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标题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8 道试题
1 . 阅读庞余亮的《我们是自己的邮差》,完成小题。

因为喜欢周云蓬的歌,就特地去书店寻了本他写的《春天责备》。《春天责备》的每一篇文章都像是弟弟写给我们的信。写下《中国孩子》的周云蓬,是我们可爱可敬的盲弟弟。

我喜欢周云蓬还有一个理由,有一位和周云蓬一样优秀的盲诗人姜庆乙,也是周云蓬的东北老乡,在《诗刊》社第十八届青春诗会上,姜庆乙和我们一起登上了黄山,还悄悄带走了一块黄山的小石头。就是这块小石头,和姜庆乙的诗歌一样,后来派上了大用场。

参加那届青春诗会的全国共有十四位诗人。指导老师中有写下《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的梁小斌,他曾和舒婷、顾城参加了第一届青春诗会。那次,在我们的要求下,梁小斌漫不经心地谈起了第一届青春诗会的情况。小气得只肯给一粒葡萄干的杨牧,拎着一书包诗稿的顾城,而舒婷的眼睛很大。多少年后,有人回忆到第一届青春诗会,竟写了一件事:梁小斌吃不饱——在宿舍里偷吃饼干。后来《作家文摘》转载,为此,梁小斌写了抗议信,但没有用,偷吃饼干成了诗人逸事

就是那届青春诗会,邀请了一位盲诗人。和诗人荷马有同样命运的盲诗人姜庆乙,他来自辽宁宽甸。姜庆乙由他弟弟陪着——谁也没有问他弟弟的名字,会务组把他的名单打成了弟弟”——也成了我们共同的弟弟。可能是因为好奇,我开始注意姜庆乙——只能是注意,无意的,同类的,敞开的,而不是观察,观察这个词有点霸道。我们的弟弟扶着盲诗人姜庆乙,上山——黄山那么险峻。他很固执,本来我们劝他不要爬一线天百步云梯了,可姜庆乙还是坚持走下来了,站在光明顶上,我观察了姜庆乙,这位盲诗人很平静。

为了这次青春诗会的黄山,姜庆乙和他的弟弟一起每天都用两个小时爬家乡的黄沂山。这也就是他能够写下那么多美好诗句的原因所在吧。庆乙的母亲,每天都要为他热爱诗歌的儿子朗诵四五个小时的书和报刊。朗读与倾听。母亲的嘴唇。儿子的耳朵。还有儿子用盲文板与盲文笔在盲文纸上写下,之后把盲文纸翻过来,用手触摸,然后是儿子的阅读,母亲的倾听和记录——一首首诗就是这样完成的。

应庆乙的要求,我和诗人黑陶各朗诵了一首诗让他用盲文记下。我们朗诵,他用盲文笔在嗒嗒地刻写。只一瞬,他就记下了我的《活下去,并且赞美》和黑陶的《漆蓝之夜》。然后他朗诵,一行又一行,我和黑陶都没说话

我取过那铜制的盲文板,已坏了很多,用锡焊了许多处,上面刻有厂家沈阳建新工厂,这还是简化字,年代已久了,铜质的盲文板在微微颤动。我们的弟弟,盲弟弟,一边经营着他的盲人按摩所,一边用诗歌挑战这个世界。

那次在黄山上,姜庆乙悄悄捡了一块石头。庆乙把那块石头藏在手心三年。后来,他遇到了一个女大学生明姑娘,明姑娘爱他的诗,庆乙爱明姑娘的心。两个人结婚了。结婚典礼上互赠礼物,我们的诗人弟弟很有诗意,送给新娘的是一块石头,就是那次从黄山青春诗会上捡回的石头!

从网上看到这则新闻,我为我们的弟弟庆乙祝福,也一下理解了我们弟弟的诗句:没有地址我们继续活着/我们是自己的邮差。

(选自《半个父亲在疼》,有删改)

小泰与小州在读完文章后进行交流,请完成下面对话。
(1)小泰:母爱真伟大呀!你看,选文第⑤段中“母亲的倾听和记录”帮儿子完成一首首诗,令人感动。
小州:同样是面对残疾的儿子,我们七年级上册教材里《________》一文中________(填作家)的母亲也很伟大。
(2)小泰:5月份母亲节快到了,我想学着艾青当回诗人,准备写一首小诗来赞赞我的母亲。可选文第③段划线处说诗人“小气”,还“偷吃饼干”,我又想放弃了。
小州:你误会作者写这段文字的意图了,________
(3)小泰:唉!看来我有点狭隘了。可还有一点我不明白,选文第④段作者“开始注意”姜庆乙,而不是“观察”,可后面又“观察”他,这前后不就矛盾了嘛!
小州:怎么会矛盾呢?作者情感态度发生变化了啊!你看,________
(4)小泰:有道理!对了,选文第⑥段“我和黑陶都没说话”,如果你是小先生庞余亮,你会说什么?
小州:我会对他说,________
(5)小泰:本文无华丽词句,却有一种力量。读第⑦段时,我的感触很深。________
小州:你说得太对了,这让我想起了高晓松的一句话: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6)小泰:全文几乎都是在写盲诗人姜庆乙,标题用《盲诗人》就好,读者一看就知道是写谁。
小州:也有道理,可我觉得还是用“我们是自己的邮差”更好,因为________
小泰:说得太好了,我们再酝酿酝酿,学着艾青和小先生庞余亮,写一首诗或短文送给我们的母亲。
小州:好,一起创作,一起加油!
2024-04-0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 . 小语同学向大家介绍了《水浒传》的英译本,其中一个版本的书名为Outlaws of the Marsh(湿地上的逃犯),另一个版本的书名为All Men Are Brothers(四海之内皆兄弟),你觉得哪个书名更好?请结合你对《水浒传》的阅读体验,简述理由。
2024-02-2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 本文的题目《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很吸引人,请分析题目的妙处。
2024-02-1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六年级下册第十三课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同步练习-2
4 . 阅读全文,完成下表。

金不换

刘正权

三七,止血,散血、定痛,金不换。

②看见这行字,他喟叹了一下,在心底,面上是微哂的表情。

③表情是稍纵即逝的,却依然被老中医眼角余光捕捉,不愧中医世家,望闻问切乃看家本领。

④可别小看这三七!老中医友情提示的口吻很浓。

⑤怎么又让人高看呢?区区一味中药而已。他质疑。

⑥人这一生吧,凭你怎么努力,也不外乎三成收获,七成损失。老中医的回应不亢不卑。

⑦他是来看病的,口鼻出血,头痛欲裂。谈人生,相比一区区老郎中,他自认绝不逊色。

⑧教而优则仕,是他这个年龄混迹官场的人最大的共性。

⑨还有一个任期就到站了,选择见好就收,还是胜勇追寇,成为他眼下官场生涯的最大困扰。

⑩急惊风偏遇上个慢郎中。老中医对三七青眼相看也就罢了,居然还摆出喋喋不休的架势,直接没把他这个父母官放在眼里。

⑪爱屋及乌,他理解。但心头,或多或少有了不快。

⑫三七,一味中药而已,纵是高看,又能看出人生几重境界?

⑬还金不换,虎皮真能扯,傍上医圣李时珍大旗就猎猎作响了?

⑭案头发黄的《本草纲目》翻在三七那一章,被老中医悄无声息地合上。

⑮合不上的,是他心头剧烈翻滚的念头。停,改,关,境内十多个磷化工企业都悄无声息等待着他的决定,确切地说等待着他去与留的决定。

⑯一企一决策,面对国家环保部大力整治污染企业的要求,他要求那些污染企业,停产一年时间,第二年若还整改不到位,第三个年头直接关停。

⑰环保,关乎国家民生大计,必须重拳出击,上面有政策下面有对策的把戏,在他这里行不通。

⑱行不通不怕,有阳奉阴违的污染企业老总私下扬言,他不怕老了葫芦,我们还怕老了南瓜?

⑲本地老话,葫芦老了两个瓢,南瓜越老越上粉。

⑳污染企业老总言下之意再明白不过,眼前缺失点利润不怕,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依照官场升迁惯例,他是日头薄暮的西山,他们则可东山再起,怎么说这些本土企业根系都扎在自己的营盘,他这条过江龙则不可能一辈子呆在这个地方兴风作浪。

㉑这些污染企业老总的想法他心知肚明,要不然咋会为这事茶饭不思,头昏脑涨,口鼻出血。

㉒单单止血散血,三七是配不上金不换这响亮名头的!老中医目光越过他肩头,看向高远处,他不顺着老中医视线都知道,高远处是小城几家知名的磷化工企业,林立的大烟筒,已不再吞云吐雾。

㉓停产当天,多少百姓为政府此举鸣炮相庆。

㉔要知道,这些污染企业都是小城的利税大户,壮士断腕呢,他这是。

㉕那三七是如何配上金不换名头的?他迎上老中医收回的目光,不耻下问。

㉖他是心病,自然不指望老中医能开出心药,跟老人家胡诌几句中药药理,权当分散一下注意力,缓解一下心结。

㉗不畏浮云遮望眼呗!老中医捋一下胡子,竟然扯的不是药理,说三七在中草药中除了有补血第一美誉,还有一个特别功效,定痛。

㉘定痛?他脑海中电光火石一闪。

㉙企业能够补血,老百姓能够定痛,于他,何尝不是一种救治之道,非得政府陷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境地?

㉚是啊,定痛!这三七,听听名字就晓得,它对成长环境要求可高了!

㉛愿闻其详,他由衷生出了好奇心。

㉜三七的生长土壤必得三分潮湿七分干燥,外部环境须是三层阳光,七层阴凉。而且每株三七只长三茎,每茎七个叶片。至关重要的,是三七只有长到三至七年才有功效。否则,何以定痛?

㉝老中医意味深长望着手中的三七,目光似笑非笑,看着他。

㉞何以定痛?老中医这一诘问如迎头棒喝,他顿时神清气爽,离开诊所时,脚步沉稳了许多。

㉟痛定才能思痛。

㊱一周后,上级环评组和考核组如期而至。

㊲环评过关是勿庸置疑的,考核满意是人心所向的。

㊳偏生,提拔在即时,他犯了书生意气,提出留任要求。

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面对组织部门的最后征询,他态度很是坚决,搬出了《乐羊子妻》里这句人们耳熟能详的的话,向上级明志。

㊵消息不胫而走,越老越上粉的老南瓜们百思不得其解,他还真不怕葫芦老了两块瓢?

两块瓢就两块瓢吧,一瓢为企业造血,一瓢为百姓定痛,同样是金不换呢。

㊷口鼻早已不再出血的他,窃笑起来,颇为得意地把玩着手中几粒以铜皮铁骨著称的三七籽。

(《微型小说选刊》2020.17期)

阅读策略内容思考
故事线策略(1)从“双线并行”角度梳理故事情节。
明线:“他”对三七的态度变化。
暗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线暗线交织,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丰富了小说的内涵。
语境策略壮士断腕呢,他这是。
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2)揣摩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分析人物形象。________________
联结策略第①节:三七,止血,散血,定痛,金不换。
第㊶节:两块瓢就两块瓢吧,一瓢为企业造血,一瓢为百姓定痛,同样是金不换呢。
(3)通读全文,结合文中这两个画线句子,思考标题“金不换”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监控策略本文入选《2020年中国小小说精选》。小小说是一种构思精巧,集中精力描绘人物、深化主题,反映时代的文体。(4)请根据小小说的文体特点,以本文为例谈谈它的独到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02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请结合名著的内容与主题分析《红星照耀中国》这本名著书名的妙处。
2023-12-1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一个人要做出一番成就,就要有自己的志向。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各种具体志向的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

——2015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时的讲话

材料二:

1946年,年仅16岁的屠呦呦不幸患上肺结核,被迫休学在家休养。在患病接受治疗期间,屠呦呦就坚定了要考医学专业的决心,不仅为了让自己和家人远离病痛,还为救治更多被病魔困扰的人。

1951年,21岁的屠呦呦考上了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并报考了在当时来说较为冷门的学科——生药学。1955年,大学毕业的屠呦呦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工作,从此人生中的大部分时光在她梦寐以求的医学科研中度过。1971年成功提取青蒿素,2015年85岁的屠呦呦获诺贝尔奖。(选自“腾讯网”)

材料三:

太空快递新“嫁衣”和一群年轻的“老航天”

①天舟六号已是我国货运飞船的第六次任务。此次任务除了推进舱布局状态变化较大以外,还拥有了一套全新的“嫁衣”。这套“嫁衣”是从北京的厂房到天津码头,最后奔赴文昌航天发射场参与发射任务的。

②“以前舱体都是水平状态运输,这就需要将一些舱外设备拆下来单独运输,到达发射场后再安装、测试。”1994年出生的技术综合设计师钱佳程说起产品,带着一股自豪劲儿。这次他们研制了全新的产品包装箱,采用公路+海运的垂直运输方式,除了太阳电池翼产品以外,其他舱外设备都随舱运输。

③“产品运输时是有速度限制的,一般是每小时50-60公里。”1996年出生的总装设计师邸乔月告诉记者,产品从北京运往天津码头的时候,产品车在前面开,他们就坐着大巴跟在后面,整整开了7个小时。

④1995年出生的工艺员王亦凡也曾说,好奇心是动力,让产品状态受控、质量过关才是目标。短短两年,他就凭着一颗勇于探索的“好奇心”,把一件件平凡的工作做实、做好,成就一个个不平凡的“大事”。

⑤就这样,这群95后、00后的年轻设计师们,制成了天舟六号的新“嫁衣”,但他们都已经是“老航天”了,人均参加过3次以上发射任务。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3年5月12日,有删改)


读了上面的三则材料,宜宝同学和艾扬同学有如下对话,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补全他们的对话。

宜宝:对我们青少年来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重要的就是确立志向。

艾扬:你说的有道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明确告诉我们,(1)____________;屠呦呦的故事也告诉我们,(2)____________

宜宝:有些同学说,我的志向就是考个好分数,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我觉得这种“志向”是不全面的。

艾扬:你的看法是有道理的。上面三则材料都告诉我们,(3)____________

宜宝:材料三是一则通讯的节选,我觉得小标题《太空快递新“嫁衣”和一群年轻的“老航天”》非常好。你能结合修辞手法通讯内容说说好在哪里吗?

艾扬:(4)____________________

宜宝:能参加天舟六号发射真的是太幸福了!你从那一群95后00后身上看到了哪些风采呢?

艾扬:我看到了(5)__________

2023-12-0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答。

“特种兵式旅游”致受伤,旅游应遵循自己的节奏

55日,一则新闻迅速冲上了热榜,引发关注。青年小胡在一天时间内打卡杭州7个热门景点,总共行进三万多步,最终导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无法走路。有网友留言:再也不敢“特种兵式旅游”了。

“特种兵式旅游”指的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游览数量尽可能多的景点,具有时间紧、花费少、游览景点多的特点。笔者认为,它并非适合所有人,旅游出行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旅游的目的,选择适合个人节奏的旅游方式。

(1)简要分析这则新闻标题的特点。
(2)如果你是记者,要采访新闻中的青年小胡,请设计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青年小胡
采访目的:_______
采访问题:_______
8 . 朗读课文,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散步》。如果换个角度另拟一个题目,你会以什么为题?说明你的理由。
2023-10-2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散步-随堂练
9 . 本文《盼》题目是“盼”,你能给本文再换一个题目吗?换了之后和原题目比一比,看看哪个好,说说理由。
2023-10-2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六年级上册第十八课盼同步练习-2
10 . 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下列两道小题。

北京时间10月21日2022年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女双10米台决赛,中国组合陈芋汐/全红婵总分349.80分夺得冠军,这也是本届赛事产生的第一枚金牌。

本次比赛场地与以往不同,参加双人项目的运动员需要分别站在两个独立的跳台上完成动作,而不是站在同一跳台上进行比赛。女双10米台决赛共两对组合参赛,陈芋汐/全红婵五轮动作依次为201B、301B、107B、407C以及5253B,分别得到53.40分、54.00分、79.20分、76.0分、86.40分,总分349.80分夺冠。美国组合同样的动作总分得到261.54分,收获银牌。


(1)请为上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30个字。
(2)请说说这样报标题的理由。
2023-10-19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