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文段】

①袁枚作诗以“性灵说”为主张,认为诗直抒心灵,表达真意,这一主张也融合到了饮食中:他认为在烹饪之前要了解食材、尊重物性,注意食材间的搭配和时间把握;他反对铺张浪费,提出“肴佳原不在钱多”,食材之美更在于;他将人文主义引入饮食,宣扬“物为人用,使之死可也,使之求死不得不可也”;他强调烹饪理论的重要性,以为中国烹法完全依厨人经验不利于传承,为了给后世食客厨人树立典范,又煞费苦心撰写出了《随园食单》这部南北美食集大成之作,再一次为中华美食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纪元。

②《随园食单》之前,中国历代亦不乏饮食著作,但关于制法的记述,如《食经》《烧尾宴食单》之类甚至流于“报菜名”。宋元以后,饮食著作中记述的烹饪方法逐渐明晰,但亦停留在“形而下”的层次。而《随园食单》则完成了饮食文化从经验向理论的最终蜕变。如“须知单”“戒单”中梳理了物性、作料、洗刷、调剂、搭配、火候、器具、上菜等方方面面的知识,“上菜须知”中的“盐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等,都是对中国千年烹饪经验一次开创性的总结与编排。

③在袁枚和他的《随园食单》之后,中国饮食文化在“形而上”的饮食思想文化层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之后的百余年里,帮口菜渐渐发达,“四大菜系”“八大菜系”逐渐成形。直到清朝国门被坚船利炮强行打开时,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依然能够自信地写下:“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2.《现代汉语词典》中“成”的主要义项有:①完成,成功;②成全;③成果,成就;④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根据词典释义及文段内容,下列对文中加点词“集大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集中精力,整理完成集体的成果。
B.集中大家的力量,成全大家的愿望。
C.集中某类事物的各个方面,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
D.收集各种材料,集中大家的智慧,形成很多成果。
3.《随园食单》完成了饮食文化从经验向理论的最终蜕变。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生活经验与人生哲理相互印证的一项是(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 .

当象征中华文化的龙图腾遇上天文星宿,会碰撞出什么样的创意作品?为庆祝甲辰龙年,一     )来自汉代的《飞龙星象图》,在博物馆展出,绘就了古人对苍穹的无限遐想。

汉画是一种原始的艺术形式,源于古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与想象,主题涵盖社会百态、天文星象等,其中作为重要的符号,承载古人对风调雨顺、万事吉xiáng     )的期盼。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请模仿“风调雨顺”的短语结构,写两个带“龙”字的成语。   
3.结合上面的文本内容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分析拓片为何把龙和星宿联系在一起。
链接材料一:

《礼仪》中有土龙致雨的记载,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遇大旱用土龙招雨,为祈雨主神。

链接材料二:

我国古代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的运行,选取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3 . 学校编辑部计划在公众号进行“好书推荐”活动宣传。阅读宣传稿,完成下列各题。

编者按

世界读书日全称为【甲】世界图书与版权日【甲】。其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多读书,读好书,才能心胸开阔、心境澄明。活动中,同学们推荐了自己喜欢的书藉

好书推荐一:马伯庸《长安的荔枝》

跨越千里为京城递送新鲜荔枝,在那个时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李善德要如何完成呢?一个平时看起来笨抽和胆小的人,如何豁出命去守护他所珍视的东西?这本书人物丰满、高潮叠起。读者不仅能看到小人物的乱世生存之道,也能感受到事在人为的精神力量。

好书推荐二:杨绛《我们仨》

在杨绛先生平静又深情的一笔一画中,仿佛有什么东西悄悄靠近,攀上四肢,探入心房,然后骤然收缩,让人心房为之一颤,沁出满脸泪花。如何定义人生圆满【乙】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失去?这些时常困扰我们的问题,或许可以在《我们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结语

席勒曾说: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人生海洋。阅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读▁▁,可以让我们徜徉于想象的世界,体验人生的悲欢离合;读▁▁,可以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探寻古人的智慧与风采;读▁▁,可以让我们品味生活的滋味,感受人间烟火的温暖与美好。

1.有同学想为本次活动创作一幅书法作品。根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书”字的书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A.B.C.D.
2.编辑部成员对宣传稿中加点词语的字音字形作出判断,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书藉”的意思是装订成册的图书和文字,应写成“书籍”。
B.“笨拙”中的“拙”字指“笨、迟钝”,应读作“zhuó”。
C.“叠起”的意思是一次接着一次地发生,应写成“迭起”。
D.“狭隘”中的“隘”字指“狭小、狭窄”,应读作“ài”。
3.同学们在“好书推荐”环节中踊跃发言。下列发言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我推荐阅读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我们熟悉的《木兰诗》就选自这本书。
B.我读了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书中有严而不厉的寿镜吾和善良有爱的长妈妈。
C.读完杨绛的《我们仨》,我对“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有了深刻的理解。
D.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和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都呈现了小人物的生活处境。
4.同学们为喜爱的作家拟写了小传,下列选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的作品家喻户晓,不仅揭示了社会的黑暗,更唤醒了沉睡而麻木的国人。
B.闻一多先生锲而不舍地追求学术真理,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在科研道路上勇往直前,不断探索未知的领域。
C.李白对满城笛声不以为然,于是有了千古名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D.杜甫在逃亡途中深刻认识到了贪官污吏对百姓的残害,他对此深恶痛绝,写下了很多愤慨之作。
5.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   “”   【乙】   B.【甲】   “”   【乙】   
C.【甲】   《》   【乙】   D.【甲】   《》   【乙】   
6.下面是一位同学读完《长安的荔枝》后写的一副对联,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长安映朝霞,小吏孤身寻
下联:古道烟尘遮,众生齐心守
A.①荔枝   ②未来   ③阳光   ④初心
B.①悠久   ②未来   ③皓月   ④初心
C.①荔枝   ②希望   ③皓月   ④善良
D.①悠久   ②希望   ③阳光   ④善良
7.根据“结语”的内容,在文段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历史典籍   ②文学小说   ③小品散文
B.①文学小说   ②历史典籍   ③小品散文
C.①文学小说   ②小品散文   ③历史典籍
D.①小品散文   ②文学小说   ③历史典籍
8.“好书推荐”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对“开卷有益”有了更深的感悟。根据语境,在横线处仿写句子。
一本书像一把钥匙,为我们开启智慧的大门;
一本书像一艘小船,带我们驶向梦想的远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1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伏羲时代,一场大洪水几乎灭绝了人类。为了使人类得以繁yǎn            ),伏羲和女娲想方设法,一起(拯救/挽救)人类。所以,伏羲和女娲被尊为人类始祖

中华第一龙,造型生动优美,令人叹为观止。这是               )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时间最早、造型最完美、形象最接近现代龙的艺术形象,是我们研究华夏民族图腾的最直接依据。假如我们对这条龙进行分析,就会惊奇地发现,它是几种动物的组合体:牛头、鹿角、蛇身、鱼尾、熊爪。龙是图腾,龙是中华多民族综合体的联合图腾。华夏民族在远古时期何以创造出这样一种神奇的形象作为自己的图腾,甚至视为祖先呢?《路史》记载,伏羲龙身在这个意义上,伏羲是远古时代成就龙图腾的第一人。

(选自网络,有改动)

1.(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繁 yǎn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今为止
(2)从画波浪线句中的括号内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
2.下列选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始祖”“生动优美”“华夏民族”都是偏正短语。
B.画线句“假如我们对这条龙进行分析,就会惊奇地发现”是表示假设关系的复句。
C.①句中的“牛头、鹿角、蛇身、鱼尾、熊爪”除“熊爪”外,均为名词。
D.②句的主干是“伏羲成就龙图腾”,句中的“在这个意义上”,充当状语成分。
2024-05-1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5 . 2024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学校将于2024年5月4日举办“高举五四旗帜,谱写不悔青春”演讲比赛,小英正在准备比赛的演讲稿,请你帮她修改润色以下部分。

五四精神

1919年,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硝烟满地、大地狼藉、哀鸿遍野。苦难可以使百姓失去家园,却不能摧毁炎黄子孙的爱国意志。A一群青年学生和先进知识分子为了祖国的未来,掀起了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他们有在北京大学讲学,呼吁青年学生要“拼搏、进取、自立”的运动领袖鲁迅先生;他们有走在街上慷慨淋漓地演讲,面对特务毫不畏惧的闻一多先生;他们有在大庭广众之下高喊着“内除国贼,外争主权”的热血青年。他们的爱国精神,就是五四精神的底色。

正是这股磅礴的爱国热情,让流亡在外的端木蕻良发出要“洗去她一切的污huì和耻辱”的誓言;正是这股磅礴的爱国热情,让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翻越悬崖峭壁,只为驱逐敌人;正是这股磅礴的爱国热情,让淳朴谦逊的志愿军舍弃自己的安稳生活,雄赳赳、气昂昂,挺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正是这股磅礴的爱国热情,让勇于担当的邓稼先隐姓埋名,鞠躬尽瘁,誓要让我们新中国真正“站起来”……他们之所以愿意为祖国贡献宝贵生命,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深沉的爱国情怀。B他们都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他们的爱国精神,哺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书写属于自己的不悔青春!

1.小英对部分字词有疑虑,演讲稿中的“洗去她一切的污huì和耻辱”中“huì”应写作__________,“哺育”的加点字“哺”应读__________
2.以上文段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却”字和文段中A处划线句子中的“__________”都是__________ 词(填词性)。
4.结合语境,解释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的意思。
(1)大庭广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淳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中B处划线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小英的演讲稿,你深有感触,决定从下面的句子中选出一幅对联,以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请你将所选对联眷抄在横线上。
①高山巍巍英名不朽 ②不忘烈士抛忠骨   ③翰墨书写中国梦
④丹青描绘尧舜天     ⑤民族复兴中华梦   ⑥绿水淙淙浩气长存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0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
6 .
诗句及出处辨读方式
读音字形词意
①          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xiāo偏旁不同汉字偏旁往往与字的完整意义有关联。如常指草本植物,大多与竹制器物有关。
秋风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直挂云帆济海。(李白《行路难》)1)___的字常与水流、液体有关,含的字常与心理、情感有关。怆然而涕下意思是⑤。
,独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___
坐观垂钓者,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略有不同此句中只,白白地之义,请为含有此义的字组一个词或成语:⑥。
是鸟也,海运则将于南冥。(庄子《北冥有鱼》)请为此句中的选择正确的意思。(3)___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yàn完全不同常在春天出现,成双成对衔草啄泥筑巢;是大型候鸟,每到秋季便结伴飞回南方故巢,直到春季才回。它们传达出来的情感有何不同呢?
乡书何处达?归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技巧总结:古诗中容易误读的字词,可通过读音、字形、词意的区别来辨析。
1.请填写表格中①、②处空缺的字。
(     )             (     )
2.请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
(1)直挂云帆济             A.cāng       B.chuāng
(2)独然而涕下             A.chāng       B.chuàng
(3)海运则将于南冥       A.改变,变化       B.迁移       C.调职
3.请补全表格中③—⑥处空缺的诗句、解释或词语。
4.请根据词意的不同,指出《钱塘湖春行》和《次北固山下》中“燕”和“雁”分别传达出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2024-05-09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23年4月23日—25日,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在浙江杭州隆重举行。本次大会旨在传递读书力量,推广全民阅读,鼓励广大群众参与到全民阅读中来,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文化氛(Afēn Bfèn)围。

阅读是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喜欢阅读的人,面色安xiáng,不会急zào;善于阅读的人,内心开阔,不会狭隘(Ayì Bài)。全民阅读工程要深入推进,共同建设书香中国。心灵因阅读而______,生命因阅读而______,文明因阅读而______。

材料二:

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权威发布

(发布时间:2023—04—24。发布单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材料三:

朱熹:“循序渐进”法

朱熹读书讲究“通一书而后及一书”“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读书要由浅入深,从最基本的书读起,读通一本然后再读另一本,读通一节然后再读另一节;而不能不分主次先后、杂乱无章地乱读一气。

陆九渊:“涵泳”法

《陆象山语录》中记载了宋儒理学的代表人物陆九渊的读书观:“读书且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他认为,读书不能性急,要平静地玩味推敲,不懂之处暂时放过,通读全文,或日后重读时,自然就会领悟。

小语同学:画线法

年读书数量

100本

阅读方式

不感兴趣的,读几页就扔下读另外一本了;遇到感兴趣的就一口气读完。

阅读效果

完全忘记了书本内容,更无法将书本知识内化成能力。

材料四:

曹文轩:人因阅读而高贵。每一本好书,都是黑暗中的一道亮光。这一道道亮光,将给我们这一叶一叶暗空下的扁舟引航,直至寻找到风平浪静且又万家灯火的港湾。阅读,我们能成为高尚的人。

董卿:没有书的心灵是荒芜的土地。读书开拓了我们灵魂的广度和宽度,使我们能在跌宕起伏的生活里拥有处变不惊温柔安定的内心。

押沙龙:读书到底有什么用呢?读书无非是一种交流。书籍就像一个个漂流瓶,作者把他的感受、经验、思考放到这个瓶子里,然后你把它打捞起来,满足你健旺的好奇心、贪婪的求知欲,驱散你特有的孤独感。

1.小语阅读材料一,确定不了①氛____(A.fēn B.fèn)围和②狭隘____(A.yì B.ài)两个字的读音,请你帮他选择。他对③安_____xiáng(A祥 B.详)和④急zào_____(A躁 B.燥)这两个字的正确写法把握不定,请你帮他选择。“心灵因阅读而⑤______,生命因阅读而⑥______,文明因阅读而⑦______”这句话文字脱落,请你把“绽放”“充盈”“传承”这三个词还原到原文空缺处。
2.小语喜欢朗读古诗文,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主题示例
渴望和平杜甫的“①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江南逢李龟年》)感慨了一个繁华时代的落幕,表现了安史之乱后诗人渴望早日过上安宁岁月的愿望;“②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借风雨梦境,抒发了诗人对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
思念家乡思乡是萦绕在游子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马致远仰望苍穹,吟出“③______,④______”(《天净沙·秋思》),那一刻,西下的残阳更映衬出游子的孤独;王湾站在小舟之上,高唱“⑤______?⑥______”(《次北固山下》),那一刻,鸿雁成了传递乡情的信使。
修养身心诸葛亮在《诫子书》中“⑦______,⑧______”两句,告诫了儿子要摒除名利的束缚和干扰,明确志向并最终实现远大目标;《论语》强调“学而不思则罔,⑨______”,学与思是不可分离的;刘禹锡的《秋词》“⑩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明丽美好,表现一种激越向上的心态。

3.小语班上的同学们对“纸质图书阅读和数字化阅读,哪种方式更好”展开辩论。请针对下面正方辩词,结合材料二及自身经验,写一段话将反方辩词补充完整。80字左右。

正方:数字化阅读基本以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为主体,很难进行深度、长篇的阅读。而纸质图书历史悠久,使用广泛,能提供系统的、体系化深度阅读。数字阅读载体是无法替代纸质图书,所以我认为纸质图书阅读比数字化阅读更好。

反方:

4.阅读材料三,结合名人的读书方法,分析小语同学阅读效果差的原因。
5.以下三种是小语日常读书的理由。结合材料四,选择其中一种谈谈你是否赞同。
A.古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所以我要好好读书。
B.初中三年,除了教材,我只读教材规定的名著,因为中考要考名著阅读呀!
C.我喜欢读玄幻小说,那种刺激的情节真让人过瘾,读书不就图个乐趣吗。
2024-03-2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1月月考语文试题
8 . 近日,学校准备创办名为《春芽》的校刊,你所在的班级负责校刊《春芽》的第一期的编辑工作。
1.校刊的卷首语部分,介绍了创办校刊的初衷和以“春芽”命名的寓意,下面是其中的部分文字。

为激发同学们参与作文写作的兴趣,学校将校报《春芽》改为校刊。春芽纤细柔弱,一方面喻指我们的作文写作稚嫩、尚未成熟,另一方面寓意着我们在文学这片热土上终将开花结果、学有所成。这里是我们爱的家园,需要我们每一位师生用心经营;这里是展示自我的舞台,需要每一位师生激扬文字。


(1)主编老师要结合卷首语对校刊命名的阐释从下面三幅字中选择一副作校刊的封面标题。请你选择并说明理由。

选择:
理由:
(2)在《古汉语词典》中“激”的义项有:①水势受阻后腾涌或飞溅,引申为冲激;②急疾,猛烈;③声音高亢;④激发。根据文段内容及词典释义,你认为文中“激扬”的意思是(     
A.激浊扬清
B.激动昂扬
C.激励使振作起来
2.卷首语中还表达了希望全校师生多关注校刊的愿望。下面是同学们写的文字稿,请帮他们进行修改。

这里有师者教,有家校的和鸣,有孩子的童音,①            我们真诚并热烈地希望老师、家长、学生的共同参与。您的每一次临都是对我们的一次鼓励,您的每一句留言都是对我们的一次鞭策。我们忠心地期盼,春芽           校刊创刊后仍能得到大家的关心和厚爱。在教育斑斓的春天里,谁又能否认这不会给每一个爱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的人呈现出累累硕果呢

希望我们的校刊能走到您的学习、生活中去,与您成为知心朋友,能伴您度过愉快的每一天,为您的生活增填色彩。


(1)有同学对①②两处使用的标点符号有疑问,请在①②两处依次填入你认为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并说明理由。


理由:
(2)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有疑问,对字义也有自己的理解。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诲”,应读为“hui”,解释为教导。
B.“莅”应读为“wèi”,解释为来到、来临。
C.“度过”指让时间在工作、生活、娱乐、休息中消失。“渡过”则一般是对于空间来说。因此,“度过”应写为“渡过”。
D.“增填”的“填”为错别字,应写为“增添”。
(3)根据语境,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达欠妥,请修改。
修改:
(4)校刊《春芽》发行后,主编老师要求你们向不同群体征集建议和意见。下列四位被采访者说话时使用的成语或修辞方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校长:是献给书香校园的一份厚礼,是打造校园文化的一块重要阵地。
B.老师:《春芽》校刊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为主旨,如今已成为咱们学校的一张“名片”。
C.家长:校刊《春芽》内容丰富,可与其他学校的校刊比较,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D.同学:校刊中刊登的同学们自己创作的诗歌恰如出水芙蓉,读来沁人心脾。
2024-03-14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广渠门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4月月考语文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
9 . 中华典籍浩如烟海,同学们从本学期所学知识入手展开探究。请完成下面小题。
◎探究部首妙义
1.同学们对“心”字旁的汉字进行了探究。请你根据情境补全对话,并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小语:学习《论语》时,我发现其中有不少“心”字旁的汉字。这些字往往与内心活动、思想情感联系紧密。比如“学而不思则罔,(1)___________”中的“思”,意为思考。你们还想到了哪些字?

小文:我想到了“博学而笃志”的“志”字。《诫子书》中也有含“志”字的句子:“(2)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小超:你们说得真好,真让人羡mù(3)___________!我却还没想到,真是惭kuì(4)___________

小越:小超,不要wàng(5)___________自菲薄(6)(     )(A.báo   B.bó   C.bò),你刚才就说了三个“心”字旁的字呢!

老师:同学们都很会思考!虽然都是“心”字旁的字,但“心”的形态却有所不同,像“恭”“恒”“虑”等等。


◎布置书画空间
2.古诗阅读小组打算在教室外墙打造一段“诗画长廊”,请你根据配图内容补全诗句。
诗句配图内容
(1)树木丛生,_____。(曹操《观沧海》)草木葱茏,生意盎然。
(2)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夜色未褪,江上日出。
(3)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秋日晴空,白鹤高翔。
(4)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河流冰封,战马嘶鸣。
(5)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山间明月,水中月影。
(6)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落日低垂,孤身漂泊。

3.同学们打算在班级读书角放置一幅《论语》书法作品来营造阅读氛围。下面是出自《论语》的名句,你会选择哪一句作为作品内容?请结合所选句子的意思,说说原因。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我选择(     )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趣读经典名著
4.同学们以明信片、展板等形式展示名著阅读成果。请完成小题。
(1)设计《西游记》人物明信片。请你从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位作为画面主体人物,参考示例,为明信片设计画面,并结合具体情节说明选择该人物的理由。

【示例】我为《白洋淀纪事》设计了印有水生嫂的明信片。我设计的画面是:高大茂密的荷花丛中,水生嫂正带着一众青年妇女奋力摇着船桨。我选择水生嫂,是因为她勤劳能干、智慧果敢,能够冷静地指挥着众人将船驶向水位较浅、荷叶茂密的荷花淀来摆脱敌人的追击。


备选人物: A.唐僧       B.孙悟空       C.猪八戒       D.沙和尚
我为《西游记》设计了印有________的明信片。________________
(2)制作《朝花夕拾》展板。本次展板主题为“童年的苦闷与快乐”,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适合放入该展板的两篇文章(填字母序号),并结合内容说说原因。
A.《五猖会》       B.《范爱农》       C.《藤野先生》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选择的两篇文章是(     )(     )_____________
2024-02-2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新闻,完成其后问题。

102日,2023中国·藁城首届宫灯产业博览会开幕。为期3天的博览会,5000多名客商前来选购采购宫灯及相关产品,现场交易额突破2亿元。3000多平方米的展区,200余家企业参展,汇集了宫灯全品类、全产业链及各种前瞻性产品。

我们公司在博览会上新增了200多个客户,现场签了500万元订单。王艳广说。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博览会结束没几天,20多位越南客商慕名来村里考察,在他们公司定制了价值300多万元的5万多个新款LED马灯。

在屯头村,受益的远不止王艳广一家。今年宫灯销售旺季,比往年提前了近两个月。白理伟介绍,早在10月份,村里大部分企业的订单就已经接满了,预计今年销量比去年增长10%以上。


(1)概括上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2)用下面词语,组合成一幅新年春联。
喜放       灯笼       福满地       礼炮       高挂       喜盈门
上联: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
2024-02-1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