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省东通陕西、西达新疆,省会兰州处于西北地区的“十字路口”,是该省最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该省西北部的Z县制定了县域内精准扶贫方案,规划对某一村落实行生态搬迁。图左示意甘肃省人口空间分布,图右示意生态搬迁备选安置点分布。

(1)描述甘肃省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2)说明气候对甘肃省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
(3)简析兰州人口密集的社会经济原因。
2024-02-06更新 | 674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高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逐步由“少年中国”发展为“银发中国”。新时期老年人身体好,许多人有继续工作的愿望。



1.导致我国由“少年中国”发展为“银发中国”的主要因素是(     
A.计划生育政策B.社会经济发展
C.社会福利完善D.生育观念转变
2.图示期间,我国(     
A.老年人口比重波动上升
B.总人口数量波动下降
C.老年人口比重逐年升高
D.总人口增速持续下降
3.现阶段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区域首先在(     
A.落后地区的乡村B.落后地区的城市
C.发达地区的乡村D.发达地区的城市
2024-02-03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高级中学、南宁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地理试卷

3 . 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A.北部多,南部少B.西北部多,东南部少
C.东部多,西部少D.东北部多,西南部少
2.下图中大致反映出了我国人口分布可以分为东南和西北人口疏密悬殊的两部分,东南半壁人口稠密,西北半壁人口稀少,此递变分界线是(     
A.黑河—腾冲线B.秦岭—淮河一线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南北方地区分界线

4 . 下图示意我国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B.人口数量众多C.人口稠密D.距河2km内人口最多
2.该河流很可能是(     
A.淮河B.珠江C.海河D.雅鲁藏布江
3.影响该流域人口距河流不同距离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能资源分布B.矿产资源分布C.交通通达度D.取用水方便程度
4.中国人口分布很有特色,大致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分界线,是(     
A.漠河-腾冲线B.黑河-腾冲线C.黑河-昆明线D.漠河-昆明线
2024-01-15更新 | 7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文正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胡焕庸线(黑河一腾冲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重要分界线。下表为1990—2020年“胡焕庸线”两侧我国人口变动统计。人口分布和国土区域严重不匹配的现象被称为“胡焕庸现象”。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人口规模(亿人)人口比重(%)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东南侧西北侧东南侧西北侧东南侧西北侧
202013.180.9293.506.50321.8717.23
201012.460.8693.526.48304.3616.24
200011.640.7993.676.33284.2314.78
199010.610.6993.886.12259.1413.01
1.1990-2020年间,我国(     
A.胡焕庸线东南侧人口增长速度高于西北侧B.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比重都在增加
C.胡焕庸线东南侧增加的人口数少于西北侧D.胡焕庸线西北侧人口规模和密度都增加
2.2000年至今,西北侧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就业机会增加B.空气质量优良C.人口政策调整D.土地面积广阔
3.下列国家中,“胡焕庸现象”最不明显的是(     
A.俄罗斯B.英国C.巴西D.澳大利亚
2024-01-15更新 | 382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0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卷

6 . 下图为我国某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     
A.人均耕地面积较少B.人口密度分布差异不大
C.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高D.城镇化水平整体呈南高北低
2.影响该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交通B.地形C.水源D.气候
2024-01-13更新 | 827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胡焕庸线是我国人口分布重要分界线。读我国人口密度及胡焕庸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人口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A.平原多、山地少B.东北多、西南少
C.内陆多、沿海少D.农村多、城镇少
2.甲省份环境人口容量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科技水平B.水源C.对外开放程度D.受教育程度

8 . 西北“水三线”通过建设南水北调大西线工程,跨越“胡焕庸线”、“阳关线”和“奇策线”,是西北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优化配置线、西北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的特征分区线。下图为我国西北“水三线”划分的空间格局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奇策线”是新疆重要的(     
A.人口经济分界线B.地形阶梯分界线C.干湿地区分界线D.植被景观分界线
2.西北地区资源开发面临最主要的现实问题(     
A.土地荒漠化加剧B.资源组合不匹配C.交通运输不便利D.劳动力资源匮乏
3.“水三线”建设对西北地区的意义(     
A.改变人口分布格局B.提高矿产保有量C.缩小东西发展差距D.缓解水质型缺水
2024-01-12更新 | 802次组卷 | 7卷引用: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卷(湘教版2019)-学易金卷:2023-2024学年高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9 . 下图为“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规律是(     
A.北部人口密度大于南部B.东部人口密度大于西部
C.东南部人口密度总体较大D.中部人口密度大于四周
2.苏北地区农业比重较大,图中M地虽地处沿海地区,但人口密度相对较低,推测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地处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B.产业转移导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
C.降水较少,河流少,水资源缺乏D.多盐碱地、沼泽,对农业发展不利

10 . “胡焕庸线”指我国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的连线,是划分我国东南部和西北部人口分布差异的界线。人口分布和国土面积严重不匹配的现象被称为“胡焕庸现象”。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东南部

西北部

面积比例

(%)

人口比例

(%)

人口密度

(人/km2

面积比例

(%)

人口比例

(%)

人口密度

(人/km2

1953年

43.24

94.80

139.51

56.76

5.20

5.83

2000年

43.24

94.59

303.78

56.76

5.41

13.23

2010年

43.24

94.41

325.84

56.76

5.59

14.68

1.近年来“胡焕庸线”倾向于向西北移动,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气候变化B.移民政策C.经济科技发展D.开放程度扩大
2.下列国家中,“胡焕庸现象”最明显的是(     
A.英国B.巴西C.日本D.法国
2024-01-10更新 | 30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启东市东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