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气相互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地域文化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海南岛东西海岸地形等自然环境差异大,东海岸以台地为主,平原为辅,且东南部多山地;西海岸以平原为主,台地为辅,山地少。海南岛东西海岸自然环境差异使得两岸乡村传统聚落景观展现出不同的特点。下表示意海南岛东西海岸乡村传统聚落景观的特征比较。完成下面小题。

位置规模选址庭院建筑
东海岸较小坡地院墙矮小,院落狭小建筑低矮,密度大;少窗或无窗;檐廊较小或无檐廊
西海岸较大自由院墙较高,院落宽大建筑高大,密度小;窗洞、门洞和檐廊较大
1.海南岛东西海岸乡村聚落的形态是(     
A.东海岸为带状,西海岸为团状B.均为带状
C.东海岸为团状,西海岸为带状D.均为团状
2.与西海岸相比,东海岸乡村聚落更加考虑(     
①抗风能力②采光③排水④通风散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西海岸乡村院落院墙较高的作用为(     
A.防止野兽侵入B.防地质灾害C.防洪D.防晒
2024-03-01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同盛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六次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地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所示西双版纳地区位于云南省南部,面积19096平方公里。如图2所示的西双版纳传统民居傣族竹楼,属于干栏式建筑,即在木头(或其他材料)之上所建造的房屋,房屋主体远高出地面。

图2所示兰屿岛位于台湾东南方的外海上,终年高温潮湿,年降水量高达3055mm。岛上传统民居主要由三个建筑空间构成:主屋,工作房、凉台。其中,如图4所示的主屋,属于“半穴”结构建筑,以木石材料建造的地下屋,凹下地基的四面墙壁用鹅卵石镶嵌,主屋墙壁、地板、门窗都用木板制成。房屋一般位于地下约2米处,屋顶仅高处地面0.5米左右。房屋顶部的坡面一半高出地面,一半在地面以下。屋顶采用不对称设计,缓坡面多朝向海洋。

(1)填表:从地理位置、气候类型、气象灾害、农业生产等角度,比较西双版纳和兰屿岛的差异。

西双版纳兰屿岛
板块位置位于亚欧板块和______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位于亚欧板块和______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
海陆位置位于______(选填:沿海/内陆)______(选填:东/西)太平洋的海岛
气候类型______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气象灾害夏半年多______(选填:暴雨/台风)夏秋多______(选填:风暴潮/台风)
农业生产部门种植业、林业______

(2)下列关于兰屿降水丰富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单选)
A.无论是夏季风,还是冬季风,都来自海洋,水汽多
B.日本暖流流经,增湿作用显著
C.四面环海,气候受海洋影响大
D.受锋面雨带控制的时间长,降水多

(3)对比西双版纳竹楼和兰屿传统民居主屋部分,归纳其建筑特点的异同。
(4)根据兰屿岛地理环境特点,简析传统民居主屋部分的设计优点。
2024-04-1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二地理期中模拟卷(上海专用 选择性必修二1-2单元)-学易金卷:2023-2024学年高中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省有广府、潮汕和客家三大汉民系的聚居区,它们是各自独立稳定的地理和文化区域。三大汉民系聚落景观差异鲜明。图Ⅰ、图Ⅱ、图Ⅲ分别为广府、潮汕和客家三大汉民系聚落土地利用格局示意图。

(1)比较广东省广府、潮汕和客家三大汉民系农业生产结构的相似与不同。
(2)潮汕传统聚落具有近海而不临海的布局特点,说明该聚落布局的优点。
2024-05-25更新 | 22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北师联盟高三三模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体现出的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构”系统,其完美反映的精密复杂的农业、林业和水分配系统,通过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社会经济体系得以加强,彰显了一种人与环境互动的重要模式。图为哈尼梯田景观示意。

材料二下列组图分别为中国传统民居和西方民居、中国古代城市和西方城市,以及中国南方园林和西方的园林对比。




考点1.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1)(中)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a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主要体现在下列哪些方面?____
①村落景观②房屋建筑③土地利用④语言文字⑤自然风景
b梯田体现了当地什么样的自然环境?____
c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____
d关于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村庄位于山腰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洁净的水源
B.森林具有防风固沙、美化环境的效益
考点2.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2)(中)结合材料二东、西方之间建筑结构、城镇布局以及园林风格,比较两方之间差异。
项目东方西方
建筑是否有围墙________
城镇空间格局________
园林风格________
体现文化________
2024-02-06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堂例题 人教版必修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围绕轴线进行空间布局是人类城市规划重要方式,不同的城市中轴线在历史发展、自然环境、空间形态、文化内涵和城市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性。相比北京城市中轴线,欧美城市中轴线方位更具灵活性。下表是世界名城中轴线主要指标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中轴线主要功能方向方位
北京传统中轴线景观轴、纪念轴由北至南,居中
巴黎传统中轴线交通轴、景观轴、纪念轴自东向西
柏林传统中轴线交通轴、景观轴、纪念轴自东向西
华盛顿中轴线景观轴、纪念轴自东向西

1.推测华盛顿中轴线可能分布(     
A.国家美术馆商业广场B.交通枢纽站国家档案馆
C.金融办公区城市公园D.行政机构标志性纪念碑
2.表中欧洲城市中轴线方向布局的根本原因(     
A.地形地势走向B.城市规划理念
C.历史文化传承D.城市沿河布局
2023-01-11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传统民居可以反应乡村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同样也受当地地域文化的影响。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房屋类型示意图。(注:海草房是以厚石砌墙,屋顶呈50°角的“人”字坡形,用含有大量卤盐和胶质的海草覆盖,外面紧绷着渔网;晾房一般是长方形格局,墙壁用土块砌成,留有许多方形花孔,在屋内设置挂架,以挂晾葡萄。)



(1)指出海草房其上覆盖渔网的主要目的。
(2)比较雨巷和晾房所在区域房屋屋脊的坡度大小并说明原因。
(3)与泥土地面相比,列举雨巷采用石板路的优势(至少两条)。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传统民居可以反映乡村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同时也受当地地域文化的影响。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房屋类型景观图,从左至右分别拍摄于我国山东胶东地区某渔村、浙江某古镇、新疆吐鲁番地区某村庄。



(1)海草房以石筑墙,用晒干的海草做屋顶,有的海草房上还覆盖着细渔网。推测海草房上覆盖渔网的主要目的。
(2)比较雨巷和晾房所在区域房屋屋脊的坡度大小,并说明原因。
(3)与泥土地面相比,列举雨巷采用石板路的优势。
2022-08-12更新 | 403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汇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语言的地域差异表现为南繁北齐,即南方语言繁杂,北方语言比较单一。我国北方广大地区都属北方方言区,从哈尔滨到昆明直线距离3000多千米,两地语言虽有区别,但通话、交流并没有太大障碍。而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区内,如闽方言区内,还分福州话、莆田话、闽西话等,彼此差异极大,甚至听不懂。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汉语方言区分布图。



(1)我国划分出的不同方言区是根据____划分的,从空间尺度上看,____区空间尺度最大。
(2)我国的汉语方言区的形成与____关系密切,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我国北方方言区面积广大,语言差别不大;南方方言区面积小,语言繁杂的原因。
(3)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2021-08-06更新 | 369次组卷 | 5卷引用:1.1多种多样的区域(精选练习)-【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9 . 乡村聚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不同地区的乡村聚落内部的组成要素、结构与布局均有明显差异,聚落类型也不相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胶东半岛丘陵地区的村落,多分布在宽阔谷地与山地向阳坡之间的山脚下(如图所示)。说明村落的这种分布与当地环境条件的关系是(     
①山地向阳坡温暖,有利于采光且有利于排水
②山脚地带离谷地近,耕作便利且少占优质良田
③山脚地带地势比谷地低,比较温暖
④山地向阳坡风力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关于该乡村聚落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房屋构造主要受人文要素影响
B.村落格局具有“大面紧凑,村民住房排列杂乱无章”的特点
C.村落规模比较小,多呈分散型分布
D.该乡村聚落的流动性强
10 . 与传统城市建筑相比,现代城市建筑的地区差异逐渐缩小,几乎千城一面。想一想,这是为什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城市建设中的“大拆大建”现象?又如何处理好现代化和弘扬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2023-09-0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教版必修二第二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