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复句的类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7 道试题
1 . 小张同学分享的是洪战辉自立自强的故事,请你帮助修改。

湖南怀化学院的大学生洪战辉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12年来克服种种困难,把一个和自己没有缘关系的弃婴一手养大,靠做小生意和打零工 zhuàn来的钱供其读书。洪战辉的拳拳爱心给很多人带来深深地震撼,他的感人事迹在家乡和学校广为传唱

在洪战辉身上,人们看到了自强自立的坚韧品格。洪战辉的父亲是间歇性精神病人,不堪生活重负的母亲离家出走,面对年幼的弟弟和嗷嗷待哺的妹妹,这名年仅12岁的少年勇敢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艰难困苦并没有压弯他稚嫩的脊梁,反而砥他乐观坚强地面对生活,不但自己考上了大学,还把拣来的妹妹养大,送进学校读书。尽管生活拮据,洪战辉却从来没有申请过特困补助,还多次婉拒好心人的捐款。在他看来,一个人自立、自强才是最重要的。洪战辉通过奋斗改变命运的精神,赢得人们的尊敬。

(选自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自立自强, 勇于担当》)

(1)给选文加点字注音。
(     )           (     )
(2)根据拼音和语境填写汉字。
zhuàn 钱 (     )            砥 lì(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流传”“看”“是”“挑起”“送进”都是动词。
B.“坚韧品格”“乐观坚强”“生活拮据”“嗷嗷待哺”都是偏正短语。
C.画波浪线句子是个病句,应该把“传唱”改为“流传”。
D.画横线句子是个复句,前后是递进关系。
2024-05-1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 . 安安在报纸上看到下面这段话,深受启发。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以下任务。

①沿着别人的轨迹,不一定能走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只有走在自己的路上,踩下去的每一脚才会有力量。②一个人真正的成长,            与他人攀比            超越昨天的自己。③充实、忙碌着、心里才能充满希望;期待着、盼望着、生活才能更加精彩。④别人有别人的优秀和光环,我们也有自己的独一无二。⑤发现缺点、接受不足,才能让每一个今天优于昨天。⑥尽己所能、扬长避短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成全。

(1)请在第②句横线上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
(2)请提取第⑥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轨迹”“攀比”“着”分别是名词、动词、助词。
B.“更加精彩”“接受不足”都是偏正短语。
C.第③句应该把“忙碌着”“盼望着”后面的顿号改为逗号。
D.第④句是并列复句。
2024-05-1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3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及语法知识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萧红,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谦称自己的父亲,后者尊称对方的父亲。
C.“因为沙子多,父亲要了个板刷在脚上沙啦沙啦地刷。”这是一个因果复句。
D.“执着而坚韧”“岁月流逝”“花白的头发”“爱读书”这四个短语的类型分别是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
2024-05-1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4 . 对以下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①语文是最真实的生活,课标确定的语文素养是什么?②它不仅要综合考虑我们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还要求我们将视野放得更开阔一些。③要课堂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社会,要有正确的社会观。④要阅读经典,成为一种习惯。⑤要成为有情趣的人格修养,正所谓汝欲学诗,功夫在诗外⑥总之,海量阅读视野开阔接受熏陶,在丰富多彩的语文生活中成长,才是学习语文该有的样子。

A.①句句末的“?”使用正确,表示疑问语气。
B.句②“它不仅要综合考虑我们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还要求我们将视野放得更开阔一些”,是递进的关系复句。
C.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⑤是病句,应改为“要成为有情趣的品德修养”。
D.加点词“从”“正确”“让”分别是介词、形容词和动词,“海量阅读”“视野开阔”“接受熏陶”短语类型不同。
2024-05-12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南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5 .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面对大自然,诗人常常洞察一切秘密。这些秘密可以分成两份,他现出来的一部分,就是他写出的诗歌□没有呈现的,就被他守藏在内心□成为他的生命养,护佑他在写诗的路上继续走下去。如果哪一天他倾囊而出,内心的那部分不再保留,那他在诗歌的道路上也将要走到头了。他将感到自己内部世界的空虚轻飘,仿佛田野上随便的一阵风就可以把他刮倒。

(1)给语段①处加点字填写拼音,②处填写汉字。
________   ②zī________
(2)语段方框内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逗号   句号B.分号   句号C.逗号   逗号D.分号   逗号

(3)下面选项中与“秘密”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A.生命B.道路C.轻飘D.田野

(4)语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复句类型是________关系复句。
2024-05-0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白山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6 .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跌倒不是失败,而是成功的开始”,这是选择复句。
B.契诃夫是俄国作家、戏剧家,主要作品有小说《万尼亚舅舅》,剧本《装在套子里的人》《樱桃园》等。
C.“蒲柳人家”中“蒲柳”指水杨,一种入秋就凋零的树木。“蒲柳人家”代指生活较为富足的农家。
D.《孔乙己》小说通过讲述孔乙己一生的不幸遭遇和悲惨结局,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深刻地批判了人们冷漠麻木的精神状态以及病态的社会。
2024-05-0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古老民族,更是自强不息、朝气péng bó的青春民族。在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中,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始终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怀,始终有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信念,始终有着“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期待。①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

(摘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古人将日夜更替、四季变换的自然现象道德化,总结为上天具有的“刚健”之德,认为人也要“效天为之”“自强而成德”。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宇宙观、人生观的集中体现,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立自主、不屈不挠(     )勇于革新的精神品质,造就了五千年mián yán bù jué的中华文明,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虽历经朝代变迁和文化流变,却一直浸润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别是一种高昂格调,蕴藉深远。这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品格和历史实践,成为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

(摘自《自强不息的历史渊源与现代传承》)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词语。
péng bó                                 mián yán bù jué

            

(2)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只填序号)

格调[gé diào]①品格;风范。魏巍《东方》第一部第四章:“她那特殊的细心、机敏与果断……都流露着指挥员英武的格调。”②风貌,景象。宋·陈亮《点绛唇·咏梅月》词:“君知否?雨僝云僽,格调还依旧。”③诗歌的格律声调。亦泛指作品的艺术风格。宋·赵令時《侯鲭录》卷五:“句句言情,篇篇见意。奉劳歌伴,先定格调,后听芜词。”

选自《汉语辞典》

【甲】山势和水势在这里别是一种格调,变化而又和谐。
【乙】一个人能走到多远,最重要的是他做人的格局有多大,格调有多高。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画线句①中“力量”“推动”“勇毅”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
B.“独立自主”“不屈不挠”“高昂格调”“艰难险阻”四个短语的类型相同。
C.画线句②是一个复句,两个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
D.语段括号里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是顿号。
2024-05-0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二模语文试题
8 .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的问题。

我非讲不可,我被jiàn踏得够了,我必须反抗。可是怎么反抗呢?我有什么力量来回击对手呢?我鼓足勇气,直了当地发动了进攻:

我不骗人,要是我骗,我会说我爱你。但我声明,我不爱你,除了约翰·里德,你是世上我最不喜欢的人,这本写说谎者的书,你尽可以送给你的女儿乔治亚娜,因为说谎的是她,不是我。

里德太太的手仍一动不动地放在她的活儿上,冷冰冰的目光,继续阴丝丝地凝视着我。你还有什么要说?她问,那种口气仿佛是对着一个成年对手在讲话,对付孩子通常是不会使用的。

她的子和嗓音,激起了我极大的反感,我激动得难以制,直打哆嗦,继续说了下去:

我很庆幸你不是我亲戚,今生今世我再也不会叫你舅妈了。长大了我也永远不会来看你,要是有人问起我喜欢不喜欢你,你怎样待我,我会说,一想起你就使我讨厌,我会说,你对我的冷酷到了可耻的地步。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jiàn(     )       (     )了当       (     )       (     )
(2)下列与文段中画线句的复句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A.因为非对称图形只有C一个,所以会被认为与其他图形不同。
B.与其自怨自艾,不如积极进取。
C.即使前面有再多的困难,也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
D.他不仅在学业上有所成就,而且在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3)以上文段出自_________(填国籍)_________(填人名)的长篇小说_________
(4)除了文段之外,请你再写出一处小说中能体现“我”反抗精神的情节。
2024-05-06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七中学教育集团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近年来红色旅游景点成为不少家庭的出行选择,A红色文化资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无时无刻不在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为此,小华一家在济南众多红色旅游景点中,选择了辛锐纪念馆。

辛锐纪念馆是为纪念家喻户晓的女烈士辛锐而建,B整个纪念馆的设计不仅吸收了一些国外先进展览艺术形式,还继承了我国传统的陈展理念,使人耳目一新,为之振撼。辛锐原名辛淑荷1918年出生于济南市章丘区刁镇辛二村。抗日战争打响之后,辛锐毅然舍(shě)弃了锦衣玉食的生活,跟随父亲到沂蒙山参加了八路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12月17日,面对疯狂围攻的敌人,身怀有孕的她不以为然,不惧(dàn)危险,奋不顾身拿自己的胸脯()做战友的屏嶂,她拉响手中的手榴弹,像一尊钢铸(zhù)的雕像,与敌人同归于尽,牺牲时年仅23岁……时至今日,辛锐那可歌可泣的事迹,仍在传颂。

1.材料一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喻户晓B.奋不顾身C.不以为然D.可歌可这
2.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屏嶂     (shě)弃B.手榴弹     (dān)
C.振撼     (pú)D.雕像        (zhù)
3.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近年来社会关注革命传统教育,不少家庭选择红色旅游,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B.年仅23岁的辛锐为教战友,毅然决然地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C.文中画线句A通过“无时无刻不”的双重否定句式,强调红色资源对我们影响之大。
D.文中画线句B运用递进句式强调了国内外陈展理念和形式对我国展览设计的影响。
2024-05-0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0 . 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A.老舍,原名舒庆春,著名作家。代表作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话剧《龙须沟》《茶馆》。
B.中国话剧中的京剧、黄梅戏等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C.《曹刿论战》选自《左传》。相传为左丘明所作,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D.“无论什么时候找到他,他总是很真诚地帮助我们。”这个句子是条件复句。
2024-05-0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