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源枯竭型地区振兴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双鸭山市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该市煤铁等矿产资源、耕地资源、湿地资源、动植物资源丰富,2010年前曾是黑龙江省著名的“煤城”,201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现仅有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一所科研院校,科研机构也很少。下图为2010—2020年双鸭山市地区生产总值和三大产业比重统计图。

(1)根据材料,归纳2010—2020年双鸭山市产业结构变化的情况。
(2)推测双鸭山市近年城市发展面临的困境。
(3)请根据双鸭山市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其因地制宜的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德蒙顿位于落基山东部美丽的大草原,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以石油开采和加工为主要产业。埃德蒙顿是加拿大艾伯塔省的省会,人口近百万。1891年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建成通车并经过这里,1947年埃德蒙顿南部发现石油,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现在为加拿大第五大城市。20世纪60年代,受全球石油价格波动和环保政策影响,经济出现严重衰退,大量人口外迁。2000年后,埃德蒙顿市提出了多元经济的转型路径,积极发展科技、金融、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成功实现了城市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下图示意埃德蒙顿地理位置。

(1)分析1947年后埃德蒙顿城市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
(2)20世纪60年代埃德蒙顿城市经济出现严重衰退,请给出合理性的解释。
(3)请结合埃德蒙顿城市经济成功转型实践,简述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策略。
2024-04-17更新 | 295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卷押题03 工业、产业转移与升级-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型押题(辽宁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哈尔滨是全国第一个解放的大城市,获得了“共和国长子”的称号,建国初期经济更一度跻身全国十强,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都诞生于此。哈尔滨是东北亚地区的中心枢纽之一,也是中俄关系的桥头堡,素有“东方莫斯科”之称。过去10年,哈尔滨人口从最高点的1100万人下降到988万人,降幅之大,冠绝位列全国大城市之首,新一轮大国博弈,带动全球产业链转移,地缘格局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23年以来,东北三省外贸增速集体跑赢全国,而哈尔滨出口增速更是高达67.3%。

材料二   2024年,第一个网红城市出现了。冬季到来,“南方小土豆”(来自南方,采取“特种兵”式旅游方式的年青旅游者。注:“特种兵”式旅游是年轻游客中兴起了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即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费用,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挤爆了哈尔滨这座最北方的省会,他们去滑雪场和冰雪大世界体验独特的冰雪文化、逛历史悠久具有欧洲风情的中央大街,去浴池和早市体验东北的生活和诱人的美食,仅元旦期间,哈尔滨就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远超传统南方冬季旅游城市。

(1)试从哈尔滨自然和经济角度,分析哈尔滨近十年人口大规模流出的原因。
(2)分析2024年冬季哈尔滨爆火的原因。
(3)在新的发展机遇下,请为哈尔滨的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太原市实施了工业强市战略,工业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呈现出高速度、高质量发展态势。“十四五”期间,太原市将继续推动各县(市、区)、开发区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区域间融合互动发展,把太原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型工业城市。围绕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该市统筹优化产业布局,建设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城六区重点以产品设计技术开发、精密加工和技术服务为主体,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太原市依托阳曲—尖草坪—古交和杏花岭—迎泽—万柏林两大组团,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绿色能源产业集群。

下图为太原市行政区划图。

(1)分析太原市传统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具体措施。
(2)从工业流程的角度,说明太原市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带来的环境效益。
(3)简述太原城六区对附近县、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2024-03-12更新 | 1073次组卷 | 1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东北师范大学连山实验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高三下·江苏·开学考试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牙克石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中段西坡。它是伴随着大兴安岭林区开发而兴起的一座典型的林木资源型城市,素有“中国森林工业之都”的美誉。今年入冬以来,东北冰雪旅游持续升湿。牙克石市依靠“林海雪原”,利用电子商务、网络视频等互联网技术,大力推介冰雪旅游,将“冰天雪地”变成了“金山银山”,走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路径。

材料二   下图示意牙克石市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分布。

(1)简述牙克石市发展冰雪旅游的自然地理优势。
(2)简析牙克石市选择冰雪旅游业作为转型路径之一的原因。
(3)说明互联网技术对牙克石市冰雪旅游的促进作用。
2024-02-27更新 | 305次组卷 | 2卷引用:地理(辽宁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万朝镇位于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是武陵山土家族文化与长江汉族文化的交融地带。镇域内地势起伏大,立体气候显著。该镇森林资源与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煤炭产业曾是其主导产业。2014年重庆市出台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环保的政策。2016年,该镇煤矿被全部关停,成为典型的收缩型城镇。

材料二图1为“万朝镇位置示意图”,图2为“万朝镇2010年和2020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统计图”。

(1)简述万朝镇2020年较2010年人口变化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2)简述目前万朝镇产业转型面临的主要困境。
(3)有人提出发展旅游业是万朝镇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请结合当地资源禀赋说明其合理性。
2024-01-26更新 | 576次组卷 | 10卷引用:大题预测09(辽宁卷)-【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地理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鄂尔多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处于我国重要的地理过渡带上。该地区沙漠广布,煤炭资源丰富,被称为“地上荒漠,地下宝藏”。鄂尔多斯煤炭产业起步早,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导致了土地退化、煤炭资源衰竭等环境问题。近年,在库布齐沙漠建设一个占地面积10万亩的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以期实现沙漠清洁能源经济、沙漠生态治理、沙漠旅游、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等目标。下图为鄂尔多斯区域示意图。

(1)分析鄂尔多斯煤炭开采区土地退化的原因。
(2)鄂尔多斯市利用其能源资源,积极参与国家的西电东送工程。分析西电东送对我国东部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3)为缓解资源衰竭负面影响,请为鄂尔多斯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2024-01-10更新 | 276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3-24高三上·上海浦东新·期中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武安市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东麓,钢铁、煤炭等工业发达。20世纪80年代武安是全国有名的“钢铁大县”和“产能大县”,拥有数十家钢铁企业。进入21世纪,武安钢铁产能严重过剩,产业结构失衡,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铁矿、煤炭枯竭,经济迅速走向衰落。

(1)说明20世纪80年代武安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
(2)分析武安市近年来钢铁工业不断衰落的主要原因。
(3)近年来,武安市一些钢铁企业计划向黄骅港转移。黄骅港成为武安市钢铁企业转移目的地的原因有(     )。
①港区范围广,环境容量大       ②沿海滩涂广阔,地价较低
③海运成本较低,便于海外铁矿资源的进口       ④离北京、天津等大城市更近,降低运输成本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结合武安市自身特点,分析说明武安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措施。
2023-12-25更新 | 143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2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高频非选择题30题)(6大考点)-【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辽宁专用)
23-24高二上·上海·期中
综合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传统的稀土开采工艺(铵盐原地浸取技术)是通过在原地使用大量浸取剂浸泡进而提炼出稀土离子。为此,中科院研究团队研发了电动开采新技术,并发现了电动开采过程中的“自除杂”现象。下图为电动开采示意图(左图)和两种稀土提炼技术的对比(右图)。

材料二: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下图),轻稀土储量全球第一。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黄志强2022818日在第十四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暨中国稀土学会2022学术年会开幕式致辞时表示,内蒙古稀土正在从“世界级储量”迈向“世界级产业”。不断提升内蒙古的“稀”引力。

(1)相较于传统稀土开采技术,简述电动开采新技术的优点。
(2)请从产业转型的角度提出内蒙古稀土产业从“世界级储量”迈向“世界级产业”的建议。
2023-12-24更新 | 217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02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高频非选择题30题)(6大考点)-【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辽宁专用)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处粤北山区的韶关,因作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中国“锌都”而闻名。新中国成立后,韶关抢抓“小三线建设”机遇,建成华南重工业基地,培育了200多个门类的工业体系,创下了广东第一辆汽车、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台冰箱、第一台空调等诸多“第一”。然而,历经多年的粗放式挖掘与半个多世纪的规模化开采,韶关的煤矿、铁矿、铅锌矿资源已经濒临枯竭。201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韶关成为中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13年韶关被确定为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城市之一。下图示意韶关位置。

(1)指出韶关市初期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2)说明资源枯竭给韶关市区域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3)简述为保障韶关市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合理措施。
2023-12-15更新 | 388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2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高频非选择题30题)(6大考点)-【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辽宁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