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这是一场保加利亚队与捷克斯洛伐克队在欧洲篮球锦标赛上的比赛。当比赛剩下8秒钟时,保加利亚队以2分优势领先,本上已稳操胜券。但是,这次比赛采用的是循环制,保加利亚队必须赢球超过5分才能取胜。可要用仅剩下的8秒钟再赢3分绝非易事。

很多人认为保加利亚队大势已去,被淘汰是不可避免的。这时,保加利亚队的教练突然请求暂停,许多人对此举付之一笑,教练即使有回天之力,也很难力挽狂澜。然而等到比赛继续进行时,球场上出现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只见保加利亚队拿球的队员突然运球向自家篮下跑去,并迅速起跳投篮,球准确入网。

全场观众目瞪口呆,这时全场比赛结束时间已到。但是,当裁判员宣布双方打成平局需要加时赛时,大家才恍然大悟。保加利亚队这出人意料之举,为自己创造了一次起死回生的机会。加时赛的结果,保加利亚队赢了6分,如愿以偿地出线了!

如果保加利亚队坚持以常规打完这场比赛,是很难保证获得真正的胜利的,而往自家篮下投球这一招,的确是独特至极。

1.联系文章,谈一谈保加利亚队的“独特至极”具体指什么。
2.成功有时需要打破常规,成功有时需要持之以恒,那么,成功还需要什么?请以“成功还需要……”为开头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表明你的观点并加以阐述,不少于100字。
2021-05-06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山西百校中考模拟联考(二)语文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
2 . 研读下列四则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当前不少学生从思想上对汉字的书写未引起足够重视,加之写字水平的提高是个慢功,学生课业负担又重,因此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我”字体。

【材料二】字体“龙飞凤舞”、字迹潦草难辨对不少中学生来说是普遍现象,学生对待中国语言文字的草率态度让不少教师、家长头痛,也引起了政协委员的关注。两会期间,40余位委员联名提案呼吁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汉字书写能力。

【材料三】初中语文新课标中对初中生(7~9年级)语文方面应具备的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识字与写字能力排在了语文五大能力(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之首。

【材料四】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没有大牌明星,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没有声嘶力竭的歌唱,只有安安静静的书写。节目开播以来,全国刮起了一股汉字听写风潮,还催生了一批“听写族”。

1.根据材料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学生的汉字书写现状令人担忧。
B.学生汉字书写现状引起专家关注。
C.识字与写字能力得到高度重视。
D.传统文化类节目改变原有模式,采用娱乐节目形式走上荧屏,深受观众喜爱。
2.下列不完全属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初中生((7~9年级)识字和写字的要求是(       
A.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
B.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C.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D.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必须熟练掌握楷书书法的相关知识。
2020-03-0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全州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如何完美地自我介绍

开学后是不是向新同学、新老师、新社团进行了 N次自我介绍?虽然长这么大,已经介绍过自己无数次,但还是感觉沉默的时候很充实,一开口便空虚了……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做一次完美的自我介绍呢?

首先,最重要的是让人知道你叫什么,并一下子记住你的名字。因为你的名字在陌生人看来,完全是无逻辑无意义的,跟生词没什么区别。

好用的办法是,联系名人。比如我有一个同学叫张亦峰,他每次自我介绍的时候会这么说:“我叫张亦峰,张是张学良的张,峰是郭峰。”有一次招聘面试,第一个应聘的同学姓张,介绍自己是“张学良的张”,下一个同学也姓张,说“我是张作霖的张”,张作霖是张学良的爸爸,你这不是占人家便宜嘛,介绍自己也不要冒犯别人。

除了介绍名字,还可以说一些自己的突出特点。这时可以用自嘲自黑法,不仅起到幽默效果,还能以高情商的方式“秒杀”众人、梁启超上课第一句:“兄弟我是没什么学问的。”同学们一听就炸开了锅,梁启超说完这句把眼睛往天花板上看了看,又淡淡说了一句:“兄弟我还是有些学问的。”也只有梁启超这种大学问家才敢拿学问自黑吧。

没有那么牛哄哄,也可以学小丸子这么可爱地自黑:“我姓樱,叫桃子,因为我个子小,所以大家都叫我小丸子。我的名字里本来有樱桃两个字,所以大家就顺理成章叫我樱桃小丸子。”

另外,想让自己的特点变得有趣,让人眼前一亮,请给自己贴标签!

举个例子:动漫《铁甲小宝》的蜻蜓队长,每次出场的自我介绍想忘也忘不了:“第一,绝对不意气用事!第二,绝对不漏判任何一件坏事!第三,绝对裁判得公正漂亮!裁判机器人蜻蜓队长前来东觐见!”你也可以学起来,把自己的特色列出三条做标签。

(远自《读者》,原文有删改)


【材料二】

不知不觉我们已升入初中,为了让同学们更快地互相认识,班级召开了“亮出真我风采”主题班会。
(1)请阅读材料一,提取相关信息,完成下面表格。

自我介绍的内容

好用的方法

           

联系名人法

突出特点

           

(2)材料二是小庞为自我介绍准备的PPT,请运用从材料一学到的方法,替小庞做一个完美的自我介绍。
写作提示:①至少运用两种自我介绍的方法;②思路清晰:③语言得体:③不少于100字。
2019-11-24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对联,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摘自“360百科‘对联’目录条”

【材料二】

对对子是文人雅士的游戏,题写对联是古代重要的文化活动。常见的题写方式有:

A.拆字:用拆字的方式写成的对联。 B.谐音:用语音相谐的方式写成的对联。

C.回文:用顺读或逆读均可的对联。 D.叠字:用重叠其字的方式写成的对联。

E.歇后:用歇后语格式写成的对联。 F.集句:用集取名句方式写成的对联。

——选自《高中文史拓展阅读·语言科技分册》

1.【材料一】简要介绍了对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这则对联,运用了【材料二】中的____题写方式(填写选项)
2019-11-03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廊下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实上,五千多年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正在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凝聚着古人智慧的经史子集、诗词歌赋,能不能在智能时代激活更多潜能?厚重的中华文化,如何搭载前沿科技的快车,打通古与今的“任督二脉”,实现更接地气、更为广泛的传播?

【材料二】袁行霈指出,我们的目的就是激活经典,让经典的生命力绵延下去。据了解,《百部经典》已确定了四批书目,共54种。书目上起先秦,下至辛亥革命,突破了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力求做到广纳百家、百花齐放,不仅选入哲学、文学、历史等著作,还选择一些科技类、艺术类等著作,充分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材料三】

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历经上下五千年,正在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C.《百部经典》书目的选择充分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包括哲学、文学、历史、科技类、艺术类等著作。
D.《百部经典》确定的四批书目上起先秦,下至辛亥革命,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分类。
2.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其主要内容。
3.【材料三】是中华传统文化阅读人群年龄结构分布示意图,请仔细探究图中反映了什么情况,并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给出建议。
2019-10-23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庐丰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j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下表是2018年某中学初三语文一模考试作文情况的相关统计:
作文题材所占比例平均分
学习生活25%47.8
体育运动
(游泳、跑步、篮球)
28%
48.0
艺术爱好
(弹琴、唱歌、跳舞)
30%
48.3
亲情11%48.7
其他6%48.5

【材料二】针对本次一模考试作文情况,初三语文老师纷纷议论:

张老师:学生的生活总归还是狭窄了,写出来的作文还是那么几件事,翻来覆去地写,看到开头就能知道结尾,真让人受不了.......

王老师: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但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几件事,也交代不清,语言没有逻辑性,能把你绕晕......

李老师:嗯,是啊,是啊。不仅如此,还轻重不分详略不当,铺垫太多,该重点突出写的地方,却寥寥数语几笔带过......


【材料三】听了老师对一模考试作文的讲评,几位同学觉得提高作文成绩有了办法:

赵同学:哦,原来写“亲情类”的作文可以得高分哦,下次不管什么题目我就“亲情”了......

钱同学:我觉得在缺乏有意义的新颖的故事的情况下,我一定要把现有的故事交代清楚,将起因、经过、结果写完整,并根据中心的需要进行剪裁......

孙同学:我觉得还是开头、结尾围绕中心进行抒情议论,中间时不时地点一下题更实际一些......

1.(1)对【材料一】的主要信息提取不当的一项是(               )
A.作文题材主要集中在艺术爱好与体育运动方面。          B.社会生活方面的材料无人涉及。
C.亲情类均分最高。                                                     D.平均分差距在一分之内
(2)【材料二】中,张、王、李三位老师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指出了学生作文的不足。
2.【材料三】中,三位同学的观点,你认同哪一种? 请简述理由。
2019-05-06更新 | 18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上海市长宁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汉语注音历史进程表

时间

关键推进者

大事记

魏晋南北朝前

采用直音法、读若法、反切法等注音方法。

明万历年间

意大利人利玛窦

成为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第一人。

19世纪末

爱国知识分子卢戆章

提出汉字改革方案,拟成一个“两字合切成音”的厦门话拼音文字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钱玄同、瞿秋白等

设计拉丁字母方案“国罗”和“北拉”。“国罗”是国语罗马字的简称,“北拉”是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的简称。

1958年

第一届人大第五次会议

批准颁布《汉语拼音方案》

——《现代汉语》

【材料二】统计数据表明:《汉语拼音方案》颁布60年来,我国的文盲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80%以上下降到2011年的4.08%,2018年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的比例超过95%,普通话普及率达到73%以上。目前全球已有14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526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学堂,可以说孔子学院开到哪里,汉语拼音就走到哪里。在最新版的《牛津英语词典》中,“Jiaozi”(饺子)“Renminbi”(人民币)赫然在列,拼音化的汉语词汇逐渐被世界接受;去年,德国《明镜周刊》曾以拼音“xing lai!”(醒来)为封面标题,折射出中国发展的国际影响。

——《人民日报》

【材料三】《汉语拼音方案》已走过60个年头,下一步,汉语拼音还将有哪些新作为?首先,要打赢推普脱贫攻坚战。切实规划好汉语拼音教育,为提高农村地区普通话水平和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率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实现“语同音”的千年梦想打通“最后一公里”。其次,要提升语言文字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发挥汉语拼音在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发展中的基础作用,重点支持面向机器翻译、智能辅助语言学习的语音和文字识别、语言理解等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

——《人民日报》

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1958年,第一届人大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的《汉语拼音方案》,是多年来众多中外人士、爱国志士智慧的结晶。
B.随着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的建立,拼音化的汉语词汇逐渐被世界接受,也折射出中国发展的国际影响。
C.在过去的60年里,《汉语拼音方案》为实现“语同音”的千年梦想,已经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D.《汉语拼音方案》的推行,加快了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还将提升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的水平。
2.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从材料三中总结汉语拼音将有哪些新作为。
2019-03-07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8 . 有人认为文章第一自然段与“女娲造人”关联不大,可以删掉。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理由。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
9 . 根据要求,将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顺顺同学有一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家随笔”。他向你介绍说:“这套书可有意思了,单是书名就很特别。你看,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集子叫《凝动的音乐》。建筑虽然固定不动,却有韵律之美。”
你接过其他三本看了看封面,跟着说:“(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顺顺又说:“文学家里我最喜欢鲁迅先生了,我想从语文课本中选几篇他的文章汇编成集,你觉得取什么名字好?”
你说:“集子就叫《(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吧,因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顺顺信服地点点头。
(1)从下面三本书中任选一本,仿照顺顺的说法,表达你对书名的看法。
书名:《穿过地平线》  作者:地质学家李四光
书名:《看风云舒卷》  作者:气象学家竺可桢
书名:《彼此的抵达》  作者:桥梁学家茅以升
(2)在横线上填写自拟的集子名称,并说明理由。
2017-08-0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对话,完成小题。

贾振昭(北大博士研究生):杨先生您好!当初出于爱好和责任感,我选择了读物理学博士。但是回首过去的一年,感觉研究生的生活的确很无聊、很寂寞。我们每天都是在实验室,办公室,图书馆,然后就是吃饭,睡觉。就特别想问问杨先生,当年您在做研究生时,以及您研究生毕业以后,继续走上科研的道路时,您寂寞么?

杨振宁:在我的研究经历里,是不是一路风顺、没有问题的呢?当然不是。在1947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做研究生的时候,那一年是我一生中最不高兴的时候。在那以前,我学物理的东西都一帆风顺,可到了要自己找题目的时候,是到处碰壁,这是我最困难的一段时期。假如你在做研究生时,也存在一阵子觉得非常失望、觉得到处碰壁的话呢,你要知道这绝不是你一个人的经验。如果你在这个困苦的情形之下,抓住几点,不失望、不气馁地去做下去,可能就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这是我的忠告。

杨振宁:莫言先生,你说你从小就喜欢讲故事,可是从小就喜欢讲故事的人并不都变成文学家,还要至少有两个关要过:一个关是得要会写;还有一个关得要决定讲什么故事,讲些什么。这两个关你是怎么过的?

莫言:我确实小时候是一个喜欢听故事的人,听故事听多了,就喜欢把自己听过的故事再转述给别人听。在转述的过程中,往往不满足于如实地叙述,而会添油加醋,这就具备了讲故事的才能。当然要把故事变成书,那肯定还要会写字。我非常幸运的是我还读了五年小学。在读五年小学的时候,学会了几百个汉字。辍学后,我经常在家翻看《新华字典》,小说里那些华丽的字就是从字典里背下来的。有人说我能把《新华字典》倒背如流,这是谣言。再一个就是选择故事,确实非常重要。我在早期时,确实也是挖空心思找故事来写,后来写作观念发生了转变,就是写自己的经验,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慢慢地就感觉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转折,这个转折就是由“我来找故事”变成“故事来找我”。我在农村生活几十年,所认识的人,所经历的事,慢慢地都变成我小说里的一些对象。2009年我发表的小说《蛙》里面的姑姑,就是以我堂姑为模特来写的。当然在我写的时候,也把很多妇科医生的故事,加上我的想象融合了进去,就变成了故事来找我。

吴姗姗(大四学生):范先生,在我看来艺术跟物理、还有文学等学科都不一样,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最需要的不是努力,而是天赋,您怎么看?

范曾:我不是一个天才,我是学而知之,困而知之的,因为我知道一个人的天分不是很容易表现出来,它埋藏的很深。如果你没有学而知之,困而知之的精神,天才是不会表现出来的,所以讲你说学绘画的人一定要有天赋,我不太同意。孔夫子都讲,他是学而知之,困而知之,更何况我们呢?

袁姗姗:我看过您的一首诗“平生作画千千万,抽筋折骨亦堪怜”。作画真的那么苦么?

范曾:我想抽筋折骨的感觉杨先生有过,莫言先生也有过。莫言说他有时两三年不写作,其实他在做许多艰苦的准备工作。我想世界上没有轻便的能取得成功的事情。

袁姗姗:听说您有段时间特别清贫,但您却说:清贫让您感到精神上的最大的愉悦。您能具体说说么?

范曾:我年轻时特别穷,星期六到星期天买五个馒头,泡一壶茶,没有茶叶,就是一天的生活。住所旁边很多小吃摊,我看都不看。一次有人送我一份开花豆,我吃了以后说:“世界上还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吗?”他说,就在你家门口买的。我把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里的一句话“清贫不仅是思想导师,也是风格导师”作为座右铭,它鼓舞着我,当时我非常非常满足。

袁姗姗:我最后一个问题是,既然您当时那个阶段过得那样清贫,那你精神上的淡泊还有愉悦,究竟从何而来?

范曾:这个就是陶渊明写过一个《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能在清贫中那么快乐,岂不是人生中最大的快意吗?

铁铮(研三学生):                                                           

范曾:我首先看他诚恳不诚恳。孔子的孙子孔伋说“诚外无物”,诚恳以外是没有东西的,从宇宙到小草都是诚恳的存在,我们做人一定要做一个诚实存在的人。我的学生第一要做一个诚实的人,然后再做个有智慧的人。


(以上内容是2013年5月19日央视一套《开讲啦》节目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以及当代艺术大师范曾三位嘉宾与学子们的对话。)
1.从以上对话中,你发现三位嘉宾身上有哪些共同的品质?
2.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味。
莫言:我确实小时候是一个喜欢听故事的人,听故事听多了,就喜欢把自己听过的故事再转述给别人听。在转述的过程中,往往不满足于如实地叙述,而会添油加醋,这就具备了讲故事的才能。
3.请根据对话的语境,补充最后铁铮对范曾先生的问话。
铁铮(研三学生):
4.我们有不少同学怕写作文,其中关键的原因是认为没有东西可写。莫言先生所说“故来找我”的写作经验,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2017-05-0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九年级4月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