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段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939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日,宁夏出台《关于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实施意见》,围绕能源生产绿色转型、清洁能源制造产业、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能源转型制度保障等提出22条政策举措,全力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工作。

(《宁夏日报》2023年11月13日,有改动)

材料二:

源头发力,推动煤炭绿色智能开采、煤电清洁低碳建设、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风电光伏高质量跃升发展、可再生能源多元发展、绿氢低成本规模化发展,做好能源生产文章。坚持产业筑基,建设国家光伏产业发展高地,提升风电设备制造配套能力,加快完善新型储能产业链条,积极培育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做好能源产业文章。坚持用能升级,促进重点行业清洁低碳高效用能,持续提升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做好能源消费文章。

(《宁夏日报》2023年11月13日,有改动)

材料三:

宁夏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目标

设定目标

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

2025

5500万千瓦

15%左右

2027

6000万千瓦

16%左右

2035

1亿千瓦以上

30%左右

(数据来源:《关于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实施意见》)

(1)阅读材料三,概括主要信息。
(2)结合三则材料,谈一谈宁夏在推行“清洁能源低碳转型”工作上是如何做的。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银川市唐徕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2 . 新闻小组摘抄了下面的新闻材料,请帮助他们拟写新闻标题。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加快制造业六新突破实施方案》。方案提到,到2025年,智算和超算算力规模超过2000P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高性能算力占比超过30%。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高度契合了新质生 产力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是一种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目前,河南在超算、智算、通算方面均有布局。此外,在工业、农业、交通、医疗、教育等重点行业形成一批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
3 . “建设新能源之都,GDP万亿只是起点。”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为常州发展定调。新能源,业已成为常州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一张靓丽名片。对此,请你完成两个活动。
(1)作品A和作品B,均为“中国国际能源”的LOGO。请你从中选择一件作品,并根据该作品的设计元素及寓意写出三点选择理由(说明:两幅作品下面的中文和英文不能作为“选择理由”)。

选择作品(________)(选填“A”或“B”)
选择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下列材料,为新能源下一个定义。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第二条规定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

材料二:随着常规能源(如原煤、原油、天然气、水能、核能)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重视。

材料三:中国绿色能源类股票价格飞扬,更多闲散资金纷纷投入新能源和环保行业,用于研究新技术、开发新材料。同时,中国超过欧洲,成为世界最大的可替代能源增长市场。

材料四: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为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多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
4 . 材料一

目前,全世界二氧化碳日排放量高达605万吨,温室效应不断加强,每天损失可耕地3万公顷,损失雨林5700公顷,减少动植物物种100200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有60%正处于不断退化的状态,支撑能力正在减弱。为此,人们开始关注低碳生活。低碳说穿了就是节能,低碳生活要求通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量排放,比如节约每滴水、每度电、每粒粮食……注意废物回收、资源的再生利用等,来减缓温室效应的扩大化。

材料二

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世界现存4500种哺乳动物中,面临绝种的已占24%,而现存约9500种鸟类中,有12%即将灭绝。在已知的大约1万种木本植物中,濒临绝种的约占6%,其中1000种左右危在旦夕。每24小时就有150200种生物物种永远告别地球,据资料表明,目前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比形成的速度快100万倍。

材料三   

世界地球日宣传图案

1.请从材料一、材料二中各提取一条值得关注的信息。
2.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材料三中“世界地球日宣传图案”并阐述图案的寓意。
2024-06-1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5 . 这期校刊需要同学们推荐青春榜样,李华搜集到下面这则新闻,想把它推荐给文学社,但是他忘了这则新闻的标题,请你帮他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________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为表彰先进、树立标杆,充分发挥青年典型模范带头作用,激励和引导广大青年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以昂扬的奋斗姿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决定,授予王传超、王军扬、王斯博、尹海帆、石宇锋等30名同志第二十八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授予中铁四局雅万高铁项目部青年突击队等20个青年集体第二十八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2024-06-18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6 . 小宇在学校图书馆借到了一本名为《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图书,这是清光绪年间(1901年)的一本识字课本,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书中对于“天”的解释引起了小宇的兴趣,小宇想制作一期板报,用“说文解字”“不同释义”“文表转换”“文化探源”四个板块展现探究的收获,请你帮他完成具体的任务。
【说文解字】
1.根据小宇提供的汉字演变图片和《说文解字》的解释,请你探究“天”的造字方法并写出依据。

——《说文解字·一部》

【不同释义】
2.《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和《新华字典》对于“天”字的解释差别很大,小宇列出了两种释义,请你写一段话简要说明二者的不同。

至高无上曰天。

天,积气也。气包乎地。近地者气浓,离地愈远则愈薄。以风雨表测之,高千尺,气轻三十之一;高万有六百尺,轻三之一;高万八千尺,轻二之一;高至二百余里而气尽,气尽则空,故曰天空。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

——《新华字典》



【文表转换】
3.小宇将《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对“天”字的解释转换为图表,请你帮助他把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天”字的解释

高度

稀薄程度

一千尺

约333米

轻三十之一

万有六百尺

约3533米

②______

约6000米

轻二之一

二百余里

约100000米


【文化探源】
4.由“至高无上曰天”,小宇联想到《少年中国说》。请你结合他摘录的内容,谈谈梁启超对中国少年的期望以及“我中国少年”之责任与使命。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2024-06-18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真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年是亚太经合组织首次领导人会议召开31周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6周年。在这一特殊年份回望中国与亚太、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其中蕴含的历史启迪弥足珍贵。

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出席或主持历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从亚太命运共同体亚太梦想,从亚太伙伴关系全方位互联互通蓝图,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为亚太稳定繁荣持续作出贡献。

材料二

张玉滚,汉族,198012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扎根黑虎庙小学17年。面对艰苦的环境,他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从教之后,由于山里交通困难,学生的课本都是张玉滚一扁担一扁担挑进大山的。这一挑就是5年。我愿意做一轮明月,守望这片希望之花,照亮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路。张玉滚先后教过500多名孩子,培养出16名大学生。有他在,村里没有一个孩子失学。20189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1.材料一是某报刊发的一则新闻,请为其拟写标题,不超过20字。
2.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填写下联,突出张玉滚老师的精神品质。
上联:一根扁担,挑起山里孩子的希望
下联:_______________
2024-06-1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8 . 学校举行了“鉴照飞天梦,星海长歌行”主题学习活动,请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新闻在线

4252059分,搭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八号飞行乘组由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组成,这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2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18次飞行。

2024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统筹推进空间站应用与发展、载人月球探测两大任务,向着建设航天强国的奋斗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网友热评

凌霄花开: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国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从自主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一号飞入太空,到神舟十八号发射成功,我国载人航天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潇潇烟雨:神舟十八号的成功发射,将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史册中的重要篇章。

仰望苍穹:星辰大海的征途,是航天人用智慧和汗水铺就的。神舟十八号的成功发射,再次证明了中国航天事业的非凡实力。中国航天,加油!

【活动一:星海航迹】
1.材料中的“载”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
2.请为“新闻在线”中的材料内容拟写一则新闻标题。(不超过20字)
【活动二:心向神州】
3.消息传来后,“航天筑梦”“中国速度”“中国力量”等词登上网络热搜,网友们纷纷发表评论,请你也分享自己的感受。
2024-06-18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祁县多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9 .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杜甫有六首诗作入选。请根据下图内容和题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
下面是根据上图内容得出的有关“教材所选杜甫诗歌”的四条结论,其中两条结论有误,请找出并修改。
①创作地点范围宽       ②作品主题类型丰       ③教学使用功能多       ④教材各册覆盖广
错误项:______,修改为:______       错误项:______,修改为:______
(2)请结合上图内容,补全下面文段的空缺处,注意语言的准确和连贯。(每空不超过15个字)

语文教材里所选的六首诗歌,串连起了诗圣杜甫颠沛而光辉的一生。从公元736年到公元770年,杜甫用______彰显了他飞扬的青春,又用一地落花暗喻了______。安史之乱里,他在长安城的春天凝望残破的山河,______,他在古秦州的月下思念离散的弟兄,他还在芙蓉国的秋雨里呼求庇身的广厦……读他的诗,也在读他的人,我们既感受到他人生的颠沛,更_______

(3)下面三个研究杜甫诗歌的论文题目缺少主标题,请仿照示例,结合上图内容,任选两个,从作品主题的角度为其添上主标题。(句式、字数不要求和示例相同)
①以《春望》《月夜忆舍弟》为例
②以《江南逢李龟年》《月夜忆舍弟》为例
③以《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
示例:“凌绝顶”之理想与“庇天下”之宏愿——以《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
同在异乡别样情——以《望岳》《江南逢李龟年》为例
选择:______       标题:______
选择:______       标题:______
2024-06-18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真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
10 . 同学们组织了为“邓稼先”撰写颁奖词的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任务。
(1)小文同学搜集了关于邓稼先的一些资料,请你概括他的主要贡献。

1924年,邓稼先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1948年至1950年在美国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为了实现科技强国的夙愿,毕业当年,他毅然回国,来到中国科学院工作新中国启动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国防尖端科研试验工程后,邓稼先参加、组织和领导了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曾说,自己的偶像是邓稼先。“看到他,你会知道怎样才能一生无悔,什么才能称之为中国脊梁。当你面临同样选择时,你是否会像他那样义无反顾?”

(2)为了更好地撰写颁奖辞,请你从内容构成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分析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颁奖辞的特点。
事迹:

刘玲俐是湖南衡阳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她扎根特教讲台,坚持做一件事,就是让听障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学习开口说话。刘老师自编教材,自创唇舌操、触摸法和情境教学法,每天一对一教学,让学生感受气流的大小,声带的震动。33年来,她所教的80多名听障学生中有20多名考上了大学,她让这些被命运抛弃的孩子,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改写自己的人生。

刘玲俐颁奖辞:

眼耳鼻舌身意,色香声味触法,用尽所有,为生命解锁。她从命运那里夺回一副又一副翅膀,带领孩子们飞离寂静的牢笼。听,每一个新的发音,都打开一个新的世界。

(3)请你参考“刘玲俐颁奖辞”,结合第(1)题的材料,为邓稼先撰写颁奖辞。
2024-06-1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