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逆温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2024130日到27日,湖北省遭遇连续冻雨导致多地树木被积雪(冰)压断,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冻雨俗称滴水成冰,多出现在冬季近地面气温低于零度、中层大气出现逆温层的地方。下图为冻雨发生时大气垂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湖北冻雨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图中的(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从树木角度分析此次湖北城区香樟等常绿乔木折断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树木含水量较大B.树根深,树体高大
C.枝叶过多,枝干负重大D.木质化程度高,抗压能力差
3.武汉形成冻雨现象时,下列气温的垂直分布示意图中最有可能的是(     
A.B.
C.D.
2024-02-29更新 | 652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云天化中学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在对流层中,有时会出现“上热下冷”的现象,称为逆温,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层海拔越高受地面影响越小,气温越低B.②层因臭氧吸收紫外线,出现逆温现象
C.③层中有电离层可反射无线电波D.③层空气稀薄,无云雨现象
2.对流层出现逆温时,空气中污染物不易扩散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排放污染物增多B.抑制了①层空气的对流上升
C.增强了③层空气对流上升D.阻挡了①层空气的水平运动
2024-01-04更新 | 450次组卷 | 31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完成下面小题。

1.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     
A.山峰B.平原C.谷地D.丘陵
2.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是(     
A.日落前后,大风呼啸B.正午时刻,雨雪交加
C.午夜时分,浓云密雾D.日出之前,晴朗无风

4 . 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逆温”。读我国某地区温度垂直剖面(单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甲处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B.冬季风C.太阳辐射D.海陆位置
2.下列城市中,逆温层厚度最大的是(     
A.郑州B.阜阳C.安庆D.赣州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贴地逆温是指起始高度为0米(地面)的逆温,悬浮逆温是指起始高度在离地面一定高度位置的逆温。如图为青海格尔木地区2015~2017年贴地逆温发生频率的月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地贴地逆温发生频率存在季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起伏B.植被差异C.季风差异D.昼夜长短
2.关于该地逆温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冬季早晨,山腰冻害较山麓小B.冬季傍晚,污染物扩散作用强
C.夏季早晨,适宜开展户外活动D.夏季傍晚,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6 . 下图为山谷风示意图(图中实线为等压面,虚线为等温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于图中的气压、气温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等压面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减B.图中等温面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减
C.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D.甲地的气温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
2.关于图中大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出现了逆温现象,大气的对流运动弱B.此时,风从乙吹向甲
C.甲地盛行下沉气流D.此图表示谷地夜间的大气环流
7 . 深秋初冬季节,是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加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加大,水汽易凝结,晴好天气又提供了足够的粉尘颗粒
2019-05-24更新 | 183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文)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