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土在我国东北地区广泛分布,多分布在地势平缓辽阔的漫岗。黑土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腐殖质含量较高。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对黑土地的大规模开垦以及农业生产中频繁翻耕,土壤结构发生变化,耕作层下方形成一层紧实的“犁底层”(下图),黑土肥力下降明显。有专家建议,采用“少耕深松”的耕作方式有利于保护黑土。



(1)说明东北地区黑土腐殖质含量较高的气候原因。
(2)分析东北黑土肥力下降的人为原因。
(3)分析“少耕深松”对保持黑土肥力的作用。

红壤是发育于热带和亚热带植被下的土壤,呈红色,其主要特征是富含铁、铝氧化物,呈酸性。某校的地理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到郊区进行了红壤的野外观测调研,撰写了土壤与自然要素关系的报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地理学习小组的同学发现:红壤的有机质含量非常低,导致这一结果的基本因素是(     
A.生物B.成土母质C.气候D.成土时间
(5)关于土壤形成因素及养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产物,决定土壤有机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
B.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最活跃的因素,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矿物质
C.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常用的方法有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等
D.治理土壤盐碱化可以通过大水漫灌、引淡淋盐、地膜覆盖等方法
(6)红壤的肥力、疏松程度和酸碱度不利于农作物高产,为了实现当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民可采取的改良措施有(     
①大力推广秸秆还田②增施熟石灰③大量施用化肥④掺沙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3-02-11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东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2 . 下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是(     
A.成土母质B.气候C.生物D.地貌
2.图示区域(     
A.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
B.土壤的有机养分主要来自成土母质
C.地下径流量受当地气温影响大
D.陡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深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