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气相互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地域文化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艺”。山西地方戏曲艺术历史悠久,种类多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艺”,主要体现的是(     
A.文化传承的重要性B.艺术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大C.艺术来源于水土D.山西具有很深的传统思想
2.目前山西各地地方戏曲种数均呈减少趋势,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人口大量外迁B.国家政策的转变
C.经济快速发展D.受地质灾害影响
2023-03-09更新 | 178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富平县蓝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全真模拟(三)地理试题

2 . 西藏藏南谷地的日喀则农村地区有一大怪“牛粪饼,墙上晒”:当地农村藏民捡拾散碎的耕牛粪便与小麦、青稞等干秸秆调和后制作牛粪饼作燃料,牛粪饼在生火做饭、冬季取暖、烧制特色传统美食、婚庆、藏医、祭祀等当地藏民生活中扮演者重要角色,更承载着人丁兴旺、勤劳富裕、百年好合、吉祥圆满等传统文化的象征。但近年来这一传统习俗和文化有逐渐消亡的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分析当地藏民选择牛粪饼充当燃料,并晒上墙这一奇怪传统习俗的原因(     
①西藏海拔高气温低,薪材少
②以畜牧业为主,牛粪多
③文化传统影响
④节约晾晒空间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分析这一传统习俗日渐消亡的根本原因是(     
A.气候变暖,取暖等用途减少B.电气等替代能源普及
C.机械化水平提高,耕牛减少D.人口迁移导致藏民数量减少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长期剥蚀过程中,大部分山地被夷为准平原,但在个别地段形成了比较坚硬的残丘,这种残丘被称为剥蚀残丘,亦称孤山。图为雅鲁藏布江河谷中的孤山景观。



(1)分析图中孤山景观的形成过程。

宗堡是西藏的一种传统建筑形式,多修建在选定孤山的顶部。本意为堡寨、堡垒,宗堡也被藏民称为安全岛。布达拉宫就是修建在拉萨市某处孤山上的宗堡(图),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参观游览。



(2)说出孤山宗堡的选址要求。
(3)说明孤山宗堡所发挥的安全功能。
(4)为应对特殊环境,说出去布达拉宫旅游应注意的问题。
2024-01-30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4 . 纳斯卡巨幅线条位于秘鲁南部荒漠上,多构成各种几何、动物和植物图案,其中最长的线条达十多千米;大部分绘制于两千多年前,其“作画”的过程主要是利用木棍等工具移除地表深色的碎石、露出下面浅色的底土。当地古文明消失后,这些图案直到1939年才被科学家发现。下图示意纳斯卡巨幅线条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古纳斯卡人能够利用木棍等工具“作画”,主要是由于当地(     
A.气候干旱B.植被茂盛C.地形平坦D.岩石破碎
2.纳斯卡巨幅线条直到近代才被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当地(     
A.山脉阻隔B.深居内陆C.人迹罕至D.灾害频繁
3.为观赏这些巨幅线条图案的全貌,最适宜(     
A.登高远眺B.驾汽车穿越C.徒步观察D.乘观光飞机
7日内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地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河元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哀牢山南部,当地为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充沛。哈尼族人民利用当地“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条件,改造坡地,修建梯田,在梯田上方拦腰筑沟,通过引水、冲肥至梯田,种植水稻,创造了独特的农耕文明奇观。在哈尼族传统的文化当中,有树神崇拜的传统。


(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哈尼梯田“山有多高,水有多高”自然条件的形成过程。
(2)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解释哈尼族树神崇拜产生的原因。
(3)从生产和生活角度,分析哈尼族村寨选址的合理性。
2024-04-08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面图1为甲国及其附近地区地形简图,图2是甲国AB两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


材料二卡帕多基亚地区的某山地曾是活火山,火山喷发后火山灰和岩浆冷却凝固后形成厚厚的凝灰岩和熔岩层,后来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一些圆锥形岩层的尖塔顶端还被大自然赋予了一顶玄武岩帽子,被称为精灵烟囱。当地人在岩面上开凿石屋,颇似我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下图是精灵烟囱景观图。



(1)与A城市相比,B城市的气候有哪些特点?
(2)简述“精灵烟囱”的形成过程。
(3)为什么说“当地人在岩面上开凿石屋,颇似我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
2024-03-1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豫南九校2022年高三上学期教学指导卷二地理试题

7 . 民歌的色彩是民歌地域性标志之一。受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在题材、歌种、风格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地区差异尤为明显。陕北民歌作为陕北地区最原生态且流传范围较广的民间音乐形态,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陕北民歌五大色彩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陕北民歌产生于百姓的山间劳作过程,其风格粗犷、豪放、激越、高亢。影响其风格形成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B.地貌C.植被D.土壤
2.关于陕北民歌五大色彩区划分,说法正确的是(     
A.依据地表形态而划分B.有着明确的区域边界
C.文化背景有一定差异D.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显著
3.《秧歌队来到了枣园》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是典型的革命歌曲,其最有可能诞生于(     
A.北部色彩区B.中心色彩区C.西部色彩区D.南部色彩区
2024-05-1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北县中联盟(省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8 . 岭南某水乡古村落地处滨水低地,因势而建,内修墩塘,外防水患,形成独特的村聚落结构(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水乡古村聚落结构景观的形成过程(     
A.堤围护村墩塘相间墩上立宅基上种桑塘中养鱼
B.墩塘相间墩上立宅堤围护村塘中养鱼基上种桑
C.堤围护村塘中养鱼墩塘相间基上种桑墩上立宅
D.塘中养鱼堤围护村墩塘相间基上种桑墩上立宅
2.推断该古村聚落空间特征及聚落间的主要联系方式(     
A.分散通过塘,水上联系B.分散通过基,陆上联系
C.集中通过塘,水上联系D.集中通过基,陆上联系
2023-11-01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土耳其卡帕西细亚奇石林位于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东南约280千米处。远古时代五座大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构成了这里的火山岩高原,随着雨水、风以及高吹沙的侵蚀,火山岩切削成的无数奇形怪状的石笋、断岩和岩洞;有的像塔类,有的像蘑菇,千姿百态。此外还矗立着许多石柱,被称为“精灵烟囟”(图)。当地几座主要火山共喷涌出数千吨火山物质;第一批火山喷发遗留下一层名为“石灰华”的软岩(凝灰岩),随后发生的喷发则留下更为坚硬的玄武岩层。卡帕西细亚独特的地貌与月球表面类似,所以被称为“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地方”。


材料二:据记载,2000多年前,土耳其先民赫梯民族就曾在此凿洞而居,而大规模在此挖掘洞穴则始于公元4世纪。这些古城从地面往下层层叠叠、深达数十米,纵横交错。这个地下城无所不包,房间、居室、礼拜堂、酿酒坊、牲畜圈、仓库等设施可谓应有尽有。城市边缘还有一些隧道,通向别的地下城。(图为地下城入口洞穴)



(1)从气候、地形地貌等角度,说明卡帕西细亚被称为“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地方”的原因。
(2)描述“精灵烟囟”的形成过程。
(3)分析土耳其先民在此凿洞而居的可能原因。
2023-04-02更新 | 427次组卷 | 3卷引用:THUSSAT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诊断性测试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墨西哥的地形以高原及山地为主,被称为“高原之国”,平原分布在沿海狭长地带,其地形和城市分布见下左图。北部平均降水量不足250mm,南部为1000—2000mm。

材料二当地居民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经常带“大草帽”(见右下图),这种大草帽最突出的特征是帽檐特别宽,用水草、麦秸、竹篾或棕绳等物编织而成。


      
(1)根据材料,从海陆位置和地形角度简述该国城市分布特点。
(2)运用板块运动原理,说明墨西哥西南侧陡峭海岸地形的形成过程。
(3)分析墨西哥人喜欢戴大草帽的自然原因。
2023-10-07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