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植被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图为四种不同类型的植被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四地植被形态与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树干粗大——抵抗强风B.乙地板状根系——储藏水分
C.丙地根系发达——防土壤板结D.丁地秋冬落叶——防热量散失
2.随着全球变暖,蒸发加剧,丙地植被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植株增高B.叶片变大C.根系变深D.地下部分缩小
2024-03-0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物避难所通常是指在气候变恶劣的条件下动植物能够存活的区域。生物避难所能在冰期保护原有及迁入物种免遭劫难,受保护物种在冰期后以此为起点,借风力、流水、动物等媒介扩散并演化出亚种和新物种。第四纪冰期长白山和朝鲜半岛是温带针阔混交林最重要的两个避难所。下图示意中国东北温带针阔混交林植物的避难所与扩张路线。

(1)推测第四纪冰期温带针阔混交林树种在山东半岛和朝鲜半岛之间扩散的有利条件。
(2)分析温带针阔混交林在第四纪冰期由长白山大规模向朝鲜半岛扩散的原因。
(3)第四纪冰期结束后温带针阔混交林树种多样性显著提高,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024-02-06更新 | 145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3届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高考模拟考地理试题

3 . 西双版纳地处横断山脉的南延部分,这里拥有北回归线上难能可贵的热带雨林,其结构、功能与赤道热带雨林基本相同,乔木可高达70米以上,比一些典型热带雨林还高得多。当地雨林区每年特定时期常有浓雾,这里还有着植被垂直分布的倒置现象(下图),在某些河谷地区,随着海拔升高,植被由亚热带类型转为热带类型。完成下面小题。



1.植物量指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实存生活的有机物总量。与中美地峡地区(7~10°N)的热带雨林相比,西双版纳植物量更高的原因是(     
A.水热条件充足B.热季生长期长C.昼夜温差较大D.生物循环活跃
2.西双版纳特定时期多浓雾的原因是(     
A.春季,季风转换时期,风力较小B.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带来水汽
C.秋季,此时降水较多,温差较小D.冬季,太阳高度较小,气温较低
3.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出现独特的植被“倒置”现象是由于(     
A.降水充足B.焚风效应C.地形封闭D.光照充足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泰加林原是指西西伯利亚带有沼泽化的针叶林,现泛指亚寒带的针叶林。泰加林广泛分布于北纬45°-70°之间的寒温带地区,横贯欧亚大陆和北美北部,形成一条完整的针叶林带。泰加林中树木纤直,高15-20米,但多长成密林,树叶呈针状,表面有蜡质层,树干呈尖塔形状,除了落叶松,其它针叶林四季常绿。林下土壤是酸性贫瘠的灰土,偏北和地势偏高的泰加林中,土壤表层下还有永久性冻土层。



(1)试分析泰加林长成密林,树叶呈针状,表面有蜡质层,树干呈尖塔形状,四季常绿的原因。
(2)在纬度较高和地势较高的地区,泰加林的直根较短但是侧根发达,试分析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