐怕,担心。⑤万颗匀圆:指上万颗樱桃不大不小,均匀圆润。讶许同:惊讶如此相同。⑥沾:接受恩泽。门下省:官署名。肃宗至德年间杜甫任左拾遗,属门下省。⑦大明宫:唐宫殿名,君臣在此上朝。⑧玉箸(zhù):华丽的筷子。⑨转蓬:蓬草随风拔根而旋转,喻身世之飘零。
【乙】

咏史诗·汉宫

[唐]佚名

明妃远嫁泣西风,玉箸双垂出汉宫。

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粉为和戎。

【链接资料】

中国人自古以来对玉十分迷恋。考古发现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玉已被制成各种物品,或是实用器,或是礼器。随着时间的推移,玉对中国人而言成了“皇家宝石”。玉器是古代帝王、诸侯举行礼仪活动不可或缺的礼器。传统上,中国人无论男女都习惯佩戴玉饰,精巧的工匠制作的玉石艺术品成为富人们的收藏。虽然晶莹透明的玉石(玉通常是白色的)容易破碎,但在中国,有时一块高质量玉石的价值可以超过黄金和白银。

【甲】【乙】两诗都用了“玉箸”的意象,分别抓住了“玉箸”的什么特点?表达的情意有何不同?结合具体诗句和【链接资料】的相关内容加以分析。
2024-05-10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10 . 《蒹葭》这首诗大量采用重章叠句,容易背混。对这个问题,小唐同学想请教你背诵方法,请你参与对话。
小唐:我现在注意到,从“为霜”“未晞”到“未已”,写出了白露由凝结成霜到露水尚未晒干再到依然逗留的三种情态,这里有时间的推移,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三小节。你说,“溯洄”“溯游”怎么记住先后顺序呢?
你:(1)________________
小唐:按照借助词义、想象画面的方法,你再给我说说“且长”“且跻”“且右”怎么记?
你:(2)________________
小唐:就是说了解了词义,理清了诗脉,理解了诗意,也就好记了,对吗?谢谢你啊。
2024-05-0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