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说明顺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如《礼记•学记》中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就运用了比兴手法。
B.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比如法布尔的《蝉》就是采用了时间顺序;《梦回繁华》中对《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的介绍采用的就是空间顺序;《苏州园林》《恐龙无处不有》采用的就是逻辑顺序。
C.“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这句话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D.《核舟记》是一篇简洁、严谨、生动的说明文,全篇紧扣“核舟”奇巧的特点,先总写,后分写,把雕刻的复杂琐细的物态述说得精细详尽,活灵活现。
2 .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首,按其内容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C.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通常情况下,一篇说明文往往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时间顺序多用于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
D.“振兴乡村”“疫情防控”“奥运精神”“安塞腰鼓”都是动宾短语;“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一句中,“朦胧”的词性是动词,在该句中作主语。
2024-04-25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恐龙无处不有》在第1段提出逻辑基础,然后通过举例子说明______________,并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给出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引出“______________”理论。接下来作者按照______________顺序介绍了板块学说,说明了恐龙是由于大陆漂移才分布到南极的,从而得出了结论:“恐龙无处不有”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有力证据。

2024-03-2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八年级下册第六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随堂检测
4 . 本文《时间的脚印》结构层次清晰,按照_____ 顺序谋篇布局,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 1—4 段,主要写___________ ;第二部分是______段落),主要写___________ ;第三部分是______段落),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
2024-03-2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八年级下册第八课《时间的脚印》随堂检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第1段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这些大自然的现象引出了什么是________________;第4-5段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第____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文章的最后说明了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024-03-2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八年级下册第五课《大自然的语言》随堂检测
6 . 《核舟记》第三段文字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后介绍黄庭坚、佛印?
2024-03-1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 11? 核舟记-【勤径学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测配套教师用书(统编版)
7 . 结合课文《核舟记》第2段,分析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的原因。
2024-03-1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 11? 核舟记-【勤径学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测配套教师用书(统编版)
8 . 本文按照__________来写,其中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__________进行说明。
2024-03-0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七年级下册第二十五课《活板 》随堂检测
9 . 班级开展“走进自然”综合性活动,请阅读材料,填写探究表格。
【材料一】

螳螂在昆虫中体型偏大,身体呈流线型,以绿色、褐色为主,也有带花斑的种类。从外形观察,螳螂的体长从11~140毫米不等。头呈三角形或近五边形,能任意旋转。口器及复眼发达,上颚强劲;单眼3个,复眼之间着生一对独角,触角呈明显的丝状或念珠状。螳螂的前胸较长,能活动,前翅为覆翅,后翅为膜质。螳螂内部结构较简单,唑液腺较发达,消化道或弯或直。腹神经索有8个胸神经节及7个腹神经节。胸气门2对,腹气门8对。

(选自“百度百科”,有改动)


【材料二】

它是昆虫界和平居民中的老虎,是伺机捕捉新鲜肉食的妖魔。可想而知,它力大无穷,又嗜肉成性,外加它那完美而可怕的捕捉器,使它可能成为野地上的一霸。“祷上帝”可能变成了凶神恶煞般的刽子手。

……借助从前胸伸出的柔软脖颈,它的头可以转动,左右旋转,俯仰自如。它整个身躯一副安详状,同极其准确地誉之为杀人机器的前肢相比起来,反差极大。它的腰肢异常地长而有力,其功用就是向前伸出狼夹子,不是坐等送死鬼,而是去捕捉猎物。它的大腿更加长,宛如扁平的纺锤,前半段内侧有两行尖利的齿刺。里面一行有十二颗长短相间的齿刺,长的,黑色,短的绿色。小腿与大腿有关节相连,伸屈非常灵活,它也是一把双排刃口钢锯,齿刺比大腿上的钢锯短些,但数量更多更密。

……曾经有过好多次,我蹲在树林中那些幽静的地方,看到螳螂的卵在孵化,一个个小幼虫破壳而出。我总有一种美好的愿望,希望能够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好好地保护这些可爱的小生命。但是,很不幸,这些还不知道什么叫危险的小幼虫,在它们乳臭未干的时候,便惨遭杀戮,还没来得及体会一下生命的宝贵,就已经结束了年幼的生命,真是可怜啊!

(选自《昆虫记》,有改动)


【材料三】

从小热爱昆虫拍摄的兰花螳螂登上《纽约时报》朱卓青出生在杭州,目前是《博物》《人与自然》的撰稿人。他曾在国内和南美等地多次探险考察,拍摄了大量珍稀昆虫图片,拍摄的兰花螳螂曾登上《纽约时报》。

“我从小就很贪玩,最大爱好就是往田野、树林里钻,寻找奇奇怪怪的小昆虫,最爱的是螳螂。”镜头前的朱卓青兴奋地说道。9岁时,他在书中看到“叶背螳螂”,觉得世界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叶背螳螂非常稀有,主要生活在南美洲热带雨林。”朱卓青说,“世界上有大约两千种螳螂,大多数都身材纤瘦,善于伪装成各种植物枝条。只有少数螳螂可以拟态树叶,其中以美洲雨林中的“南美叶背螳”尤为特殊,身材竟然长成又扁又宽的“叶片”,它有着不可思议的伪装。”

“亚马逊叶背螳螂的活体,很少有人见过。之前我也只在纪录片中看过。”朱卓青说:“叶背螳螂每蜕一次皮,就会长大一点,但每次蜕皮,对它来说都是生死闯关,存活下来的数量很少。”为此,他查阅相关资料,设计了对照实验,探究蜕皮时有哪些因素影响了螳螂的死亡率。

带着对昆虫的热爱,朱卓青选择了出国深造,并成为昆虫博物类自由撰稿人。现如今,他和朋友投身昆虫纸模玩具,成立了自己的文创品牌。

(选自《宁波晚报》,有改动)


“百度百科”介绍螳螂《昆虫记》描写螳螂昆虫爱好者描述螳螂
说明顺序(1)使用__________的顺序(填写具体的说明顺序)(2)使用__________的顺序(填写具体的说明顺序)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
语言
特点
头呈三角形或近五边形,能任意旋转。口器及复眼发达,上颚强劲;单眼3个,复眼之间着生一对触角,触角呈明显的丝状或念珠状。
(3)从用词的角度分析语言特点:

它是昆虫界和平居民中的老虎,是伺机捕捉新鲜肉食的妖魔。可想而知,它力大无穷,又嗜肉成性,外加它那完美而可怕的捕捉器,使它可能成为野地上的一霸。“祷上帝”可能变成了凶神恶煞般的刽子手。
(4)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语言特点:
只有少数螳螂可以拟态树叶,其中以美洲雨林中的“南美叶背螳”尤为特殊,身材竟然长成又扁又宽的“叶片”,它有着不可思议的伪装。
分析:“竟然”“不可思议”凸显南美叶背螳螂身材独特,和其它大多数螳螂形成鲜明对比,更能体现作者对它的喜爱。
探究发现(5)法布尔和朱卓青有着怎样的科学精神?请结合材料内容进行探究。
2024-02-2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0 . 《中国石拱桥》文章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选取了许多例子。从课文中找出这些例子,提取关键信息,填写下面的表格。填完之后,纵向看一看,你有哪些发现?
名称建造时间特点
1
2
3
4
5
6
2023-11-0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八年级上册第十八课中国石拱桥随堂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