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43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
1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读莫扎特与忆乡村

耿翔

①我曾在老家的沟道里,放过一个冬天的羊。那是一生放羊的父亲,被沟顶上飞来的土石砸伤后,我在一个下雪的日子里,从他无奈的手中,接过那杆伤心的鞭子。那年,我七岁。

②我想不明白,在我出生之前,就给我买好笔墨纸砚的农民父亲,怎么忍心把我从学校里放逐出来,在他流放生命的山坡上,也让我流放希望呢?直到后来,我和乡亲们一起清理父亲生存的年代时,才恍然发现,作为父亲,在中国最贫穷的年代,他最重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让他的子女活下来。除此之外,什么光宗耀祖的事,都不值得惋惜。在特殊的年景里,再没有比用劳动换取粮食更重要的事了。

这悲哀吗?

④几十年后,当我沉睡在大脑里的那根属于音乐的神经,突然被莫扎特的灵光启悟后,我觉得那个苦难的冬天,变得十分重要。或许,我今天能在音乐之中,让一颗懂得诉说的灵魂,接受音乐的淘洗和催化,那颗缘分的种子,就种在我放过羊的那面十分孤苦的山坡上。在岁月贫瘠地流淌过程中,没有被一只比人还要饥饿的鸟儿无情地叼走。

⑤现在,我就坐在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里,回想我放羊的山坡。

是我回想乡村生活时,一种最能入化的氛围。乡村生活是朴素平淡的,只有反复内省,才能唤回那份清贫的亲切感。事实上,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也是极其朴素平淡的,那种内省的亲切感,也只有靠反复耐心的倾听才能获得。

⑦那时,我坐在被雪埋得很虚的山坡上,除了羊蹄踩雪的声音,万物中更多的声音,几乎都被雪冻僵了。可以想象,羊有多少寂寞,我就有多少寂寞。我只有竖着耳朵倾听。在羊蹄踩雪的声音以外,挣断头发地倾听。就在我鞭子一扬的时候,一种隐秘的声音,通过长长的鞭梢,传至我的耳朵。那是我从未听过的一种声音,它让我血流加快,它让我骨头发热,它让我魂不守舍。我不知道,宇宙的深处,也有用声音构架而成的生命的信息桥。

⑧我只想,在我手中的鞭子,为我在只有鸟儿才能飞过的天空,铺出了一条接收声音的路。于是,每当寂寞难耐时,我就在落满白雪的山坡上,甩下一路鞭花,我的散漫的羊群,也把充满语言的眼光,向我亲切地递过来。

莫扎特,萨尔茨堡也有那样的山坡吗?

⑩让我对你说,那是东方的一个音乐的山坡,它属于一个乡村的穷孩子。那些游动如音符一样的羊,是他早年的音乐伙伴。

⑪为了念想它们,今夜,让我爬上人类最后守住的一座四方城。再听一遍,你的钢琴奏鸣曲吧。

(选自《经典美文精选》,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划横线的四个代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④段的“它”指作者与音乐的缘分。
B.第⑥段的“这”指听莫扎特的钢奏鸣曲。
C.第⑨段的“那样”指作者“一路鞭花”的美好感受。
D.第⑪段的“它们”指作者童年时在故乡放羊的山坡和自己放牧的羊群。
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③段自问“这悲哀吗?”作者的自答是否定的。
B.第④段划线句表明作者作为音乐家具有通过音乐熏陶、感化别人灵魂的音乐才能。
C.第⑦段划线句表达了“我”和羊这对早年的“音乐伙伴”共同的寂寞之情。
D.第⑨段划线句表明作者认为莫扎特可能与自己一样在朴素清贫的乡下生活中种下音乐的种子。
3.下列对文中的人与物所包含的作者的情感态度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一生放羊的父亲”,作者曾有过不解与埋怨,后来是理解与同情。
B.放羊的“鞭子”带给作者的有伤心和寂寞,更有激动和奇妙的体验。
C.作者将自己放牧的“羊群”视为小时候的音乐伙伴和亲切的生活朋友。
D.在乡村放羊的“一个冬天”对作者来说全是苦难并没有一点快乐。
2024-04-15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一八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线上学业水平评价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年冬天,是什么装饰了你的童年

①当日历越翻越薄,衣服越穿越厚,冬也就越来越深了。

②稀薄的阳光,凛冽的北风,墙壁生硬,河水结冰,花鸟虫草无声息地蛰伏,光秃秃的枝丫在冷风中瑟瑟发抖,人们穿上了臃肿的棉衣,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可若有一阵风吹过,身体还是会禁不住打个寒颤,冬天给人的感觉,就是

③童年的记忆中,冬天总是冰冷且漫长的,那时候,房屋里没有空调和暖气,只有一个冒着红红炭火的煤炉子,对于生活在北方的人来说,蜂窝状的煤是过冬必不可少的物件。从一入冬开始,煤炉就生上了火,不管是取暖还是煮饭,总是少不了的。

④上面要么烧着一壶水冒着热腾腾的蒸汽;要么熬着一锅粥,满屋子都飘着饭香。到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一边聊着闲话,一边把手举到煤炉上方取暖,觉得烫了就连忙把手缩回来,反反复复的动作,现在回忆起来,还能感觉到当年的温度。

⑤年幼无知的孩童却不以为然,尽管窗外数九寒天冰封千里,也挡不住撒欢儿的脚步,不顾寒冷蜂拥而出。所以,童年里的冬天又是无忧快乐的。记忆里最深刻的,就是期盼一场雪来,在雪地里嬉闹奔跑,六角的花瓣一片两片三片……落在头上,脸上,身上,不亦乐乎!任凭屋内大人们如何呼喊,就把那关爱暂当做耳旁风,随它吧!

⑥更有,三五个邻里小伙伴聚在一起,捧一把一把的雪,团做球状互相投掷,就叫做打雪仗,一双双冻得通红的小手,偶尔往袖筒里缩一下,又忍不住伸出来,再不然就在嘴边哈哈气然后搓一搓。雪停了,就堆一个雪人,小伙伴从各自的家中找来制作雪人的素材,雪人的经典造型永远是小小的脑袋大大的身子,胳膊上插一把扫帚,胡萝卜做鼻子,纽扣当眼睛。一个可爱的雪人就完成了,咦,似乎还缺了点什么?

⑦一溜小跑着就进了屋子,片刻功夫又一溜烟地跑回来,一条红色的围巾,那是从妈妈脖子上软磨硬泡来的;一顶礼帽,那是爸爸出门时常戴着的。经过一番装扮,这样看上去,雪人是不是就生动了许多?一群孩子,你看看我,我望望你,然后不约而同地轰然大笑,笑声传进了屋子,穿过了墙壁,飞上了天空,叫醒了太阳公公,于是,天气转晴,看雪人渐渐融化……

⑧童年的冬天除了盼雪,还盼着放寒假,假期到了年也就近了。过年,对孩童来说是最有吸引力的,因为在他们小小的脑壳中有着最单纯的想法——就是好吃,好玩。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是当时年代最流行的歌谣。念叨着,念叨着,大人们也就开始系上围裙,挽起袖子忙碌起来,蒸馒头、包包子、炸年糕和各种咸各种甜的小点心,大筐小斗都装得满满当当。在外面玩累了的小孩子,回到家中手也不及洗,就抓上一把美美地吃起来,还没等母亲伸手阻挡,就嘻嘻笑笑扮着鬼脸跑去了。

⑩接下来就是,扫地,掸灰,擦门窗,家家户户收拾得干干净净,红红的对联贴上了门框,小孩儿穿上新衣服,大街小巷地炫耀,女孩子戴上各种颜色的头花,真的就笑成了一朵美丽的花,男孩子跑东跑西地放鞭炮,心里那个快乐啊,都洋溢在了那一张张小小的脸庞上!

⑪最开心的要数除夕夜了,妈妈准备了美味佳肴,爸爸领着孩子们放烟花,窜天猴”“小蜜蜂”“闪光雷”“烟花棒……有的放在地面,有的挂在树上,有的干脆就拿在手里,一簇簇,一团团火树银花,璀璨夺目。等烟花放到一半,屋内的饭菜也就端上了桌,大人孩子围在一起,其乐融融品尝着幸福的味道。

⑫童年的冬天,有很多有趣的事,像打雪仗,堆雪人,溜冰等,虽然没有太多的现代化,但简单的生活却滋养了单纯的心灵。又像拜年,走亲戚,磕头等,尽管年幼不懂风俗习惯,但在感觉纯粹的好玩中,却释放了童心,描绘了童趣,装点了童年。

⑬如今,岁月匆匆,童年一去不复返,日子虽过得越来越好,却再也找不回当初快乐的感觉。人人都躲在没有了煤炉却依然温暖的房间里,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不离身,大人刷着微博,孩子玩着游戏,谁会愿意走进冰天雪地里,去装饰一下这个冬天?

1.文章题目拟得很精彩,请简要分析。
2.第②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请对第⑦段画线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一群孩子,你看看我,我望望你,然后不约而同地轰然大笑,笑声传进了屋子,穿过了墙壁,飞上了天空,叫醒了太阳公公,于是,天气转晴,看雪人渐渐融化……
4.文章写了童年的哪些期盼?为什么期盼这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5.文章结尾说“日子虽过得越来越好,却再也找不回当初快乐的感觉”,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2024-04-1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铜川阳光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文本一

赏简约之美品典雅之韵

①日前,北京天竺黄花梨艺术馆正式开展。作为一家专注展陈和研究明清黄花梨古典家具的专业艺术馆,该馆总面积4300平方米,典藏明式家具700余件。

②这些展品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也是大国工匠精神的真实缩影。我们力求用展品传承历史,用艺术影响生活,愿每一位参观者通过近距离欣赏中国古典家具,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和神韵。该馆馆长于峰表示。

③明式家具是中国古代家具的典型代表。明式家具并非专指明代家具,而是指在继承宋元传统、制作于明至清代前期、具有特定造型风格的家具。广义上讲,不仅包括制于明代的家具,只要具有明式风格,亦可称为明式家具。该馆总艺术师刘志伟介绍。曾有人把明式家具比作八大山人的画,几根线条的组合造型给人以静而美、简而稳、疏朗而空灵的艺术体验。

④艺术馆收藏了一对黄花梨大素圈椅,正体现了明式家具的设计特点。

⑤圈椅半包围的扶手与靠背相连,行如流水、畅快淋漓;椅背靠板弯曲呈S形,优美挺拔,简洁秀丽。俯瞰:圈椅的上半部分主要体现,下半部分则重在表现正襟危坐应该就是对坐在圈椅上的人的准确描述。在这样的椅子上,没有随意的依靠,只能中规中矩正坐着。由圆形来凭倚,由方形来支撑,不禁使人联想到天圆地方。圈椅的尺寸设计也很合理,圈椅的大部分尺寸都符合现代人体工程学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⑥此外,艺术馆中还收藏了一件黄花梨竹节纹冰箱,是当时先进冷藏器具的代表。

⑦冰箱在古代早已有之,最早的冰箱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青铜器——鉴。它用冰块来实现冷藏的功能。明朝时,冰箱已经成为重要的消暑器具,被王公贵族广泛使用。当时的冰箱也称冰桶,使用天然冰块降温。

⑧冰箱呈方斗形,外壳以黄花梨木或红木制成。明式家具追求天然木材本身的质感,多用花梨木、紫檀木、鸡翅木等硬木,少量还采用楠木、胡桃木和榆木等硬杂木,但以黄花梨的纹理效果最佳。冰箱内胆由整块铜板锡焊而成。由于铜板的保护,冰水不至于侵蚀木质的箱体,反而能从底部的小孔中渗出。此外,冰融化时吸收室内的热量,通过盖上镂空调节室温,还可以起到空调的作用。

⑨由于冰箱广泛使用,京城每年夏季用冰量大,这些冰均取自冰窖。过去,无论是紫禁城内还是王公府宅,都各自有贮冰的冰窖。每年冬至起即在筒子河、什刹海等处打冰入窖。

⑩于峰表示,为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艺术馆开馆之后,将持续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免费公共教育活动,包括艺术欣赏、艺术实践等活动。同时,还将邀请各类专家学者、藏家等,共同开展各类公益性公共教育活动,在专业展陈的基础上,为少年儿童提供一个文化教育和学习的平台。

(《人民日报》(2021年01月03日作者:贺勇))

文本二

明式家具造型的又一特点是曲线运用得当,造型简洁历练大方适度,轮廓简练舒展。但是这些不能减少明式家具的美感,正是这些造型简洁再加上恰到好处的装饰既没让人感到装饰的繁琐也符合功能的要求。就拿明圈椅来说吧,除了家具的长、宽、高基本符合人体的曲线,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比例适宜,感触良好。圈椅的设计风格特点除明式家具的共性外,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天圆地方的哲理,椅子上圆下方,圆象征着和谐,方为稳健之意。圈椅的靠背和扶手,形成斜度,座位高度适中符合人机工学的原理。四根直腿略向中心倾斜,空过座屉直抵椅圈四隅,构成主圈稳定的支柱。椅腿的直线与椅圈的曲线形成强烈对比,使各自的线型特征更为突出,但又通过腿的圆形截面与主圈发生形象因素的内在联系。靠背板与两侧镰把棍都设计成为较大曲率的优美曲线,是主圈在垂直方向上有力的衬托。假设不是如此,而把靠背板、镰把棍作成直板直棍,主圈与下面的关系就会显得生硬。

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近现代人按照明式风格制作的家具也称为明式家具。
B.明式家具的造型给人以静而美、简而稳、疏朗而空灵的人生体验。
C.文本一第⑦段在说明古代怎样使用冰箱时是按照时间顺序说明的。
D.明式家具基本符合人体的曲线,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比例适宜,感触良好。
E.文本一和文本二不仅都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而且都注意了一边说明一边评价。
2.阅读文本一⑥到⑨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艺术馆中还收藏了一件黄花梨竹节纹冰箱,是当时先进冷藏器具的代表”中“当时”是时间限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冰箱在我国古代就有,在明朝就得到广泛普及。
C.冰箱呈方斗形,外壳都是以黄花梨木或红木制成。
D.这几个段落是按照从次要到主要的逻辑顺序组织材料的。
3.在上面两个文本中都说到了明式家具的圈椅,文本一略写文本二详写,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2024-04-1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一八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线上学业水平评价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卖烟叶儿

①不是谁都会卖东西,我在卖东西方面就很无能。

②记得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我到集上卖过一次烟叶儿。那是一次失败的经历,至今想起来仍让我感到惭愧。

③新学期开始了,我还没有缴学费。班主任老师在课堂上讲,哪些同学的学费还没缴,尽快缴一下。虽然老师没有点我的名,但我知道,还没缴学费的同学中有我一个。拖过初一,拖不过十五,缴学费的事是拖不掉的。老师催我,我就回家催母亲。母亲决定,让我自己到集上去卖烟叶儿,用卖烟叶儿换来的钱去缴学费。

④平日里,我若需要买一张白纸订作业本,或买别的学习用品,母亲都是拿鸡蛋换钱给我。当时一个鸡蛋才能卖3分钱,母鸡又不能保证每天都能下一个蛋,缴学费所需的钱比较多,要是等到把鸡蛋攒得足够多再卖钱缴学费,母鸡的功德是圆满了,我的学也别上了。以前,家里需要给我缴学费时,母亲都是卖粮食,卖小麦或者卖豆子。这一次母亲舍不得卖粮食了,拿烟叶儿代替粮食。

⑤我们家的屋子后面,有一片空着的宅基地。那片地种别的东西都长不住,不够鸡啄猪拱的,只有种辛辣的、具有自我保护能力的烟叶儿,才会有收成。母亲把肥厚的、绿得闪着油光的烟叶儿采下来,用麻绳拴成串儿,挂到墙上晒干。然后把又干又黄的烟叶儿扎成等量的一把儿一把儿,放在篓子里储藏起来。我父亲1960年去世后,家里再没有人吸烟。烟又不能当饭吃,母亲种烟叶儿,要的是它的经济价值,目的就是为了卖钱。

⑥我说:“我不会卖。”

⑦母亲说:“你都上中学了,难道连个烟叶儿都不会卖吗?不会卖,就别上学了!”

⑧那天是个星期天,母亲和大姐、二姐天天在生产队里出工挣工分,她们根本没有星期天的概念。学不能不上,我只好硬着头皮,把拿烟叶儿换学费的任务承担下来。

⑨每把儿烟叶儿的价钱都一样,母亲跟我说了定价,叮嘱我要把价钱咬住,少于这个价钱就不卖。母亲有些不放心似的问我:“记住了?”

⑩我点点头,表示记住了。

⑪集上总是很热闹,我喜欢赶集。但我以前赶集,都是看别人卖东西,自己从来没卖过东西,也没有想到有朝一日我也会到集上卖东西。我用母亲做饭时穿的水裙,兜着6把烟叶儿,来到离我们村3里之外的集上,我有些羞怯,还有些莫名的紧张。我找到街边地摊儿之间的一个夹缝,把水裙铺在地上,把烟叶儿露出来。街上熙熙攘攘,我不敢看人,退后一点站着,只低头看着放在脚前地上的烟叶儿。我家的烟叶儿当然很好,焦黄焦黄,随便揪下一片,揉碎放进烟袋锅儿里,点火就可以吸。可我心里却在打鼓,烟叶儿有没有人买呢?

⑫一个老头儿过来了,他叫我学生,问烟叶儿多少钱一把儿。我说了价钱。他问少了卖不卖。我说不卖。他就走了。

⑬一个妇女过来了,她叫我小孩儿,问烟叶儿多少钱一把儿。我说了价钱。她问少了卖不卖。我说不卖。她也走了。

⑭好不容易等来两个问价钱的人,他们问了价钱就走了。是不是母亲把价钱定高了呢?要是烟叶儿卖不掉怎么办呢?我开始有些着急。烟叶儿是很焦,但我心里好像比烟叶儿还焦。

⑮这时,旁边有一个卖包头大白菜的大叔似乎看出了我的焦急,对我说:“你得吆喝,不会吆喝可不中。”说着,给我做示范似的大声吆喝:“卖白菜了,瓷丁丁的大白菜,往地上一砸一个坑,买一棵顶两棵!”

⑯我哪里会吆喝!我会唱歌,我会在课堂上喊“起立、坐下”,让我吆喝卖烟叶儿,我可吆喝不出来。大叔吆喝之后,买他白菜的人果然比刚才多。我要是吆喝一下,也许注意到我的烟叶儿的赶集者也会多一些。可是,我就是张不开口,也不知道吆喝什么。

太阳越升越高,我的烟叶儿一把儿都没卖掉。我那时还没太有耐心,钓起鱼来还算有点儿耐心,卖起东西来耐心就差远了。我想如果再等一会儿烟叶儿还卖不掉,我就不卖了,把烟叶儿原封不动提回家。回家后我会跟母亲赌气,不再去上学,看母亲怎么办!

⑱这时,那个把我叫小孩儿的妇女又转了回来,她蹲下身子,一边用手摸烟叶儿,一边跟我讲价钱,她说:“便宜点儿吧,如果便宜点儿,我就买一把儿。”还说卖东西不能太死性,不能把价钱咬死,那样的话,到散集东西都卖不掉。她讲的价钱和我母亲定的价钱相比每把儿烟叶儿少了5分钱。这一次我没有说不卖,我皱起眉头,有些犹豫。

⑲见妇女跟我讲价钱,又过来一个男的给妇女帮腔,说:“卖吧卖吧,你要是便宜卖,我就买两把儿。”他把我叫成男子汉,说一个男子汉,要自己拿主意,办事要果断。

⑳我怎么办?我的头有些发蒙,不知道主意在哪里。我不敢说同意,也不敢说不同意。我要是同意卖呢,就等于没听母亲的话,没把价钱咬住;要是不同意卖呢,我担心如果再错过机会,烟叶儿真的就卖不掉,学费就缴不成。

㉑那个男的大概看出了我的犹豫,他把两把儿烟叶儿抓在手里,开始按他们讲的价钱付给我钱,说:“好了,收钱吧。”

㉒我真傻,我像没见过钱似的,竟把钱接了过来。这一收钱不要紧,那个妇女也要了两把儿烟叶儿,按她讲的价钱付了钱。他们讲的价钱是强加给我的,我没有坚持母亲给我的定价,等于做出了让步。不知从哪里又钻出两个人,他们像抢便宜似的,买走了最后两把烟叶儿。

㉓当6把儿烟叶儿全部被人拿走,地上只剩下水裙时,我才意识到坏了,我做下错事了。一把烟叶儿少卖5分钱,6把烟叶儿就少卖了3毛钱。3毛钱在当时可不算小钱,10个鸡蛋加起来才能卖这么多钱啊!母亲知道我少卖了这么多钱,不知会怎么生气呢,不知怎么骂我呢!

㉔母亲是有些生气,但并没有怎么骂我。母亲说:“你这孩子,耳朵根子怎么那么软呢!”

㉕从那以后,母亲再也没让我到集上卖过东西。

(选自《文汇报》作者:刘庆邦)

1.小雅阅读本文时,做了批注。请你找出批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写到的一个鸡蛋才能卖3分钱。母亲和大姐、二姐天天在生产队里出工挣工分,她们根本没有星期天的概念等内容,交代了“卖烟叶儿”发生的社会背景。
B.第⑤段“我父亲1960年去世后,家里再没有人吸烟。”批注:不经意的一句话,道出了父亲早逝,母亲独立支撑门户的艰难不易。也交代了“我”家境贫困的原因。
C.第⑨段“母亲跟我说了定价,叮嘱我要把价钱咬住,少于这个价钱就不卖。”批注:“咬”字用的真生动形象,价钱丝毫都不能让。为下文我面对顾客讨价还价剧烈的心理斗争埋下伏笔。
D.“从那以后,母亲再也没让我到集上卖过东西。”批注:照应开头“不是谁都会卖东西,我在卖东西方面就很无能。”写出作为学生的“我”不擅长卖东西。
2.小雅对文中划线段落“我”的心理进行了揣摩和分析,你觉得不恰当的一项是(     
A.通过描写景物来衬托我焦急的心情:描写太阳越升越高衬托了我焦急的心情。
B.烟叶卖很难卖出去,导致我不想再上学了。
C.运用对比的方法描写我当时焦急的心情;
D.通过写人物的心理描写写出我最坏的打算:展现我的焦急和最坏的打算,表现我的焦急。
3.对文中人物形象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虽对母亲着墨不多,但母亲是文章的线索人物。
B.第⑨段母在“我”卖烟叶前叮嘱我,能表现出母亲担心“我”,又想锻炼孩子的复杂心理。
C.母亲把肥厚的、绿得闪着油光的烟叶儿采下来,用麻绳拴成串儿,挂到墙上晒干。然后把又干又黄的烟叶儿扎成等量的一把儿一把儿,放在篓子里储藏起来。母亲麻利的动作,勤劳能干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
D.母亲再也没有让我到集上卖过东西,表现母亲对我有些埋怨。也是文章开头交代“那是一次失败的经历,至今想起来仍让我感到惭愧”的原因。
4.小雅觉得第四段多余,应该删去。你觉得呢?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你的看法。
2024-04-1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一八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线上学业水平评价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

彩陶——中国远古文化的辉煌代表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也是现代人了解原始文化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考古发掘显示,世界各地绝大多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都或前或后不约而同地经历了素陶、彩陶、釉陶的发展阶段。所谓彩陶,是远古先民在制作好的陶胚内外壁上用矿物颜料绘制各种纹饰,然后入窑烧制定型的一种带彩陶器彩陶。集实用和雕塑、绘画、烧制等各种艺术、工艺于一体,展现了那个时代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反映了原始社会数千年的社会状况和人的生存情境。可以说,彩陶是一本浓缩的、独特的史书”。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器的地区之一,并在距今大约8000年前就出现了彩陶。中国彩陶的发展、繁荣和衰亡历经4 000年之久。尽管彩陶文化并非一种考古文化,但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中,除了各种各样的石器外,绝大多数是以陶器为其重要表征的。其中,色彩绚丽、图形优美、造型多样、工艺精湛、数量较多的各种彩陶,更成为这一时段最有系统、最具规模、最有价值的文化遗存,并因此而成为华夏远古文化的一种鲜明特征。仰韶文化的命名就是以在遗址中发掘的红底黑彩的陶片作为重要证据,而仰韶文化之所以又被划分为两种类型,即以鱼纹为主的半坡类型和以鸟纹、花卉纹为主的庙底沟类型,也是以遗址出土的彩陶纹饰作为区分的主要标志。   

③据估计,中国出土的彩陶约有5万多件,很可能是世界上出土彩陶数量最多的国家。这些彩陶绝大多数都是日常实用器皿,如盆、碗、壶、罐等等,分布的地域几乎遍布全国。这些彩陶的形体虽然简单,但在造型设计上却颇具匠心。制作时对器物的各部分运用不同的比例变化,构成各种柔和优美的轮廓曲线,其式样繁多,并随各地习俗的不同而各具特色。在图案设计方面,中国的史前彩陶都能结合不同器形的特点和装饰部位的不同,或疏或密,或繁或简,饰以不同纹样,图案丰富多彩。有的宜于俯视,有的适于平观,将器物的实用性质和使用的审美效果结合起来。其中大量出现的编织纹和几何形纹,具有彩纹和底色相互衬托,虚实相应的作用,形成双关图案。这种构图方式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一种基本装饰手法。

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无论是文字的始创、艺术的发端、原始巫术的产生,还是远古神话与图腾崇拜的出现,都离不开彩陶。因为彩陶除了作为原始人类日常生活器物之外,还是原始宗教、图腾崇拜的重要器物;彩陶的器形和陶壁上的纹饰,既体现了远古先民对美和艺术的追求,也是原始文字创造的一个重要源泉。在作为中国史前文化起源研究依据的几类原始文化遗存,如玉石器、彩陶、雕塑和岩画中,玉石器和雕塑的数量都较少,岩画的年代又往往引起争论,惟有彩陶数量最多,年代也最准确,因而最具有可靠性和系统性。可以说,彩陶是中国远古文化的辉煌代表。

1.下列对“彩陶”的解释,不正确的两项是(     
A.彩陶是一种陶壁上有各种彩纹的远古陶器,其纹饰的特点有时作为原始文化类型划分的依据。
B.彩陶是一种集实用、审美等文化功能于一体的远古陶器,在中国原始文化遗存中具有代表性。
C.彩陶是中国远古先民发明的一种带彩陶器,在距今大约8000年前就已经出现。
D.彩陶是在素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带彩陶器,体现了中国远古先民对美的追求。
E.彩陶上的纹饰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质和作用,原始人类用它来记载历史。
2.请简要概括彩陶的经历和特征。
2024-04-0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雷式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6 . 阅读感悟下面的选段。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每个童年都是一首欢乐的______,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也许,童年时期的物质条件不一样,精神环境也有所区别。挡不住在记忆的长河里不时泛起的鳞鳞波光,点点滴滴都是童趣()。

曾记否,那个时候的城镇还不是钢筋水泥包裹下的冷漠面孔,乡村也还是篱笆墙围起来的风情万种。农家小院,篱落疏疏,槿树条上那一朵朵淡紫或粉红的碗花随风翩跹,开成我们眼睛里最楚楚动人的模样。

曾记否,那个时候的天空象一湖湛蓝的水,间或有白云悠悠飘过,被风牵着,变幻着各种不同的形状,让我们异想万千。苦楝树在屋后的水塘边,撑开青绿高大的伞,细密的楝花,披满树冠,如丁香般淡紫,如彩蝶般玲珑(lóng),空气中到处都是花的清香,裹挟着泥土特有的______。

曾记否,清晨的小河边,水汽在阳光下蒸腾,曲曲弯弯的河道里,飘浮着乳白色透明的雾,那淡淡薄薄的雾,似云般轻灵,如纱般飘逸(),让我们总感觉象是走进了童话世界里。嫩绿的草尖上,落满了______的露珠,在阳光折射下流光溢彩,让我们情不自禁(jìn)萌生出许多的欢喜与冲动,全然不顾被露水打湿了鞋,打湿了发。

曾记否,春天的田野上,油菜花开了,蚕豆花也开了。我们象出笼的小鸟,在田野里欢呼鹊跃,嘻笑打闹。那碧绿的蔬菜,那一条条______的水渠,那一窝窝筑巢的燕子,那一只只蓝天上自由飞翔的风筝,如一张张底片,定格在童真的记忆里。这一切过去曾经留在记忆长河里的点点滴滴,最终汇成了一首首精美的诗。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趣(qù)B.珑(lóng)C.逸(yì)D.禁(jìn)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楚楚动人B.蒸腾C.飘浮D.欢呼鹊跃
3.选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歌曲   芬菲   玲珑透剔   清澈B.歌谣   芬芳   晶莹剔透   清澈
C.歌谣   芬菲   玲珑透剔   清新D.歌曲   芬芳   晶莹剔透   清新
4.对文中划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这一切过去曾经的点点滴滴,最终汇成了一首首留在记忆长河里的精美的诗。
B.这一切曾经过去的点点滴滴,最终汇成了一首首留在记忆长河里的精美的诗。
C.这一切曾经留在记忆长河里的点点滴滴,最终汇成了一首首精美的诗。
D.这一切曾经过去留在记忆长河里的点点滴滴,最终汇成了一首首精美的诗。
2024-04-0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第一中学等3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意料之外的家教

①女儿上高一的那个暑假,我和妻子特意送她去她乡下外婆家过,命令她与外婆一家人一起干活,抽空完成暑假作业,并让她外婆一家严密监控。

②也算是没办法中的办法了——女儿越长越疲塌,说不清是什么毛病,学习不好不坏,课外兴趣全无,在家除了睡觉之外就是犯,坐不稳也站不正,整个一只散了骨架的懒猫。训也无从训,她一不顽皮二不犯错,该做的事都做,只是神色无奈,疲塌不振。

③这样下去,望女成凤的心愿就白望了。苦思冥想,想到是这家境太富足太舒适了,虽也训教严管,毕竟温室难寒,女儿仍是浸泡于尖端高档的绵软香甜之中,加之生性憨淡,搏击风雨建功塑奇的心志便无从产生了。狠下心来让她去黄土里滚一滚,希望能有奇迹出现。

④暑假结束,女儿回来,我和妻子一见便苦笑摇头。她依旧是白白胖胖,脸没晒黑,手无茧泡,秀发丽裳一尘未染。她外婆一家没忍心让她受三夏之苦,她只是避暑数日,闲吃猛睡。身心如旧不急不争,她考大学是没希望了。不料女儿却笑说了一句:放心吧!我知道了!接下来,我和妻子吃惊不小。

女儿全变了。首先是神态。从前她老是一副睡不醒的样子,好像天塌地陷也与她无关,如今两只大眼灵动有光,看书看景时有股前所未有的龙虎之气,且咬唇凝眉,如同面临大战的必胜将军。连手脚动作也变了,那种娇懒疲态一丝无存,显出胸有大志自主自为的快捷与干脆,有声有色呼呼生风。

⑥于是,她那小屋也不适应新生的她了。放学回来,她开始清理整顿,该扔的扔,该换的换,该归顺的归顺,桌上床上地上墙上……有喜有惑的我和妻子进去,以笑为夸,笑着要帮女儿的忙,女儿一脸严肃地推我们出屋,而后眨巴鬼眼大声说:别帮倒忙!今后我自己的事情自己来!”“自己来,这三个字遗露了女儿的所悟,只是这悟从何而来还是个谜。

⑦看来,从前真是小看女儿的自己了,或者说是做父母的一直没有能力启发、挖掘、引导女儿的自己。女儿这一变,我和妻子就只有跟在后面或站在一边观望惊讶的份儿了。她发狠拼搏奋起直追,终于从中不溜跃入前三名;她全面发展样样出奇,第三年全省中学生体运会,她一举获得长跑、跳马、标枪三项冠军;她连续两届拿回奥林匹克数学大赛的头名大奖,成了名副其实的校花。同样有喜有感的老师来家求经了,希望我和妻子能讲出几条家教的经验——女儿是怎样转变成优的?我的回答是我真的不知道!妻子猜了一点:大概是去了外婆家一趟吧!

⑧女儿考上了北大。

⑨女儿在来信中才揭开了谜底。——原来,真是那个暑假,有一天,她不小心掉进村外一个塌陷多年的废窖里,很深。呼救没人听到,又爬不上来,就哭。天黑了,恐惧和怒气使她拼命了,手创脚蹬,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挣扎……最后,她愣是用自己的双手在窖壁上抠出了十几个脚台,两手血一身泥地爬了上来。外婆一家在疯狂找她,已有所悟的她笑说:我救我自己呢!……

⑩女儿的悟是:我第一次动用了我自己,我发现自己完全可以做到从前以为绝对做不到的事……若保持这种绝境求生的姿态,我的学业乃至人生将会攀达奇迹累累的无限顶峰!

(1)“我”和妻子把女儿送到乡下外婆家的用意是什么?
(2)女儿回来后,为什么“我和妻子一见便苦笑摇头”?
(3)文中说,“接下来,我和妻子吃惊不小”,“女儿全变了”。请依据文章⑤—⑦自然段内容,分条概括女儿回来后有哪些变化。
(4)读了文章后,你认为文题“意料之外的家教”指的什么?
2024-04-07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三友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语文试题
8 . 班级拟组织一次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红星照耀中国》阅读小组收集到一则相关新闻,请你根据新闻内容,拟定一个合适的新闻标题,要求不多于15个字符。

本报讯 一部由外籍主持人讲述、记录当下中国发展变化的现实题材纪录片《新西行漫记》,5月23日至28日每晚20:00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CCTV-9)连续播出。

该片共分六集,每集30分钟,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摄制。全片通过外籍主持人的视角,从地理和历史两个维度观察、体验、感悟长征沿线各地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秉承长征精神,持续接力,在脱贫攻坚、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新长征中取得的成就以及带来的巨变,进而彰显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人民的生活质量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关切这一深层主题。

(节选自《今晚报》)

标题:__________
(2)任务二:该新闻的最后一段写到,“外籍探索者的肉眼所见、亲身所感,使他们对这个国度和她的建设者充满信心,这与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传达的信心同样坚定。”班上有同学不了解埃德加·斯诺在书中所传达的“信心”是什么。请读过原著的你,为他讲述这里的“信心”内容。
(3)任务三:下面是该小组收集到的两副相关人物对联,请根据对联中的关键词写出这两位人物。
①天命之年圆夙愿,献身教育捧丹心   人物:A.______
②三度入狱不死心,两把菜刀闹革命   人物:B.______
(4)任务四:交流会上,有同学发现,好几部名著里的主人公都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并为此列表证明,请你帮忙完善:
书名人物反抗的典型事迹精神品质
《红星照耀中国》_______ A.为造反派被杀感到不平;
B.钦佩激进派教师;
C.大量阅读进步书籍
A.②_______
B.__________
C.向往民主自由;
《简·爱》简·爱A.③________
B.在舅妈诋毁自己时,大胆责问舅妈
A.敢于反抗;
B.自足自爱
《西游记》孙悟空_______向往自由,不畏权威,争强好胜,桀骜不驯
2024-04-0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值得一辈子读的书

戚才林

①说来难以置信,我书柜里有千余本藏书,读过三两遍的有两三百本,读过七八遍甚至十几遍的则有百余本。我把这些经典著作称为值得一辈子读的书。

②为什么有的书值得我们反复读?因为,经典著作思想深刻、内容博大,需要精读它的字、词、句,细读它的篇、章、节,唯有仔细寻究,反复品读,方能领悟其中的深刻内涵,获得真知。

③我读的这些书中有小说、诗歌、散文,也有理论专著、文艺评论。这些书读起来特别过瘾,也特别解渴,而且百读不厌。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是我读得最多的一本,前后读了有十几遍。第一次读时我还是个中学生,记得翻了没几页就爱不释手,如获至宝。细细想来,将近30年的时光里,这本书几乎没离开过我。每当遇到挫折或身处逆境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小说里的孙少平;看到孙少平在学校吃的丙菜馒头,就会想起自己上中学时每周带着馒头上学的情景。少年时的贫穷,求学时的艰难,家里接济不上时的窘境……这些苦难的生活不便向别人诉说,就常常通过读这部小说来慰藉自己,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找到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这部小说给我以力量,支撑着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人生至暗的时刻。

④我读的书中,做批注最多的是《红楼梦》。前年,我集中用近一年的业余时间,把自己在《红楼梦》上做的批注一页页地誊抄下来,批注竟然有十几万字。看着不同年代做的密密麻麻的批注,往日灯下读书的一幕幕情景仿佛就在眼前,那一段段溢满书香的生活片段总能让我想起过往的读书好时光。

⑤在读《红楼梦》的23年间,我依据这本书描写的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生活,以及书中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等,写了200多篇读后感,创作诗歌690多首。有位书友感慨:把你那13万多字的读后感加在一起,完全可以出版一本红学研究书了。

⑥说实话,尽管读了这么多遍,可我还是觉得没读够。我总是在想,如果我只是读了一遍,书中这么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恐怕就会被我错失掉。经典著作要慢读细读反复读,甚至能背诵。实际上,古往今来原创性的经典作品不过一两百部,在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精读这一两百部书是打下做人做事的基础,也是构建大格局、开阔心胸、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关键,更是打牢一个人思想和理论根基的捷径。

⑦我养成读理论经典书籍的习惯是在21年前。起初是硬着头皮读,后来慢慢地就喜欢上了。如今算来,我品读了多少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宁专题文集》,连我自己都记不清了,可还是觉得没有读透,依然有再读一遍的冲动。

⑧这些经典的书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日益绽放出璀璨的光芒,不论何时读、读多少次,都能给人以启迪和教益。当下,面对汹涌而来的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频繁切换的热点以及时隐时现的荒腔杂音,如果没有这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为准绳,就不会有深刻的洞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思想就会空洞化,思维就会平面化,知识就会碎片化,我们的视线自然就会很容易被遮挡,判断就会很容易有偏差,心气就会很容易变浮躁……

⑨徜徉书海,品读经典,我受益匪浅。我挚爱经典这位诲人不倦的师长,它为我传道受业解惑;我挚爱经典这位无所不谈的朋友,它与我相伴而行。

(选自《解放军报》2022年9月3日,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说书柜里有千余本藏书的目的是引出下文要写的内容:值得一辈子读的书。
B.所有的书都需要仔细寻究,反复品读,如此方能领悟其中的深刻内涵,获得真知。
C.“值得一辈子读的书”的类型很多,有小说、诗歌、散文,也有理论专著、文艺评论。
D.我们能从经典的书中汲取精神营养,找到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获得启迪和教益。
2.下列是几位同学搜集来的认为值得一辈子读的书刊及其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共产党宣言》,毛泽东同志看了不下百遍,周恩来同志视之为“贴身伙伴”,邓小平同志喻之为“入门老师”。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人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下,面对种种困难,不放弃,勇往直前,成长为一位钢铁战士的故事。
C.《汽车之友》,这本杂志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旨在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传播普及汽车科技知识。
D.《子夜》,茅盾所著长篇小说。小说历史地、具体地、深刻地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旧中国广阔的社会生活,成功地塑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
2024-03-2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①篆刻是中国印章的艺术化形态,承接古玺印一切艺术元素并加以强化。篆刻一词最早出现在《法言•吾子》,是西汉辞赋家扬雄的自问自答,其曰: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雕虫本意是雕刻古篆中的鸟虫文。雕虫篆刻,指的便是雕鸟虫文字的篆刻,意指微不足道的小技,此论调处于东汉时期,篆刻仅为实用,刻制者皆为工匠。明清以后,因为文人的参与,这项小技得以升华,由技入艺,继而形成了流派,篆刻名家层出不穷。篆刻以其特有的魅力,让喜欢它的人如醉如痴,笔者认为,美石、美文、美刻是篆刻魅力的重要元素。

②古时印材多用铜,尤精者则用玉,或有用金银者,以别品级贵贱。篆刻艺术的发展受印材的革新影响很大。元末画家王冕发现花乳石可以入印。自此,石料成为治印首选的理想印材,特别是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为文人所钟爱。

(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8月5日,有删改)


材料二:


材料三:

①我国传统篆刻艺术特点是把文字、章法、刀法三者充分地融为一体,在一方印中,就有着豪壮飘逸的篆书笔意,也有精巧悦目的美术结构,更有生动活泼的雕刻艺术,称得上方寸中间,包罗万象

②篆刻艺术和汉字之间的联系密切,使印章艺术从开始之日起就离不开篆刻。古代真实玺印艺术魅力的另一种主要源泉,便是印文的篆刻艺术之美。篆刻作品之所以以篆文为主体形态构成,是因为篆文的构造形式多样灵活、形状多样复杂,尤其适宜于在方寸中间加以设计。篆书入印,要经笔者加以艺术处理,要利用虚实互动、挪让、屈伸、照应等方法综合加工。文章的曲线变化由于是由章法支配的,所以非常活泼,富于艺术感,并能给人以精神文化上无尽的艺术享受。达笔意未至之境,方得神外之神,不拘于法度,曲直、斜正一任自然,率意而为,有如得神助,法、形、神都得到了圆满统一。

③印稿章法再精、书法再妙,如没有刀法的传递是不可能成印的。刀法最主要是为了表达笔法的意思,但刀法与笔法毕竟不同,而且刀法亦有刀的意思,印亦非纸,也自有其金石意境。刀术和笔意上的收敛性不同,能恣意妄为,个性鲜明。但如果完全按笔意刻画,金石的意境也就荡然无存了。刀术最是不宜掌控。于是,沈野就曾发出过难莫难于刀法的感慨。各路刀术很多,但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对于刀具和印面之间接触的角度有多少,用力有轻重,走刀快慢有缓急,所以线条形态也多种多样。刀术的格调与气韵,实际上是指通过以刻刀在印表面上所划出曲线给人留下的感受,如朱简的作品碎刀。在篆刻上,朱简是一位治印与印论并精的大画家,其作品特点则是注重笔意,常以切刀刻石,独辟蹊径,自成一种。

(选自《美与时代•中》2022年第7期,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介绍了篆刻的起源及印材,印材为区别品级贵贱而呈多样化,其中铜为治印较多且首选的印材。
B.材料二中《中国篆刻》邮票和北京冬奥会部分体育图标均体现了篆刻艺术,北京冬奥会体育图标将汉字与篆刻艺术完美结合。
C.材料三指出篆文构造形式多样灵活,形状多样复杂,适宜在方寸间加以设计,因此篆刻作品以篆文为主体形态构成。
D.三则材料围绕中国篆刻进行介绍,呈现出中国篆刻艺术的魅力。
2.从三则材料中,你得出了哪些关于中国篆刻的有意义的探究成果?
2024-03-2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