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6 道试题
2013·云南昆明·中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据调查,80%以上未成年人犯罪与网络不良信息有关。在犯罪的未成年人中,经常进网吧的占93%,沉溺网络的占85%。这说明
A.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应该拒绝上网
B.网络世界很精彩,沉溺其中在所难免
C.互联网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原因
D.要正确对待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2019-01-30更新 | 2575次组卷 | 39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2 . 2018年5月31日,某市公安局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后,依照相关规定对一只咬人犬只进行了捕杀。周某在知名网站,上公布现场处置人员陈某的家庭住址及家庭住址外观照片。最终,周某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周某的案例告诉我们(       
A.公民在网络上不能泄露他人隐私
B.公民在网络上不能传播谣言
C.公民在网络上不能恶意攻击他人
D.公民不能自由使用网络

3 . 材料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许多中小学生回家后不是玩电脑就是玩手机,有的甚至一玩一通霄,作业也不做。  

材料二:现在网上经常会出现“众人筹”“水滴筹”等活动,通过这一活动的发起,帮助了许多家庭困难的患者重新看到了生的希望


(1)结合材料说说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利与弊。
(2)说说我们要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3)如何做到“信息节食”?

4 . 一则“孩子偷用母亲手机打赏网红25万元”的新闻,再一次让“网红”(网络红人)现象成为公众关注和热议的话题。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日益丰富的网络应用成为许多未成年人休闲娱乐、交流学习的重要手段。而互联网上出现的一些为了出名不惜炒作、快速消费自己的所谓“网红”,在引发社会争议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年轻人的价值取向。


(1)这则新闻对我们合理利用网络有哪些启示?
(2)某校决定开展一系列活动,帮助青少年理性看待“网红”现象,请你列举几种活动形式。
5 .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规定:“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信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对此错误的说法是(     
A.这一公约要求每一个青少年网友遵守
B.维护网络秩序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习惯
C.网络是虚拟的,不用为自己在虚拟空间的言行负法律责任
D.只有人人都遵守网络规则,才能最有效地利用好网络资源
6 . 王某在微博上持续公开发布不良信息,有关部门依法关闭了他的账号,这警示我们应
A.加强自我约束,放弃言论自由B.重视网络管理,禁止表达观点
C.正确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D.拒绝不良诱惑,彻底远离网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