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清代作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1 . 【甲】

狼(节选)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鹿亦有知

博山李氏者,以伐薪为生。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仔,携家喂养。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鸣。其家户外皆山,鹿出,暮必归。时值秋祭,例用鹿。官府督猎者急,限期送上,然旬日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猎者固请。李氏迟疑曰:“待吾虑之。”是夜鹿去,遂不归。李氏深悔之。

(节选自张潮《虞初新志》


【注释】①秋祭:在秋天祭祀天地。②旬日:十天。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其一坐于前_________________       ②屠自后断其_________________
暮必归 _________________          ④李氏不_________________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各断两处。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②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②是夜鹿去,遂不归。
4.“鹿亦有知”具体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括。
5.小故事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寓意,两则小故事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从屠户和李氏的角度简要分析。
甲: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
2024-01-1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威海荣成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下面是同学们在研学时发现的古诗文,请你一起完成练习。
【甲】

《西湖梦寻》序

明·张岱

①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

②前甲午、丁酉,两至西湖,如涌金门、商氏之楼外楼、祁氏之偶居、钱氏、余氏之别墅,及余家之寄园,带湖庄,仅存瓦砾。则是余梦中所有者,反为西湖所无。至断桥一望,凡昔日之歌楼舞榭,弱柳夭桃,如洪水淹没,百不存一矣。余乃急急走避,谓余为西湖而来,今所见若此,反不若保吾梦中之西湖为得计也。

③因想余梦与李供奉异。供奉之梦天姥也,如神女名姝,梦所未见,其梦也幻;余之梦西湖也如家园眷属梦所故有其梦也真。今余做居他氏,已二十二载,梦中犹在故居。旧役小傒,今已白头,梦中仍是总角。夙习未除,故态难脱。而今而后,余但向蝶庵岑寂,蘧榻纡徐,惟吾梦是保。一派西湖风景,犹端然未动也。儿曹问,偶为言之,总是梦中说梦,非魇即呓也。

④余犹山人,归自海上,盛称海错之美,乡人竞来共舐其眼。嗟嗟!金虀瑶柱。过舌即空,则舐眼亦何救其馋哉?第作“梦寻”七十二则,留之后世,以作西湖之影。


[注释]①蹴居:租屋居住。②傒:同“奚”,仆役。③蘧榻纡徐:榻,用苇或竹编成的粗席;纡徐,从容缓慢。④海错:海产种类繁多,通称为海错。⑤金虀瑶柱:食品名。
【乙】

醉太平·西湖寻梦

清·王蕴章

炉烟一窗,瓶花一床,更添十里湖光,对南屏晚妆。

藕风气香,竹风韵凉,等他月照回廊,浴鸳鸯一双。

1.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1)至断桥一望课内迁移法:及下船

______

(2)带湖庄参考成语法:焕然一新

______

(3)儿曹查阅词典法:①询问、责问;②屈曲不直:③明日的、次日的______(填序号)

2.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余之梦西湖也如家园眷属梦所故有其梦也真
3.上面两篇古诗文中蕴含着许多文化传统,根据表述选出正确的一项(       
A.甲文中的“甲午、丁酉”与《湖心亭看雪》中“崇祯五年”一样,都是中国干支纪年法。
B.甲文中的“李供奉”指唐代诗人李白,供奉是其谥号,因为李白曾于玄宗时供奉翰林,故称李供奉。
C.甲文中的“总角”一词出自《诗经》“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与《醉翁亭记》中“伛偻提携”的“提携”意思相同,都理解为“孩童”的意思。
D.乙是一首词,“醉太平”是题目,这首词从风格上看,属于婉约派。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
5.《醉太平·西湖寻梦》此词写西湖晚景,全词清新婉丽,尤其是下片写景很有特色,请分析下片的写景方法及作用。
6.同样是写“西湖”,一个是“梦寻”,一个是“寻梦”,请根据序文内容和《湖心亭看雪》,说说张岱的“梦寻”和王蕴章的“寻梦”在感情上有何不同?
2023-12-0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题秋江独钓图

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注释】①丝纶(lún):即丝织编成的钓鱼的绳子。②樽(zūn):酒杯。
1.诗的三、四句描绘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诗中的九个“一”用得好,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2023-10-18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性。年与时驰,意与日,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非学无以广(     )
(2)险躁则不能(     )
(3)意与日(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乙】示儿燕

孙枝蔚

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效此也。譬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儿当知之。


注:①〔孙枝蔚〕清初诗人。②〔高阁〕束之高阁,不去阅读。③〔遑〕闲暇,空闲。④〔旧窑〕指年代久远的珍贵古瓷。

【丙】谕儿书

吴汝纶

忍让为居家美德。不闻孟子之言,三自反乎?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学问识见。孟子“生于忧患”“存乎疢疾”,皆至言也。


注:①〔吴汝纶〕清代作家。②〔掌〕同“长”。③〔疢(chèn)疾〕疾病,比喻忧患。
3.根据文意,选出【乙】【丙】两文标题中“示”“谕”最恰当的义项。
(1)示(     )
A.上天对人类显现吉凶祸福             B.给人看
C.表示                                          D.教导
(2)谕(     )
A.上对下的文告、指示                    B.告诉
C.知道                                          D.比喻
4.参照示例,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面句子,体会文中父亲说话时的语气和情感。
【示例】夫学静也,才学也,无以广才,无以成学。
“须”是必须的意思,连用两个“须”表达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语气。“非……无以……”双重否定,强调了“学习”和“立志”的重要,表现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1)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
(2)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
5.下面是从三则家书中摘录的蕴含着修身治学智慧的话,根据语境把合适的内容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③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④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
⑤忍让为居家美德
⑥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
⑦生于忧患,存乎疢疾
读书须注重方法,务实求知,我们可以按照古人说的“(1)_______________”去做;面对困境,可以用古人的话“(2)_______________”来勉励自己;当我们放纵懈怠、内心浮躁时,可以提醒自己“(3)_______________”;当我们追逐名利、失去目标时,可以告诫自己“(4)_______________”。
2023-09-1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节选自刘开《问说》)


【注释】①致疑:提出疑问。②达于事:(使道理)用于实践。③决:判断,解决。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若/柳絮因风起
B.年与/时驰
C.温故/而知新
D.非学/无以致疑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坐于前(像狗一样)
B.其奚决(怎么)
C.与日去(意志)
D.学而习之(按时)
(3)下面对文章内容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生的志向相关的。
B.【乙】文“君子之学必好问”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它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治学者不能缺少问,二是学与问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C.【甲】文中的“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D.《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诸葛亮写给他儿子的一封信,“诫”是告诫的意思;《问说》的标题“说”是一种文体,也可以说明、议论,选文属议论。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语句的大意。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5)诸葛亮写【甲】文的目的是什么?【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学习,请说说这两篇选文的论述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2023-09-0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材料一: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孝矣。”(《学而》)

子曰: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中庸》)


材料二: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厥德。’

(节选自《孝经》)


材料三:

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节选自《晋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三》)


材料四:

岁末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注释:①聿(yù):助词,用在句首,无义。②修:修明,发扬。③厥德:意谓发扬美德。④该诗写于1746年,蒋士铨时年22岁,科举中举,因长期在外求取功名报效君王不常回家,于年终前夕赶到家中,深感母亲对自己的关怀之情,故作此诗。
1.参考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句中的加点字。
文言词句方法借鉴字词释义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孝矣课内迁移法:根据《富贵不能淫》中的“此之大丈夫”的“谓”推断。谓:(1)_____
父前数之,由是失爱于父语境对照法:根据上句“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推断。谮:(2)_____
参不,何足以知之?查阅字典法:①疾速、敏捷。②聪明、机警。③同“悯”,怜悯。④勤奋、勤勉。敏:(3)____(填序号)
2.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B.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C.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D.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3.阅读材料一,请概括孔子认为的“孝”有哪三个特点。
4.请你结合对材料二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推断孔子是否认同材料三中“王祥”孝敬母亲的做法。为什么?请结合具体材料说明理由。
5.材料四中,儿子“岁末到家”,母亲“喜及辰、针线密、(1)______、(2)______”等举动,充分体现了母亲“爱子心无尽”。
6.对于母亲的关爱,儿子“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的表现是否能体现他对母亲的“孝”?请你综合运用上述关于“孝”的相关材料,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2023-04-10更新 | 3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八区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海鸥与巷燕

①鸥于海渚遇巷燕。

②燕谓鸥曰:“我至子,而子不至我所,何也?”曰:“吾性傲以野,不乐人焉,故也。”

③燕曰:“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障,冻雨得所蔽,炽日得所护。以是观之,子其病矣。”鸥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

④燕曰:“我之得以依人者,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子之病我者,忮其爱乎?”鸥曰:“子谓人之于我,爱乎,憎乎?”燕曰:“皆无之。”鸥曰:“吾以傲野自适,人之憎爱非所论也。即以人论,吾以不爱,故不见憎。然则,见爱者其危哉!”

⑤燕不而去。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因怒而逐之,燕于是始思鸥言。

(选自刘熙载《寤崖子》)


【注】①病:困苦。②忮(zhì):嫉妒。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我至子     所:处所
B.不乐人焉     依:依附,依靠
C.吾以不     见:看见
D.燕不而去     喻:知道,明白
2.请将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
(2)我之得以依人者,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
3.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请概括你认为最重要的两点。
2023-03-12更新 | 39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为学(节选)

清·彭端淑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瓶:水瓶。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难道,反而。
1.解释加点的词。
①吾欲南海
何恃而往
2.翻译句子。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023-02-2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2-23七年级上·全国·课时练习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题目。

潼关(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潼关古城被久远的高云簇拥着,不言古城之高而其高度自见。
B.第二句写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表现了孤城的寂寥与辽远。
C.第三句写黄河在原野奔流“犹嫌”拘束,表现其澎湃与壮阔的气势。
D.末句写诗人翻越秦岭进入潼关后被险峻的山势震撼,内心极不平静。
(2)康有为曾赞扬谭嗣同:“以天下为己任,以救中国为事,气猛志锐。”你认为本诗中哪两句最能体现“气猛志锐”,为什么?
2022-12-02更新 | 32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帮课堂】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讲义(部编版)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0.4) |

10 . 梵净山记(节选)

〔清〕徐訚

铜郡上游省溪司,距城百里。司治西偏六十里,有梵净山,高千余仞,危岩屹立,孤峭崇嶐。远视如玉筍插天,近则复如玉屏。自顶至麓,劈分两歧,双峰崛起,石膚如铁色。峡中宽丈许,后人设梯登之。旧传二佛以金刀劈分道场,事虽无据而形势俨然。山四面十余里,孤绝无匹,左右稍远,始突耸高峰,蜿蜒数十里,亦纯石无土,与外山特异。


【注释】①省溪司:土司衙门。②崇嶐:高,高起。③麓:山脚。④膚:即肤。⑤铁:黑色金属。⑥俨然:整齐的样子。
1.下列不是梵净山特点的一项是(     
A.高耸B.山绿C.石黑D.孤绝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是从哪些视角对梵净山景物进行描写的。
2022-11-27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