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语言表达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75 道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在唐代诗人狂傲的背后也能看到 。一方面,他们躬逢盛世, 飞扬,如孔雀开屏般绚丽多彩;另一方面,他们放下身段,态度谦恭,甚至      ,如孔雀背后的狼狈不堪。现实的窘迫、人性的复杂,使得多种看似矛盾对立的东西却      
A.卑贱       神采       前倨后恭       浑然天成
B.卑微       个性       阿谀奉承       浑然一体
C.卑微       神采       阿谀奉承       浑然天成
D.卑贱       个性       前倨后恭       浑然一体
2 .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请你参加“中国农民丰收节”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晒丰收   
请你观察下面庆丰收表演、收储粮食等图片内容,写一段简短的解说词,表达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

解说词: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拜祖先
根据下面的材料说说我国古代农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在近万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的祖先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从采集果实、捕鱼狩猎、茹毛饮血到刀耕火种、驯养禽畜、纺织作衣,又从粗放耕作到精耕细作,百折不挠,不断地去适应、发现、利用,最终实现了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我们的祖先制定出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对应月份和相关物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气候概念,成为支配农事生产的重要手段。

战国末年,蜀守李冰在灌县岷江上修建了大型分洪、灌溉工程——都江堰。这也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项奇迹和杰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器”指的就是生产工具。牛耕的出现代表了一个新的生产力时代的到来。从单纯依靠人力耕作转变为利用畜力拉犁,是农业史上的又一次革命性进步。继耕犁之后,古人又发明了播种用的耧车,是一种用畜力牵引的播种器。

中国传统社会常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作为祈年的吉语,“五谷”“六畜”都是远古时代逐渐从野生的动植物驯化选择而成的,需要掌握一定的品种繁育知识和技术。


原因分析: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对对联
为了庆祝农民丰收节的设立,班级开展了对对联比赛,请你根据下面已拟定的上联,补充出下联。
上联:果挂枝头呈大美
下联:_______________
2019-06-2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宣恩县2019届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3 . 综合运用

为了加强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国务院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某校准备组织一次“走近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的研学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下列是中国文化遗产的图形标志,请你根据所提供的基本信息,按照你的理解和想象,说说图形标志的寓意。(字数在40字以内)
中文名称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确定时间
金饰图案
外文名称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
2005年08月17日
成都金沙 “四鸟绕日”

(2)学校拟邀请岳麓书院的王教授于5月8日下午三点在学校图书馆为同学们作“走近岳麓书院,感受干年文化”的专题讲座。请你以湖湘中学德育处的名义,写份邀请函的正文。
邀请函
尊敬的王教授:
                                                                           
                                                                             

湖湘中学德育处

2019年5月8日


(3)请运用对联知识,把下列拆散的对联重新组成一副与中华文化有关的完整对联。
传统          精华     学习          经典       继承               国学
对联:                         
2019-06-25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2019届九年级初中毕业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
真题
4 . 为创建“书香校园”,学校组织了“青春,因经典而精彩”语文活动。
【活动一:见字如面——书信中的家国情怀】

①不多时就“七七事变”,很快你就决定了,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

②你走的那天晚上,满天都是星,就像幼年我们在黄瓜架下提着虫子的那样的夜,那样黑黑的夜,那样飞着萤火虫的夜。

③恰巧在抗战不久,我也到山西,有人告诉我你在洪洞的前线,离着我很近,我转给你一封,我想没有两天就可看到你了。那时我心里可开心极了,因为我看到不少像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他们快乐而活泼他们跑着跑着,当工作的时候嘴里唱着歌。这一群快乐的小战士,胜利一定属于你们的,你们也拿枪,你们也担水,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


(1)一班同学荐读了抗战时期的一封家信(节选)。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的“到西北去,做抗日军去”运用排比,起强调作用。
B.第③段加点词语“他们”,指的是“像你那样年轻的孩子们”。
C.第③段中画线的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D.选文结尾句用了感叹号,表达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
【活动二:致敬英烈——那些被铭记的过往】

〔三三两两的特务在这里巡逻。阳光斜斜地照着监狱的铁窗。几只小虫在空中飞动。〕

A(喜悦)哟,多好看的小虫!

刘思扬〔伸手捉住一只。〕

(怜惜地望着A)

〔将一个空火柴盒,递出铁窗,送给A。〕

A(惊喜)

〔打开火柴盒,把小虫放进去。小虫不安地爬动。〕

A(沉思状)

〔再次打开火柴盒,放飞小虫。〕

A(高兴,拍手)飞了,飞了,他坐飞机飞回家去了。

A(微笑)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刘思扬点头,神情庄重。〕


(2)以上是二班同学表演的独幕剧剧本。剧本中的A指______(人名),这个情节出自经典名著《______》,这是一本讲述革命者为迎接解放而进行的最后决战的书。
【活动三:歌以咏志——青春有诗,还有远方】

山高路远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   还是宁静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喊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3)三班同学朗读了诗人汪国真的代表作《山高路远》。这首诗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山高路远,要有______的精神。
2019-06-25更新 | 39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5 . 宁波市图书馆在小明家附近安装了一个自助取书柜,小明妈妈因为没有该图书馆的有效证件而不知如何使用。请你根据下图,帮助小明向他妈妈介绍使用该装置的便利。字数不超过150字。
2019-06-25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学业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它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春节)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我国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材料二


(1)从材料一中提取出关于中秋节的两条主要信息。
(2)认真观察材料二的漫画,描述画面的内容。要求采用总分结构、合理顺序,80字左右。
(3)结合两则材料内容,为上联拟写一句下联。
上联:庆元宵,品汤圆,老老少少看龙灯;
下联:          ,吃月饼,          
2019-06-25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7 . 在下面文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要熬一锅好粥,首先要有“好米”,米好,是粥好的前提;有了“好米”,还须用“文火”,即要用比较微弱的火用心地细细地熬;除此之外,熬粥还要持续,一锅好粥,少说也得熬一个小时。
____________,要遵循“好米、文火、持续”三大法则。首先要②____________,然后还须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才能把书的精髓融入到一个人的血脉之中,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
2019-06-2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5月重庆市九龙坡区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8 . 请结合语境,将正确的选项填充到相应的括号内。
人有一字不识,而多(     )意;一偈不参,而多(     )意;一勺不濡,而多(     )意;一石不晓,而多(     )意。淡宕故也。(陈继仿《小窗幽记》)
A.禅               B.画               C.诗               D.醉
2019-06-24更新 | 36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9 . 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阅读,能丰富生活,增长智慧,陶冶情操。为了激发同学们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学校决定开展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你们小组准备围绕“与名著零距离接触”来策划活动,请你设计至少三种不同的活动方式。
2.同学们在研究“中学生的纸质书阅读现状”时,收集到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目前中学生拥有智能手机的人数与比例遥遥领先于其他年龄段人群。随着微博、“抖音”视频、网络直播、在线游戏等自媒体分享平台的全面开放,“低头族”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

材料二:有关媒体调查表明,“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文字;不少儿童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在书店里,纯文字书籍基本上无人问津。

材料三:在接受调查中,李杏家长透露,李杏还在上小学的时候,看过很多像《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鲁滨逊漂流记》之类的书,但自从初中以后,除了教材和教辅,基本不看其它书籍了。“她学习很紧张,回到家除了写作业就是睡觉,根本没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请根据以上材料,说说你对“开展中学生纸质书阅读活动的可行性”的看法?并说说你这样认为的理由,不少于200字。
2019-06-23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2019届九年级五月模拟语文试题
12-13七年级上·江苏无锡·期中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风吹过草原,无边的草叶根茎相连,轻轻摇曳,丝丝奏鸣,绿波微漾,送来缕缕清香,那是① 。风则显得更有耐心,它们一千年又一千年地从草尖儿轻轻掠过,为的只是等待一个机会,②     ,吹开几片薄薄的云彩。

A.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 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
B.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 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
C.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 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
D.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 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
2019-06-23更新 | 2581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省江阴青阳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