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冰川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4 道试题
1 . 位于福建省漳浦县漳州滨海地质公园的南碇岛(24°N,118°E)入选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发起的“中国最美十大海岛”,南碇岛玄武岩地貌被誉为“海上兵马俑”。下图为岛上玄武岩景观。根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组成南碇岛地貌的岩石主要为
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
2.对南碇岛影响最小的地质作用为
A.冰劈B.风化C.海蚀D.水蚀
3.当南碇岛地物正午日影长度达到一年中最小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哈尔滨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B.印度低压势力较强
C.墨累达令盆地牧民忙于剪羊毛D.直布罗陀海峡风浪较小
2017-08-08更新 | 42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牡蛎(又名蚝)栖息于从潮间带至低潮线以下水深15-30m左右的岩礁、泥滩及泥沙质海底。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广,在正常海水中生活的个体小,在盐度较低海水中生活的个体大。以细小浮游生物为食,5-9月繁殖季节。牡蛎富含大量蛋白质和人体所缺的锌,被誉为“海里的牛奶”。但美国食药监局认为生蚝局高风险食物之首。因其含有两种破坏力极大的病原体:诺罗病毒和霍乱弧菌。在丹麦,最好的生蚝生长在北部一个叫做利姆水道的峡湾区域(图中甲海峡),这种生蚝被誉为“生蚝皇冠上的明珠”。是全球不可多得的美食。近年来,不请自来的太平洋蚝在利姆水道的种群规模有扩大的趋势,争夺本地蚝的生存空间。全世界生蚝养殖80%在中国,中国生蚝养殖的80%-90%都是太平洋生蚝,中国就是太平洋生蚝最大的养殖国。下图为丹麦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简析利姆水道(即峡湾)的形成过程。
(2)推测太平洋蚝入侵利姆水道的可能途径。
(3)简述太平洋蚝入侵利姆水道对本地蚝产生的影响。
(4)面对利姆水道太平洋蚝种群规模扩大的趋势,有人提议“中国可以从丹麦进口生蚝,以避免太平洋蚝泛滥成灾”。你是否赞同?说明你的理由。

3 . 泰山西北部喀纳斯河流域分布于中高山地带,河谷海拔1000 m以上,两侧山峰多在3000 m以上,喀纳斯U形谷是该地区典型地貌,河谷两侧山坡呈台阶状分布。下图示意喀纳斯河谷多级U形谷平面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喀纳斯U形谷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流水侵蚀B.冰川侵蚀
C.背斜张裂D.断层下沉
2.该U形谷南段西坡陡于东坡的原因是
A.东坡受侵蚀西坡受堆积B.西坡植被差东坡植被好
C.热量条件东坡优于西坡D.降水条件西坡优于东坡
2017-04-12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百校联盟高考复习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4 . 下图是世界某局部区域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B.西北风
C.东南风D.西南风
2.与同纬度欧洲西部沿海相比较,图示区域西部沿海气温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洋流B.海陆位置
C.地形D.纬度位置
3.图中所示区域西侧海岸线曲折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侵蚀B.海水侵蚀
C.流水侵蚀D.冰川侵蚀
5 . 金沙江干热河谷蜿蜒于四川、西藏、云南三省(区),全长约为2300千米,森林覆盖率低,但是具有脐橙种植的独特小气候条件。下图示意金沙江干热河谷某处景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金沙江干热河谷脐橙种植的独特小气候条件是(     
A.纬度低,年均温高B.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
C.降水少,湿度较小D.山脉阻挡,寒潮影响小
2.图示河谷中碎石遍布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炎热干燥,岩石物理风化严重B.河谷多大风天气,风力搬运作用强烈
C.河流流速和流量减小,碎石大量沉积D.滑坡和泥石流多发,碎石堆积较多
3.金沙江干热河谷对长江三峡水库存在着较大的危害,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水土流失严重B.碎石裸露面积广
C.河流流速较快D.河水蒸发量巨大
2016-12-13更新 | 5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地理试卷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北美洲局部区域图。图中乙半岛上许多重要地表形态是由第四纪以来冰川、流水等外力作用塑造。甲海域是纽芬兰渔场。曾经的纽芬兰渔场鱼获量异常丰富,有“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美名。但在几个世纪的肆意捕捞之后,纽芬兰渔场的鳕鱼渐渐消亡。



(1)指出第四纪乙半岛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分析曾经有“踩着鳕鱼脊背就可上岸”现象的原因。
(3)分析甲附近渔场冬季渔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
2016-12-12更新 | 2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西省名校高三第三次联合考试地理试卷
7 . 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区域图。图中乙半岛在第四纪冰期曾是北美大陆三大冰川中心之一,第四纪以来冰川、流水等外力作用,塑造了该半岛许多重要地表形态。图中甲海域附近是世界著名渔场。

(1)据图推断乙半岛的地势特征并说明依据。
(2)描述图示半岛聚落空间分布特点。
(3)指出第四纪乙半岛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4)分析甲附近渔场冬季渔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
8 . 下图中M国,有50多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造船厂,对外贸易发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甲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
(2)分析甲半岛西海岸冬季黑暗多雾的自然原因。
(3)说明甲半岛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
(4)分析M国大力发展海运的主要原因。
2016-12-12更新 | 11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毕业班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
9 . 根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第四纪冰期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冰川的主要发源地,冰层厚达2000米;冰川侵蚀力与冰川的厚度、山地的坡度成正相关,与河谷的宽度成负相关。北欧森林广布,木材资源丰富。早期木材运输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浮运。主要依靠河水浮运(浮运从春季开始直至夏末,借助河流进行漂浮木材);另一种是陆运,冬季用马拉木材在积雪上滑行


(1)说出甲城市所在国家耕作业不发达的主要原因。
(2)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多峡湾,试分析其原因。
(3)在未修公路、铁路前,M国高纬度森林的木材运往河口加工厂采用浮运,试从河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4)简述该区域第四纪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016-12-12更新 | 813次组卷 | 5卷引用:2013届河北省大成一中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地理试卷
10 . 读我国渤海某海岸地表物质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区的地貌有( )
①新月形沙丘 ②海蚀崖
③三角洲平原 ④风蚀蘑菇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塑造该地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
①风力作用 ②波浪侵蚀作用 ③流水沉积作用 ④冰川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