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第一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观测北极地区的大气垂直分层对研究北极地区气候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我国北极科考队记录的某年夏季白令海峡气温和风速随高度升高的变化,高空风向以偏西风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近地面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主要取决于(     
A.海冰反射B.大气反射C.大气逆辐射D.太阳辐射
2.夏季白令海峡12000m高空(     
A.气压西高东低B.水汽含量较高
C.大气上下交换较强D.南北温差较大
2023-03-16更新 | 133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联合体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困难(0.15) |
名校

2 . 雨幡洞云是一种奇特的天气现象(图),薄薄的云层出现一个空洞,一缕缕"云丝”似乎从洞中心部分落下,犹如“空中水母”。专家解释,这是由于大气层中存在低于0℃而仍然保持液态的过冷液滴,受飞机飞行产生扰动而产生云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雨幡洞云位于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A.平流层B.对流层C.中间层D.逸散层
2.过冷液滴没有凝结成冰晶的原因,可能是该区域空气中缺少(     
A.水汽B.低温环境C.凝结核D.低压环境
3.发生雨幡洞云的云层温度较低,是由于(     
A.距离太阳较远B.距离地面较远C.距臭氧层较远D.距电离层较远

3 . 当空气经过较暖的下垫面时,底部的大气增温形成比周边温度高的“热泡”,并不断向上运动,这是一切对流现象的基础。“热泡”超过凝结高度就会形成云层,海面上的云层在夜间常常会发生强烈对流,形成雷雨天气。下图为甲地下垫面附近“热泡”上升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甲地上空1000米以下受到相同气压系统控制,则符合图示“热泡”运动的等压线分布是(     
A.B.C.D.
2.造成夜间海面上云强烈对流的原因有(     
①云底接受海面辐射,降温慢②云顶长波辐射,冷却剧烈③云底向下垫面辐射,降温慢④云顶水汽蒸发,冷却剧烈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01-10更新 | 9238次组卷 | 40卷引用:重组卷05-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重组卷(辽宁专用)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七连屿位于西沙群岛东北部,由分布于两个碳酸盐台地之上的八个砂岛组成。研究表明,在海水和季风的共同影响下,海滩沙、沿岸沙丘与植物相互作用不断促使砂岛扩张和增高。在砂岛形成过程中,植被起着关键作用,植被优先出现于沿岸沙丘高潮线之上及迎风面,生长,随后加密,并最终覆盖整个砂岛的潮上带地区,促使砂岛面积不断扩大。下图示意七连屿海滩沙—沿岸沙丘—植被—砂岛形成演变模式。



(1)从地势、种子角度分析七连屿植被优先出现于沿岸沙丘高潮线之上及迎风面的原因。
(2)说明七连屿诸岛环岛海滩一直处于裸露状态的原因。
(3)分析在砂岛面积不断扩大过程中植被所起的作用。

5 . 东北黑土区为我国典型季节性冻土区,冻融循环发生时土壤孔隙水的相变过程会改变土壤结构及稳定性。科研人员采集黑龙江省克山县4种不同的土壤样品,选取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作为团聚体稳定性的评价指标,MWD值越大表明土壤团聚度越高,抗侵蚀能力越强。下图为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种不同的土壤样品中含水量最少的是(     
A.aB.bC.cD.d
2.土壤趋于新的稳态出现在多少次冻融循环后(     
A.3次B.7次C.15次D.20次

6 . 美国“魔鬼塔”耸立在怀俄明州的平原上,高度有264米,属于地质时期火山颈的残留物。下图为美国“魔鬼塔”的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组成“魔鬼塔”的岩石可能是(     
A.沉积岩B.岩浆岩C.石灰岩D.变质岩
2.下列关于“魔鬼塔”地质形成过程的推测正确的是(     
A.海洋沉积—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海洋沉积
C.海洋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上升—冷却凝固
D.板块张裂—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外力侵蚀—海洋沉积

7 .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域内突发自然灾害后的两个观测点横截面河床形态和水深示意图”,灾害过后一段时间,两观测点水深基本恢复正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引发该河段两观测点横截面水深骤变的原因是(     
A.上游大坝决口溢洪B.地震迫使河流改道C.滑坡土石阻塞河道D.强降雨致山洪暴发
2.此次灾害发生点可能位于(     
A.该河段下游B.两观测点之间C.观测点1D.观测点2
3.灾害发生时,下游地区最先采取的减灾措施是(     
A.转移沿岸居民B.清理河道淤泥C.拦蓄河水防旱D.开挖渠道引流
2021-05-13更新 | 1696次组卷 | 1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困难(0.15) |
名校

8 . 黄河下游河南孟津白鹤镇至山东东明高村河段为典型的游荡性河道,冲淤变化较大,历来是黄河下游治理的难点。三门峡水库建成后,该河段游荡性河道特征发生明显变化(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段游荡性河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水流湍急,侵蚀能力强②来沙量大,河床不断淤积
③河道深窄,水流速度慢④地形平坦,水流难以约束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三门峡水库建成后,该河段游荡性河道发生变化的顺序是(     
A.甲乙丙丁B.甲丁乙丙C.丁甲丙乙D.丁乙甲丙
2021-03-09更新 | 966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鞍钢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到底谁在看谁?穿过岩壁上空洞的月亮,恰似一只正在回望你的眼睛”,这是美景“月眸”(下图)的诗意写照。北美西部内陆高原一砂岩(陆相沉积岩)拱门附近可观赏到该美景。三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后经长期地质作用,形成了一个个拱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要观赏到“月眸”美景,需合适的(     
A.时间、位置和天气B.位置、季节和时间
C.位置、季节和光线D.时间,光线和天气
2.“月眸”美景中拱门的形成过程是(     
A.海洋环境沉积→地壳抬升成陆→风化侵蚀→地壳差异抬升
B.地壳抬升成陆→陆地环境沉积→地壳差异抬升→风化侵蚀
C.陆地环境沉积→地壳抬升成陆→风化侵蚀→陆地环境沉积
D.地壳抬升成陆→海洋环境沉积→陆地环境沉积→风化侵蚀
2021-02-01更新 | 976次组卷 | 8卷引用:2021年高考地理押题预测卷(辽宁卷)01
10 . 月球公转周期27.32天,木星公转周期11.8年。下图为某日太阳系部分天体相对位置示意图。次月看到满月现象的当日24点,天体相对位置最可能是木星
A.B.
C.D.
2020-06-11更新 | 863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