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第一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困难(0.15) |
名校

1 . 青龙县城地处燕山山脉一侧的山谷中,青龙县气象站距谷底中心约500m,可以较好地观测风向的变化特征。下图为该地区四个季节山谷风逐时最多风向频率折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判断青龙县所处山谷的走向及气象站所在的方位分别是(     
A.南北走向山谷西侧B.南北走向山谷东侧
C.东西走向山谷北侧D.东西走向山谷南侧
2.图中序号和季节对应正确的是(     
A.①——春季B.②——冬季C.③——秋季D.④——夏季
3.在晴朗、微风的情况下,山谷风的日变化对污染物输送有明显影响,该县城空气污染物(     
A.白天浓度总体低于夜晚B.浓度最大值在午夜前后
C.夜晚浓度总体低于白天D.浓度最小值在日出前后
2024-04-26更新 | 293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2023·浙江·模拟预测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为我国不同气候带分布示意图,图2为不同气候带内不同地区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贮水量变化统计图,土壤贮水量是土壤中的水分含量相当于多少水层厚度或每公顷土壤在一定深度内贮水体积(m3/hm2)。



(1)描述我国不同气候带不同土层深度土壤贮水量的分布特点。
(2)简析我国不同气候带土壤深度50cm附近土壤贮水量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3)说出热带与暖温带表层土壤贮水量的分布差异,并推测该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2023-09-27更新 | 260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8(福建专用)-【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福建专用)

3 . 新疆乌恰—康苏地区位于天山群山环抱之中,气候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仅182mm,年平均蒸发量为2600mm。下图示意新疆乌恰—康苏地区地形剖面与植被垂直分布,图中四类草地植被覆盖率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M附近出现荒漠区,其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蒸发旺盛B.山地背风坡,降水量少
C.坡度陡,地表水缺乏D.土层浅薄,土壤颗粒细
2.下列四地盐渍化最严重的是(     
A.草地ⅢB.草地IVC.人工防风林D.农田区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尔埃希多地区(下图小方框所示)曾是西班牙最贫瘠的地区之一。随着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调动农业开发者积极性的政策,土壤“三明治式”的改良——当地农户利用沙土(表层)、有机肥(中层)和黏土(下层)令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温室截留雨水和农业高科技的广泛应用,过去的贫瘠之地变成了“欧洲蔬菜之都”。


   
(1)分析埃尔埃希多地区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
(2)说出埃尔埃希多地区采用“三明治式”改良土壤的优点。

5 . 山地与平原之间的昼夜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称为山地—平原风。下图为华北平原某地观测到的秋季山地—平原风平均风速(箭头长短表示风速大小)和风向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观测到较明显山地—平原风的天气条件是(     
A.背景风较弱的晴天B.背景风较弱的阴天
C.背景风较强的晴天D.背景风较强的阴天
2.秋季该地平原风出现的主要时段为(     
A.日出后至日落前B.中午前至日落前C.日落后至日出前D.日落后至中午前
3.该山地位于平原的(     
A.南侧B.北侧C.东侧D.西侧

6 . 显热通量指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大气与下垫面之间发生的湍流形式的热交换。为研究青海湖对湖区气候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青海湖附近的陆地上空作为试验区,与青海湖区上空显热通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夏季某日青海湖区与试验区的显热通量差异(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显热通量差异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差异B.地面辐射差异C.大气逆辐射差异D.热传导差异
2.近年,青海湖面持续扩大。受显热通量变化的影响,青海湖区会(     
①昼夜温差增大②夜晚降水增多③陆风势力增强④扬沙天气增多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7 . 某中学地理社团组织成员开展月相观测。2021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八,有同学用肉眼在湛蓝的天空中观测到了日、月同天景象,并作记录。同学记录的日、月位置和月相正确的是(     
A.B.
C.D.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



(1)描述与绿洲相比,甘肃某绿洲周边的沙漠气温日变化的特点。
(2)试判断该地区沙漠温度全天都高于绿洲的现象可能出现的季节,并从温度变化和蒸发两个角度分析原因。

9 . 当空气经过较暖的下垫面时,底部的大气增温形成比周边温度高的“热泡”,并不断向上运动,这是一切对流现象的基础。“热泡”超过凝结高度就会形成云层,海面上的云层在夜间常常会发生强烈对流,形成雷雨天气。下图为甲地下垫面附近“热泡”上升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甲地上空1000米以下受到相同气压系统控制,则符合图示“热泡”运动的等压线分布是(     
A.B.C.D.
2.造成夜间海面上云强烈对流的原因有(     
①云底接受海面辐射,降温慢②云顶长波辐射,冷却剧烈③云底向下垫面辐射,降温慢④云顶水汽蒸发,冷却剧烈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01-10更新 | 9224次组卷 | 40卷引用:地理-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福建卷)

10 . 东北黑土区为我国典型季节性冻土区,冻融循环发生时土壤孔隙水的相变过程会改变土壤结构及稳定性。科研人员采集黑龙江省克山县4种不同的土壤样品,选取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作为团聚体稳定性的评价指标,MWD值越大表明土壤团聚度越高,抗侵蚀能力越强。下图为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种不同的土壤样品中含水量最少的是(     
A.aB.bC.cD.d
2.土壤趋于新的稳态出现在多少次冻融循环后(     
A.3次B.7次C.15次D.20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