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逆温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水汽、杂质、干洁空气组成的是(     
A.①层B.②层
C.③层D.①层和②层
2.关于图中有关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层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
B.②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C.③层适合飞机飞行
D.①层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

2 . 下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的上午、午后、夜间及清晨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丁曲线越接近地面气温越高的原因是(     
A.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
B.越接近地面空气尘埃越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
C.越接近地面空气密度越大,大气越能吸收太阳辐射
D.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地面辐射首先供近地面大气吸收
2.图中四条曲线中最可能是清晨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曲线的是(     
A.甲B.乙C.丙D.丁

3 . 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圈的最底层,该层大气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大气的对流运动。下图示意1957—1993年南极布伦特冰架上的哈雷站(约75°S,30°W)1月和7月低层大气平均气温随高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月份,哈雷站对流层上界高度约为(     
A.1.5千米B.8.5千米C.12.5千米D.22.5千米
2.a月,高度1.5千米以下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是哈雷站所在地(     
A.大气削弱太阳辐射B.冰面强烈辐射冷却C.冰架融化消耗热量D.冰面反射太阳辐射
2021-08-20更新 | 1996次组卷 | 33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气温在垂直方向的变化一般分两种情况,有水汽凝结时遵循湿绝热变化规律,无水汽凝结时遵循干绝热变化规律,湿绝热变化过程中随着水汽凝结会有热量的释放,导致其气温垂直递减率偏低。图为某山体两个坡向气温垂直分布理论模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该图表的判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a反映的是湿绝热变化规律
B.曲线b现象一般出现在迎风坡
C.曲线a①至②区间的变化是因为水汽蒸发吸热导致
D.500m以上,海拔越高,两个坡向气温差异越大
2.下列地理现象,与曲线b无关的是
A.华北平原的干热风
B.大分水岭西侧草原植被
C.金沙江干热河谷
D.天山南麓的绿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