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3 道试题

1 .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诸葛亮的家书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外甥书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注释】①凝滞:指郁结于胸的俗念。②庶几:接近。③揭:高举。④恻:恳切。⑤嫌吝:怨恨耻辱。⑥淹留:德才不显于世。⑦济:成功,实现。⑧窜伏:逃避,藏匿。⑨下流:比喻低下的地位。
1.下面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天净沙·秋思》是一首被称为“秋思之祖”的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又名“塞上秋”。
B.小令中将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静态的“小桥”“人家”相互映衬,烘托出了环境的凄清。
C.“断肠人”形容悲痛到了极点的人,在此指漂泊天涯、极度伤悲的游子,因思乡而愁肠寸断。
D.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苍茫萧瑟的夕照秋景图,表达了天涯沦落人漂泊异乡的凄苦、惆怅之情。
2.下面对《诫子书》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的信,他希望儿子做“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君子。
B.诸葛亮开篇即点出了全文的观点,后又从正反两个方面给予了论证,以理服人,逻辑谨严。
C.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德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
D.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字清新雅致,处处洋溢着“父欲令子善”的真情。
3.用“/”给《诫外甥书》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若 志 不 强 毅 意 不 慷 慨 徒 碌 碌 滞 于 俗
4.根据阅读积累,解释下表中加点的词。
字词
积累
一词多义(1)非无以成学       志:
(2)夫当存高远       志:
词类活用(3)非宁静无以致     远:形容词用作名词,意思是
(4)非学无以广        广:形容词用作动词,意思是

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
6.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选择一句,把它写在书签上,送给你的朋友(要求:仿照下图式样撰写)。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7.《诫子书》和《诫外甥书》两个文段都提到了“志”,请简要分析“非志无以成学”“志当存高远”中“志”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2023-02-24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假期你和朋友们一起到潼关游玩,看到了《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画面,请你将这样的画面描绘出来。
2.说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曲中的作用及表达的情感。
2023-02-24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 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在写作上运用了___的写法,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____
2.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023-02-24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部分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
4 . 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回答问题。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该曲的主旨句是                                  
(2)请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的妙处。
2023-02-22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5 .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对这首散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散曲抒发的是漂泊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的凄苦之情。
B.“瘦马”妙在以马之瘦衬人之瘦,突出了游子旅途跋涉之艰辛。
C.“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断肠”写出游子身体状况之糟。
D.“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2.请发挥想象,描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
2023-02-19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小题。

【甲】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乙】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的体裁曲,乙文的体裁是词,两文的作者都在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触发了怀古伤今的忧思。
B.乙文“年少万兜鍪”一句中的“兜鍪”在诗中指代士兵。“天下英雄谁敌手”一句中的“敌手”解释为“能力相当的对手”。
C.甲文最后两句为点睛之笔,是作者对以往历史所做的概括与批判。作者认为,只有改朝换代才能使人民摆脱痛苦。
D.乙文熔写景、抒情和议论于一炉,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叹雄壮,意境高远。
2.这两篇作品均为咏史怀古之作,说说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怀古之情?
2023-02-18更新 | 3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7 . 阅读回答问题。
【甲】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下列对甲乙两篇作品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而《次北固山下》这首五言律诗除中间两联外,第一联也是对仗的。
B.《次北固山下》“次”是“停泊”的意思,“次”表明北固山不过是诗人长途旅行中的一个经行地,他还要乘驿车到别处去。
C.《天净沙•秋思》是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这篇作品除最后一句外,全都是写景,而字字都是扣着“情”来写的。
D.“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两篇作品的画线句都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23-02-17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港南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峻,然后用“山河表里”一语收住,暗示了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内容
B.“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
C.这是一首元代的小令,“山坡羊”是这首曲的词牌名,“潼关怀古”是这首词的标题。
D.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2.“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23-02-14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9 . 白朴是著名元曲作家,他曾作《天净沙·春》《天净沙·夏》《天净沙·秋》《天净沙·冬》四首小令,下面是其中的两首。

天净沙·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

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天净沙·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注】①簟(diàn):竹席。②缣(jiān):双丝的细绢。③飞鸿:天空中的大雁。
1.请根据诗歌内容,甲乙两处题目应该是(     
A.甲:夏 乙:秋B.甲:春 乙:秋
C.甲:夏 乙:春D.甲:冬 乙:春x
2.请结合知识卡片,以第一首小令为例分析作者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知识卡片

借景抒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所要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
10 . 古诗文默写。
(1)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曹操面对秋风,描写大海的辽阔壮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沧海》)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4)刘禹锡在《秋词》中表现出对秋的独创视角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2-12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