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病句辨析与修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328 道试题
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24中国诗词大会》首场围绕“春天”作为主题,旨在以诗词的名义向春天致敬。
B.阔别十二载,广州春节烟花汇演回归白鹅潭,为市民塑造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C.今年的巴黎奥运会将增设滑板、街舞、攀岩和马拉松竞走混合接力,大家都非常期待。
D.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让孩子从“看屏”转向“读纸”,已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7日内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 . 选出下列各项中分析错误的一项(     

①故乡的水土生养我们,使我们长成顶天立地的男儿,如果漂流万里,在寂寞的异国之夜,也能充满柔情与壮怀。②那一瓶水土中不仅有着故乡之爱,还有妈妈的祝福,这祝福绵长悠远,一直照护着我。③我每次出门旅行,总会随身携带一瓶故乡的水土,有时候在客域的旅店,把那瓶水土拿出来端详,就觉得那灰黑色的水土非常美丽,充满了力量。

A.语段第①句是病句,修改方法是将“如果”改为“即使”。
B.语段中“生养”“祝福”“旅行”“携带”“端详”都是动词。
C.“漂流万里”是补充短语,“故乡之爱”和“非常美丽”都是偏正短语。
D.将选段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恰当的排序为③①②。
7日内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3 . 结合语境,完成题目。

扬州民歌来源于民间,唱于市井。东去的扬子江和南下的大运河孕育了扬州民歌的独特个性:既有大江的澎湃,也有运河的隽永;既展示了苏北平原的辽阔,又浸润着江南水乡的秀美。民间小调、劳动号子,有许多是【甲】______的曲调:《茉莉花》芳香四溢,《杨柳青》清新扑面,《拔根芦柴花》情趣盎然;宝应的《绣兜兜》蜿转,高邮的《数鸭蛋》轻快,仪征的《胥浦农歌》高亢……【乙】洋溢着泥土芳香的扬州民歌会被永久地传承并保护下去。

(1)给加点字注音:(     )
(2)指出画波浪线词语中的错别字并修改:“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3)填入【甲】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可歌可泣B.慷慨激昂C.耳熟能详D.如雷贯耳

(4)【乙】处句子有语病,应修改为: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广州话、潮汕话、客家话是广东的三大方言,三大方言立足岭南地域文化,语调yì yáng dun cuò,具有多文化并存的兼容性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性,不要duàn zhāng qǔ yì地认为三者区别不大。其中潮汕话承继魏晋时期的古代汉语,是广东三种方言里最亘古最复杂的方言。粤方言(广州话)则可zhuī sù到秦汉时期,它汲取了中原古汉语的精华,按照九声六调的方式进行发音,有19个声母,56个韵母,是名副其实的音乐式语言。而客家人所生活的地理环境,浮光掠影地影响着客家人的价值观,只要会说客家话,他们就会互相视为自家人。

广东作为著名的侨乡,移居海外的华人华侨依然乡音不改,心系桑梓他们讲好广东声音,传递广东故事,体现了广东人敢为人先、开放创新。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yì yáng dùn cuò_______        (2) duàn zhāng qǔ yì______        (3) zhuī sù______
2.语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亘古B.名副其实C.浮光掠影D.桑梓
3.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传递广东故事,讲好广东声音,体现了广东人敢为人先、开放创新。
B.他们传递广东声音,讲好广东故事,体现了广东人敢为人先、开放创新。
C.他们讲好广东声音,传递广东故事,体现了广东人敢为人先、开放创新的精神。
D.他们传递广东声音,讲好广东故事,体现了广东人敢为人先、开放创新的精神。
7日内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5 .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承担着记言录史、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②书法是中华民族世代守护传承的文化瑰宝。千百年来,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书写着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涌现了大批文质兼美的精品力作。③研究好、展示好、传播好这些经典作品,是提升大众审美素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A.第①句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
B.第②句中,主语是“书法”,谓语是“是”,宾语是“瑰宝”。
C.“载体”“书法”都是名词;“灿烂辉煌”“文质兼美”都是并列短语。
D.第③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展示好”和“传播好”调换顺序。
7日内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6 . 下面文段是活动中某两个板块。根据语境,完成小题。
◆【活动一:阅读文化经典——领略英雄风采】

①68年前朝鲜战场,仗打赢了!可197653名中国军人再也没能回来。六十多年,他们 异国冰冷的土地!

林俊德,参加过中国全部45次核试验的将军科学家!被查出癌症后,死神只留给了他27天时间,他不肯手术,更不肯休息,因为在他的电脑里,藏着几万个关系国家利益的保密文件,直到生命最后的几个小时,他还在坚持工作。

◆【活动二:瞭望崭新时代——崇尚当今英雄】

飞天英雄征寰宇——记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

那年,23岁的王亚平有了自己的飞天梦。

②2013年,她搭乘神舟十号飞船首次飞向太空。在飞行中为全国8万余所学校的6000多万名学生进行太空授课。这是我国载人航天飞行中首次开展教育应用类任务,是一次面向全国、面向全世界的科普直播活动。

③2021年的金秋,王亚平

④“如果说第一次飞行更多的是新鲜和好奇,那么第二次飞行,我觉得更多的则是期待和享受。王亚平对记者说,她期待再次飞上太空去享受失重环境下那种 的感觉,期待着能够在我们自己的空间站里迎新年、过除夕,期待着到舱外去看看我们美丽的太空,也期待着能够再一次带着孩子们的眼睛去触碰梦想、开启新的探索。

(1)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________(A.栖身       B.栖息)
________(A.神通广大       B.神奇美妙)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3)将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成为进入中国空间站的首位女航天员
②也是中国首位实施舱外活动的女航天员
③作为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再飞太空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②③①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平安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7 . 下图是2022北京冬奥会的会徽“冬梦”,请你阅读设计理念,回答问题。

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它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元素巧妙结合。其中BEIJING 2022印鉴在形态上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增强了字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

1.上文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2.请根据冬奥会的会徽“冬梦”的图片,说说会徽的构图要素及相关寓意。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面是戏曲社团制作的知识卡片,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豫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豫剧以其唱腔铿锵有力、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豫剧很少塑造人物喜怒哀乐的个人情感,而是让舞台人物的艺术情感与忧国忧民相通。尤其是在推动社会进步和转型的关键期,豫剧更是担当起讴歌时风、引领世风、淳化民风。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实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
9 .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不经风雨,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②困难挑战往往是人生的磨刀石。③困难越大,战胜困难后取得的越大,④______前方的道路遥远且艰难,______只要不畏难、不服输,磨炼真本领、挑起重担子,我们就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1)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第④句需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将关联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根据语境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句中“不经风雨,不成大树”是表转折关系的复句。
B.第②句的主干是“困难挑战是‘磨刀石’”。
C.“取得”“艰难”“危机”的词性相同。
D.“道路遥远”“育新机”都是主谓短语。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城关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10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
B.爱国从不是空泛的,深厚的爱国情、高远的强国志,落脚点在于务实的报国行。
C.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D.为了防止类似的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7日内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同祥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