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冰川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冰川是含冰的寒冻风化岩屑或冰碛物,在重力和冻融作用下沿着山谷或坡面向下缓慢蠕动的舌状或叶状堆积体。青藏高原内陆的念青唐古拉山脉西段,平均海拔约5500m,是石冰川的发育区(图1),发育规模东南大、西北小。与普通冰川相比,石冰川表面覆盖一层厚0.5—5米的(含岩石碎屑)活动层,不易消融,“储备水源”能力更强。图2示意石冰川内部构造。




(1)指出石冰川发育的基本条件。
(2)分析念青唐古拉山脉西段石冰川发育规模东南大、西北小的原因。
(3)与普通冰川相比,分析石冰川不易消融、“储备水源”能力更强的原因。

2 . 挪威松恩峡湾位于欧洲北部沿海地区,形成于百万年前的气候严寒期。它是世界上最长、最深的峡湾,两岸山高谷深,岩层坚硬,海水浸漫大小湾,最终延伸到内陆,宛如一条条“河流”,景色秀丽。读挪威松恩峡湾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构成松恩峡湾景观的主体要素所属的圈层是(     
A.地壳和生物圈B.地幔和大气圈C.水圈和岩石圈D.水圈和大气圈
2.形成挪威松恩峡湾的主要动力是(     
A.风力堆积B.风力侵蚀C.海浪堆积D.冰川侵蚀
3.松恩峡湾景观的地貌特点是(     
A.崖壁陡峭B.孤峰林立C.岩体破碎D.V形谷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位于海拔3200米的高原上。暑假期间,柴老师带着班级的部分同学前往青海湖进行了环湖的研学活动。图1为青海湖及研学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为准备本次研学活动,邵同学携带了相机、望远镜、风向风速仪等设备、在柴老师的提示下,又携带了御寒的冲锋衣、防晒霜等物品。图2和图3分别为甲、乙两地地貌景观照片。



(1)邵同学观察了青海湖的流域地图,认为青海湖属于____(水循环类型)的一部分,在____季,因高山冰雪融水增加,湖泊面积变大。
(2)受湖陆风影响,在研学期间某日当地地方时14时左右,邵同学在图中丙地测得了____(填“湖风”或“陆风”),他从牧民口中得知,在冬季因湖面结冰,湖风转陆风时间将____(填“提早”或“延迟”)。
(3)邵同学携带御寒冲锋衣的原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____,导致大气____,晚上气温低。
(4)邵同学在甲地拍摄的景观图是____地貌,在乙地拍摄的的景观图是____地貌。选其中一种地貌类型,从地貌形态和物质组成角度描述其特征____
4 . 下列受流水机械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B.
C.D.
2022-12-1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亿至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下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题目。

1.形成“蜂巢”的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流水沉积
2.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B.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
C.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2022-12-12更新 | 473次组卷 | 63卷引用:广西钦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拉布拉多半岛是北美洲最大半岛,位于美洲大陆最东端。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半岛上冰川广布。半岛地表起伏不大,海拔不高,为300米~900米的低高原,海岸线曲折交错,多峡湾。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拉布拉多半岛河流、湖泊众多,沼泽地广布,河流多源出中部,常与湖泊、瀑布串连,并各自入海。半岛沿岸航线繁忙,是北美大陆东岸重要的航线要道。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日趋严重,半岛各个产业发展也深受影响。下图为拉布拉多半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1)说明拉布拉多半岛地表起伏较小的主要原因。
(2)分析拉布拉多半岛上沼泽地广布的主要成因。
(3)简述甲海域海上航行船只可能面临的安全问题。
(4)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拉布拉多半岛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
2021-12-22更新 | 986次组卷 | 12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我国沿90°E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1)比较甲、乙两地形区主要外力作用形式以及与其相对应的地貌形态,完成下表。
主要外力作用形式对应的地貌形态
甲地形区
乙地形区
(2)图中①河大拐弯地带形成世界最大的峡谷,该峡谷的成因是____
(3)乙地形区的东南边缘和中部均有典型的谷地发育,其中东南部多峡谷而中部谷地较为宽广,说明两者差异形成的原因。
(4)图中山脉②的走向是____,该山脉是我国西部两大盆地的分界线。山脉北侧的盆地中多为固定沙丘而南侧盆地中多为流动沙丘,试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

8 . 鼓丘由基岩与周围的冰碛物组成的流线型小丘。冰川前进时,底部冰砾泥翻过凸起的基岩后,搬运能力减弱,砾泥缓慢堆积而成。读某地鼓丘的景观图和等高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冰川的前进方向是(     
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北方向
2.该地最可能位于(     
A.波德平原B.塔里木盆地C.内蒙古高原D.阿特拉斯山脉
2021-05-15更新 | 586次组卷 | 6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也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它们被统称为外力作用。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下图示意四种地貌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四种地貌的成因相同的是(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2.形成黄土高原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风力沉积D.冰川沉积
2021-02-05更新 | 779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20年5月27日,我国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开展对珠峰高程新一轮测量。下图为本次珠峰高程测量拟定登顶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大本营到甲地的过程中,攀登队行进在(     
A.河谷中B.U形谷中
C.冰斗中D.V形谷中
2.图中大本营处沉积物具有的特点是(     
A.大小均匀B.层状结构
C.棱角明显D.磨圆度好
2020-11-16更新 | 1537次组卷 | 34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合格性考试模拟地理试题(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