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领导人气候峰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展望规划蓝图   奋进新的征程】

材料一   2020年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高度评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为未来5年乃至15年中国发展画蓝图,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材料二   2021年4月22日,在世界“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多边主义,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1)“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有哪些?(至少答2点)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有什么重大意义?(至少答4点)
(3)应对环境这一全球问题,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讲话体现了我国哪些发展理念?
(4)新蓝图振奋人心,新征程前景壮阔。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如何坚持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2021-07-16更新 | 271次组卷 | 4卷引用:考向30 同住地球村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备战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2 . 2021年4月22日,我们迎来了第52个“世界地球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呼吁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习主席指出: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十四五”时期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和煤炭消费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



(1)我国做出“双碳”目标的承诺体现了教材的哪些观点?

初夏时节,黄海湿地生机勃发,大美盐城绿意盎然。2021年5月18日,盐城投资环境说明会暨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节成功举办,盐城欢迎你!

有“空间”江苏国土面积最大、海岸线最长、沿海滩涂最广、海域面积最大的地区。
有“实力”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化”,经济总量5953.38亿元,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
有“机遇”长三角中心区城市、中韩产业园地方合作城市、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城市。
有“底蕴”两千多年的沧海桑田,孕育了源远流长的海盐文化,滋养了坚韧不拔的铁军精神。
……

(2)“向海发展,赋能未来”,请结合材料为家乡点赞。
3 . 2021年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这主要体现了(       
①中国正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中国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③全球已经形成公平合理的环境治理体系            ④中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 . 2021年4月22日,《巴黎协定》签署五周年之日,习近平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中国作为全球环境治理引领者,首次提出构建“________”。 (       
A.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B.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C.碳达峰、碳中和D.人类命运共同体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材料一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举行内阁会议,决定以海洋排放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针对日本政府的决定,多国表示:海洋不是日本的垃圾桶,太平洋也不是日本的下水道,日方处理核废水,不应让全世界买单。

材料二   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此前,中国已经提出,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材料三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检察院等8部门组成。截至5月9日,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广西的3868件问题件,已办结703件,阶段办结1691件;立案侦查35件,拘留15人;立案处罚195家。


(1)请说出“日方处理核废水,不应让全世界买单”的理由。
(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怎样正确理解材料二中“中国向世界传递的声音”?
(3)结合材料三,运用“我国国家机构”相关知识,说明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2021-07-02更新 | 524次组卷 | 4卷引用:回归教材重难点30 与世界紧相连-【查漏补缺】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三轮冲刺过关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主席习近平2021年4月22日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勇于担当,勠力同心。与会领导人表示,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需要全球合力应对,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造福子孙后代。

中国政府已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


(1)人类命运彼此相依,解决全球面临的气候问题需要各国“共商”“共谋”“合力应对”,这体现了我国首倡的什么理念?
(2)请从我国资源、环境现状角度,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要把“双碳”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3)为实现“双碳”目标,作为一名消费者,你打算如何行动?试举两例说明。
7 . 2021年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重申,中国要在2030年前碳达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一承诺(       


☆碳达峰:指在一定时间内,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

☆碳中和: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途径,将排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捕集或吸收掉。

①能够确保二氧化碳不再排放                 ②是基于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
③是需要我国付出艰苦努力的                 ④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 . 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全球领导人气候峰会视频会议时指出: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需要全球合力应对。中国承诺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这表明我国(       
A.重建国际秩序,改变世界格局B.领导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C.积极承担责任,展现大国担当D.维护世界公平,扩大中国影响
9 . 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指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下列理念与这句话蕴含道理一致的是(        )
①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
②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③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
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021-06-05更新 | 3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10 . 九年级一班时政学习小组非常关注新闻,为了更好的为全班插报新闻。他们准备按主题对新闻进行分类,你认为下列同类主题的是(       )
①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指出∶倡议亚洲和世界各国回应时代呼唤,携手共克疫情.加强全球治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
②习近平在2021年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③2021年4月22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正式成立。作为我国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院致力于破解当前“卡脖子”难题
④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广东深圳隆重举行。习近平高度评价了深圳等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
2021-05-25更新 | 5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河南省濮阳市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