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言文阅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282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通人(      )             (2)如外人(      )
(2)然乎其间者(      )   (4)往来而不(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至于负歌于途             古之学必有师
B.有良田美池桑竹       宴酣
C.起坐喧哗者                 为坛
D.中往来种作                 岸势犬牙差互
3.翻译句子。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4.文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与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都描写了老人和孩子的生活情景,用意有何不同?
2024-05-2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

2 . 犀池

〔清〕檀萃

青溪城东五里许,有犀池,池广数十顷,四山环绕,绝无水口。其水与黄河通源,四时浑浊,不露清洌之色。池多鲤鱼,其味绝似黄河冰鲤,略无差别。此池踞沅水南岸,重冈复阻,不与沅通,清浊各分,略不相涉。且凭借甚高,降尊殊势。每天时晴亢,沅见滩石,仅没马胫,而池水或暴长丈余,白马素车,轩腾奋厉。抑蛮霖僰涨,冲溢沸腾,沅水突高,芷香尽没,而池水或转减盈丈,鲸吞鳌嗡,不识所归。盖其盈虚随河消长故也。池之北隅,尤深无底,时有灵犀出没,善泅者亦不敢犯。浅壖平干,峭石耸拔。水减则碧爹成林,可游可坐,水溢则张牙露齿,奇怪骇人。黔中山水之幻,非可以常理测。

【注释】①选自《楚庭稗珠录》②踞:占据。③胫:小腿。④僰(bó)⑤隅:靠边的地方。⑥善泅者:善于浮水的人。⑦懦(ruán):河边的空地。⑧爹:同“簪”
1.对犀池景色的介绍,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犀池与黄河通源,四季浑浊,池中鲤鱼味道与黄河鲤鱼无差别。
B.犀池在沅水南岸,重山相隔,池水不与沅水相通因而清浊各异。
C.当犀池池水暴长,冲溢沸腾,驾驭白马素车,奋力奔腾可渡河。
D.犀池池水的北角,深不见底,常有灵犀出没,善游泳者也畏惧。
2.请摘录文章中展现犀池水变化奇幻的句子。
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A.沅滩石                              往事耳                       《孙权劝学》
B.而池水暴长丈余                 遇其叱咄                    《送东阳马生序》
C.白马                              湍绿潭                       《三峡》
D.鲸吞鳌嗡,不识所             而岩穴暝                 《醉翁亭记记》
2024-05-2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

3 . 月牙山记

[清]龙启瑞

桂之河东,皆阛阓也,市廛尽,而石桥跨之,下有小水,春夏仅通舟楫,俗所谓花桥者也。桥上东南望,水际一山郁然,红阑朱阁,隐见峰腰林隙,间渡桥数十式,始得山门。门内宽平,地可一亩。渐上则为陂陀,因平地势,或平或矗,委折而登。行者左扶山麓,右临溪水,晴波映日,清莹可鉴。石间有小舟行之,客从焉,汇于寺门。寺分南北二室。北室供大士像,石壁环其后,若覆釜而缺其半,其高覆檐出者,可四丈余。客来坐南室,惕乎常恐怪石倾压而下者,是所谓月牙之岩也。

忆二十年前,曾一游山中。时冻雪初晴,山溜之凝为冰柱者,宽可数尺,长几丈,如是者五六,宛然玉龙垂髯,下瞰窗户,正心摇目眩,然落其一,抵石上,若碎大瓮,寺之檐角陷焉,归而魂动者弥月。今岁月屡易,景物非故,江干桃李,芬馥可爱,无复向者恫心骇日之观。

【注释】①阛阓(huán huì):街道。借指店铺。②廛(chán):指古代城市平民一户人家所居的房地。
1.下列游踪最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A.阛阓—花桥—山门—寺庙
B.花桥—峰腰—山门—寺庙
C.花桥—山门—寺庙—月牙岩
D.阛阓—峰腰—山门—月牙岩
2.小文对为什么写第二段产生了困惑,请你根据文段内容为他解答疑惑。
小文: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写第二段,感觉第一段写了很多美景,也已经写了月牙岩。
我:……
小文:哦,我懂了,这不是赘笔,反而丰富了内容和情感呢。
3.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A.廛尽                       买骏马(郭茂倩《木兰诗》)
B.委折                    乐亦无穷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C.一游山中                 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愚公移山》)
D.落其一                    屋舍俨(陶渊明《桃花源记》)
2024-05-2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

墨子见楚王曰:今有人于此,其文轩,邻有敝與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梁肉,邻有糟糠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也?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麋鹿盈之,江、汉鱼鳖鼋鼍,为天下饶,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梁肉之与糟糠也。荆有长松、文梓、豫樟,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也”……王曰:“善哉!请无攻宋。

(节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文轩:装饰华美的车。②敝舆:破车。③犀:雄性的犀牛。④兕:雌性的犀牛。⑤鼍:鳄鱼。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故患有所不     尔而与之
其文轩               ④邻有短褐而窃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也。
3.【甲】文中“是亦不可以已乎?”“是”在文中具体指什么现象?作者对此行为的看法是什么?   
4.【乙】文墨子劝说主要采用的方法,【甲】文也同样运用,请结合文章各举一例加以分析。
5 . 在《海底两万里》名著分享活动中,同学们惊奇地发现这部书与电影《流浪地球》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请补全表格内容。
项目《海底两万里》《流浪地球》共同点
载体①_______地球他们都是孤独的流浪者。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在思考人类与生存环境的关系。
环境②________宇宙
流浪原因尼摩船长对民族压迫和殖民主义极端痛恨,向往民主与自由。太阳即将毁灭,人类逃离太阳系,前往新家园。
遭遇困难       (不少于2个)太空电梯危机、月球陨落危机。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选自《宋史》)

[注释]①普:赵普,北宋开国功臣之一,曾任宋朝宰相。②习:熟悉,通晓。③为相:当宰相。④太祖:指宋太祖赵匡胤。⑤私第:自己的住宅。⑥阖:关。⑦竟日:整日。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蒙辞军中多务   B.及鲁肃寻阳   中不至
C.蒙始就学   奔倚其下D.结友   人不知不愠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结合两个文段内容,说说赵普和《孙权劝学》中的吕蒙有哪些相同之处。
2024-05-2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嵩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7 . [材料一:诗人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入为监察御史。工文章,五言诗。贞元末,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太子即位,朝廷大议秘策多出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所言必从。

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未至,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而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被贬为播州刺史,后易连州。去京师又十余年,连次数郡,又夔州刺史。

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常唱和往来,梦得为《西塞山怀古》等诗,江南文士称为佳作,虽名位不达,公卿大僚多与之交,会昌二年七月卒,赠户部尚书。

(选自《新唐书》《旧唐书》,有删改)

[材料二:诗人作品

◎贬谪期间

秋词(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晚年生活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酬乐天咏老见示》)

[注释]①擢(zhuó):提拔,选拔。②嗾(sǒu):使。
1.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土 风 僻 陋 举 目 殊 俗 无 可 与 言 者
2.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字。
文言语句方法提示释义
五言诗成语推断法:多谋
执政不语境推断法:而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
夔州刺史查阅字典法:A迁移;B调动(官职)
为《西塞山怀古》课内迁移法: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去京师又十余年。
②虽名位不达,公卿大僚多与之交。
4.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秋词》(其二)前两句的画面。
5.两首《秋词》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任选一处诗句加以分析。
6.通过此次主题学习,你从刘禹锡身上获得哪些人生启示?
2024-05-2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鸽类甚繁,名不可屈以指,惟好事者能辨之也。邹平张公子幼量癖好之,按经而求,务尽其种。其养之也,如保婴儿。齐鲁养鸽家,无如公子最;公子亦以鸽自诩。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有父执某公,为贵官。一日,见公子,问:“畜鸽几许?”公子唯唯以退。疑某意爱好之也,思所以报而割爱良难。又念长者之求,不可重。且不敢以常鸽应,选二白鸽,笼送之,自以千金之赠不啻也。他日见某公,颇有德色,其无一申谢语,心不能忍,问:“前禽佳否?”答云:“亦肥美。”张惊曰:“烹之乎?”曰:“然。”张大惊曰:“此非常鸽也!”某回思曰:“味亦殊无异处。”张叹恨而返。至夜,梦白衣少年至,责之曰:“我以君能爱之,故遂托以子孙。何以明珠暗投,致残鼎镬!今率儿辈去矣。”言已,化为鸽,所养白鸽皆从之,飞鸣径去。

(节选自《聊斋志异·鸽异》,有改编)

【注】①癖好:对某种事物的特别爱好。②父执:父亲的朋友。③不啻:无异于。④申谢:道谢、称谢。⑤鼎镬(huò):烹煮食物的器具。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中“不可重拂”中“拂”的含义与“法家拂士”中“拂”的含义相同。
B.“而其无一申谢语”中的“而”表转折,“杂然而前陈”中的“而”表顺承。
C.这篇短文的作者是蒲松龄,别号青莲居士,与《儒林外史》作者一样,均为清朝小说家。
D.文中写到,张幼量酷爱鸽子,他按照《鸽经》上所列的名目,四处搜求,力求搜寻到天下所有品种,用像养育婴儿一样养育他的鸽子。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
B.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
C.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
D.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选二白鸽,笼送之,自以千金之赠不啻也。
4.请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谈谈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链接材料】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节选自韩愈《马说》

2024-05-2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9 . 班级开展“走进大爱为民诗人”主题古诗文阅读活动,请你参与。
【甲】

观祈雨

(唐)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管弦。

(选自《唐诗鉴赏辞典》,崇文书局)

【注】①祈雨:祈求龙王降雨。古时干旱时节,从朝廷、官府到民间,都筑台或到龙王庙祈求龙王降雨。②“桑条”句:桑叶枯落,尘土飞扬,写旱情严重。③箫管:指排箫和大管,这里泛指各种乐器。④水庙:即龙王庙,是祈雨的场所。⑤朱门:即红漆大门,代指富豪权贵之家。⑥春阴:阴雨的春天。⑦咽(yè):声涩、嘶哑,使乐器受潮声音不嘹亮。
【乙】

苏轼传(节选)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板。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之。

(选自《宋史•苏轼传》,中华书局,有改动)

【注】①范滂:东汉人,曾任汝阳太守属吏,因抑制豪强,反对宦官,33岁死于狱中。其母深明大义。②涂潦:道路泥泞积水。③吾侪(chái):我们。④锸(chā):锹。
1.甲诗中“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两句诗,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加以简析。
2.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需要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筑A东B南C长D堤E首F起G戏H马I台J尾K属L于M城N
3.根据语境,推敲乙文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辄能其要__________       (2)母__________
(3)轼武卫营__________       (4)朝廷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
(2)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5.结合乙文内容,简析描写卒长的作用。
6.联系甲、乙两文,简要分析两位诗人的“一心为民”的表现。
2024-05-2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泗阳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

10 . 丁宝桢传

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人。咸丰三年进士,选庶吉士。募兵镇压苗教起事。同治二年擢山东按察使,明年迁布政使,后举巡抚,先后辅助借僧格林沁、李鸿章镇压东西捻军。十年间,劾墨吏,改盐法,建机器局……其诛太监安德海事,尤著人口。光绪初署四川总督。光绪十一年,卒官,追赠太子太保,谥文诚,予山东、四川、贵州建祠。

《文诚公家书》告诫子孙:不生一毫满假心,不生一毫夸大心,不生一毫嫉妒心,不生一毫怨尤心。遇有可行好事,则随时随处,尽我力而为之。遇有人难,如己之难;遇有人急,如己之急。宁可损己以益人,切毋强人以说我。我等处此,必须立志刻苦,遵率祖父家规,再加之以厚道,再加之以谦让。遇好事则必做,有坏事则必改。家用务宜节省,肥浓易于致病,不如清淡之养人。华服适滋暴殄,不如布衣之适体。试看作官之家,奢侈无度者,究有几人可长久?

【注释】①说:通“悦”字。②肥浓:长期大酒大肉。③滋暴殄:滋长奢靡浪费。
1.下列对原文内容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宝桢咸丰年间曾经镇压过苗族农民起义,以及后来的捻军起义。
B.丁宝桢同治年间创办山东机器制造局推动了山东近代工业化进程。
C.丁宝桢杀了作威作福的慈禧太后贴身太监安德海尤为百姓所称道。
D.丁宝桢于光绪十一年间,不幸在太子太保官任上逝世,谥号文诚。
2.《文诚公家书》中从衣食角度要求家人一定勤俭持家的句子:__________
3.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尽我力而为/水陆草木   周敦颐《爱莲说》
B.其杀太监安德海事,著人口/水清冽   柳宗元《小石潭记》
C.尽我力为之/泉香酒洌   欧阳修《醉翁亭记》
D.宁可损己以人/慕圣贤之道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024-05-2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