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第一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冷湖效应”是指冷空气在山谷或盆地底部聚集,并伴有严重逆温的现象。我国江南丘陵某地种植的柑橘经常遭受冻害。图a为2017年1月江南某地地形图,图b为2017年1月该地山谷在微风晴夜条件下,一次超强寒潮过境时测得的不同地形部位气温变化过程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文信息推测,适宜柑橘分布的主要地段为(     
A.坡中部B.坡底部C.阴坡坡底部D.阳坡坡顶部
2.柑橘遭受冻害的临界温度是-9℃。图中,若按“冷湖效应”逆温垂直递增率1℃/10米计算,则该山谷种植柑橘的地方到谷底的相对高度至少为(     
A.80米B.40米C.25米D.10米
3.深秋的清晨,图中A地比B地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迎风坡,降水多,水汽足B.气温较低,降雪丰富,水分足
C.气温较高,蒸发量大,水汽足D.地形比较封闭,水汽不易扩散

2 . 当空气经过较暖的下垫面时,底部的大气增温形成比周边温度高的“热泡”,并不断向上运动,这是一切对流现象的基础。“热泡”超过凝结高度就会形成云层,海面上的云层在夜间常常会发生强烈对流,形成雷雨天气。下图为甲地下垫面附近“热泡”上升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甲地上空1000米以下受到相同气压系统控制,则符合图示“热泡”运动的等压线分布是(     
A.B.C.D.
2.造成夜间海面上云强烈对流的原因有(     
①云底接受海面辐射,降温慢②云顶长波辐射,冷却剧烈③云底向下垫面辐射,降温慢④云顶水汽蒸发,冷却剧烈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01-10更新 | 9224次组卷 | 40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七连屿位于西沙群岛东北部,由分布于两个碳酸盐台地之上的八个砂岛组成。研究表明,在海水和季风的共同影响下,海滩沙、沿岸沙丘与植物相互作用不断促使砂岛扩张和增高。在砂岛形成过程中,植被起着关键作用,植被优先出现于沿岸沙丘高潮线之上及迎风面,生长,随后加密,并最终覆盖整个砂岛的潮上带地区,促使砂岛面积不断扩大。下图示意七连屿海滩沙—沿岸沙丘—植被—砂岛形成演变模式。



(1)从地势、种子角度分析七连屿植被优先出现于沿岸沙丘高潮线之上及迎风面的原因。
(2)说明七连屿诸岛环岛海滩一直处于裸露状态的原因。
(3)分析在砂岛面积不断扩大过程中植被所起的作用。

4 .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某时总温度平流(是指冷暖空气水平运动引起某些地区温度降低或升高的现象)沿38°N垂直剖面,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海拔≥1500m的山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海拔≥1500m地形区为(     
A.天山B.祁连山C.昆仑山D.阴山
2.图示地区的气温垂直分布特点有利于(     
A.空气对流B.空气下沉C.降低近地面风速D.近地面快速增温

5 . 左下图、右下图分别示意某区域国际标准时间0时和3时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量(W/㎡),图中黑实线为地形轮廓,阴影由深到浅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量由大到小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图中等值线的基本走向最接近的是(     
A.晨昏线B.等高线C.等降水量线D.等温线
2.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基本走向特征,判断图中所示时间最接近(     
A.劳动节B.儿童节C.教师节D.国庆节
3.右图中低值区域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A.梅雨B.台风C.寒潮D.沙尘暴
单选题-题组 | 困难(0.15) |
名校

6 .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其累积量主要取决于有机质的输入数量及其周转速度。福建省西北部的武夷山,其主峰黄岗山海拔高2158米,植被垂直带谱分布完整。下图示意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武夷山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海拔高度中,海拔越高,含量越少B.不同海拔高度中,海拔越高,含量越高
C.同一海拔高度中,土层越深,含量越少D.同一海拔高度中,土层越深,含量越高
2.武夷山植被垂直带谱中,土壤有机碳累积量最高的植被类型是(     
A.常绿阔叶林B.针阔混交林C.针叶林D.高山草甸
3.能够使武夷山山麓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的人类活动是(     
①过度放牧②种植速生丰产林③秸秆还田④免耕制度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1-03-10更新 | 1823次组卷 | 10卷引用:安徽省怀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北平原某地地势起伏较大,黑土广布,局部地区春季融雪造成的水土流失甚至比夏季更为严重。该地春季融雪期一般为3~4月份,白天均温约7℃,夜间均温约-3℃.某科研机构在该地进行融雪侵蚀实验,模拟相同融雪径流量为3.7L/min条件下,土壤解冻深度分别为1cm、2cm、3cm的三次融雪实验侵蚀率(一定的径流量条件下,单位时间土壤的侵蚀量,下图).近年来,该地采取横坡垄作(沿等高线起垄耕作)、留茬耕作和秸秆覆盖等措施,以减轻融雪对黑土的侵蚀。



(1)据图归纳不同解冻深度土壤开始大量侵蚀的先后顺序,并简述其原因。
(2)若要模拟3cm解冻深度侵蚀率超过1cm、2cm解冻深度侵蚀率,推测需改变的实验条件。
(3)与夏季雨水侵蚀相比,简析该地局部地区春季融雪侵蚀更严重的自然原因。
(4)简述横坡垄作和留茬耕作对减轻黑土侵蚀的作用。
2021-03-05更新 | 1720次组卷 | 1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达标检测地理试题

8 . 杞麓湖位于云贵高原,为封闭型断层陷落湖盆,无明显的地表径流出口。沿湖平原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下图为杞麓湖某采样点部分时段沉积物平均粒径、碳酸盐含量的变化曲线图。该湖泊沉积物的粒径及其碳酸盐含量与湖泊水位呈显著负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杞麓湖为淡水湖,其原因最可能是该湖(     
A.湖中有泄水暗河B.降水量远超蒸发量
C.气温低,蒸发弱D.多冰雪融水汇入
2.I时期,湖区的气候特征最可能是(     
A.湿热B.冷干C.冷湿D.干热
3.研究发现,III时期降水丰富,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却呈波动上升趋势,原因最可能是(     
A.气温显著下降B.农业引湖灌溉
C.径流汇入增加D.入湖泥沙减少
2021-03-03更新 | 1706次组卷 | 2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合肥八中、阜阳一中三校2019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地理试题

9 .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由于河湖关系非常复杂,会出现河流流向逆转的现象。下图1为洞里萨湖周边区域图,图2示意磅湛和波雷格丹水文站水量年内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湄公河向洞里萨湖倒灌一般发生在(     
A.3—5月B.5—9月C.7—9月D.10月一次年5月
2.洞里萨湖和湄公河之间倒灌与补水主要取决于(     
A.流域面积B.河床与湖床海拔C.河湖水位差D.洞里萨河落差
3.洞里萨河流向因季节而发生逆转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①增加洞里萨湖的蓄水量②减轻湄公河下游的洪水威胁③维持城市供水的持续稳定
④缓解湄公河下游的旱情⑤保障湄公河下游航运稳定
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②⑤D.②③④

10 . 陕西窑洞聚落的院落模式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从渭北到陕北呈现显著的地域分异特征。下图示意三种典型院落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陕西窑洞三种院落模式从南到北总体分布趋势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②—①—③
2.院落模式呈现地域分异的直接影响因素是(     
A.土壤性状B.地貌条件C.光照强度D.文化传统
3.窑洞院落中少见造景植物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贫瘠B.风大沙多C.干旱少雨D.日温差大
2021-01-25更新 | 1716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怀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