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气相互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地域文化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涵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常住人口约2.2亿人,集中了全国1/4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所等。

材料二:交通运输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的基础,交通部为促进长三角水运一体化,联合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市印发了《关于协同推进长三角港航一体化发展六大行动方案》,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快京杭大运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


   
(1)长三角地区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其中大约30%来自安徽省。影响这类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资源B.生态环境C.社会文化D.经济水平
(2)写出图示长三角区域所属的地域文化区名称:____,下图中能反应该文化区传统民居和聚落特点的是____(填写甲或乙)
       
(3)城镇化建设是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城镇化过程中将带来的利益主要有________(列举两个);可能带来的问题主要如:____
(4)分析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区位条件。
(5)说明加快京杭大运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影响。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其城市规划具有以宫城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特点,近年来北京中轴线正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   北京中轴线是指北京城市东西对称布局建筑物的轴线。传统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是北京的历史文化轴线。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年来中轴线向北延伸至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向南连接新建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大兴国际机场处在京津冀核心地区,定位为立足北京,对接津冀,面向世界。


   
(1)北京中轴线上最能体现古都地域文化特色的是_________(双选)
A.古色古香的街巷胡同B.小桥流水的城市公园
C.高大雄伟的皇家建筑D.宽敞明亮的奥运场馆
(2)图中A区域高楼林立,汇集了众多银行大厦、办公大楼,还有大型购物中心和餐饮、娱乐等基础设施。从城市功能分区来看,该区域属于_________。
A.文化教育区B.行政办公区C.居民住宅区D.中央商务区
(3)传统中轴线贯穿北京老城区,其城镇的空间布局和传统民居的院落布局都体现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将下列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方框中,完成框架图。
(选择:A.择中立国;B.内向、封闭;C.长幼有序;D.庄重、有序)
   
自上而下依次为: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
(4)前门大街位于中轴线上,沿街分布有酒店、餐饮、银行、学校、房产中介、社区服务中心等。其中,属于公共服务业的有__________________。前门大街是北京著名的商业街,修缮之后汇集了80余个京城老字号店铺,如全聚德烤鸭店、都一处烧麦馆等。分析前门大街发展商业的优势区位条件________
(5)中轴线南端连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2019年该机场一期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北京正式步入“双机场城市”序列。简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建设与京津冀地区协调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6)在“北京中轴线”申遗之前,北京中轴线上已经有故宫、天坛、万宁桥(大运河)三处世界遗产了。分析此次再将“北京中轴线”作为整体城市布局申遗的意义。
2023-06-19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地名文化既能反映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又记录着区域文化特色、社会经济生活、社会变迁等。表是我国某区域地名命名用字(词)分类及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主类亚类主要用字(词)地名总数/个占比/%
自然景观类地形地貌类岛、屿、礁、滩、牛轭、梅九等16645.23
水文类波、淀、洪、涛、鬼喊、现(劳牛劳)等154.08
生物类珊瑚、龙、赤瓜、参、海马、老粗等123.27
位置类东、西、南、北、尾、头、半路、乙辛等4612.53
其他东新、西新等51.36
人文景观类经济活动类全富、南钥、无乜(没有)等71.91
历史事件类永乐、晋卿、琛航、中建、中业、校尉等236.27
寓托类宪法、一统、本固、礼、忠孝、盟谊等246.54
人名类东坡、金吒、木吒、哪吒等297.90
诗词语言类月、长风、流霜、春风等4010.90

1.该区域位于我国(     
A.洞庭湖区B.舟山群岛C.南海诸岛D.三江平原湿地
2.“老粗”是形容岛屿远远望去粗糙的表面,造成“老粗”的主要原因是(     
A.堆积的沙砾B.丛生的灌木C.起伏的火山D.茂密的草原
3.该区域人文景观类地名具有民族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些地名是(     
A.论证领土主权的重要证据B.研究交通方式变化的资料
C.推断自然环境变迁的依据D.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依据

4 . 肇兴侗寨处于一狭长谷地,侗族建筑密集,形成罕见的布局风格。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自然村寨,有“千户侗寨”之称。肇兴侗寨景区内有5座鼓楼和5座风雨桥(由桥、塔、亭组成),受汉文化影响,5座鼓楼按儒家奉行的“仁、义、礼、智、信”命名。下图示意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侗寨区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肇兴侗寨侗族建筑布局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A.树林茂密,取材方便B.河谷狭窄,用地紧缺
C.有河流流经,水源丰富D.公路稀少,交通不便
2.独洞河上建设的风雨桥反映出当地主要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①降水丰富,多阴雨天②聚落密集,居民交往频繁③径流稳定,水运发达④气候干热,农作物一年三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为实现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应重点发展(     
A.森林加工业B.民间手工业C.石材加工业D.旅游服务业
2023-02-21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民居文化最能反映地理环境特征,世界不同地区的民居不仅反映了其蕴涵的文化理念、审美特点、技术水平、社会认同,还体现在它顺应环境、因地制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左)所示地区的民居,一般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的,既克服了当地物资缺乏,又适应了当地气候特点,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蜂巢屋”。“蜂巢屋”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     
A.沙漠广布B.全年气候湿热C.河湖众多D.森林覆盖率低
2.客家先人来自中原地区,经数代迁移至福建等地繁衍,客家土楼墙体厚实坚固,以圆形土楼为主,如上图(右)。下列对客家土楼建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安全防卫功能B.宗教信仰功能C.信息传递功能D.文化交流功能
2024-05-0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特色明显的地域饮食文化,位置、气候、地形是地理环境形成的基础,也是形成环境地域差异的基础,同样也是形成不同地域特色饮食文化的基础。中国广阔的土地形成了差异巨大的自然地理环境,同时更孕育了中国百花齐放的菜系文化。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八大菜系”分布图。

(1)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方面,说明中国“八大菜系”分布的共同特征。
(2)闽菜具有“以善制山珍海味为著称,尤以巧烹海鲜佳肴为见长”的特点,试分析闽菜特点形成的原因。
2023-12-04更新 | 13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3-2024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试题

7 . 徽派建筑是我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流行于安徽南部山区。徽派民居的特点以粉墙黛瓦、马头墙为表现特征,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村中布局着祠堂、书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徽派建筑的描述,合理的是(     
A.马头墙的功能是收集雨水和防范火灾B.天井的作用是采光和通风
C.墙体厚实以适应剧烈的气温变化D.房顶坡度大减少屋顶积雪
2.当地村中布局着祠堂、书院,这些建筑组合体现着当地的(     
A.长幼有序的文化B.御外凝内的思想C.尊重自然的原则D.简朴的耕读文化

8 . 麻扎村地处新疆天山山脉东部,四面环山。村中保存了大量黄黏土建造的传统民居,被称为“中国第一土庄”。当地民居具有“墙体厚、窗口小”的特点,且一般为两层,房屋上层为平房,下层为掏山挖地而成的窑洞。居民在不同季节居住在不同的楼层中,呈现出“半转移式生活方式”。下图为麻扎村建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麻扎村以黄黏土作为主要建筑原料,取决于(     
①土壤特性       ②生活习俗       ③气温特征       ④降水特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麻扎村建造的生土古建筑“墙体厚、窗口小”,主要是为了(     
A.抵御洪水B.预防火灾C.冬季保暖D.通风散热
3.当地居民不同季节所居住的楼层及其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夏季一层,更加凉爽B.夏季二层,通风凉快
C.冬季一层,光照充足D.冬季二层,风速较小
9 .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于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林,当时不但建筑材料匮乏,而且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土楼。他们利用当地的土、卵石和杉木,用垒筑的方式建筑了高达五六层的圆形、方形的可住几十户甚至上百户的客家土楼。楼内数百人聚族而居不分辈分大小一律平等,同样大小的居住单元不论朝向,不论方位....成为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
材料二 中国“福建土楼”于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种为世人称奇的房屋建筑是在什么背景下形成的?居住的特点又说明客家人的什么特征?
2023-10-26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村建筑景观的形成与发展是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开平市是中国碉楼之乡,地处地势低洼易涝的珠三角,境内碉楼多为清末和民国时期华侨、港澳同胞回乡所建,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现存1833座。碉楼为多层建筑,往往高于一般的民居,雨季可躲避洪涝;建筑材料多样,以石楼、夯土楼、青砖楼、混凝土楼为主,抗风雨侵蚀能力强;墙体厚实、门窗窄小,可降低室内温度、避免室内过多光照。碉楼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角堡内开设了向前和向下的射击孔。2007628日,开平碉楼与村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极大地提升了当地知名度,掀起了一股旅游开发热潮,开平碉楼和村落作为旅游点对外开放。

(1)简述开平碉楼“多层、石材、墙厚、窗小”建筑特点反映的自然环境特征。
(2)列举碉楼的功能。
(3)说出自开平碉楼与村落作为旅游点对外开放后,乡村土地利用类型的主要变化。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北县中联盟(省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