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气相互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4759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1 . 江西省婺源县篁岭村是我国历史文化名村,自1999年以来其乡村空间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图示意篁岭村1999年和2022年乡村空间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篁岭村空间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主要体现在(     
A.公共设施减少B.农业生产区减少
C.居住用地减少D.空间结构简化
2.篁岭村空间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后,天街的主要功能是(     
A.农业生产B.村民住宅
C.文化祭祀D.商业活动
今日更新 | 12次组卷

2 . 通辽地区位于内蒙古东部,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其南、北部是高山丘陵,中部为辽河冲积平原,历史上水草丰美,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丘陵区,流动强,很少有人口定居。下图示意现今通辽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历史时期的通辽地区很少有人口定居,可能是因为当地(     
A.对外交通便利B.宗族观念强
C.以游牧业为主D.建房水平低
2.现今通辽地区人口分布(     
A.中部人口密度最大B.丘陵地区人口最多
C.南部人口密度最小D.各区域人口较均匀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3 . 我国海域辽阔,海洋油气资源丰富,下图示意我国部分海域油气资源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的分布情况是(     
A.南海分布最少B.四大海域均有分布
C.渤海分布最多D.大陆架内没有分布
2.我国在甲海域开采油气资源时,所面临的困难有(     
①恶劣的海上天气②位于公海,难以协商③开采量不足④遭遇他国干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4 . 下图为北极海冰区域多年平均到达地表太阳辐射和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逐月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面吸收太阳辐射最多的月份为(     
A.3月B.5月C.6月D.8月
2.与5月相比,6月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降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A.太阳辐射减弱B.白昼变长C.云量增多D.冰面面积减少
今日更新 | 307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期,北京大学的科学家利用卫星观测技术,对2015年至2022年中国超200万人口的城市地面沉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有45%的城市以每年3毫米的速度下沉,16%的城市以每年10毫米的速度下沉。完成在本次研究过程中,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GNSSB.GISC.RSD.MS

6 . 太行山区是华北地区生态功能核心区,整体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2000-2020年,太行山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整体呈稳定上升趋势,但单项ESV增量差异显著(下表)。图为2000-2020年太行山区土地利用转移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一级类型
   二级类型ESV变化×108/
供给服务食物生产-2.22
原料生产2.34
水资源供给4.50
调节服务大气调节47.82
净化环境12.29
水文调节60.16
支持服务土壤保持5.26
维持养分循环0.63
生物多样性13.89
文化服务美学景观6.27
1.2000-2020年太行山区草地转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最多的是(     
A.水域耕地B.林地建设用地C.耕地林地D.建设用地水域
2.推测该区耕地土地利用转移的主要原因有(     
①发展畜牧业②城镇扩张③生态退耕④耕地撂荒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太行山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整体呈稳定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     
A.林地面积增加,调节服务增强B.林地面积增加,支撑服务增强
C.耕地面积增加,供给服务增强D.草地面积增加,调节服务增强
今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杭嘉湖(杭州、嘉兴、湖州)平原是我国传统的桑蚕养殖基地。每年春末夏初至晚秋时节收获蚕茧,蚕茧需及时送到茧站加工处理。茧站多沿河流分布,是收购农家蚕茧并烘烤打包为标准干茧的场所,主要由烘茧房、堆场(仓库)等构成。为了保障蚕茧品质,带有煤炭火炉的烘茧房被安排在堆场以北以西位置。如今杭嘉湖地区茧站建筑群逐渐闲置废弃。为保护传承丝绸文化历史,部分茧站将规划为具有陈展、旅游、办公和居民活动等功能的文化活动中心。下图示意杭嘉湖平原主要茧站分布。

(1)从便利性的角度,分析杭嘉湖平原地区蚕茧运人茧站多采用水运方式的原因。
(2)请解释当地烘房分布在堆场西北部的原因。
(3)说明将茧站厂房遗址建筑群规划为文化活动中心的积极意义。
今日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中名校联盟高考第四次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8 . 大陆裂谷可以向大气中释放大量CO₂,故裂谷系统的时空演化会影响地质历史时期的深部碳循环通量和环境气候变化。在地质历史时间尺度上,大陆裂谷长度是变化的。下图是地质历史时期裂谷长度与理论CO₂浓度和实际岩层中CO₂浓度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地质历史时期裂谷长度、CO₂浓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侏罗纪裂谷长度和实际CO₂浓度同步增长
B.白垩纪理论CO₂浓度低于实际CO₂浓度
C.古近纪实际CO₂浓度高于理论CO₂浓度
D.白垩纪早期理论CO₂浓度下降速度较晚期慢
2.大陆裂谷能够改变全球碳循环,是因为(     
A.板块俯冲带挤压导致碳酸盐变质B.消亡边界地壳活动较弱难以释碳
C.褶皱山脉抬升导致风化释放碳D.岩浆上升活动带出地下封存碳
今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9 . 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明显,其中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尤为重要。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内陆腹地,分为陕北、陕南和关中三大板块,地势呈南北高、中间低,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区内地理环境差异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关中地区人口为25875539人,陕北地区人口为5907331人,陕南地区人口为7746129人。完成下面小题。

1.陕西省人口分布特征整体表现为人口数量(     
A.南多北少B.北多南少C.中间多,南北少D.分布均匀
2.影响陕西省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①地形②降水③河流④植被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北县中联盟(省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10 . 西南林区位于西南地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下表示意西南林区不同森林类型涵养水源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森林类型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混交林
面积占比(%)15.7621.4712.4150.36
林冠截留量(t/hm22104.14±988.941261.45±643.34897.31±532.48891.98±499.50
林冠截留率(%)23.549.288.518.35
枯落物截留(t/hm2146.05±84.3282.38±53.14151.43±53.014.07±5.11
土壤蓄水量(t/hm22487.60±1465.122741.46±1578.363179.83±1112.942466.16±910.19
水源涵养(t/hm23291.32±1514.014085.28±1879.234228.57±2325.713362.21±1869.74
水源涵养总贡献率(%)19.4422.8313.6644.07

1.涵养水源属于森林服务功能中的(     
A.供给服务B.调节服务C.支撑服务D.文化服务
2.与其他森林类型相比,西南林区混交林水源涵养总贡献率最高,主要得益于其(     
A.分布范围最广B.分布海拔相对较低C.土壤肥力最高D.单位面积林冠最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