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某地理学习小组到郊区进行土壤的野外观测,在观测报告中绘制了土壤肥力影响因素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土壤肥力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其中(     
A.①为时间B.①为地貌C.②为腐殖质D.②为成土母质
2.同学们发现从山顶到低平洼地土壤颗粒物存在明显的变化,正确的是(     
A.砾质土-壤土-砂土-黏土B.砾质土-砂土-壤土-黏土
C.黏土-壤土-砂土-砾质土D.黏土-砂土-壤土-砾质土
2023-10-20更新 | 831次组卷 | 25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01(天津专用)

2 . 若地表易积水,土壤中的好氧细菌无法活动会导致植物残体分解速度变慢,久而久之土壤表面就会积累一层厚厚的有机物,即泥炭。一般情况下,泥炭的含水量很高,但也有不可不察的潜在火灾风险。苏门答腊岛泥炭层广布,2019 年某月当地发生大面积山火,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久。下图为苏门答腊岛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区,最有可能形成大面积泥炭层的是(     
A.西西伯利亚平原B.大自流盆地C.巴西高原D.南非高原
2.2019 年某月,苏门答腊岛发生大面积山火,导致新加坡、马来西亚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该月最可能是(     
A.1月B.4月C.8月D.11月
2023-08-0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下图是“土壤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土壤剖面描述正确的是(     
A.表层为母质层B.淀积层厚度最大
C.淋溶层与母质层相邻D.腐殖质层之上为凋落物层
2.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促进土壤肥力不断提高B.能彻底改变土壤的性质
C.决定了母质层的厚度D.只是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者
3.造成土壤表层白天升温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D.大气吸收

4 . 浙江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一次“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学活动,发现考察地土壤剖面呈均匀的土红色,腐殖质少,质地较黏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土壤腐殖质少的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①风化作用弱,提供有机质少②水热条件好,分解作用快③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④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小明从研学地点带回一袋土壤想用于阳台种植花草,以下改良措施及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倒入茶叶渣—减缓土壤氧化B.掺入河沙—增加土壤透气性
C.加入化肥—增加土壤有机质D.浇纯净水—降低土壤盐碱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土在我国东北地区广泛分布,多分布在地势平缓辽阔的漫岗。黑土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腐殖质含量较高。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对黑土地的大规模开垦以及农业生产中频繁翻耕,土壤结构发生变化,耕作层下方形成一层紧实的“犁底层”(下图),黑土肥力下降明显。有专家建议,采用“少耕深松”的耕作方式有利于保护黑土。



(1)说明东北地区黑土腐殖质含量较高的气候原因。
(2)分析东北黑土肥力下降的人为原因。
(3)分析“少耕深松”对保持黑土肥力的作用。

红壤是发育于热带和亚热带植被下的土壤,呈红色,其主要特征是富含铁、铝氧化物,呈酸性。某校的地理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到郊区进行了红壤的野外观测调研,撰写了土壤与自然要素关系的报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地理学习小组的同学发现:红壤的有机质含量非常低,导致这一结果的基本因素是(     
A.生物B.成土母质C.气候D.成土时间
(5)关于土壤形成因素及养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产物,决定土壤有机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
B.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最活跃的因素,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矿物质
C.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常用的方法有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等
D.治理土壤盐碱化可以通过大水漫灌、引淡淋盐、地膜覆盖等方法
(6)红壤的肥力、疏松程度和酸碱度不利于农作物高产,为了实现当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民可采取的改良措施有(     
①大力推广秸秆还田②增施熟石灰③大量施用化肥④掺沙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3-02-11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东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6 . 图为我国东北某地黑土剖面的土层垂直序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数字代表的土层是(     
A.①为淋溶层B.②为淀积层C.③为腐殖质层D.④为母质层
2.与我国南方地区相比,该地土壤肥力较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成土母质B.生物C.气候D.地貌

7 . 淋溶作用指土壤中较细的土粒、化学元素随土壤水分由土壤表层向下层(或底层)移动的作用。下表示意我国某地区土壤中四种营养元素随深度而发生变化的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深度(cm)N(mg/kg)P(mg/kg)Na(mg/kg)Mg(mg/kg)
01283403010
20912654510
5084283568
1.在0~50cm土壤深度,表中四种元素受淋溶作用最小的是(     
A.NB.PC.NaD.Mg
2.与淋溶强度关系最紧密的因素是(     
A.土壤有机质含量B.大气降水强度
C.土壤疏松度D.地表径流
8 . A市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春季进行地理实践活动,下列为该组同学调查搜集的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第一站来到大连大黑山,开展“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了“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左图)示意图。



(1)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因素是____,对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起决定作用的是____
(2)该组同学在森林地区采集了土壤标本,并绘制了土壤的剖面结构图(右图),土壤剖面中甲为____层。大黑山山脚地带的森林植被类型属于____林。大黑山分布大面积的野生杜鹃花,引起了研学小组的注意,推测____(南、北)坡的杜鹃花率先绽放。
(3)该组同学选取了土壤样本回实验室测量发现,对耕作而言,该地区土壤较南方地区的土壤肥沃,从自然原因角度分析该地土壤较南方肥沃的原因。

9 . 泥炭是指在河湖沉积的低平原或山间谷地中,由于长期积水,大量水生植物因缺氧分解不充分形成的腐殖质积累。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某下游河谷沼泽泥炭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泥炭层分布在(     
A.山麓冲积扇B.河口三角洲C.河流阶地D.河漫滩
2.该地泥炭层深厚的原因是(     
①植物茂盛,有机残体归还多②河流沿岸,河流泥沙沉积多
③气候湿热,微生物分解缓慢④沼泽广布,有机质分解缓慢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土壤是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或溶液)和气相(土壤空气)三相物质组成的,土壤容重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烘干后的重量与同容积水重量的比值。土壤容重与土壤质地、压实状况、土壤颗粒密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各种土壤管理措施有关。有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土壤发育良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土壤容重越大(     
A.有机质含量越低B.土壤孔隙度越高
C.单位体积土壤干重越轻D.越利于作物生长
2.下列措施不能降低土壤容重的是(     
A.引水灌溉B.秸秆还田C.深耕土地D.红壤掺沙
2022-09-02更新 | 480次组卷 | 8卷引用:天津市第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