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具有良好的媒介素养是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下列网络消息中,转发须谨慎的是(     
①微博上看到“某理工女博士得出‘维生素A伤害宝宝大脑'的结论”
②某论坛上发布“今天天空惊现‘地震云’请大家做好防筏准备”
③微信朋友圈中流传的“雾霾中含有硫酸铵,可以致人死亡”
④山西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迎泽公园国庆节开门迎客”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④
2 . 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总有“键盘侠”动不动就辱骂他人,甚至是人身攻击、造谣污蔑,貌似“正义的化身”,实为“网络的流氓”。
以案说法:某中学举行了高考冲刺百日誓师大会,一高三女生代表激情澎湃的发言燃爆全场。然而,该消息发到网上后,部分网民却对女生的语气、仪态进行了人身攻击,这实际就是“网络暴力”。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从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得出(     
①实施网络暴力的“键盘侠”应承担法律责任
②该女生可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③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都不是法外之地
④虚拟世界网民们的言论可不受法律约束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 . 2022年5月5日,人民法院对涉嫌诋毁英烈的罗某进行了宣判。罗某因犯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承担公开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这一案例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①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                           ②加强监督,完善法律法规
③文明上网,遵守网络规则                         ④鼓励举报,打击违法犯罪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国家网信办持续开展2023“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包括整治自媒体乱象,打击网络水军,整治短视频内容导向不良问题,整治网络戾气等。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警示青少年要(       
A.合理使用网络,利用网络结交更多网友
B.加大执法力度,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C.自觉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D.增强法治意识,远离网络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罗某在观看《长津湖》电影和纪录片后,在网上使用侮辱性语言抹黑中国人民志愿军“冰雕连”英烈,造成恶劣影响,情节严重。其行为构成侵害英烈名誉、荣誉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这告诫青少年(       
A.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应遵纪守法
B.坚决守护个人信息,不要泄露隐私
C.网络世界自由无限,能畅所欲言
D.积极维护网络安全,主动严格执法
2023-07-13更新 | 565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瑞洪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6 .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为宣传反电信网络诈骗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派出所王警官来到萍乡各学校进行巡回“法治讲座”。

【学习法律】在讲座中,王警官组织同学们学习了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相关法律条文,并进行了解读。

法律条文解读
第一条   为了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①这表明:
条文规定,电话用户办理电话卡必须实名登记,且不得超出国家有关规定限制的数量。否则会被限制、暂停有关电话卡功能。②这启示我们: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上表。

【案例警示】在讲座中,王警官讲述了萍乡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新闻和真实案例。

新闻播报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持续高发多发,已经成为当前发案率最高、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犯罪。据悉,萍乡法院共审结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一审案件260件565人,共为被害人挽回经济损失597万余元。
(2)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为被害人挽回经济损失,维护了公民的哪一项权利?
真实案例
赵女士在某社交软件上认识了一位“理财管家”,对方承诺带赵女士投资理财“赚大钱”。结果在赵女士打款5万余元后,“理财管家”却神秘消失了。
(3)为避免更多的人成为“赵女士”,请你提出宝贵建议。

【践行法律】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出台后,萍乡某学校九(1)班带头在校园内开展学法尊法守法护法活动。


(4)假如你是该班宣传委员,请你完成横线上的内容。
①请你策划一个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的活动:_____
②为加大宣传力度,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_____
2023-07-0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7 . 在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发声,而网络对于声音的放大效果又堪称惊人。往往在一个新闻事件发生时,大众容易被一些声音误导,因此当真相逐渐明朗,也就容易发生反转事件。

某年1130日,温州妇人陈某报警求助称儿子在放学回家途中走失,家人非常着急,男孩父亲更是向社会悬赏50万元求线索,请大家多多帮我转发一下

男孩走失的消息牵动了全国网友的心,网友们纷纷转发消息希望帮助找到男孩。当地相关部门、公益组织也第一时间投入到寻找工作中。

125日,好消息传来,男孩找到。熟料,事情的真相令网友们大跌眼镜。警方通报,男孩是被妈妈藏匿的,妈妈蓄意策划制造了该起虚假警情。

次年429日乐清市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该案件,母亲陈某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判处被告陈某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题目: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2023-07-0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8 . 如图漫画《直播带货》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A.坚决抵制直播,自觉远离网络B.理性对待直播,学会辨析信息
C.加快相关立法,加大执法力度D.出台相关措施,关停带货平台
2023-06-29更新 | 23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下图警示我们要(       

   

A.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做到理性追星B.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慎重结交网友
C.学会辨别网络信息,防范网络诈骗D.严格控制上网时间,合理使用手机
2023-06-28更新 | 1378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西省乐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10 . 一名小学生在作文中写道:“爸爸,我一直想说,你陪我玩一会儿吧!你却总是玩手机,我真的很生气,你已经快不是我爸爸了,你快是手机的爸爸了,请你快放下手机!”家长看了很是惭愧。这告诉我们(       
A.家庭需要正能量,亲情陪伴助成长
B.网络世界乐无江,沉迷手机心情仕
C.家庭保护很重要,依赖父母最可靠
D.兴趣爱好各不同,换位思考互尊重
2023-06-28更新 | 452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