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96 道试题
1 . 遇见青春见证美好

青春,用汗水书写难忘的故事。以下是七年级学生小李的几篇日记,请你和他一起见证青春的成长吧……

日记一   上了初中之后,我越来越胖了;照镜子看到脸上的“青春痘”,感觉很难看;我的声音也变得越来越粗了,好难听……唉,真烦人!

(1)如果你是小李的朋友,你打算怎样劝说他呢?

日记二   有时希望父母能给我更多的自由,有时希望父母能够支持理解我。最近,我不知怎么了,悄悄话只愿意写在日记本上,不想告诉别人我的“秘密”。我为什么这么矛盾、这么纠结。

(2)面对青春期的这些矛盾和困感,小李可以怎么解决呢?

日记三   小娟是我同班同学,因为两家住得近,两人又很谈得来,经常结伴上下学,在学校要么一起讨论学习上的问题,要么一起聊天,常常形影不离。一段时间后,我感觉自己越来越喜欢与能干、善解人意的小娟相处了,我陷入了困感中;难道自己陷入“爱情“了?

(3)请你结合日记三,为小李解除他心中的困感?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2 . 【走进法治天地】

材料一   2022年9月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材料二   某市一建筑工程公司在市内居民区昼夜施工,严重扰民。市环保局接规定对其作出了罚款3万元的决定,但该公司拒不执行。几天后,人民法院作出了强制执行的决定。该公司在法律的强大威力下,不仅按期交付了罚款,并且作出了不扰民的承诺。

材料三   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77:6万件次,立案13.8万件,处分11.1万人。处分省部级干部1人,厅局级干部633人。

(1)以上材料分别说明法律有哪些特征?

材料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加强少年儿童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据统计,2023年检察机关救助未成年被害.人1.7万余人,发放救助金2225万余元,帮助未成年被害人尽快走出困境。此外,2022年检察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案件9700件,同比增长近50%。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艳阳天”。

(2)为什么要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艳阳天”?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2024·重庆·中考真题
3 . “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小快灵”护航“大民生”。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小切口立法,聚焦重点是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具有小快灵的特点。指的是精准立法,选取小切口;是高效立法,化繁为简;是形式灵活,力求管用好用。

多年来,S市受地理区位因素影响,以暴雨为主的气象灾害频发,给该市人民群众造成较大生命财产损失。20231月,S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牵头组建立法协作工作专班,负责法规起草、调研论证和修改报批等工作。20231130日,S市所属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批准《S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规定》(以下简称《规定》)。202431日,《规定》正式施行,这是该市所属省首部聚焦暴雨灾害防御的地方性法规。

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规定》共23条,通过小切口”“小快灵的立法方式,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最大限度地避免、减轻暴雨灾害对社会和人民群众造成的损失,筑牢抵御暴雨灾害的防线,守护人民的幸福安康。

细微处见大治理,小法规见大民生。小切口立法,书写时代法治大文章

请结合材料,运用法律在我们身边、建设法治中国相关知识,说明“小切口”立法是如何书写时代法治“大文章”的。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A卷)
4 . 城所以盛名也,民乃城之本也。一条轻轨,一个菜筐,都承载着城市管理的温度,承载着无数人的烟火日常。请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法律知识回答问题。

【“背篓地铁”引争议】

2024年3月18日,有网友在重庆网络问政平台建议,公交和轨道交通早晚高峰时段不应允许乘客携带大件行李,特别是菜农的背篓应该“被拒”。由此, “早高峰,背篓是否能上车?”引发热议。有人认为菜背篓占用过多公共空间,会降低高峰时段通行效率;也有菜农直接把背篓放在座椅上占了座位,影响其他乘客乘坐,时有引发争吵。也有人认为不该禁止,只要符合法律规定,这是菜农的自由。建议禁止带背篓,说到底是禁带背篓的人,是对菜农的一种歧视。

相关链接   

《重庆市轨道交通条例》第五十四条规定:“违反第三十七条规定,在车站、列车、其他轨道交通设施及轨道交通与市政设施的连接通道内影响轨道交通公共场所容貌、环境卫生和运营秩序的,由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制止或责令整改,并可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两百元以下罚款。”

【城市管理显温情】

城市的发展既要有速度,也要有温度。据了解,被称为“背篓专线”的4号线刚开通时,有乘客带活鸡活鸭乘车,轨道交通依法进行劝阻,面对乘客的不理解,特意拍摄了“规范乘车‘礼’带物品”文明乘车视频引导乘客理解相关规定。 2024年重庆立法工作计划持续关注轨道交通发展,通过广泛征集立法建议,扎实进行调研论证,修订完善轨道交通条例。1月17日,由重庆市公安局轨道交 通分局参与的,重庆轨道交通矛盾纠纷联调平台正式上线,为乘客提供专业、及 时、高效的矛盾纠纷调解和法律咨询等服务,备受市民好评。重庆的发展也离 不开广大市民朋友的热情参与,他们通过网络问政平台积极的向交通管理部门 提出建议和意见,推动了重庆交通事业的发展。

(1)结合“‘背篓地铁’引争议”的网友说辞,运用相关知识,提出你的主张,并说明理由。
(2)结合“城市管理显温情”,运用“建设法治国家”的相关知识,谈谈法治重庆建设是如何处处彰显温情的。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开州区东华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6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5 . 公交车是社会中为人民服务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在每天上上下下来来往往的乘客中,穿插着不大不小的人际交往故事。请阅读漫画中的人物故事,并运用道德与心理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请运用诚实守信、尊重他人、以礼相待的相关知识,补全故事中对话框的三个空白部分,并说说你的思考。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江津中学校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6 .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流砥柱,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旗帜引领促成长】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事关千千万万家庭幸福安康,事关国家未来,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并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谋划青少年儿童工作,用一系列举措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彰显关爱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决心与担当。

多年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未成年人安全幸福成长放在首位,从立法、执法、司法、法治宣传等方面汇聚起保护未成年人的强大法治合力。同时,各级党委充分信任青年、热情关心青年、严格要求青年,为青年实践创新搭建更广阔的舞台,为青年建功立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相关知识,论证党在青少年茁壮成长中发挥的作用。

【合力共撑保护伞】

20243月,发生在河北邯郸的校园霸凌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严惩凶手的呼声不绝于耳,当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雷霆出击,并于案发第二日,将涉案的3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48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依法决定对其核准追诉,他们终将为自己的暴力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措施防止校园霸凌的悲剧再次上演?如何让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更精准、更有穿透力?以法治教育为支点,各方融合发力显得尤为必要。

在这起未成年人伤害未成年人的个案中,青春因暴力行为而戛然而止,令人感到心痛和愤怒。生命的教育、法治的教育不应该是滞后的,更不应该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早在2020年底,针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就已针对性强化了相应的立法保障。

2024年的两会期间,相关政协委员也提出,要依托大数字技术对学校学生欺凌开展评估,并归类整合相关数据,推动中小学建立数字化校园欺凌预警系统。另外,社会各界也应筑牢防治校园霸凌的防火墙。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行为的日常监管和教育引导;家长应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并教育孩子如何保护自己;社会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从而自觉远离霸凌行为,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合力,同心同力守护孩子的灿烂笑颜。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对刑事责任年龄作出下调: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探讨如何让防治校园霸凌更精准、更有穿透力。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7 . 请结合我国的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任选三幅漫画,谈谈你对漫画《优越性》的理解。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情绪情感的知识回答问题。

春运,千年来中国人对回家的渴望从未改变,家是我们一生读不完的书,只有动真情才能读懂它。这真情就是家人之间的情绪情感:有温暖的牵挂、真切的关怀和守候,也有悲欢离合。

关注春运路上——探究情绪

2024年春运自1月26日开始至3月5日结束,共计40天。今年春运,探亲流、学生流、务工流、旅游流叠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创历史新高。提到春运,“几家欢喜几家忧”。买到票的人很高兴,满怀期待踏上回家路;没有买到票的伤心、忧愁,想尽一切办法要回家;堵在路上的人焦虑、烦躁,希望尽快回家……

感知春运烦恼——管理情绪

春运期间的交通拥堵可能会让人感到压抑和烦躁,但是我们可以尝试一些方法来改善心情。

首先,可以尝试放一些优美的音乐并小声哼唱,这有助于改善心情。另外,也可以利用堵车的时间来进行一些轻松的呼吸练习或者冥想,帮助放松身心。此外,可以在堵车时观看沿途美景来减轻压力。总的来说,辩证的看待春运烦恼,尝试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交通拥堵,也能使“坏”情绪得到改善。

了解春运历史——感悟情感

“春运”一词最早出现于1980年的《人民日报》中,四十多年过去了,春运大军从刚开始的1亿人次,增长到了14.8亿人次,被誉为人类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我们每个人,都曾如水滴汇入大海一般,挤进那浩浩荡荡的春运大军中,疲惫与汗水交织,却只使得那颗思乡的心愈发滚烫。“不管怎样,一定要回家过年。”不管车票多贵,路途多远,不管你是衣锦还乡,还是一无所成,都得踏上回家的路。故土情节,是中国人最深层的基因。

(1)运用所学知识,请你说说春运路上旅客的情绪有哪些?
(2)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管理春运中的“坏”情绪?
(3)请你说说春运承载了中国人的什么情感?在生活中我们怎样传递这样美好的情感?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9 . 向阳而生,向善而行。2024年4月8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揭晓“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俞鸿儒、刘玲琍、张雨霏……一个个发光发热的名字书写了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人格力量震撼人心。

为了让善被看见,让爱被感知,某校开展了“向榜样学习•致敬向上的力量”主题系列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向榜样学习致敬向上的力量”主题宣传活动

一、活动目的及意义:       

二、榜样故事

社区干部孟二梅:群众需要,“二梅”就在!

榜样事迹:去年7月30日,北京强降雨致K396次列车被迫停在门头沟落坡岭站,近千名乘客被困。“只要有我们一口吃的,肯定有你们的”,这是落坡岭社区党支部书记孟二梅给全体乘客的承诺,她想尽办法让被困乘客在暴雨中免于冻饿。

颁奖辞:安顿落难者,照顾乡亲们,一句话驱散冷雨,一握手温暖人心。是谁在偏僻的角落里,排布下如此可信赖的人?过去无缘相识,因为她平凡;危难中堪当重任,因为她不忘初心。

泳坛“蝶后”张雨霏:肩扛国家责任,只有“做”一个字

榜样事迹:2023年,张雨霏是赛场上的“劳模”,平均每四天一次比赛,如此高强度的赛程,如果为自己,可以不去,但是为祖国,她必须去。赛场上她毫不怯场,镇定自若,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拿下23块金牌。

颁奖辞:宁可肌肉在深夜里燃烧,不让情绪在失败中沉沦。哪吒,就是要脱胎换骨;蝶后,一定是蝶变之后。探索运动的极限,收割青春的金牌,冠军是胜者,更是逆境中崛起的人。

视障歌唱演员萧凯恩:香港视障女歌手毅然到贫困地区教音乐

榜样事迹:香港视障歌唱演员萧凯恩,3个月大时,因眼癌摘除眼球。她通过摸盲文点字乐谱和听录音反复背诵,一点一点学会了弹钢琴。她在黑暗中追逐音乐梦想,20岁时已赢得超70个音乐比赛奖项。即使身体残疾,她依旧经常到贫困地区教音乐。

颁奖辞:假如给她三天光明,第一天,她要好好看父母;第二天,她会登上山顶,眺望维港,从日落到日出;第三天,她要走更远,去看望她歌唱过的英雄和大好河山。

◆活动参与要求

(1)根据“榜样故事”,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活动目的及意义”板块,阐明向榜样学习的必要性;语言规范、逻辑清晰,50字左右。
(2)结合材料分析我们应如何向榜样学习传承榜样精神?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10 . 4月11日,一位网名叫“胖猫”的男子因感情问题在重庆跳江身亡,该事件随后在网络上持续发酵,各种形式的信息和言论层出不穷。5月19日,重庆警方公布了对该事件的调查结果,回应了公众关心的疑问。请结合材料,运用法律知识回答问题。

【案情回顾】

胖猫去世后,其姐姐刘某先后在网上公布了大量涉及其生前女友谭某的个人隐私信息,并且通过联系他人代写文案、购买流量等方式故意误导舆论。很快,谆某被贴上“捞女”标签,一度引发了“厌女”情绪。个别极端言论称“不把她逼跳江就是这届网友的失职”,更有不怀好意者扒出她及家人的信息表示要“重金悬赏”....谭某被部分网民取名“骗子捞女PUA大师”、被造谣被人殴打,并且有网民还号召给谭某支付宝进行一分钱转账,附带咒骂辱骂等留言,网络出现多起扬言悬赏,威胁谭某人身安全的言论,严重影响谭某正常生活,并造成网络空间秩序混乱。519日晚,重庆市公安局南岸区分局发布了警情通报。经依法调查,谭某和“胖猫”存在真实恋爱关系,和胖猫以真实身份交往两年多,谭某并非感情骗子。谭某并非借谈恋爱之名向脾猫索要钱财,双方经济上互有往来,不构成诈骗犯罪;“胖猫”姐姐并非单纯为弟弟讨公道,存在策划网暴等行为,“胖猫”姐姐刘某因曝光谭某个人隐私、导致谭某被网民攻击、辱骂并受到人身威胁。

【事件评论】

网络发展至今,网友们隔着屏幕驳歪理、献爱心,义气、勇敢、善良的优秀品质在网络上随处可见。如今真相大白,大家才发现,因为不明真相,自己当初的好心竟汇聚成了网络暴力的汹涌“流量”。这“背刺”的痛感,我们也很无辜。

不是说围观者不能有正义感,但质疑的前提是知事实、懂边界,倘若只是泄愤式的道德审判,又与网暴何异?网络赋子人们自由表达的权利,并不意味着可以罔顾事实、无限口嗨。类似“胖猫”式悲剧,可以理性探讨,可以感性分析,但不能扭曲真相,任其沉沦为极端言论的温床。

(1)“面对网络舆论事件,是要流量,还是要真相?”请结合材料,运用相关法律知识,谈谈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
(2)为了避免“胖猫事件”再次发生,请结合材料,运用建设法治中国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让互联网成为社会生活中的“最大增量”?
2024-06-1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