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稹(779-831)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归绝句

【唐】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此诗作于元和十年元稹奉诏从被贬地还京途中。
1.请你仔细品鉴,发现诗歌的前两句采用_______的修辞,通过____________(两种表达方式);诗中“春风”“花树”表达出诗人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一切景语皆情语”,第四句以景语收束全篇,请用自己的话对此句加以描述。
2023-05-1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内江市中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2 .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唐)元 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释】①元和十年,白居易因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洲司马。当时诗人谪居通州,卧病在床,听到消息后写下了这首诗。
1.请赏析“暗风吹雨入寒窗”中“寒”字的表达效果。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3-03-0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青阳片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小小读诗,感慨万千,请你完成后面的题目。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唐)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

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

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元和五年(810年),元稹因弹劾不法官吏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因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
1.简要分析“惊坐起”的妙处。
2.最后一句中的“寒”有怎样的含义。
2023-01-1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北片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

得乐天

元稹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注】①白居易,字乐天,曾被贬为江州司马,与元稹同为中唐著名诗人,两人有相似的人生经历,而且在政治上、文学上也有相似的主张,他们自结交之日起两人便结下了终身的友情,后人将他们合称“元白”。②不省(xǐng):从未见过。
1.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中“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折杨柳》,“长”指增长,振作。
B.【乙】诗用妻、女“惊”“哭”“问”的细节来写出诗人的异常表现,侧面烘托诗人与乐天的深厚情谊。
C.【甲】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形成鲜明对比。
D.【乙】诗描写了“妻惊女哭”的场景,描绘了“问何如”的人物对话,刻画出了“寻常不省曾如此”的心理活动,而诗人万端感慨,却只凝铸在“先有泪”三字中。
2.三位诗人都遭遇贬官的相同命运,刘禹锡获乐天赠诗和元稹得乐天来信各有什么情感表现?
3.甲诗的颈联现在常被人引用,人们赋予了它什么样的新的含义?乙诗并未叙写信中所言及读信所感,着重写的什么?
2022-12-18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岳阳楼

〔唐〕元稹

岳阳楼上日衔窗,

影到深潭赤玉幢。

怅望残春万般意,

满棂湖水入西江。

【乙】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释】①此诗是元和九年(814)往潭州途中所作,此时正值诗人接连遭贬。②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此诗。③坼(chè):分裂。④乾坤:指日、月。⑤戎马:指战争。
1.【甲】诗首句用一“衔”字写活了红日斜照楼窗这一景象,从而唤起读者的联想,使得整个境界活跃起来。请你从【乙】诗中找出一个类似用法的词来赏析。
2.根据这两首诗所抒发的情感,你觉得最符合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描写的“迁客骚人”形象的是哪位诗人?请作简要分析。
6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唐】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从这句诗中领悟到了什么?
2.【甲】【乙】诗中刘禹锡、元稹与“乐天”友情极深,他们都曾受到权贵打击,被迫离京。结合甲乙两诗,分析刘禹锡与元稹在面对挫折时有什么不同的人生态度。
7 . 阅读两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菊花

唐代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不第后赋菊花

唐代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注:①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②杀:草木枯萎。③黄金甲:指金黄色铠甲般的菊花。
(1)“冲”“尽”二字运用精妙,请结合画线句作具体赏析。
(2)两首诗都描绘了菊花的形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22-07-26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题目。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释】①授:授职,任命。江州:即九江郡,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官名。②幢(chuáng)幢:灯影昏暗摇曳之状。
对上面两首古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过五溪”,写出朋友迁谪之偏远,道路之艰难。
B.“惊坐起”,生动传神地写出诗人听闻友人遭贬后的震惊和担忧,也表现出诗人与白居易的友情之深。
C.两首诗的首句都写景兼点时令,且情景交融,营造出一种悲凉伤感的氛围。
D.两首诗都是为好友被贬官而作,都表达诗人对朋友遭遇贬谪的同情、关怀和伤感之情。
9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唐·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人寒窗。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诗人得知白居易遭贬之后。授:授职、任命。江州:即九江郡,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司马:官名,唐代以司马为州刺史的辅佐之官,协助处理州务。②幢幢(chuáng):灯影昏暗摇曳之状。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颔联写诗人归来后的感触,运用典故,怀念逝去的旧友,表达了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B.《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中“惊坐起”三字,惟妙惟肖地描摹写出诗人当时陡然一惊的神态,再加上“垂死病中”,进一步加强了感情的深度,使诗句更加传神。
C.《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颈联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表现自己的消沉、惆怅;《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中“暗风吹雨人寒窗”于景语之中含情,深藏不露,含蓄不尽。
D.《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诗人为答谢白居易所作,表达了诗人面对仕宦升沉和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表现了诗人知道好友被贬后极度的震惊与悲凉。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

10 .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唐·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释:①元和五年(810),元稹因弹劾和惩治不法官吏,同宦官刘士元冲突,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
1.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首诗的标题点出了写作的缘由。标题中的“乐天”,就是写《钱塘湖春行》的诗人。
B.标题中的“闻”,有“忽闻”“惊闻”“悲闻”之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闻”也包含这些意思。
C.首句写“灯”为失去光焰的“残灯”,“影”为昏暗而摇曳不定的灯影,道出了同样遭贬谪的诗人元稹的生活条件极为艰苦。
D.“暗风吹雨入寒窗”一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是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汇一体。
2.诗句“垂死病中惊坐起”被誉为传神之笔,白居易在给元稹的信中说:“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恻恻:悲痛、凄凉)耳。”请赏析这句诗。
2022-05-28更新 | 19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