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领导人气候峰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材料一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时实现碳中和。随后,在党的十九届五中会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两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上党中央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部署,明确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意味着中国要在2030年前,使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峰值之后,不再增长,并逐渐下降。碳中和: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类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碳总量,与通过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方式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净零排放”。)

材料二   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1)积极有作为,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方面是如何体现大国担当的?
(2)为实现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你准备怎么做?
2021-08-2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2 . 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指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下列理念与这句话蕴含道理一致的是(        )
①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
②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③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
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021-06-05更新 | 3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3 . 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指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下列理念与这句话蕴含道理一致的是(   
①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
②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③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地球
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021-06-0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河南省焦作市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4 . 2021年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勇于担当,戮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这体现了(       
①我国是个负责任的大国             ②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③我国广泛参与国际竞争             ④我国积极谋求自身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01更新 | 25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材料一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材料二   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习近平说:“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国际社会要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1)请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分析,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远景目标的原因。
(2)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各国应该做出怎样的努力?
2021-05-2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河南省邓州市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6 . 材料一   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碳减排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最为突出的是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介绍,截至2019年底,我国碳强度较2005年降低约481%,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3%。但碳排放强度依然很大。

材料二   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晚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本次讲话中,我国作出重要承诺: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将对全球气候治理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中国的这一承诺受到了广泛而积极的欢迎。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的时间,需要中方付出艰苦努力。”(名词释义:“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1)在碳减排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依然做出“碳达峰”“碳中和”承诺。这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列举我国敢于作出这一承诺的有利条件?
2021-05-2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冯庄乡第一初级中学中考模拟道德与法治试题
7 . 九年级一班时政学习小组非常关注新闻,为了更好的为全班插报新闻。他们准备按主题对新闻进行分类,你认为下列同类主题的是(       )
①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指出∶倡议亚洲和世界各国回应时代呼唤,携手共克疫情.加强全球治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
②习近平在2021年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③2021年4月22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正式成立。作为我国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院致力于破解当前“卡脖子”难题
④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广东深圳隆重举行。习近平高度评价了深圳等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
2021-05-25更新 | 5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河南省濮阳市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