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冰川地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喇昆仑地区海拔普遍超过5500米,8个月以上都处于冷季,即使在7月仍有大部分区域的最低气温小于0℃。喀喇昆仑冰川广布,覆盖约22800km2,总冰川体积为2200km3,占全部亚洲高山冰川的约30%,是世界上山岳冰川最为发达的高大山脉。调查发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世界各地冰川不断萎缩,但喀喇昆仑地区冰川面积还有所增加,被成为“喀喇昆仑异常”。1961-2000年间,喀喇昆仑冰川的冬季、夏季和全年降雪量均明显增加,夏季平均气温呈现一定程度的降低。左下图为喀喇昆仑地形图,右图为该地区降水及水汽来源柱状图。

(1)分析喀喇昆仑地区冰川储量大的原因。
(2)分析夏季气温呈现一定程度降低的原因。
(3)专家推测,若干年后“喀喇昆仑异常”将消失,请说明其理由。
2024-02-28更新 | 67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广州二中、惠州一中、深圳实验、珠海一中、中山纪念中学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联考地理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湖是指末次冰期以来山岳冰川在进退过程中形成湖盆,主要由现代冰川融水或大气降水补给的湖泊。阿尔泰山区分布着我国纬度最高的冰川和冰湖。目前,阿尔泰山区冰湖数量众多,主要分布在海拔2100-2900m。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影响,该山区出现冰湖总体数量增多、面积增大的趋势。下图示意阿尔泰山脉的位置。

(1)简述阿尔泰山区冰湖的形成过程。
(2)分析冰湖多分布在海拔2100-2900m的原因。
(3)分析近年来阿尔泰山区冰湖总体数量增多、面积增大的原因。
(4)推测阿尔泰山区冰湖面积扩张对湖水性质的影响。
2024-02-27更新 | 278次组卷 | 3卷引用:【押题金卷】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B卷)

3 . 在横断山北端中部的沙鲁里山脉的支脉索朗山,约80平方千米的古地貌中发育了40多座冰川湖,它们大多呈线形排列在数条不同的冰川“U”型谷中,形成串珠湖群。串珠状湖泊是指冰川谷纵向起伏不平,冰坎(即冰川谷地中的陡坎)与冰盆相间,冰盆往往积水成湖,或由多道冰碛堤阻水而成。位于横断山沙鲁里山脉的香巴拉七湖是已探明的串珠湖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组串珠湖,一湖面积最大,呈长条形,湖水平静,湖水透明度高。二、四、五、六、七湖每年12月封冻,翌年5月解冻。一湖和三湖,一年中最冷月湖面仅有一半结冰,大部分时间都波光粼粼。下图为香巴拉七湖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索朗山“U”型谷中湖泊众多的原因有(     
①山体面积大 ②古冰川覆盖面积大 ③山体坡度大 ④背风坡,流水作用弱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据材料,导致一湖和三湖,一年中最冷月湖面仅有一半结冰的主要因素是(     
A.湖泊水质B.湖面坡度C.湖水的流动性D.湖泊面积
3.五、六湖合并形成林如错的主要原因有(     
①冰坎坡度较小 ②冰川融水增加 ③湖泊面积较大 ④湖床淤积严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2-27更新 | 439次组卷 | 3卷引用:【金科大联考】 2021-2022学年高三6月质量检测地理(河北卷)

4 . 羊背石是典型的冰川地貌,由于冰川作用方式不同,其迎冰面和背冰面特征不同。图为羊背石形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羊背石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羊背石是由冰川沉积作用而成B.背冰面因冰川作用而多有擦痕
C.迎冰面因冰川作用形成磨光面D.据坡度差异可判断冰川厚度
2.野外考察时,最容易观察到羊背石的地方是(     
A.天山B.雪峰山C.秦岭D.大兴安岭
2024-02-06更新 | 43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信阳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综合题 | 较难(0.4) |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冰川形成和向下运动过程中侵蚀两侧及底部的基岩和松散物质,使岩块和砂砾等混杂于冰川内部形成内碛,而表碛是指存在于冰川表面的冰碛物。下图示意1990年与2019年贡嘎山部分冰川表碛厚度随海拔高度变化情况。

(1)与1990年相比,指出2019年贡嘎山冰川表碛的变化。
(2)表碛厚度较薄有利于加快下覆冰川消融,解释其过程。
(3)大、小贡巴冰川末端表碛较厚,说明其带来的影响。
2024-01-26更新 | 101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三练习地理试题06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峡湾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其形成过程如左图所示。右图所示区域海岸峡湾众多,其陆地部分在末次冰盛期被冰盖所覆盖。距今约1.8万年以来,随着冰盖的逐渐消融,消融区内因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开始逐渐反弹恢复,持续影响着该区域的海岸线位置。


(1)据左图描述峡湾的形成过程。
(2)研究发现,右图所示区域的海岸线近百年来在向海洋方向移动。请对该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7 . 冰川前进时会导致行进路径上的树木受伤甚至死亡,退缩后在其遗留的堆积体上,树木会重新生长。科研人员在某地由南向北倾斜的冰川末端槽谷中,沿某一剖面依次调查各垄状堆积体上的树木分布特征,调查中未发现受伤和死亡树木。下图为该剖面上各采样点最老云杉、杨树的树龄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该区域发生过完整的冰川进退事件的次数为(       
A.1次B.2次C.3次D.4次
2.同一堆积体上,杨树与云杉年龄存在差异,说明杨树(       
A.生长早、更耐贫瘠B.生长早、更耐严寒
C.生长晚、更耐干旱D.生长晚、更耐渍水
3.推测采样剖面在冰川槽谷中所处的位置和方向分别是(       
A.谷底,南北向B.谷底,东西向C.谷坡,南北向D.谷坡,东西向
2024-01-24更新 | 1580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槽谷是指由冰川侵蚀作用过的谷地。冰川侵蚀作用的不同会影响冰川槽谷形态发育的差异,由冰川槽谷的横剖面轮廓判别槽谷形态发育的程度。根据槽谷外部轮廓的形状差异,冰川槽谷分为Ⅴ形谷和U形谷,从V形谷到U形谷的演化过程称为冰川槽谷的完整发育过程。全球气候变化对冰川槽谷发育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下图为斯瓦尔巴群岛黄河站附近冰川分布图。其中冰川A下发育了Ⅴ形谷,冰川P下发育了U形谷。

(1)说明斯瓦尔巴群岛黄河站附近冰川槽谷发育的条件。
(2)分别指出冰川A和冰川P发育冰川槽谷的地质作用。
(3)描述同一条冰川槽谷的完整发育过程。
(4)有人推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斯瓦尔巴群岛的冰川槽谷发育会更加广泛。你是否支持该观点,请说明理由。
2024-01-21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名校学术联盟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押题卷(六)文综地理试题

9 . 格尔木河发源于昆仑山脉,注入察尔汗盐湖,下游形成多种地貌单元,是一条水量较稳定的河流。其一级支流为断裂构造的昆仑河。下图示意纳赤台昆仑河谷横剖面,河谷两岸岩性坚硬,图中的昆仑河砾岩极难直接观察到。完成下面小题。

1.格尔木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最可能为(     
A.雨水补给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C.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D.地下水补给
2.格尔木河下游主要为(     
A.峡湾地貌B.喀斯特地貌C.风成地貌D.峡谷地貌
3.图中的昆仑河砾岩极难直接观察到的主要原因是(     
A.岩层埋藏深度大B.上游砂砾覆盖C.对岸地势较陡D.植被覆盖率高
2024-01-16更新 | 8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苏州市八校联考三模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某地理研学小组计划寒假前往图中的甲乙两地开展研学考察。查阅资料得知甲地附近海岸线曲折破碎,乙地的自然景观与我国西北相似。资料显示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山地林线上部景观变化明显(林线是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森林分布的上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附近海岸线曲折破碎,最主要的处力作用是(     
A.海水侵蚀B.流水侵蚀C.冰川侵蚀D.风力侵蚀
2.乙地所在区域气候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①距海远近 ②沿岸暖流 ③大气环流 ④地形因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推测安第斯山脉林线上部(     
A.乔木面积减少B.草甸位置下移C.耐旱植被增多D.冰川消融减慢
2024-01-15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宝鸡市高考一模文综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